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_名著读后感600字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每读到海伦·凯勒在赞扬沙利文老师那无私奉献的美好品格时,我耳边便会响起这个旋律。
当小海伦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沙利文老师就来到了她的生命中。为海伦的灵魂带来了希望;让她的灵魂得到了释放;让她的精神恢复了自由。是沙利文老师揭开了那一直笼罩在海伦内心的迷雾,她就是上帝给海伦送来的光明使者。
海伦·凯勒是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可正是沙利文小姐的不离不弃与谆谆教导,才让海伦渐渐地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最终成为上帝的宠儿。
记得海伦·凯勒儿时发生的“霜王事件”,这件事在海伦心中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在那以后的一年里,她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书桌旁,直到一年后的夏天,经过沙利文老师不断地鼓舞,海伦才再次拿起笔,为我们奏出了一个个华美的篇章。在海伦心中,沙利文小姐不是母亲,却占据着比母亲更大更高的位置。
我也与海伦一样幸福,因为我也有一位与沙利文老师一样对他人无私奉献的老师。在我上幼儿园时,我的启蒙老师——谢老师就来到了我身边。是她,让我懂得了不论何时何地心中都要装着他人;是她,在我伤心时抚慰我;是她,在我晕倒时抱起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将我送去医院;是她,在我病愈回到幼儿园一见面就说:“吴明南我们都想死你了……在谢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与关怀。”
海伦·凯勒的成功,是沙利文老师创下的奇迹。她把海伦从一个懵懂无知、脾气暴躁的孩子培养成一位不屈不挠、富有爱心的伟人。是她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大家:世界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沙利文小姐像一只托满阳光的手,这些美好的阳光一直温暖着海伦的一生。
光明世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700字
常常抱怨命运为生活安排的种种不公。谁不想活的精彩,过的多姿?我时常庆幸自己的生命中充满着光阴,因为光阴让我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光阴——总使我想到一个震撼全世界的人物——海伦。凯勒。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迪。
或许正如马克。吐温所言:“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她出生于1880年6月27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初生19个月便失去了听力了视力,最终又失去了说话能力。更无法料到的是这个生活失去了光、声、语的女子竟成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的伸向了世界。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
海伦姐姐一生共写了14部著作,散文集《假如给我三【http://www.yuerzhinan.com】天光明》真实地记录了她艰辛有充满荣耀的一生。我如饥似渴地看完这本书,已是深夜。熄了灯,我敢肯定海伦姐姐眼中的黑暗绝对比这个黑夜更恐惧,但我不得不承认她心灵深处的光明足以让她看遍全世界。
我自始至终认为这个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黑暗世界的海伦,无比的伟大。她那坚强的意志和美好的品质,让我深深感动。
之前,我并不认为会失去光明,但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我浪费的光阴足以让无数个盲人过上三天光明的日子,足以让他们哪怕只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我有些惭愧,因为我目睹了海伦姐姐真实、艰辛的一生,目睹了一个奇人对生活的求知欲望,对光明的渴望知心。她用她那颗坚强不屈的心挑战光明,挑战命运,她更用她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警醒了我。
我记得在她的文字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都如此淡漠!……”是啊,常人何尝不是这样,种种幸福总是在失去后才会发现有多么可贵,而沐浴在幸福中的人总是感觉不到这份平常的幸福。
我已目睹了12年的光阴世界,现在,我终于找到了心中那份真真的光阴……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名著读后感700字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十九世纪有俩奇人,一个是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题记
奇人?一个聋哑人,一个一生在黑暗中度过的女子,一生仅希望获得三天光明的人,为人间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的是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仅有几个月的光明,只有在刚出生几个月里能看见,听得见各种声音,后来海伦凯勒因发高烧,丧失了听力和视力。一无所知的她,在莎莉文老师的带领下,凭自己惊人的毅力,从成绩优异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走出了黑暗与孤寂。她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从海伦·凯勒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比如: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
人要是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该有多好,那就更能显示生命的价值,然而人利用时间和享受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可以充分的利用每一天的话,那会是多么充实美好的一天啊!或许三天光明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三天光明对海伦·凯勒来说,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她是多么希望有这么几天的光明,她想做很多她想做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会抱怨上天没有给他们聪颖的资质,没有给他们一举成名的资本,殊不知这些东西是靠知识和才能获得的,现实社会中是靠能力才能生存的。
海伦·凯勒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进行描写,使人难以相信那是出于一位盲聋哑人之笔。她去听音乐会,去骑马,甚至欣赏歌剧。我想,她一定是用心去感受这世界,用心去享受生活。她远比我们正常人活得有意义啊!
现实环境有时固然可怕,但人类应该保持希望,不断奋斗。
黑暗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使人更加享受声音。
海伦·凯勒用她最艰难的一生,对她来说,也是最幸福快乐的一生,解释了生命的意义。她的一生是人类的奇迹,她的自信使我汗颜,使我觉醒——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
永恒的“光明”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800字
只有经历过寂静的人才会珍惜听力,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体会到看见事物的巨大幸福—题记
“书就像我们精神上的食粮,就像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知识锦囊,就像我们形影不离的挚友。”“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它在我们生活中固然重要。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海伦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在她19个月大的时候,不幸患上了急性脑充血症,从此,只能在黑暗和寂静中度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和说话,没有超强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非常努力刻苦。她在学习知识上比常人努力许多倍,甚至无法想象。就像暴风雨中顽强生存的小草,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强,是她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就是这样,她不畏向前,还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海伦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三天后,你的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了,在在这期间,你会干什么呢?我深深地反思:我们这些正常人,总是对这视而不见,所以耳明眼亮的人,看到的东西是很少的。当我们快要聋了,才会珍惜听力。当我们快要瞎了,才能体会到看见事物的巨大幸福。那如果你快要死了呢?那你又会做出多少令人感动的事呢?
海伦一直渴望光明,她在书里说过:如果自己只有三天光明,她第一天会去观看日出和日落,观察日月星辰微妙的变化,去聆听音乐。第二天,她会去博物馆观看历史,去体验各种运动。最后一天,她会去亲近大自然,和家人在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对于正常人来说这三天不算什么,但对于海伦,却是无法实现的,她只能凭借自己的触觉来感受世间的一切,也体现出她如此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要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不要对身边所有的事物都熟视无睹,要珍惜时间。我们要像海伦·凯勒一样有着顽强的毅力,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和看待身边的一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翻开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吧!跟着海伦的文字,感受生命的美好,让我们珍惜拥有,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