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推荐一本书作文700字
当我的双手触到《红楼梦》的扉页,我的心情便跟着它的情节一样跌宕起伏。
曹雪芹老先生的笔下的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过程,精彩绝伦的情节引领我们时喜时悲。
“假作真是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
在这部传世名著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是——探春。“才自清明志再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递送江边泣,千里东风一线遥。”在那个百依百顺的年代,只有她敢于去抗争,去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一个敢于同命运,同邪恶,同封建作斗争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葬花落泪,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惹人怜爱的形象,一个自卑,自尊,自怜的形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试看春残花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人们往往仅仅只会记住百花争艳时的美景,往往会忽略鲜花凋零的那一瞬间。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他用他唯一的武器——一支笔,去抨击那旧社会,去抨击那腐败的封建制度,他用他人生中几尽所有的精力,创作了这部文学史的巨著《红楼梦》。
毛爷爷主席曾说过这么一番话,“不读《红楼梦》,就不是中国人。”清末有《京都竹枝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由此可鉴《红楼梦》对我们的影响之大之深。
《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它不止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大胆的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的生活,它不但指出这一家族的崩溃,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崩溃。
然而,唯一的缺憾是《红楼梦》余下的四十回合并非出自曹雪芹之手,而是出自作家高鹗的笔下,当你仔细品读,你会发现,后四十回的艺术成就远不如前八十回,并且与前八十回所埋下的伏笔也不能吻合,所以我们都对曹老先生的未能传世的后续作品深感好奇和遗憾。
合上书的末页,想把心中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睛,那份该被禁锢的伤感又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为书中那些鲜明的、可爱的、可叹的、可怜的人物形象而深深叹息。
人世间事事不能尽如人意
但我们仍会掌好手中的罗盘
逆风而行
寻找那风平浪静的彼岸。
读《红楼梦》有感-小学生暑假作文600字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清高,宝钗的端雅大方,凤姐的心狠辛辣、见风使舵······随着他那优美的文字,荣国府不为人知的凄凉与悲惨为之揭开。
我很喜欢黛玉,十分欣赏她的诗情画意。每次她和姐妹们赏花饮酒作诗时,总是艺压群芳,才气逼人。无论是“少年听雨歌上楼”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燕放归”的凄凉,都能体现她才貌双全的气质。书里众人都说她说话刻薄尖酸,爱生气,比如周瑞媳妇去看望薛宝钗,薛姨妈拿出十二枝纱花送给姑娘们,可唯独把剩下的两朵才给了黛玉,黛玉问其他姑娘有没有,周瑞媳妇回答道:“其他姑娘都有了剩下的两朵给林姑娘。”黛玉就【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冷笑说:“我就知道嘛!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呀!”结果周瑞媳妇听到了一言不发,周围听到的人还说她说话刻薄!读到这里我到觉得她不是刻薄的人,我到觉得她是一个内心十分敏感又坚强的女孩!在那么大的荣国府里没有一个她可以依靠的亲人,只能自己保护自己。是环境的虚伪庸俗,才使她矜持孤高、警惕小心,是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才始终孤芳自赏、目下无尘,语言比刀子还利害,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
只可惜的是她最后终落得“一缕香魂烟吹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悲惨结局。回想当初,黛玉进荣国府时,府中上上下下都十分欢迎。然而当她父亲去世后那些对她嘘寒问暖的人都对她冷淡下来,而当她在生命最后的时候又有谁关心过她的死活呢?
