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磨刀不误砍柴功工_一把斧头的自述作文800字(推荐8篇)

漫画《斧头》的启示-写事作文700字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

漫画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穿着条纹短袖和黑色长裤,脚蹬着一双黑布白底布鞋的男人。他手肘曲起向上,似乎扛着什么东西,顺着看下去,男人的肩膀上扛着一锃锃发亮的斧子。斧子顶端站着一只精神萎靡不振而又孤单无助的小鸟,小鸟说:“请把我也带走吧。”为什么小鸟会这么说呢?只见地上有这一个一个树桩,再联系斧头和小鸟,整个故事的经过就一目了然了。

看到这幅漫画,我觉得它不仅仅只是一幅漫画,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这样不珍惜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感受的人。就比如破坏环境的人,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牟利,而不顾动物是否有还有住处,而且砍伐树木对人类也是有极大危害的,砍伐树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如果植被覆盖率低,雨季就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毁坏土地、填高河床,使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其次,砍伐树木还易造成风沙肆虐,在荒漠地区如果没有树木,荒漠将很快风化变成沙漠,大大增加了治理难度。然后,砍伐树木会令生活环境质量下降,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大大增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树木对生物的生存、繁殖有重要作用。如果大批树木被伐,动物的生存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将会有许多的动物会因失去家园而灭绝。

画上的男人还以轻蔑的眼神看着斧头上的鸟儿,好像在说:“你们有没有生存环境关我何事?只要我能赚钱就行!”我觉得男人的这个行为和思维都十分可笑,砍树确实能换取一时利益,但这样真的好么?人每天都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树则恰恰相反,日复一日地吸入二氧化碳,并制造氧气供人类呼吸,如果没有了树,人类的生活将极速下降,动物将无家可归,而这个男人却不计长远,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着实可笑至极。

我们要努力维持建设现在的生态环境,不要让漫画里的情景变成现实,给人类一个生意盎然的世界,还动物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

磨刀不误砍柴功工_一把斧头的自述作文800字(推荐8篇)

砍柴人_我的外婆作文600字

如今的农村,大多数改用了煤气,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锅里菜”了。可外婆家确实奇特,原因就是原生态的饭菜更有味儿!生活在【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国民政府时期的爷爷奶奶们,对这些生活早已习惯……

大清早,外婆就得在外“东翻西找”地找柴火。这年头造房子的人不多,柴火得去荒地里找。为了不划破衣服,外婆总会穿一身破旧的“柴衣”,回来时肩膀扛着一大堆。拾来的大多是干枯死去的。外婆“摔”下柴火,拿着那把久经风霜的刀,奋力的、重重地砍在这些挺拔的桂花、樟树上。

桂树似乎似乎有盔甲,“刀枪不入”外婆很是费力,却依然倒在外婆那力道十足的双手中。差不多正午的时候,外婆背着那些“强子”满载而归,不住地兴奋。如释重负的放下那捆柴,可以隐约地看见她那件柴衣上个个补丁,但那对外婆来说,是个个小金砖。

午饭后的外婆忙前忙后,但无非是给自己找点事罢了――外公刚去世,家里的活看着有很多,可确实不多。满脸皱纹的外婆解下绳子,柴“哗哗”地散落下来。她拿着那把许久未磨的柴刀砍了起来。呻吟的木头砍断时不住地发出凄凉的声音,碎片淘气的拍打着水缸里的水。外婆那慈祥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像个孩子。

当我再次走出门时,外婆吃力地拾起零散的柴火。粗糙的手背上有根根细细的刺,外婆不住地看几眼,见我来了,连忙招呼我去冰箱里拿枣子吃。等我回来时,外婆正拿着银色的针挑刺!我招呼着帮外婆拾起柴火,帮外婆挑刺。

国民政府时期,那个养育着淳朴人​类的年代,也许正是人类放不下的年代吧。

磨刀不误砍柴功工_一把斧头的自述作文800字(推荐8篇)

“扶一把”与“推一把”

一面摇摇欲坠的墙,你可以轻轻一推,让它彻底坍塌,也可以稍稍一扶,让它依然站在那里。看似简单的一推和一扶,对于这面墙来说却是生与死的考验。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自力更生,积极向上的北京车夫祥子,他是一个梦想着成为拥有自己洋车的上等车夫,他坚强、努力,但最终沦为一具行尸走肉。可以说,人力车夫祥子是被那黑暗的社会无情地推向那堕落的深渊的。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时,无端的被打倒,就在人们都认为他会一蹶不振之时,他看到了中国的出路,顽强地站了起来,终于施展了自己的抱负,成为千古功臣

