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关于茶的作文500字
今天,在老爸与老同学喝茶谈事之际,我看着茶杯里那翻滚的绿意,心中产生了对茶极大的兴趣。
茶有茶的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品茶,为中国礼仪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至今已有4700年的悠久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况且,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朵奇葩。
茶的制作工艺十分的复杂,其制作工艺中不得有半点差错。首先,第一步采青。采摘茶嫩叶,一片叶为一芯一叶,两片叶为一芯二叶。然后,便要将它们放在空气中,暴晒十几个小时,这个过程称为萎调。最后,最重要的(其余暂且不提)一步便是杀青。用高温杀死茶叶里的叶细胞,将茶叶像揉面一样,揉捻49分钟,中间要间隔五分钟,分三次揉捻至干燥,才能制茶。茶分为初制茶和精致茶。所以,那些价格高昂、品种极好的绿茶、花茶何而不是努力之后的结果呢?
“春喝花茶,夏喝绿茶,秋喝清茶,冬喝红茶。”绿茶解渴,红茶降压。茶不仅有降血脂,暖胃寒之功效;更是人修身养性,积德传量的一种体现。一杯茶奶,聚集了天地之精华,百年之手法!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复火初日红”。一杯小小的怒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民族的自豪。喝茶,品茶,鉴茶,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春节习俗之蒸糕-关于习俗的作文800字
在我们家过年有蒸糕的习俗。今天正是爷爷和奶奶蒸糕的日子。昨天爷爷终于答应我可以一起做这件事了,我兴奋地一夜没睡好。
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赶紧刷牙、洗脸,然后蹦蹦跳跳跑下楼,看见爷爷就问:“爷爷,有没有准备好了?”爷爷笑着说:“瞧把你急得,还没有好呢!”“那要到什么时候才好呢?”我有点迫不及待。“马上好啦!”爷爷边回答边走进了厨房。只见爷爷双拿着一袋加工好的米粉,小心翼翼地倒入早已准备好的竹匾中,接着把“堆”成的山的米粉散开,然后倒入准备好的红糖水,红糖水就像调皮的孩子,在米粉上打着滚,不一会儿就被米粉吸收了,再也调皮不起来了。接着,爷爷挽起袖管,用手在米粉上来来回回地搓动,揉散的米粉就像雪花一样从爷爷的手指间落下来,可真有趣。我赶紧也卷起袖管,学着爷爷的样子揉搓起来,可是米粉到我手里就不听话了,不是一块块的,就是黏在我手上一动不动,任我急得满头大汗。爷爷笑着说:“玥玥,不能只拿潮湿的米粉,要把干的和潮的一起放在手里揉搓,这样才能使蒸糕粉和均匀呀。”我恍然大悟,赶忙抓上些干的米粉揉搓,果然不再黏在手上了。第一步完成之后,爷爷拿来一个筛子,把【www.yuerzhinan.com】那些米粉过筛,再一看,竹匾里的蒸糕粉变得细小而均匀了。过了好久,爷爷的额头也冒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才把蒸糕粉准备好。
终于要开始蒸糕了,我对爷爷说:“快点教教我怎么蒸糕吧!”爷爷对我说:“不要急,我来慢慢教你。”爷爷往大锅里加上水,让我把水烧开,然后用碗把米粉一碗一碗地倒在蒸笼里面,之后把蒸笼放在烧开的水上架起,最后把盖子盖上。大概再等二十分钟左右,蒸笼里随着冒出的水蒸气,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清香。爷爷揭开锅,用筷子戳个小眼,我很疑惑地看着爷爷。爷爷似乎会读心术,举着筷子说:“筷子上不黏上米粉就说明糕熟了呀。”哦,蒸糕的学问真不少啊!第一块糕终于蒸好了,看着色泽诱人的糕,号称“小馋猫”的我早就忍不住了,一个劲地咽口水。等爷爷把糕切给我一小块后,我赶紧开吃了!“哇!太好吃啦!啊,烫烫……”爷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接着,爷爷又做了各种糕,有蜜枣的,红豆的,还有加上了“红绿丝”的,看得我眼花缭乱。真希望自己有九个胃,可以把美味的糕点都尝个遍。
这个春节,我吃着自己参与蒸的糕,觉得年的气氛格外浓烈了。
一堂有意思的语文-叙事作文600字
从刘老师在群里发通知那刻起,我就对暑假里的这堂课充满期待。当然,针对老师提供的预习单我也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且做好记录。
老师通知的时间是8:20,可我忍不住急迫的心情,提前20分钟就到了校门口,谁知,有些同学比我到得还早。大家好久没见面,说着假期的趣事,讨论的最多的是对这节课的期待。没过一会儿,刘老师也来了,她带着我们来到录播教室,给我们上课的程老师已经在等候。等我们分好组,程老师便开始上课。
“春节要不要燃放烟花爆竹”这一问题近年来备受争议,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意见。针对这个问题,程老师由一场绚丽多彩的烟花秀引入话题,然后,带着我们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协商会。
我们先各自认领一个身份,相同身份的同学组成小组,并在组内针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们组成员的身份是普通市民,大家观点一致,都认为春节应该燃放鞭炮,并互相补充理由:因为过年燃放鞭炮是中华民族世代流传的习俗,可以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六组不同身份的代表分别发表观点。大家各执己见,从不同角度阐述燃放烟花爆竹的利弊。我们坐在下面认真倾听,有了许多新的感受。
最后,程老师让我们回到各组,再次进行协商。经过这样几轮交流、协商后,针对“春节要不要燃放烟花爆竹”这一问题,我们跟刚上课时的观点有了变化,不再只执着于一定要放,而是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因为烟花虽好看,但是对空气的污染是无法想象的,而且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程老师领着我们上的这堂课,不仅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也明白了很多道理,这真是一堂令人难忘又有意思的语文课!
家乡的习俗-习俗作文600字
在我的家乡仙游,有一个独有的风俗习惯――做寿。
不管男孩和女孩,只需是年纪过去了五十,每到整十岁就需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摆酒席,请左邻右里亲戚朋友回来,为了为寿星送上祝愿。
人在齐后,伴随着一声开席的爆竹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中围住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歌笑语。
主人逐渐上餐,大伙儿就边吃边聊。
大约上三四盘菜后,寿星就回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饮酒,没酒的用水果汁替代。总之不管老老少少,都需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话语。寿星听了自然高兴,赶忙叫大家多吃些,随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顾客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务必上几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实际上便是一般的面,但加上一些调料:菌类、肉、大白菜等,就越来越极为的美味可口。海蛎汤也十分非常好,沒有放什么鸡精却也可以令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几道菜就仿佛宴席的代表一样。但实际上单菜全是家常小炒,主人家把大家作为家人,而并不是简易的
顾客。因此是再简易的菜式,也可以吃出浓浓故乡情、乡味。
做寿完毕时,也是一阵散席的鞭炮声。顾客要和寿星说声“祝你老人洪福齐天,长命百岁啊……”,随后谢谢招待,客套一两句也就离开了。因此那几日爆竹声此起彼落,家家户户都是在吃宴席,家家户户都是在放爆竹,好繁华!
顾客并不是为了更好地蹭吃而成的。实际上全部村庄都好像一家人,做寿就好像为家人生日日一样。主人家也不是收款的。就这样一个短暂性而幸福的典礼,有时候办的比婚宴还盛大游戏。
我眼中的自己家乡的习俗――做寿。实际上和过春节也有些像――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逐渐,一转眼又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