毋忘国耻“九一八”
九月十八日十时,天空中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足足响了20分钟,这天是我们的国耻日。现在,我们就翻开这中国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1931年9月18日清晨,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犯沈阳,短短四个月内,长春,锦州,哈尔滨等各大城市,在蒋介石的一声“不许抵抗”中相继沦陷。美丽的东北三省和三千万勤劳的人民就这样轻松地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甘愿做日寇的奴隶。东北沦陷后不久,各地区的抗日武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等无数抗日民族英雄。东北人民在14年的水深火热后,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人赶回了老家。
但是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竟数次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其国内少数右翼分子,千方百计美化日本侵华这一铁的历史事实,这引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警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不能忘记这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的一道疤痕。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在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撒娇事件_小学作文300字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从学【http://www.yuerzhinan.com】校回到家,就三步并作两步就跑到了爸爸妈妈的房间,推开房门想把我考试的好成绩告诉妈妈的。可是我一看,妈妈正在给弟弟穿衣服,看也没看我一下。
“妈妈,这件衣服不好看了,我要买一件新的,好不好啊?”我的耳边传来了弟弟撒娇的声音。
“好啊,那明天妈妈就带你去买。”妈妈的话语听起来是那么的温柔。
什么嘛,那件衣服不是前不久妈妈才给弟弟买的吗?怎么就会不好看了呢!我都好久没买衣服了,上次我看中了一件让妈妈帮我买,妈妈还说太贵了,没给我买,怎么弟弟一说要,妈妈就带他去买呢?我越想越生气,气呼呼地跑回了自己房间,再也没有心情把考试的事情和妈妈细说了。
心里想着:妈妈真是太偏心了,弟弟只要一撒娇,就什么都买给他,可是我怎么就不行呢?
历史的见证_关于历史的作文600字
本学期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里,有一张图,图上是一张翻拍下来的历史照片。相信每一个人看过这张照片之后,心情都会很不平静。根据编者所提供的照片说明,我们知道,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8月28日。这一天,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突然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轰炸过后,火车站变为了一片废墟。而唯一的幸存者竟然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孩童。这个孩童正坐在铁轨上拼命地啼哭,其画面真是惨不忍睹啊!看着这张照片,我首先佩服那位摄影记者的勇气和爱国热情。我想,这位记者肯定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这次暴行。他冒着生命危险,在第一时间抢拍下了这张照片。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记载下了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惨杀中国人民的罪证。
这张照片,是一幅黑白照片,整个画面光线比较暗淡,但还可以隐约看到爆炸过后,现场燃烧的硝烟。从画面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空旷的火车站里,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已经倒塌,所有的铁轨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覆盖住了。画面中最醒目的就是那个拼命啼哭的小孩。这幅照片无论是取景、摄影角度,还是光线明暗度的把握以及抢拍的时机都非常的好。
这张照片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想:那个孩子的父母还在吗?他们是不是被炸死了呢?那个孩子怎么办?他今后的命运会怎么样?总之,我们都会为那个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担忧。
这张照片最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它无声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罪行。它告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中华民族所遭受过的苦难和耻辱。它激励我们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祖国,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在中国重演。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郑板桥-关于历史名人的作文700字
你从历史中走来,不携一丝污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站在现实的浪尖上,极目远眺。勾心斗角的黑暗中,唯有你,如梅花般一枝独秀,那颗正直无私的心中装的永远是百姓。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绝不屈服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体恤民心,我认识到了一个如竹一般的君子——郑板桥。
你的正直无私,让我感动。身为“扬州八怪”之首的你,一身坎坷清贫。虽喜中进士,却被分到偏远荒凉的潍县当县令,即使这样,你也将“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初到潍县便遇饥荒,百姓苦不堪言,你深知官僚机构办事拖拉,若等到上级命令传达下来,百姓早已奄奄一息,于是你当机立断,立刻开仓赈贷,并说出“有遣,我任之。”的豪言壮语,才挽救了万余条生命。正是因为你的正直无私,才会有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的感人一幕。
你的高洁坚韧,让我敬佩。晋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清则有你“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宁可不要荣华富贵,也不能有愧于心,这便是你——竹一般的君子。你如陶一般清高,却又不同于他。在强权和污流面前,你没有退缩,哪怕尽自己最后的力量也要为民请命。官场的规则束缚不了你,权利和富贵诱惑不了你,你依旧布衣草鞋,走在体察民情的石子路上。恍然间,我好像看到了在一片劲拔的竹林旁,站着一位同样刚正的诗人,他在仰望蓝天,他在放声吟唱……
你的执着坚持,让我沉醉。素来有“诗书画”三绝的你最引以为傲的自然是独树一帜的“六分半书”了。此书隶楷掺半,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可谓是“乱石铺街、浪里插篙”,这样一种新奇的书体在开始时自然是不被推崇的。朋友的不解和路人的嘲讽并没有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在浊流中,你艰难地摸索着,努力着,始终坚持自己,力求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书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你的“六分半书”也随之被后世所流传。
