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有感-记叙文500字
这个暑假,我看了老师推荐的《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等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这本书是由司马迁所著《史记》改编的。
合起书,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书中描述的历史画面。
这本书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晋文公、楚庄王、称霸的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霸主的成长故事。其中有知人善任的眼光的齐恒公,有从未上过战场却很会分析经营的头号功臣萧何,还有很有哲理的孔子……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晋文公重耳和越王勾践。重耳被人陷害,他逃到其他国家去,在外颠沛流离了十九年,才回到晋国当国君。当上国君后,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
而越王勾践在一次战役中没有听取谋士的建议,差点导致越国灭亡。回国后,他无论是坐卧还是饮食,都要尝一下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被吴国围困的苦,他还放下国君的身段,与百姓处在一起。他礼贤下士、救济贫穷,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我从这本书里五大霸主身上学到了不同的东西,不要因私事误了大事,要知恩图报,一切要以大局为重;要奋发图强,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才不会酿成不可更改的大错。
俗话说:“读史记使人明智”。只有学习历史,才能深入了解历史。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就会被别人超越,想要做一个强者,就要不断学习,让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读《史记》有感-小学生日记作文450字
今天,我看了一本史书,名字叫做《史记》,它使我思考了很久。
这本史书是“二十四史”(所有正【www.yuerzhinan.com】史的统称)之首,很多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传说这本史书的作者司马迁,二十岁就游历四方,考古的同时还寻查古资料。然而,在他四十九时,汉武帝因“李陵事件”判了他宫刑,这在当时是奇耻大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而是更加发奋地编写这部史书。终于,这本《史记》横空出世,鲁迅先生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本史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与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其中,我最喜欢看《孝文本纪》。
《孝文本纪》记述的是汉文帝的所作所为,其中处处是他宽仁的做法。如:他废除了残酷的肉刑;还亲自下田耕种,与民同苦,与民同乐;他平时的生活也比较节俭,大部分时间都穿着粗布衣服,还不许宫中的装饰过于华丽……像这样的好事,汉文帝还做过很多很多。就连死后,他留下的遗诏内都提出不要过度哭丧。
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连一个堂堂的九五之尊,宫里堆金积玉,却还是如此节俭,那我又有什么资格浪费粮食与物资呢?还有,汉文帝非常爱民,那我又是否做到友善呢?《孝文本纪》值得我们每人深思一回。
《史记》,一部文学巨著,藏着无数秘密,等着我们来探索。
《史记》-读书感悟550字
我是一个正宗的小书迷,书架上的那些书可都是我的“瑰宝”。我上二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少年版的《史记》。《史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黄帝时期至汉武帝时期大约3000年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史记》中写了英勇善战的部落首领皇帝,一匡天下的齐桓公,千古一帝秦始皇,春秋第一相管仲,运筹帷幄的张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早年间,管仲与鲍叔牙一起经商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计较,人们背地里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管仲贪财,不讲情义。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不讲情义,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境贫困。管仲参加了三次战争,三次都从战场上逃了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贪生怕死,没有为国牺牲的精神,鲍叔牙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辩解说,管仲不是怕死,因为他家中有年迈的***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后来,齐桓公即位,邀请鲍叔牙上任齐相之位。可鲍叔牙坚持说自己不如管仲,齐国要想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果然,齐国经过管仲的一系列改革,很快就强盛起来,一匡天下。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管仲与鲍叔牙真挚的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评价一个人不能太片面,要结合其一生的作为,来综合把握。
在《史记》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蕴藏着这样深刻道理的故事。如今,即将上五年级的我重温这前无古人的经典,才彻底明白《史记》为何被鲁迅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华夏文明永传承 -读《中国神话传说》有感550字
今年暑假,老师推荐我们阅读了《中国神话传说》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深深的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了,虽然是神话故事,但通过一个个故事所展示的华夏文明恢宏气象令人赞叹不已。
这是一本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地自然雄奇想象力的故事集,尤其是上古神话部分令人印象深刻:从盘古开天辟地身化山河,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到皇帝合华夏并部落,炎帝尝百草种五谷;再到后羿射九日诛异兽,大禹治洪水定九州。每一个神话故事的主角都是华夏文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及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他们带领华夏先民在原始的环境中挣扎求存,面对艰险顽强不屈,前赴后继改造自然,极大的改善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
