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后感作文450字【集锦10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450字

《三国演义》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它之所以被称为四大名著是因为它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情节丰富。

它介绍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纷争,烽火连天,硝云弹雨、战争不断,为了自己的利益,霸业,用尽心机,勾心斗角,百姓的生活不再宁静,安逸,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

《三国演义》也刻画了许多传奇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豪迈的张飞;仁慈的刘备;英勇的关羽;妒贤嫉能的周瑜,奸诈的曹操……

当我看完了最后一页,轻轻合上书本,我仿佛穿越了一般,亲眼目睹了三国厮杀,现在,心中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我趴在床上,吹着空调,过着快乐而又享受的暑假,阳光洒在地板上,漾起金色的光芒,鸟儿在茂盛的树上哼着歌曲,一切是多么安详。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可三国时期的孩子们只有冰冷的目光,我们有许多值得信赖的朋友,可是三国时期的孩子只有冰冷的剑,我们人与人和平共处,可三国时期却互相残杀……

也许,这就是命运,感谢上苍,给予我们的和平、快乐!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这是来自著名作家毕淑敏阿姨的散文《提醒幸福》中的一句话,是啊!人们爱回味以往的快乐,却没有感受到此刻的幸福!

请珍惜此时的幸福,不用埋怨,嫌忌,和平便是一种幸福!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便是一种幸福!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后感作文450字【集锦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

最近我读了一部十分精彩的名著——《三国演义》。这部书主要讲了刘备、孙权以及曹操在众多文臣武将的辅佐下各霸一方,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后来,经过多次战争,三国尽数灭亡,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的故事。书中众多英雄豪杰,如关羽、刘备、张飞、周瑜等,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对于此书,我很有感触。书中的关羽智勇双全,我崇敬他的忠义,只可惜他为人过于骄傲自满,在麦城一战中被敌军活捉并杀死。书中还有个猛将张飞,十分勇猛,最突出的就是“当阳桥头一声吼,吼断桥梁水倒流”,因为这件事我也很喜欢他。

赵云一身是胆,他身着白袍,手拿长枪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路人皆知。他与刘备是患难之交,刘备死后,他在蜀国仍是数一数二的常胜将军,年近七十还连打胜仗。诸葛亮十分赞赏他,他死后,诸葛亮十分悲凄,亲【http://www.yuerzhinan.com】自吊唁,还为他立了墓碑。

以上四人,在这本《三国演义》中是我最喜欢的人了。说到底,我的感受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文臣武将,有忠有奸,有弱有强,到底谁忠谁奸,孰弱孰强,还得由世人去评阅。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后感作文450字【集锦10篇】

三国演义-暑假作文800字

在这个暑假里,我过得多姿多彩,因为我看了许许多多的书,其中就包含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看的书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本书。这本书中内容丰富、精彩。其中主要写了蜀国刘备,吴国孙权,魏国曹操三国征战的故事,在此有许多著名的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不过在最后还是魏国统一了全国,此外,三国演义的人物也特别多。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蜀国的两位“五虎上将”一是关羽,二是赵云,关于他们俩也是有故事的,这俩人的故事先不急着说,我还是先说说汉桓帝的故事吧!这个故事虽然短,但对《三国演义》整本书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东汉末年昏庸的汉桓帝听信身边太监的话,把正义的官员打入地牢了。张让、蹇硕等十名太监专权祸国,被称为十常侍汉桓帝死后汉灵帝既为众官员忍无可忍密谋将十常待杀死,不料,消息走漏反给十常侍杀死,因此,国家衰退到后来就发生了黄巾起义。

好了,现在我来说说关羽、赵云俩人的故事,一是赵子龙单骑救主,故事写了曹操攻打刘备,刘备大败赵子龙不顾危险去救甘、糜二夫人和小主人阿斗。赵子龙他在人群中找到甘夫人和糜竺他亲自把她们送到长坂桥,赵子龙把他们一送到长坂桥就返回去找糜夫人和小主人在路上碰见曹将夏侯恩,夏侯恩手提钢枪背着一口剑带着几十个士兵,赵云冲上前一枪将夏侯恩刺死,赵云连忙把那口剑捡起来,发现剑上写青釭二字,青釭是个宝剑,锋利无比,是曹操赠给夏侯恩的。赵云他一手拿着剑,一手拿着枪杀入重围打听糜夫人的下落,终于在一口枯井找到了。糜夫人知道一匹马不能坐三人,赵云不骑马就杀不出重围,于是就跳井自尽了,赵云来不及伤心便护着阿斗骑上马,一下子纵马往东北方向突围,赵云在曹军阵营左砍右刺,曹操叫他留下姓名,赵云说:我是常山赵子龙。就这样,赵云冲出了重围。二是关羽义放曹操。故事讲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关羽在华容道埋伏曹军,打个曹军措手不及,可是关羽十分讲情义,因为曹操之前对关羽十分关照,关羽欠曹操一个人情,关羽想到这里便放走了曹军。