读过《水浒传》的人一定知道林冲这个人物,他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为人谨慎。但在那个奸臣当道的时代,他一身抱负不得施展。即使一忍再忍想东山再起,可是那昏暗的朝廷不给他机会,最终被“逼上梁山”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它能把人扶起来,也能把人推下去。

“扶一把”,在别人不知如何时,那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推一把”,在别人的心病变时,那会毁了一个人的前途。

在别人受到挫折时,给他一句鼓励,一个正确的引导,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对自己没什么,但对于别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当一个人飘摆不定时,一面是深渊,一面是彼岸,身处积极的环境中,你将成功,身处消极的环境,你将灭亡。

搭把手,不孤独!

作者:朝阳县西营子中学九年三班邹继凯

磨刀不误砍柴功工_一把斧头的自述作文800字(推荐8篇)

窗外的拉车工-写人作文800字

今天早上,我站在窗前,才把头伸向窗外,眺望着。

窗外,寒冷的风“呼呼”地刮着,虽然我穿着又笨又重的皮衫,戴着毛茸茸的帽子和厚厚的皮手套,但是冰冷冷的风像无数根针扎进了我的身体,让我好像抽筋了似的。就像“裤缝里进蚂蚁——站立不安”。不住地打着哆嗦。

接着,我又把目光投向了远处,窗前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只见远处有一片工地,工地上到处都是黏糊糊的水泥,地上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摆满了钢管,周围堆放着许许多多小山似的沙堆。

突然,我听到了一阵阵的声响。只看见有一位中年人正挥舞着铁铲,把一车石头铲到了工地上,又把如山一般高的沙子铲到搅拌机里,“蚂蚁搬大米——辛勤劳动”地干着他的工作。干完后,他又用肩上的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汗,拉着大板车一弯腰,再一挺腰,车子便“吱吱”地发出老鼠似的叫声,“吱吱”地跑开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出去吃饭,透过饭馆的窗子,我看见了那个拉车夫,他是一个打工的农村人,头发乱的就像鸡窝,乱糟糟的,身上穿着一件破旧发黄的毛衣。我想:大概是他没有钱买新衣服吧!就穿了一件去年的毛衣,而那黄色的斑点应该是他在脚踏实地、辛辛苦苦干活时,马虎大意而弄上的泥土吧!而且他身上搭着一根很粗糙的皮带,手上长满了冻疮,脸上也是粗糙不堪。之后,我们走出了饭店,打算回家。

但世界就是这样小。就在回家的路上,我又看见了那个拉车夫。这时的他,头发湿漉漉的,额头上沁出了汗水。黑色的皮带绷的紧紧的,而他却“老牛拉磨——默默无闻”地拉着车,丝毫没有一点抱怨。

忽然,只听见“咯”的一声,车子陷到了一个坑里。看到这,我的心吊到了嗓子眼,情不自禁地替他着急,急的是心急火燎。可他却稍作歇息,喘了口气。脚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脸涨的通红,好像关公转世大喝一声“嘿!”身体猛地向前冲去。终于,他摆脱了困境,拉着车继续向前走去。

我回到了家,有第四次见到那个拉车夫。此时的他,肩上披着一天变了颜色的毛巾,嘴角带着一丝笑容,大板车空荡荡的,那把干净得像镜子的铁铲在太阳下闪闪发亮。搅拌机旁放着袋子,一袋子的水泥……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我望着远处拔地而起的高楼,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虽然只是一名毫不起眼的工人,但他的行为却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初一军训作文800字 军训·磨刀石·毅力

如果说成功是一把锁,那么坚强的意志便是钥匙;如果说成功是汪洋大海,那么坚强的意志便是能乘风破浪的帆船;如果说成功是……我相信,这次入学军训就是块磨刀石,它练就我们的坚强毅力!

