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5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许多英雄抛头颅,洒热血。赵云、关羽、刘备、诸葛亮……等。他们为了心中的目标,努力地学习、奋斗、拼搏,为的就是那心中无愧的选择!
赵云,这位五虎将军在长板战乱的时候,他为什么要拼死保护刘备的妻儿老小?为什么他在长板坡肯把马让给刘备的夫人?因为他心中有他那无愧的选择,他最终把精神转化为一种动力——从曹操八十三万军中冲了出来,这不禁让人回忆起那首高亢激昂,铿锵有力的诗:“血染争袍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要常山赵子龙!”
糜夫人在当阳板坡中,身受重伤,赵云找到她时,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赵云三番五次请她上马,她却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为了不连累阿斗和赵云,为了让赵云顺利冲出包围圈,她毅然投井身亡。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典韦,他是曹操的贴身将领,率领虎卫军,为了保护曹操,他不惜舍去性命,他手无寸铁,身无片甲的保护曹操,人们都说曹操是乱世枭雄,可为什么这么值得典韦保护呢?因为他选择了曹操,就要为曹操效力,他认为为曹操付出生命是应该的,这难道不是从心灵上做出的正确的选择吗?这是他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返顾的大义。
请让我们从内心,从心灵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吧!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上的大无畏的问心无愧的选择。
读《三国演义》有感400字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读过,今天,我就来讲讲我读了三国演义后感受吧!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里面主要讲的是在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这四大主要人物,三国里有三大国家,其中刘、关、张在蜀汉。里面的故事有很多,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三顾茅庐……等等故事,都有趣极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因为他有勇有谋、胆大心细、料事如神,是个十分厉害的军师,别人都叫他卧龙。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成语故事,如草船借箭,里面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才能,就对诸葛亮说:“你必须在三天之内造出一万支箭,如果造不出来,你就会被砍头。”结果诸葛亮说他只用一天就行了。然后诸葛亮准备了许多的船,上面放着稻草人,在浓雾里驶向曹营,曹军以为有人来攻打了,就搭弓开箭,结果箭全射在了稻草人上,射在稻草人上的箭有一万支,于是诸葛亮【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就不用被杀了。
《三国演义》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大家看,里面有许多的道理。
指导老师:王群丽
读三国有感-记叙文600字
怀念幼儿园的时光,那时候没有作业,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随时随地翻开一本喜欢的书,或蜷坐在沙发里,或捧书于台灯下,没人打扰,好不自在。
我尤其喜欢历史故事和典故,第一次读四大名著时,就被浩瀚的三国时代迷住了。三国只有短短几十年,比起历史上大国盘据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但这短暂的时间,却像人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以至于上了小学后,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三国的书,总情不自禁想再翻起。
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灵帝去世,董卓上台开始,到王允被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到袁绍兵败,刘表去世,刘备暂露头脚,与江东孙家联手退曹,魏蜀吴三足鼎立。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才备出,卧虎藏龙,英雄豪杰纷纷上场,也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初出茅庐,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这些成语伴随着我的学习跟生活,让成长变的有趣。
然而物及必返,三国辉煌盛极到了顶峰,衰败颓势也接踵而来,后三国是悲凉落寞的,从关羽被杀荆州失守,曹操病逝曹丕登基,到刘备夷陵之战因病去世,刘禅即位,再到曹丕去逝孙权称帝,诸葛亮北伐病逝于五丈原……曾经粉墨登场的豪杰们匆匆下台,给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颜色。
每每遥想当年,感慨历史浩瀚,人如蝼蚁般渺小,短短几十年虽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终究逃不过历史洪浪的淹没,公元280年东吴灭亡,三国归晋,曾经的鲜衣怒马,曾经的气吞山河,来时轰轰烈烈,去时寂寥无声,一切,终又归于平静。
每个读三国的人,都能在不同时期领略它的魅力,如果你还不曾翻开这本历史名著,那么推荐你趁着暑假一起阅读吧!
作者:蚌埠路第二小学聂芷茗
观三国锋烟-读《三国演义》有感500字
我花了一个假期,把《三国演义》读完了,里面关羽、张飞、刘备都很喜欢,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忠心耿耿,足智多谋,遇到问题和麻烦不退缩。相比之下,我遇到事情就容易放弃。
有一天,我正在做数学题,做到思维拓展的时候,我想也没想就去问老爸:“爸爸这道题怎么做呀?”老爸问我:“这道题你认真思考了吗?”我说没有,老爸的脸立马由晴转阴:“没思考就来问我啊,先去想想,再不会来问我!”我照旧想着放弃,可突然想起了诸葛亮,后来发现这个题目并不难,想着想着答案就跃然纸上了。
要长久的学习诸葛亮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啊!不仅诸葛亮遇到事情不放弃,而且知识渊博,他说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也很喜欢。
以前,我一做完作业就开始大吵大闹,东奔西跳,不得安宁。自从看了《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的《诫子书》,我便像变了个人似的,把上蹦下跳变成了“安静品书”,三年级便把《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都看了一遍。
后来,我竟然觉得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再后来从看书变成了“摸鱼看书”,把《三国》都看了好多遍了,平日也学着诸葛亮为咱们家出主意,提建议,妈妈每次会夸我“楷瑞长大了”。
指导老师:周炤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