怎么样?赵云十分勇猛,关羽十分讲情义,这两个人物都值得我学习对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后感作文450字【集锦10篇】

我来论《三国》_《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350字

考完试,在家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浸染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说了,东汉末年,朝政混乱,人民困苦不堪,反抗朝廷,求贤若渴的刘备,义重如山的关羽,鲁莽的张飞,他们结为史弟,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刘备非常崇敬诸葛亮,于是就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分析了现在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这们一个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刘备,他寡言少语,喜努不开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关于收买、笼络人心,这是他性格远胜于曹操的地方。曹操行事残暴,动不动就屠城,刘备行事多与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刘备宽仁;曹操狡诈,刘备忠厚;曹操篡汉,刘备扶汉,因此,刘备深得人心。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英才。他能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我虽然不具备这些特点,但我可以从中学习刘备的忠厚、慈善,在学校要和同学处理好关系,不与同学斤斤计较,同学遇到困难,我要积极的尽我所能的去帮助,遇到事情多与老师交流。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700字

放下沉甸甸的《三国演义》,那淋漓尽致的情节、拍案叫绝地计谋,还是余音绕梁,丰富的句子、富有表达性的好词佳句,都深深在我脑子里扎了根。

回想起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刘备参军时,遇到一位威风凛凛、个子一尺七左右,于是便摆酒设宴,酒兴发了一半,一名个子一尺八长的好汉推着车过来了,丹凤眼,于是,他们便坐下谈天说地。那“把酒问青天”地豪迈气质、爽快的性格,真可谓是英雄啊。他们三个原本都是些粗鲁地农民,但是仓促的招兵起义,志同道合的三位好汉在此相遇。

三人论年长来定,刘备年长,为大哥;关羽句第二;张飞位第三。想起三人战吕布,那才喝为精彩,关羽甩了甩青龙偃月刀,拍马迎战,刀光剑影,雁气长吼的苍穹下,两道闪电在殊死搏斗,吕布来了个横劈,关羽往后一躺,说时迟,那时快,立刻向吕布腋下刺去,好个吕布,来了个半腰挡,把刀弹了回去。张飞见久战不宜,也拽着长枪,拍马飞去。又斗了几十回,刘备也出马,三人挥起手中www.yuerzhinan.com的兵器,向吕布砍去,吕布见不妙,虚刺一枪,逃离战场,那精彩刺激的情节、丰富的语句,让我越看越入迷,陶醉其中。回到应内,便举杯庆祝,也让我有了胜利感。后来,兄弟三人经过南征北战,建立起了兵力厚实的军队。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终于请出了山,开始辅助大业。绝世奇才诸葛亮略出计谋,让久经沙场的军队百战百胜。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计谋,课外知识也进步了许多,性格开始从孤僻走向开朗,从心胸狭窄变成体面大方。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迈、出神入化的计谋感染了我,唯有它激越起来,我才有真进步。

读《三国演义》有感-日记作文600字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三国演义》,我刚开始看这书的时候,还非常抵触,因为它实在是太长了,足足有七十多万字,而且还都是文言文。但看着看着我就爱上了这本书,书中的“桃园结义”“火烧赤壁”“空城计”等这些精彩的故事情节都让我浮想联翩。《三国演义》是我阅读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 ,勇者张飞、徐储,庸主献帝、刘禅等人描写的淋漓尽致。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很令我感动。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书中的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栆,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将有名的大将军颜良、文丑等斩于马下,且能与吕布战的一时分不出胜负。

关羽的“忠”是人尽皆知的,其“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书中记载:“曹操素爱云长武艺,欲得以为己用,所以待之甚厚。”虽如此,仍未能得关羽之心。后有人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关羽的“义”,更是令人感动。“华容道,捉放曹”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吧。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款待之恩与放行之情,不惜违反军令状,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放走了曹操。关羽的“勇”,可谓是惊世骇俗,其“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事迹闻名遐迩。关羽为见刘备,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一路拼杀,所到之处,无人可敌,无人可挡。