正是在与自然不断抗争的过程中,各个不同部落的人们不断凝聚融合,逐渐形成了后世的华夏民族,而一个个英雄的奋斗史诗在代代相传中变成了神话传说,曾经的英雄和领袖也就变成了炎黄子孙共同尊奉的神灵。
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沉淀,无数华夏儿女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得到滋养,汲取了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面对洪水,先民们团结一心,引水归海;面对干旱,先民们敢于向干旱的源头张开弓箭。正是因为这样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够历经无数次的磨难而始终不曾沉沦,直至今天仍旧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包容万物的胸怀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绽放勃勃生机。
古老的神话给予了今天的我们精神的指引,我相信今天的我们只要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谱写出新的华夏传奇去激励后来之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史诗的一部分。
读《史记》有感-记叙文550字
现只要一提起《史记》,我便会滔滔不绝,因为暑假期间我读完了厚厚的《史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司马迁。他经过16年漫长的不懈努力才最终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史书,书里面的故事精彩绝伦,并且每个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含义。
说起这本书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我简直如数家珍。《史记》记载了从中国上古传说的黄帝时期到尧舜禹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乱悠悠,直至秦汉的统一历史。书中讲述了每个朝代更迭战争都必可少,每个朝代更迭都会金【http://www.yuerzhinan.com】戈铁马、群雄纷争、英雄辈出。在这本书中我最崇拜的人莫属韩信了,他有勇有谋,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赫赫战功天下莫敢与之相争。这样的英雄他还敢于忍受耻辱,负重前行。他教会了我什么是忍耐?教会了我大丈夫为了心中的信念与理想应能屈能伸。正是这种忍耐让他积聚力量、厚积薄发,帮汉王建立了大汉王朝,让汉朝有“强汉”的称号。
读《史记》使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千百年来,无数先驱用他们的人生故事书写了他们的理想与爱国情怀。虽然书中的先贤前辈的精湛战略、高超的计谋,无不深深的吸引着我,但历史战争的硝烟仍让我伤感。让我无不想到近百年中国史的战争,从甲午战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再到我看见曾外祖父一块写着抗美援朝的胸章和一本残疾证。它们写尽了历史沧桑到今日巨变,让我感慨祖国今日的来之不易,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今日的我们是幸福一代,但更要为祖国强盛,奋发图强!
读《史记》有感-记叙文400字
我非常喜欢历史,假期里我读了《史记》这本书。它是西汉的文学家司马迁的作品,曾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近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其中包含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有统治天下的秦始皇,勇猛的项羽,聪明的晏子,善用兵计的孙武,知恩图报的晋文公,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勾践的卧薪尝胆。这个故事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吴国和越国,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都想灭掉对方,所以他们经常攻打对方。越国打了败仗,勾践被俘,做了奴仆。勾践就假装老实蒙骗吴王,最终被吴王释放回家。回去后,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睡柴草,尝苦胆,亲自参加劳动,爱护百姓,经过十年练兵,终于打败吴国。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敢于面对,敢于重头再来。
《史记》让我从小就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退缩,要持之以恒,才能完成我们美好的梦想。这本书给后人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去好好阅读!
我推荐的一本书-读《史记》后感400字
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书给我们明智,书给我们聪慧,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今天我要推荐一本好书——《史記》。
《史記》一文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主要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间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各个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混乱的时代给了很多人机会,让他们成为名垂千古的大英雄。以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重要的武将为线索,在“群雄逐鹿,统一天下”的主线下,描述了整个西汉以前的历史的进程。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是忍辱负重的孙膑,他是天才军事家孙武的后辈,后来遭庞涓陷害,被打进大牢,砍掉双脚,在脸上刻字涂黑,孙膑为了逃出去,装疯卖傻,庞涓怕其中有诈,把孙膑扔进猪圈,他一进猪圈就在粪坑里滚来滚去,庞涓一看,看孙膑不是装疯,是真的疯了,于是就把孙膑放了。就这样孙膑巧施妙计,摆脱了困难。
这就是我推荐的书,你是不是也想读一读?那就赶紧来吧!
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不会轻言放弃,要想办法解决困难,克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