刚刚步入七年级的我们,脸上还带着稚嫩,参加艰苦的军训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挑战。教官一来便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军姿站立十五分钟。我们还自信满满地接受了命令:“嘁,才十五分钟,随便看几页书便到了时间,太轻松了吧!”但谁知道,一个看似简单的军姿站立,就包含如此多的动作细节呢?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贴裤中线,大拇指靠在食指第二节处,双脚分开约60°……我们手忙脚乱,记住这个,忘记那个,把这个动作做了,又遗漏了另一个动作。

如火焰般的太阳高高悬挂在天穹,炙烤着大地,散发出一阵阵让人眩晕的强光。蝉儿在窗边的树上聒噪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空气中弥漫着沉闷的热气,我们好像是蒸笼上的热蚂蚁。汗水从我们的脸颊滑落,如断了线的珍珠,不停滴下。我的右脸忽然一阵麻痒,我忍不住就要抬手去抓了。但是,想起教官的话,也看到旁边的同学依然纹丝不动,我也忍住不去挠了。可我的右脸却愈发痒,就快要忍不住了!但我心里依旧默念着:“我要坚持住!坚持住”手指依然纹丝不动……

“时间到!”教官扯着喉咙喊了一声。我长吁一口气,心里泛起淡淡的自豪,短短的十五【育儿指南yuerzhinan.com】分钟,我却宛若经过了一个世纪一般。脑海中的思绪连篇,我,明白了许多……

其实,站军姿的时候,我的脸上只是一点痒而已。为什么连这样的小困难都不能克服呢?更何况旁边的同学们也都坚持下来了,为什么我就坚持不了呢?那些直正的军人们,他们可是连着战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呀!那是要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呀!想想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何止是一点点痒呢?在学习上,我们遇到一点点困难,也就放弃吗?不是的!要知道成功总是垂青那些敢于迎难而上、拥有坚强意志的人!当我轻轻抬起头,任那金色的光辉在我的脸上肆虐,右脸的麻痒也就消失不见了!

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要素,它似一把刀,而这次的军训,便是磨刀石。在生活上,我们应该练就坚强的意志;在学习上,我们更要迎难而上!所以,好好珍惜军训这块磨刀石,让我们做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吧!

磨刀不误砍柴功工_一把斧头的自述作文800字

我是一把伤痕累累的斧头,我的身躯已落满灰尘,要问我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唉!这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我出差一家斧头场,因为老板新招了一位伐木工人,又没有多余的锯子,因此老板便将放置已久的我磨洗得闪闪发亮地给了伐木工人——也就是我现在的主人。

我的这会新主人干活非常卖力,第一天他将我带到山上,不一会儿功夫,20棵大树倒下。新主人非常高兴,而我心中也有了那一丝喜悦之情——没想到我这么锋利啊!

第二天再次来到山上,我有点疲惫,但依然尽心尽力的伴随主人工作,可我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次仅仅砍了棵树,让我有点失望。

第三天,我已经疲惫不堪了,正准备休息,却又被主人拿起,来到山上再次工作,而这次我只砍了十棵树。主人感到奇怪,小声嘀咕道:“每次这么卖力工作为什么越砍越少了呢?一定是我工作的时间还不够长,看来明天要早点工作了。”

从此以后,他便早出晚归的带着我工作,而砍树数量不增反减,而我——也就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渐渐的,我实在太疲惫了终于有一天主人将我带到山上,对准一棵树砍了半天,那棵树却纹丝不动,这也就意味着我不能工作了。

我感觉自己全身瘙痒难忍,他却不懂得给我洗一次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他垂头丧气的提着我回到了家中,冥思苦想,找不到原因,在无奈之下,他决定去找老板。

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头是什么时候?”而主人却反问道:“我天天砍树,哪有时间去磨斧头呢?”老板听道,摇摇头,走到他面前,拍着他的肩,语重心长地说:“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他恍然大悟,连忙跑回家,将我放在水中,又磨又洗。终于,我变得锋利起来,恢复到了最初的模样,自然的我的工作效率也就高了,他砍的树也就多了。

哪件事不是这样?自己没日没夜的工作或做某一件事时,越来越努力,结果却不怎么好,既然找不到原因为何不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样也许会更好。

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者:刘宇鹤

俗世奇人之磨刀王-人物作文700字

说那俗世奇人,我倒熟一个,她姓王,以她的长处带姓,江湖人称“磨刀王”,叫着叫着,大家自然都以为她就是磨刀之王了。那还真别说,她的磨刀术真乃尘世一绝啊!

此人头发松蓬,双眼弯钩儿似的,小的看不见眼泉,牙齿凹凸,有些儿土气,单从后背看还真不晓得她是个女的,打外型儿看,不像个精细做工的号。其它甭管,只看她手,常人一次磨刀,手就肿胀得红包似的,瞅瞅她的,粗糙可倒没龟裂,布满茧子却没溃烂,单从这方面来看,磨刀王保养手的方法也可就堪称奇哪!

