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人物作文450字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其中有张飞、关羽、刘备等风流人物,而我最喜欢的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10月8日因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生前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孔明灯、改造连弩(也称诸葛连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慧的代表人物。而关于他的历史典故也有许多多,就比如《空诚计》。《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深受百姓爱戴和崇敬的。
书中,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去战略重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胜追击,引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拥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5千军队有一半在运粮,只剩二千五百名士兵。诸葛亮登城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慌,我略用计策,便可叫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将所有旌旗藏起来,将城门打开,每个城门派20名士兵扮演百姓在浇花。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燃起香。当司马懿赶来时,只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左边一个童子手捧宝剑,右边一个童子手拿佛尘。城门外老百姓目中无人,十分淡定。司马懿见此情景,以为城中有伏兵,只好命令撤兵。
诸葛亮智勇双全,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忠臣的代表人物。
四年级写人作文400字篇二_我眼中的诸葛亮
三国中的豪杰是谁?不用说,肯定非诸葛亮莫属。他才智过人,紧急时刻头脑冷静,善于发现人才,能巧妙地收服人才,并重用。“姜维降蜀”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先通过对决,发现人才;然后以束手无策让他主动降蜀,让他心服口服,愿意终身效劳。
“华容道”“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充分显示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尤其是“草船借箭”里借东风的篇章让我特别佩服,屈指一算,就能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天晴。简直“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空城计”、“华容道”利用了别人太过“聪明”和多疑的心理,这就是所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七擒孟获”显示出了诸葛亮为了收服孟获这么一个人才,【www.yuerzhinan.com】花费了多少心思来抓他。从“七擒七放”这个词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收服他需要多少耐心。
在“刘备借荆州”一集中,周瑜在攻打南郡时中毒箭受伤,从此以后,不能发火。诸葛亮就利用了他这个特点,在他追杀刘备时叫刘兵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得箭伤发作,昏到了。
只要诸葛亮不在刘备身边,刘备办起事来就不会很顺利。由此看出诸葛亮对刘备来说非常重要。
赵云——我心中的英雄-写人作文450字
寒假里,我阅读了《三国演义》这本古代名著。当我合上书轻轻放到书桌上,书中描绘的三国鼎立直到天下归一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在三国时期的各路英雄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
赵云人称“常山赵子龙”,对蜀国忠心耿耿。他从20岁起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奋勇杀敌。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动摇那份忠心,直到白发苍苍仍为蜀国四处征战。他一生中立下了无数战功,为蜀国的江山社稷耗尽了心血,堪称忠义的楷模。
赵云勇冠三军,是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长坂坡单骑救主,他在十万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众多曹军名将与他交手,却奈何不了他。在许多危机关头,赵云挺身而出,凭着一身好武艺和过人的胆识,反败为胜,击溃了敌军。赵云勇猛无敌,我打心底里佩服他。
赵云不仅有勇更有谋。他多次陪伴刘备和诸葛亮外出,无论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他总是机智应对、化险为夷,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马谡大意失街亭时,赵云奉诸葛亮之命断后,他沉着地带领后卫部队,成功地击退了二十万追兵,还缴获了大批物资,令诸葛亮和众将喜出望外。赵云以智谋取胜的战绩数不胜数。
赵云赤胆忠心、智勇双全,令敌将闻风丧胆,他的英雄事迹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他是我心中的真英雄!
四年级写人作文400字篇一_我眼中的诸葛亮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他向鲁肃借船二十条,并推算出三天之后必有大雾。第三天的四更他和鲁肃一起到曹营去借箭。因为江上雾大曹军不敢出来应战,只能在岸上放箭来吓退他们。结果,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船上的草把子上。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善于观察在这个故事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他的足智多谋体现在“空城计”这个故事中。面对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诸葛亮想出了一个“空城计”。他大开城门,自己坐在空无一人的城墙上悠闲地弹琴。使得司马懿不敢冒然进攻。一个人击退了十五万的大军。
他一生为辅佐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累死在战场上。同时,他还是一个发明家,他发明了孔明灯、诸葛弩、木牛流马等等。尤其是木牛流马的发明,为军中粮草的运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