看到这里,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落泪。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悲惨结局令人十分惋惜。烟云散去,只剩泪迹斑斑,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
《红楼梦》-读后感作文650字
要数四大名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非《红楼梦》莫属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段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核心,以费、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家史为轴线,浓缩了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此外,在我看来《红楼梦必有“三个最热闹、最有趣和最凄惨,分别为《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和《黛玉焚诗稿》。
要论我最喜欢的章节要属《刘姥姥进大观园》了。刘姥姥是个久经世故、知世故、懂变通的老寡妇。是个姓王的小户人家,因年成不好,无过冬之物,刘姥姥便想起当年与王夫的父亲和凤姐的祖父连宗的事情,便带着孙儿板儿前往贾府攀亲,最后满载而归。文章中有不少刘姥姥经典的对话,如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就没了。”“城里人不但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姥姥虽然生活在农村,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是刘姥姥的幽默、风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将刘姥姥的乐观、知世故但孤陋寡闻展现得淋漓尽致。《刘姥姥再进大观园》则幽默搞笑,以饭局为主要内容,其中有一段王熙凤回答刘姥姥茄子做法的描写给我深刻的印象。 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这一道菜的详细描述,突出了贾府的奢侈豪华。还通过刘姥姥的外孙板儿这种初见世面的农村小孩好奇、顽皮的形象与大观园的丫鬟们个个知书答礼形成鲜明的对比,来反映封建制度的腐朽。
这个为了生计,为了报恩,不计姿态不端架子的姥姥,在我心里,她不是大观园的丑角,相反,她是生活的智者,勇者。于此,我不合时宜地想起那两句诗歌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插满菊花的刘姥姥在我心里,何尝不是一个深谙生活滋味又超然于世人嘲笑之外的诗人?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肯定不仅仅只是说情爱,更是对时时封建社会时代内容的一种呈现。
红楼梦故事新编-续写作文800字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宝玉,一袭新衣,两颊不觉泛江,兴奋之感一眼可见。正值夫妻对拜,一阵风吹过,新娘红盖头飞起,只见新娘粉妆玉砌,大眼红唇,眉似新月,鬓发如云。宝玉一望,嗯?怎是宝姐姐?揉眼再望,怎还是宝姐姐?那正俯下的身子连忙立起。
看到此景,高堂上一片呼然。“为何是宝姐姐?林妹妹在何处?”宝玉问道。宝钗低着头,不语。宝玉见众人不答,又哭又闹。贾母等人赶忙上前。宝钗忽感不适,唤莺儿:“我身体有些不适,暂扶我回府吧!”莺儿搀起宝钗,回府去了。许是急火攻心,宝钗竟病倒了,卧床不起。
再说黛玉,正卧床上,听闻紫娟说宝姐姐病了。便忍着身体病痛,起身,见窗外大雪纷纷,换上虎皮大衣,想去探望探望。而宝玉呢?不顾众人,非要去潇湘馆找林妹妹!正在路上呢,撞见了正要去宝钗府里的黛玉,宝玉面露吉色。黛玉见宝玉一袭新衣,心中惆怅,泪水滚落双颊。宝玉见事不妙,连忙解释道:“好妹妹,别哭了,我与宝姐姐的事没办成。”黛玉仍旧哭道:“终究不还是办了吗!”“唉,好妹妹,外面太冷,还是进屋说吧。”说着,两人便进了潇湘馆。
话说,宝钗一病不起,想着宝玉看到自己后的那般样子,心中难过,病情愈发不可收拾,没几日便去了。黛玉与宝玉正理论,黛玉道:“宝玉,你不知道我这病为何起?又为何严重,都是因为你啊!”宝玉也道:“好妹妹,我也是这般,每天要是不见到你,我这心就难受。”正要来找宝玉的袭人在门外听到这番话,心中澎湃,连忙去找王夫人告知此事,王夫人又告诉贾母,贾母叹道:“唉,我的小心肝儿呀!如今宝钗走了,这下又没合适的人,只有我那命苦的孙女,宝玉又这么在意她,那就这样吧,择一良辰吉日,让宝玉与黛玉成亲!”
紫娟听闻这一消息,匆匆去告诉了黛玉。没想到,一天之后,黛玉竟痊愈了!袭人又去告诉了宝玉,宝玉欣喜若狂,恨不得今日就成亲。
那天,天光云散,鸟儿在枝头鸣叫,好一派生机盎然。黛玉,宝玉换上新衣。黛玉粉朱玉唇,面泛红润。宝玉则是精气十足。堂内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只见贾母高坐,贾政,贾琏,王夫人坐于正座。一阵敲打之声响起,一群丫鬟簇拥着黛玉进来。宝玉面露喜色。“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正可谓:“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