无论是关羽的“忠”,是关羽的“义”,还是关羽的“勇”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我们要以现代的观点去理解。我们的“忠”是忠于师长;我们的“义”是讲道义,守信誉;我们的“勇”是敢于直面困难和挫折。只要做到这些,我们绝对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5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题记

它,是历史的缩影;它,是浓缩版的史记;它,是充满智慧的锦囊;它,阐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它,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明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先生所作,以三国时期为背景,一帮能人异士统一晋国,表达了罗贯中先生渴望中国统一,仁义中国和仁人志士建立理想国家回归世界和平的美好理想。

此书好比美酒,若你细细品尝,便如身临其境,沉迷其中,陶醉其间。细细回味,仿佛置身那炮火轰天的赤壁之战中;置身在桃园三结义的美好情谊之中;置身温酒斩华雄的场景中,无法自拔。若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就算杯醇香美酒,对你而言不过是一趟浑水,不但不能吸取养分,反倒越搅越浑,剪不断,理还乱。甚是恼人!

此书将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翔翔如生把人物描写的形象突出,性格鲜明。我喜欢书里面的赵云,英明神武,百战百胜,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三国里的“长胜将军”;我喜欢礼贤下士的刘备,他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是三国里的“仁义之君”;我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料事如神,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是三国里“智多星”;我喜欢乱世枭雄的曹操,他挟天子而令诸侯,阴险狡诈,但他却是德才兼备,雄才大略,是三国里的“一代枭雄”;我喜欢智慧过人的周瑜,我喜欢义薄云天的关羽…………喜欢……《三国演义》有太多太多我喜欢的英雄,壮士。相比他们,反之,我鄙视自己的胆小懦弱,做事莽撞,半途而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像《三国演义》这么优秀的书,不仅有宝贵的知识,还有真正的宝藏——优秀的品格,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去学习。

往后人生,青梅煮酒,纵意英雄。像赵云那般勇敢,像关羽那般仗义,像刘备那般稳重,像吕布那般潇洒……让我借助《三国演义》这双翅膀,在人生的道路上,长风破浪,驰骋千里。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00字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比如:刘备、关羽、张飞、典韦、吕布、曹操、诸葛亮等,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

他十分聪明和厉害,潇洒从容地指挥军事,不愧是天下的名士,我很喜欢他。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也非常高”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说:刘备三顾茅庐,一再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大业、继而又扶持刘禅度过危机,献出了一个老臣的赤胆忠心。

《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草船借箭、典韦救主丧命、三顾茅庐等,其中,我最喜欢草船借箭,因为草船借箭让我体会了诸葛亮的聪明。大概的故事是一天,周瑜让诸葛亮十天之内做好十万之箭,诸葛亮说三天内就可以做完,脚后,周瑜就答应了,第一天和第二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第三天,他让士兵在草船上做了几十个稻草人,凌晨四点士兵把船开到曹营,因为有雾,曹操不敢出兵,就派几百个弓箭手一起放箭,等船上插了十万多支箭,诸葛亮才走,他还谢了曹操,曹操派人去追,可惜,晚了一步。

其次,我也很喜欢关羽这个人物他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是关羽中了东吴的埋伏,死在了孙权之手,张飞悲伤不以,让手下三天之内制造许多白甲和白旗,因为士兵在三天之内没法完成任务,起了谋反之心,结果,被自己人杀死,张飞死后,刘备被曹兵打的大败,最后因病去世。

《三国演义》我看完的感受很深,关羽的忠诚、诸葛亮的才智、张飞的勇猛,其中还有许多故事使我受益非浅,让我明白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要学会隐忍,要懂得什么是邪恶与善良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700字

《三国演义》主要讲东汉末年,汉王朝崩溃。众多军阀中,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政权逐步发展和互相争斗的故事。

诸葛亮是作者罗贯中笔下的主角。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未卜先知,向天借寿,知天文懂地理;对将士管理有方,对百姓爱戴有加;对其主刘备忠心耿耿;对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士为知己者死”的品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故事为世人所颂扬。作者对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并未就此停笔描述。诸葛亮谨慎过度而错失良机;为一“忠”字而不顾国家百姓,不去取代刘禅自己称帝,于情可表,于理大错。

曹操统领三军、排兵布阵,对吸纳人才可谓求贤若渴。在人才管理方面独具才能。对司马懿重用又重防,后来证明他这样做是正确的。短短数年间,从白手起家到百万军队建立,可见起其能力非凡。但文中也对其负面作了描写。他有喜爱别人妻癖好,无知而错杀神医华佗等等。

周瑜是东吴军师,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却因不能接受“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而被卧龙活活气死,可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大义凛然,驰横疆场数十载,却因自傲大意丢失荆州和性命,可惜!