一个“经世济民”的梦让你劳碌半生,数十寒暑换来“难得糊涂”四字。你如一杯清茶,甘甜可口,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细细品味,我尝到了拼搏,尝到了坚持,尝到了正直……虽然你已被如沙的历史所掩埋,但你的精神却永垂不朽,引领着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918事变作文600字
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以上就是几十年前那场事变的经过。30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炮,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白山黑水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战火很快了烧遍了整个华夏神州。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中华儿女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付出极大的代价把东洋鬼子赶出了家门。流年流水,如今又是太平盛世。王谢堂前的燕子在寻常陌巷飞舞,河沙里的断戟还在低声呜咽,可人们已经忘记了许多。我们不能忘记岳元帅背上刺的那四个字。我们不能忘记大刀队,不能忘记台儿庄,不能忘记凇沪血战,不能忘记南京城墙上的斑斑血泪。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能忘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亡。“
又一个918快到了,秋雁南回历史版决定举行纪念征文活动。文章内容为讲叙抗战中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迹,文章前请表明征文字样。正是:铁马金戈沙场死,虎贲奋扫胡尘。丹心碧血青史传,龙吟誓报汉家。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这就是”柳条湖事件“。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9月19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事变发生后,******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
今天是2009年9月18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可,我们今天却无心享受这美丽的风景。因为在78年的今天,东北就此沦陷,人民就此沦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它”那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时件。那时中国国民党有二十九万余人,而日本人只有一万余人,理应一击即退。但蒋介石却按兵不动,不许反抗!使得日本人逍遥法外,不费一枪一弹就把东北三省占为己有。多么可气,多么可悲,多么可恨呀!苍天啊大地,你告诉我们,这血海深仇谁来偿还?
当年,我们国贫人穷,处处挨打;如今,我们国富民强了,终于抬起头,挺起www.yuerzhinan.com胸,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了。我骄傲!
第二节课下了以后,我校就鸣起了防空警报。这十几分钟的防空警报不仅是对“九一八”事件的哀悼,更是警告我们——勿忘历史,勿忘国耻。
九一八,又是一个九一八呀!让我们含泪记住这一段历史,永生不忘……
就在我们第二节课开始,也就是10点整,我们全市将再次拉响当年的警笛,这警笛声将长达15分钟,它不仅是让我们对在77年前遭受蹂躏的中国同胞进行哀悼,也是警示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它同时还是告戒我们有空中袭击,请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虽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很少或者几乎听不到这种防空警笛,但做为龙的传人,我们要记住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和生活意义。
同学们,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将化作为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我们今天纪念“九一八”不仅仅是为了让每个龙的传人不忘国耻,也不仅仅是为了每个龙的传人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纪念918事件更是为了坚定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同学们,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奋进。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因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我们将牢记这一天,让我们在警笛拉响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振我中华!
今天是2007年9月18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在今天却无法轻松的享受这样的美景,感受大自然这优美的风光。那是因为77年前的那一个晚上在沈阳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有日本三个那么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当年蒋介石的那句“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取得绝对的胜利,可是只有三天,三天哪,日军竟不费一枪一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77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灿烂,微风依旧轻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海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新的灾难,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人生要有勇气_《卢沟桥事变》读后感600字
如果说失败与成功分别是一座桥的两端,那么勇气便是这座桥的桥身。只有依靠勇气昂首向前,才能到达终点。
《卢沟桥烽火》这篇文章中,日本侵略者野蛮侵占中国领土,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如果当时的中国军民们没有勇气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而是退缩,那何来解放新中国之雄壮,何来我们今日幸福的生活,何来今日新中国之辉煌。可见,没有勇气只会寸步难行,只有放心大胆向前冲才能有所收获!
古往今来,勇气是人们一直在希望拥有的一种品质,但是真正有勇气的人又有几个呢?历史英雄比比皆是。
荆轲可以算是“处江湖之远”的人吧,他面对暴君秦始皇,吟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何等的勇气啊!
再看看战争年代,那些富有斗争经验的革命者,面对敌人的屠刀所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哪一句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仁人发出的豪言壮语?
