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那些事儿-写事作文600字
这学期,我又挨着了我的老同桌——何彦达,他还挺有意思的。
他,有着一双乌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要说他最大的爱好,那就得看他胖胖的身体了,之所以长得那么胖,当然离不开那张贪吃的嘴了,他可是我们班上资深的吃货。
有一次,我们去食堂吃饭,他一看见最爱的菜,便立刻静息好等待,当老师让我们这一组去添菜时,他像闪电一样扑到了添菜桌前,添了一大勺菜,整个盘子都装不下了,然后高兴地走了回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很快便一扫而光。
每次,我一看见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就想到了我们之间的“战争”。
“你过去点儿,越线了!”我小心翼翼冲他提醒道。
“才没有,明明是你越线了!”这时,他还翘起二郎腿,摇头晃脑地对我笑着,一副毫不在意,又有些欠揍的样子,“咱们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那张嘴巴真是巧舌如簧,开始引经据典,恨不得生吞了我。
我极度忍住内心的小火山,轻轻地拍了一下他,小声地嘀咕道:“真是的,明明是你越线过多,我都没法写作业了。”我的嘀咕声好像激怒了他,顿时,他怒气冲天,用右手使劲地向我这边挤来,我的书竟被他推到了地上。
看他那斗志昂扬的样子,我就知道他是故意的。我也不甘示弱,用力向他那边挤去,一个不稳,他连人带书一并摔到了地上,可是他并不恼,反倒有些尴尬。我得意地笑了两声:“得了吧!你吃那么多,力气还不如我”
“谁说的,明明不是!我这是大意失荆州。”他露出一副自我安慰的笑,说:“好男不跟女斗。”我白了他一眼,他只好收拾残局乖乖地做起了作业。
虽然我们不免有些磕磕碰碰,但都不曾放在心上,这些琐事就像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味调节剂,滋养了我们的生活
读《四年级作文》有感-记叙文350字
《四年级作文》是我在三年级暑假时阅读的一本书。由于时间仓促,本想随便读读就行了,但我一读开头,就迫不及待地想读完它了。我爱上了这本书了。
《四年级作文》是值得学习的一本书。作者是陈望明,责任编辑是王世喜,这也算是名校精品了。这本书里的文章有许多类型,有写人篇、记事篇、写景篇、状物篇、想象篇,还有应用篇等,实在太多了。
《四年级作文》对我来说主要是让我提高了作文水平。里面不仅仅写有许多故事,还描写了你想不到的奇迹。书上还帮你标了好词好句,作文后还有点评和靓词知识库,内容也很精彩呢!
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有了它让与同学分别的我在暑假里我才不会孤单!
他带我进入了知识的海洋https://www.yuerzhinan.com!这究竟有多梦幻啊!在那个是时候,谁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知识要利用语言去表述,我们要有广博的知识。
《四年级作文》是我在三年级暑假里最爱读的一本书。
那些温暖的时光-四年级记叙文500字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六年,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子,成了现在意气风发的少年,从前的一六班,变成了现在的六七班,回首往昔,那些温暖的事历历在目。
虽然有的同学很傲娇,什么课都不发言。但同学之间的寒暄,压着课本抄作业,考试上偷看一眼,现在想起来会不会很亲切?
虽然大家的关系时好时坏,但是即将分开的时候,都会有不舍,我也一样,舍不得这群陪我疯了六年的朋友,闹了六年的同学,舍不得讲台上那个啰里啰嗦,却一心为我们着想的老师,舍不得这个每天都吵吵闹闹的班级,舍不得关心我的老师……
记得有一次,我的肚子非常痛,但我一直忍着,全班同学都在认真的听课,而我在捂着肚子。这时,数学老师发现了我的异常,她上完课,然后找个理由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我还以为我哪里又做错了事呢?没想到老师给我拿了个一次性纸杯,倒了一些热水,还拿出她的暖手袋,放在我的肚子上。老师说:“生病就应该举手,为什么要忍着呢?”老师还没等我回答,有事就走出了办公室。我朝着老师的背影微微一笑,虽然老师平常对我严厉得很,但是这时的老师是非常温柔的。顿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流了出来,但看到办公室有这么多的老师,我还是把眼泪收了回去,但我的心,却被一股暖流划过了……
像这样温暖的事有很多,很多。离别,再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我只想拉住流年。好好的说声:“再见,再见了我过去一切的一切。”
那些年,那些事-读《城南旧事》有感650字
暑假读了一本书,不禁想起,那些年,那些事。
——题记
暑假在家,闲着没事,想到了上小学时的种种事件。便把小学的语文课本翻开,看到了一篇文章——《冬阳·童年·骆驼队》。曾经我也想买一本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写的那本《城南旧事》。爸爸说,只要我这次语文数学测试都得第一,就会给我买,可能由于十分想做到那件事,但总是事与愿违。那次测试发挥失常,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达到爸爸的要求,爸爸便没有给我买。相到这里,我便对爸爸说:“爸爸,给我买一本《城南旧事》吧!”