吕布之勇不亚于常山赵子龙,却唯利是图,无谋又难听人言,终未成就事业而早早丢命,可叹!

在空城计段落中,诸葛亮大胆一赌,司马懿一时上当中招退兵。罗贯中并非仅仅就要阐述这表面现象,而在文中早已多处铺垫诸葛亮出了名的谨慎,司马懿老练狡猾,暗暗的给读者留下了更深一层次思索与精神享受。曹操能重用司马懿是为对付几乎无人能对付了的诸葛亮的,如果诸葛亮真的死了,那司马懿的存在也就没意义了,这一点亮和懿都心知肚明。所以一段漂亮的空城计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伦,段完意未绝,回味无穷!《三国演义》正因如此,才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千古流传。

作者罗贯中以历史素材为基础,全身心的投入故事中,将故事更仔细,新颖,独到的描写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生活一定会锦上添花。

读《三国演义》有感-叙事作文13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我读到开篇明朝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的时候,我仿佛被带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烽火连天的年代。 故事里描写了许多鲜活的人物:有义薄云天的关羽、有关爱百姓的刘备、有骁勇善战的吕布、有粗中有细的张飞、有足智多谋的孙权、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有阴险奸诈的曹操……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诸葛亮先生,他严于利己,为官节俭。他不仅带头廉政,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蜀汉政治对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重诚信,善计谋、精通兵法,为刘备打下三分天下的基础,在诸多战役中屡建奇功。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精忠报国,将毕生的能力传授给了姜维,在最后的六祁山五丈原之战中归天。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七擒孟获》。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诸葛亮先生因为孟获有万夫不当之勇,又豪侠仗义,在少数民族中很有威望,七次生擒了孟获。诸葛亮不但让部下给孟获松绑,还热情地设酒款待,孟获言语之中总有不服,诸葛亮便下令释放孟获并约定再战。就这样,孟获又连续和诸葛亮战了七次,最终孟获被诸葛亮的宽容大度所感动,从此,便死心塌地归顺蜀汉,直到诸葛亮先生归天都没有叛乱,这在客观上为蜀汉出兵中原扫清了后顾之忧,而且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安定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从这个故事中读出了诸葛亮先生是一位宽容大度的人,他的宽容是一份接纳,海纳百川,不计前嫌,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小陶子相约去天下名筑打乒乓球,因为我的球技不如小陶子,在打的过程中小陶子总喜欢说一些嘲笑的话,来说明我的球技很差,当时我很不服气,回了一句:“闭上你的乌鸦嘴,好好打你的球吧”。可气的是他并没有理会我的话,继续笑话我,我气极了,恶狠狠地瞪着他,大声喝道:“你再敢说一句小心我揍你”。小陶子气愤地看了看我,然后也大声吼道:“我就说,我就说,你能拿我怎么样?”我忍无可忍地拿球拍拍了小陶子的肩膀,小陶子当然不会让我白打,因为他比我大一岁,力气比我大很多,只见他一把夺走我的球拍往地上一扔,又用双手从背后绑着我的胳膊,并把我按在球桌上,我一动不能动,哇哇大哭起来。幸好当时妈妈在场,及时解救了我,就这样,我和小陶子不欢而散。

回家的路上妈妈一直开导我,并让我和小陶子道歉。我气急败坏地冲妈妈大喊:“明明是他先笑话我的,为什么要跟他道歉?”妈妈看看我也没再说什么了,接下的几天里,我都没约小陶子打球。大约暑假快接结束的前几天,小陶又到我家来约我打球,因为上次的事情,我心中依然愤愤不平,看见他扭头就走。妈妈见状连忙打圆场并说了一堆大道理,虽然我嘴上很不情愿,但心里还是很乐意的。路上,小陶子真诚地跟我说:“对不起,我当时不该嘲笑你,我以后不会再取笑你了,你能原谅我吗?”一时间我竟不知所措,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结结巴巴地回答道:“那天其实是我不对,我不该打你,毕竟我先动的手”。小陶子笑着跟我说:“那我们和好吧”。我愉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们和好如初,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觉得我的好朋友小陶子和诸葛亮先生一样都是宽容大度的人,我也要像他们学习做一个宽容大度的好学生。

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怎样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也让我明白了解决问题应该多动脑子,不能靠武力解决问题,人与人之间也好,国与国之间也好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也要像诸葛亮先生等人一样:做一个有智慧,有谋略,有胸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