再看今朝,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需要人们去面对,去抗争,去处理。让孤胆英雄独自面对歹徒的社会是可悲的。不论你是小学生,还是大人,不论你涉世不深还是饱经沧桑,总之,我们都应该提高自己的素养,在社会上形成“勇气”之风,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坎坷的人生风雨路。
世人们,亮出你们的勇气吧,因为有勇气,人生才会进步;因为有勇气,人生才会充满希望;因为有勇气人生才会成功,才会有收获……
遇见_历史想象作文1200字
我不是你生命中最亮丽的风景线,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当你再一次将我握在手心,可否让我在心中默想一句,遇见你,真好。但是,一支桃竹夹能做什么呢?是否可以帮你抵挡战乱,亦或是祝你返青少年华?
喧闹的灯市,已是灯火阑珊,人去楼空之际,只是你,那样美的你,拾起我,“这个,我要了。”坚定的气势,不服输的面容,烙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使我认定了你,做我一世的主人。
看着正值青春年华的你,将我捎在头上,好强的我笑了,蔑视其他桃竹夹,趾高气昂的,如此美的红颜,我可以静静地在那个角落瞩望:看着貌美如花的你成长,惹得无数青年竞折腰。相夫教子,穷其你一生,夹竹桃的主人该有的人生亦不过如此吧?我与你的遇见也该是这样尘埃落定吧。
遇见的柳枝为何阴差阳错地扎入旱地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为何是你?好时光为何负你?当我在那个角落,看着你织布,“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寓此否?我的木兰,红颜只为搏郎才一笑,你可知?
记得那时,你只是紧紧地攥着我,“我知道,我知道……”木兰,木兰,何时语言也如此苍白无力了?风拂堤杨柳,灯市的那个夜晚,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烟云表象吗?
依稀听见几声哭泣,当我再次重见天日时,只是瞧见一个帐篷,军营?只看见你,早已哭成泪儿人,穿着铁盔的你,多了几分英姿,少了多少儿女情怀,百感交集,“我的木兰,最英俊”,划过面颊的的弧线止了,你只是淡淡的笑。
冷,月光下,你拿着刀枪,与敌人殊死搏斗,冷光,时时映衬我身,我只得在军营里,不知所措,昔日拿着扇子挥舞的你,是否早已随着狼烟飞到天际?眼泪无声地落下来,在军营处,透着光,战争咆哮着,我只能吼叫着,放开我的木兰!
他只是阴险地冷笑着,木兰不是你的,拿着匕首,向人们一刀一刀地扎进胸口,鲜血和着刀光,我又看到我的木兰,拿着长矛,带头冲锋,吼着,战沙场,她那侧臂的鲜血令我无法释怀,我知道木兰,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
又一次,归途,你没有当初的喜悦,那种少女的喜悦,一去不复返了,你只在我耳边轻语,可以回家了,我苦笑着,家?被鲜血染成红色了吧?
一路坎坷,踏着多少壮士的尸体,至京城,看见天子坐朝上,我斜眼不满地望了他一眼,天子仍旧是天子,木兰还是以前的木兰吗?你没说什么,只是将我捂住,“木兰不求金银财宝,只愿得一千里马,回家”。
一匹枣红的马,你骑上去,我在一旁责备,我的木兰,为何让年华似水流,不复回?
你却只是笑笑,我只想,见见家人。
在城外迎接的,是你的家人,瞧你们兴高采烈地寒暄,聊到深夜,你进了内屋,点上烛,坐在梳妆台前,换了以前的裙裳,将我系在发梢上。许久,你问我,你说,我傻不傻?我仔细看着,你瘦了,皮肤不再细白,头发不再油光发亮,我只笑笑,你不傻,我的巾帼英雄。你嫁给了战争,江山是聘礼,遇见你,是我一生的荣幸,曾几何时,我也脱去了稚气,与你一起饱经风霜后,坚强起来。
看那北斗七星,蜿蜒盘旋;望山高水深,源远流长,就像你在我心中从未改变,亦从未离去。遇见你,是我的荣幸。
解读九一八事变-历史事件作文1300字
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发动了一场战争,从此序幕拉开,日本人蓄谋已久,在这一天终于憋不住了,日本本来是亚洲一只小菜鸟,也被欧洲人欺负的够呛,但是他们搞了个明治维新,就突然咸鱼翻身了,他们不断强大起来,但是这个国家领土实在是太小了,想搞点资源,却要啥没啥,没事儿就会火山喷点东西,搞个地震,于是他们就选择了一种无耻的事情去干,去占别人的地儿,你也不想想你受欺负是什么心态,你欺负别人又是什么心态,他们自私的为了自己决定开始对外扩张,目标是亚洲第一,东方不败。
日本看中了两个国家一个朝鲜一个中国,就这样日本和大清朝打了场甲午海战,看过历史之后愤愤不平,甲午海战电影还历历在目,那些抗战的将领们视死如归。结果大清战败把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割给了日本。当时辽东半岛是俄国的势力范围,一听说划给了日本,俄国很生气,联合法国,德国一起搞事情。日本惹不过不敢再要找个地方,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干涉还辽。可是日本不死心又开始惦记着东北区域,过了几年,日本跑到东北和俄国来了场决斗,就是日俄战争。怎么也想不到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了东北打仗。结果日本不知道怎么又咸鱼了,居然打赢了俄国,接管了东北。他在东北可以采矿,建工厂,做生意,还可以驻军,简直太无耻了。
