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委屈的汉字-读后感600字
《被委屈的汉字》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的最新作品,是一本以汉字为主题创作的传统文化读物,一共讲述了18个趣味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故事四。
古时候,一个小媳妇的丈夫出远门很久却没有任何消息,这个小媳妇就去算命先生那里测字,先测了一个“佳”字。算命先生认为这个字不太妙,因为“佳”字的右半边是两个“土”,可能小媳妇的丈夫已经死了。小媳妇哭着找到方关成。审时度势、心灵嘴巧的方关成了解了情况以后,告诉她,“佳”字的“单人旁”是站着的一个人,“圭”是两个土,也就是山清水秀的意思,说明这个字寓意很好,让小媳妇尽管放心。
这个故事说明汉字的意义非凡,把一个字拆开或重新组合,就可以解释出各种各样的意思。我不由得想到了历史上另外一个关于汉字的有趣故事。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大学士纪晓岚在南书房工作,觉得闷热无比,便脱去上衣,光着膀子整理书籍。可是这时,乾隆皇帝突然来巡视。纪晓岚因为找不到衣服,就躲到桌子下面,等了半天,也不知乾隆皇帝有没有离开,便小声地嘀咕:“怎么这个老头子还不走?”恰巧这句话,被乾隆听到了,于是就把纪晓岚从桌子下面揪出来,让他说个明白。要知道,在古代,称呼皇帝为老头子可是要犯杀头之罪的。纪晓岚不愧是大学士,他稍微沉思片刻,便自信地解释说:“万寿无疆,为老;顶天立地,为头;经腹满纶,为子。所以才说您是老头子。”乾隆听了,也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的才学,只好哈哈一笑,不再责罚纪晓岚。
通过这两则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样的字和词,就看你怎么分析它,怎么解释它。博大精深的汉字,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去研究它。
被委屈的汉字-读后感700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https://www.yuerzhinan.com】听着这首《生僻字》,我的心里热血沸腾,感叹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这时,我瞟见了一旁桌子上的书《被委屈的汉字》,心中便涌出了一股好奇。汉字为什么会委屈呢?难道字也有人的情感吗?就这样,我带着这些疑问和满心的好奇,翻开了这本书。此时,我才明白:原来汉字之所以会委屈,是因为有很多成语或常用的谚语、俗语因人们的讹传,意思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看到这句话,就让我们不由得想到,做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要狠毒呢?但其实这句话原本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意思是:气量小的人不能算君子,肚量小的人称不上大丈夫。教导人们做事要有肚量,做人要有气度,而不是狠毒。这么一句传播正能量的谚语,却因为人们的讹传变成了负能量,你说他委不委屈?
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乍一看,这句话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就是说人多力量大嘛。但仔细一思考,为什么非要说臭皮匠呢?难道不能说臭瓦匠、臭鞋匠吗?而且皮匠并不会带兵打仗、出谋划策啊,怎么能与诸葛亮相比较呢?其实,这里所说的皮匠是指“裨将”,而裨将就是军队中分管一方的军官。如果原说法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那么就可以这样解释:三个小军官的智慧集中起来顶得过元帅的才智,这才是这句谚语的原字和原意。也就是说,后人以讹传讹,将“裨将”误传成“皮匠”,造成了人们的误解。诸如此类的俗语、谚语、成语还有许多。
通过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人创造汉字的初衷。也让我知道了: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有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甚至有聪明的和被委屈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中华文明一脉相传的见证,是维系中华儿女沟通和文明的纽带,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份文化传播下去。
被委屈的汉字-五年级读后感700字
你可能不知道,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有着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甚至有被委屈的呢!你可能会问了,汉字怎么会委屈呢?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被委屈的汉字》,这本书中就讲了很多关于汉字“委屈”的故事。比如,“矮”和“射”字,作者张之路认为这两个字在造字的时候,弄颠倒了。那怎么会颠倒了呢,原来啊,作者觉得“射”字左边是个“身”,右边是个“寸”,一个人的身体如果只有一寸长,那不是很矮吗。而“矮”字,左边是个“矢”,是箭的意思,右边是个“委”,是个“人”的形状,左“箭”右“人”,可不就是射箭的意思么。看到这,你可能会认为“矮”与“射”是真的弄反了吧?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作者带着疑问,继续探究,发现其实“射”字左边的“身”是从弓上搭箭的象形字逐渐变化而来的,“寸”字是从甲骨文的“手”字演变而来;而“短”与“矮”是同义字,所以用“矢”字作为“矮”的偏旁,“矮”字右边的“委”,古时发音就是“ǎi”。这样看来,“射”和“矮”造字的时候并没有颠倒。书中像这样关于汉字的有趣故事还有很多。
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中国汉字蕴含的深邃文化,我想到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提到,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到行书,逐渐演变,这使我认识到每一个汉字的由来,都凝聚了一代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国家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不仅仅是汉字,许多领域都有深厚的底蕴,比如文化方面有抑扬顿挫、意境丰富的古诗词,科技方面有四大发明,军事方面有孙子兵法,医药方面有《本草纲目》……
从《被委屈的汉字》这本书,我还体会到,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答案,正如作者张之路对汉字研究的执着,才能发现汉字中许许多多的秘密。再如,今年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看到火星车发回来火星表面清晰的画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我们国家许许多多的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地努力,攻克一个个难题,才换来的可喜成绩。
我们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好好学习,传承中国文化,不断探索前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好。
被委屈的汉字-五年级读后感700字
你知道为什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你知道“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正含义吗?这些都是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终于在读完《被委屈的汉字》这本书后,有了明确的答案。
暑期伊始,我便因为书名而被《被委屈的汉字》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为什么这些汉字“被委屈”了呢?这让我迷惑不已。因此,我决定带上我的好奇心以及对语言文字奥秘的求知欲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十八个与汉字有关的、被“委屈”的趣味小故事,还原了汉字世界被我们现代人忽略的历史真相,并赋予了它们独特的灵魂。开篇《三个臭皮匠走了吗》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手艺人,一个是军事家,二者如何相提并论呢?原来是“裨将”这个词因为字音被误读成了“皮匠”,而“裨将”就是小军官的意思。那全句可以理解为“三个小军官的智慧汇集起来可以赶得上元帅的智谋”,这么解释也就说得通了。同理,“七月流火”也被现代人误解了,它并非指盛夏七月,酷暑难当,而是形容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为”其实是“修为”之意,所以它真正的含义是:人如果不提升自己的修为,就会为天地所不容。原来,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来源,有它原本的意思,而现代人以讹传讹,曲解了祖先的本意。
其实,平时的学习中也经常有类似的问题曾困扰过我,只是习惯了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习惯了望文生义、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便草草了事,也未曾去探索个中缘由。而作者却善于思考,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探索,用心钻研,所以,他终于收获了新知,并通过创作,为那些被“委屈”了的汉字“伸冤”。
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方道路漫长,而我将不遗余力的去追寻和探索。学习上也要这样,遇到问题,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大概就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在浩如烟海的文字长河中,每个汉字都有它的喜怒哀乐。读完这本书,更让我发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进一步研究中华语言文字,体会中华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