听说每周,家家户户都会有人上门儿找她磨刀儿,那磨刀王也乐呵呵,她总从磨刀中找乐子,据说她磨刀速度不是打圆眼球瞅得出来的,就说相机照相放慢几倍,也能算是操刀成风,看得个人儿眼花缭乱。据说,磨刀王将刀磨出过金星子,照她的功夫,也就很难有假!更绝的是,她一心两用没有问题,一边儿操刀,一边儿还能和邻居聊一些小家常,而且磨出的刀几乎没有任何缺口,闪闪地透着利光。

磨刀王虽文化少了些儿,但做人也算一本正经,可她那小徒弟陈二倒是油头滑嘴,没甚出息,总觉得师父磨刀哪儿能磨出啥名堂,就老想让师父出出洋相。一次,磨刀王的“威名”竟传到了老镇长耳里,老镇长高兴得没了顶儿,毕竟乡镇晚会上正缺着才艺表演呢!陈二一看来了机会,你猜怎么着,他偷偷将师父备好的磨刀石,换成了一换粗糙的方石。而第二天,磨刀王正要展示的正是蒙眼磨刀,这可如何是好?

“老李呀!你看那磨刀王,果然有些儿大本事,磨刀不用磨石,还用方石哩!”可那蒙眼的磨刀王却对事情全然不知,仍然如风般运手,按石,控刀。陈二却在台后窃笑。“咔咔咔”“咔咔咔”,没过多久只听得大伙儿齐声喝彩,有何大事?只见那钝刀如脱胎换骨,利气逼人,连镇里眼儿最尖的人也看不出半点磕巴。那方石呢?

噫,奇人哉,磨刀王那风手速,方石也被磨搓成一块磨刀石。

磨刀王执着刀,瞅了瞅“磨石”,欣然而去。只有陈二瞪着眼,张着嘴……

不瞒列位,此磨刀王是燕雀镇鸿鹄村江流农庄人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磨刀王”大概也从磨砺出吧。

扳道工-写人作文800字

两条漆黑的铁轨笔直地伸向远方,它的身旁零星地躲藏着几朵小花,呜呜的汽笛声由远及近,墨绿的火车呼啸而过,驶向那将沉入大地的太阳。喧嚣过后,只有他一个人,将路两旁的栏杆拉起。

我家就在火车站附近,从小便听惯了火车嘹亮的汽笛声,从小就看惯了墨绿的车皮、黄晕的灯光,从小便爱上了火车、轨道。可渐渐地,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这两条铁轨被遗忘了,每天只有乌黑的货车拉着满车的煤块“吱呦吱呦”地从铁轨上缓慢地滑过,喘息着,像是为自己,又像是为铁轨叹息着。

铁道旁有一座铁皮小屋,小屋周围绽放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屋前是一块被开垦了的土地,地里嫩嫩的芽儿正悄悄地注视着周围。

那是我最后一次去看铁轨,只有微风拂过,无限苍凉。货车快来了,我静静地坐在路边等着。

从铁皮小屋里出来了一个人,他走到路边吃力地将栏杆放下,虽是吃力,但动作却极为细致,慢慢地,轻轻地,似乎是怕弄伤了这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的老家伙。

我走上前去,看着他。他抬起头,抹了一把脸,冲我喊道:“姑娘,快走吧,火车来还早呢。现在只有货车,满车灰,你快走吧。”

“啊,没事,我等会儿。”

由于客车不再从这儿经过,这里也便很少有人来住。“哎,这里又没有车经过,你为什么还要放下栏杆啊?”

“不放不行,这是铁路,车再少也得放。”

沉默中,货车来了。那苟延残喘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大地上,飘荡着。

那人直起了腰,盯着货车,一丝一毫也不放过,就像是用目光敬礼,双手紧贴在身体两侧,通过他的肩章,我认出了,他穿着铁路工作人员的工作服。

火车走了,又是一片寂静。“哎,这货车一天才经过这儿一次,你干吗要待在这儿呢?”我问道。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儿有铁轨吧,这儿有火车,这儿也需要放栏杆。”

我很容易地想到了,在他年轻时,他是怎样骄傲地穿着工作服,向呼啸而过的货车挥手致意,怎样认真地拉起栏杆,微笑着坐在铁皮小屋中等待下一班火车的到来,他的小屋里或许还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列车时刻表……

这么多年了,我始终保持着对火车的热爱,那么他,“照顾”了铁路这么多年,又怎么能割舍呢?

阳光下,我与他握手,在他疑惑的目光中,我转身离去,并没有问他姓什么,只是在心中默念:再见,扳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