日本日益膨胀,不断做出各种坏事,强占青岛,济南惨案,上海五卅惨案,当时的大清名存实亡,军阀们大混战,内斗已经顾不上日本。没想到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这是由美国引起,席卷全球,日本扛不住经济风暴,于是他们为了摆脱危机,正式侵华开始。他们先占领东北,然后南下占领华北,同时占领上海,从地图上看就是我们的鸡头部分已经被他们占领,然后又兵分两路,占领中部武汉,日本真是一点点不断扩张到我们的心脏地带。
东北是导火索,九一八事变是开端,当时东北的实际控制权是军阀张作霖,日本虽然在东北拥有各种特权,张作霖也不是一般人,总是和日本人硬钢,他俩不对付,日本人就在张作霖坐火车的时候把铁路和火车炸了,张作霖重伤身亡,这就是皇姑屯事件,再厉害的军事首领也想不到该如何保护自己,谁能想到可以去炸铁路呢?我们都太君子了,不能想象小人的心思。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成了东北老大,张学良知道自己没办法和日本硬钢,所以只能憋着杀父之仇。日本决定借此机会进攻,在九一八的时候又炸毁了沈阳的另一段铁路,诬陷中国军队袭击他们,自导自演一出戏来借此发动战争。看过历史知道他们的惯用伎俩就是自导自演。
当时蒋介石和张学良都指望国际联盟可以帮忙协调,制止日本不要脸行为,但是我们看过历史知道这个组织不过是给胜利者来分羹的组织,他们啥用也不解决不了。再加上西方国家都在闹经济危机,自己都一团乱麻,更顾不上亚洲这块地方了。于是国民政府只能靠自己,自己又打不过,于是就采取不抵抗政策,做鸵鸟,于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全境沦陷。这时蒋介石还在喊口号攘外必先安内啊,这时日本步步紧逼,张学良是在忍无可忍了,发动了西安事变,和杨虎城把蒋介石逼上高台,软禁起来逼他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此后又爆发了七七事变,国共两党终于再次携手联合抗日。
家是一个家,不可内斗,不可受欺负,受欺负要团结,打退他们,我们才能过上国泰民安的日子。今天勿忘国耻,勿忘英雄,好好保卫我们的家园。
守护历史-《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读后感700字
许多介绍历史的书都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但这套《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却语言生动幽默、情节离奇有趣。轻轻翻开这套书,我就好像跟着主人公一起掉进书中,一起经历历史的风起云涌。
这套书主要讲述了历史迷汤小团被书世界的守护者——一位“神秘的书店老板”选中,偶然间进入了“有间书店”,书店老板给汤小团一本中国历史书。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当汤小团翻开书的一刹那,他竟掉进了书里!在弄清事情的原委后,他与同学孟虎、唐菲菲组成三人组,在书店老板的指引下进入书中,与破坏历史时空的书魔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斗争。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书中的三个孩子的任务是守护历史,而不是改变历史。换句话说,历史在他们的帮助下或许可以变得更好,但他们却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让历史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改变历史就与书中的书魔毫无区别。在《两汉传奇卷》中,当看见秦始皇嬴政修建长城、挖掘运河,不知死伤多少无辜百姓,他们也曾发出疑问:“如果改变了历史,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无辜的生命白白送死,这样不是更好吗?”但书店老板告诉他们:“历史就是历史,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完美的,所有的人性都有缺点,所有的事情都有利弊,人也没有绝对的好坏。”有的时候我会思考,历史上的所有暴君都真的那么坏,身上没有一处优点吗?或许他们只是治国的理念不同。就像秦始皇,他的施政特点就是“急政”和“暴政”。他修建阿房宫、骊山墓,用掉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了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但是他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和文字,修建长城、驰道和直道,功勋也是有目共睹的。这都不是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好或坏来评判的,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这套书的每一本我都细细品味,反复阅读,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套书囊括了东周列国、两汉、三国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历史故事,在风趣幽默,富有想象的情节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推荐大家去阅读这套书,你一定会对中国历史有不一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