拿到了这本书,我便如饿狼看着眼前的猎物似的。
《城南旧事》是一部有传体小说,同时也是林海音的代表作。它描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北京的风土人情,《城南旧事》整本书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主要讲述了小英子7岁到13岁在北京的生活,以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示了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我曾经也有过一段快乐的童年,那时候父母不太重视我的学习,那时候也不是这么成熟,也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与烦恼。只是每天按时上学,回家,写作业,睡觉,也会留出一段时间来玩。可是,好景不长。
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写完作业,背完了课文,预习好明天上课的内容了,便想出去玩一会儿,刚迈出家门,便看见妈妈回来了。妈妈说:“上哪里去?”我说:“我想出去玩一会儿。”妈妈生气的问:“作业写完了吗?书看了吗?回屋去。”我说:“作业我写完了,书也看了,课文也背完了,明天上课的内容,我也预习过了。我就出去玩一会儿,过一会儿就回来。”妈妈说:“你都多大了,还整天想着玩,回屋看书去。”
回到屋里,我想了很多,想妈妈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是因为我不听话吗?我想了想,大概因为我长大了,因为我想贪玩的时光过去了吧?那么我的童年时光是不是也应该结束了?
那些年,那些事,已经过去了。我也应该像小英子一样长大了吧?
读《自律》有感_小学四年级作文200字
每一个人,都要自侓。不要让别人提醒自己,要抢先做好。
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不随便说话,这就是自侓;在回家时不用父母提醒,自动写作业,这就是自侓;在上学时,不用父母说就去上学,这就叫自侓;在地面脏乱时,主动去打扫,这就叫自侓;快到考试前,主动复习。做题。看书,这就叫自侓;在学校地面有脏东西时,主动捡起来,这就叫自侓;在别人破坏公物时,你主动去提醒,这就叫自侓。
其实想做到自侓并不难,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就可以了。自侓就是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就是善于反思自己,引导自己走向正确的方向。
让我们一起来做到自侓吧!
知行合一-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600字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夜所写的一本历史书,他那精彩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是我绝对不能遗忘的。
明朝那些事讲述了明朝自开国以来发生的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整本书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从中我感受到了朱元璋的沉着冷静;刘伯温的神机妙算;方孝孺的忠肝义胆;海瑞的廉政耿直……拿起这本书,我仿佛是在跟着一个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交谈。
王守仁,又名王阳明。他是明朝著名的圣贤,他从小立志,曾格竹七日,只求悟道。后来他因为奸臣当政而上书,被刘瑾打了四十廷杖,贬到贵州龙场当驿丞。在龙场这个偏远荒凉的地方,外表平静的他,内心正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他陷入了极度的焦虑和狂躁。最终他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刻,知了“道”的答案。得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后来他单身一人召集兵马平定叛乱,最终也是在平反时不幸去世。
虽然王守仁先生已经去世,但是他留下了《传习录》这本经典,留下了千古名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连清朝著名的梁启超先生也不禁感慨道“学阳明先生思想,应读传习录”。近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因醉心于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学说而为自己改名。由王守仁先生的思想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方法。
王守仁先生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把知和行融为一体,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作为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要明白:明确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应该立刻去践行。不拖延,也不自欺欺人。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历史,一个古人的世界,它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古人用知识堆积的高塔上。越看越高,越看越远。
咱班的那些事儿-记叙文作文500字
都说六年级时光紧凑午饭都没有时间吃别的班可能这样但在咱班这儿可是不存在的:吃个饭连“说书的”都出来营业了。
不过那天可能就是个意外:十一点十分吃饭十一点半考数学!我瞬间如被五指山压了一下端了饭碗准备刨了就走可哪想“说书的”开始了我像是坐在了老鼠板上起不来了。
“话说这中午吃饭也是有事的有一次啊孙猴子点了一碗饺子吃的好开心于是第二天又点了一碗吃着吃着脸色发红眉头紧锁如同嚼蜡筷子一摔:‘我吃了个没馅的饺子!’还是不甘心又买了一碗刚尝一口浑身触电了一般一颤呸了一口只见银光一闪一团饺皮吐了出来骂骂咧咧:‘真倒霉钢丝往我嘴里跑!’购得第三碗饺子怒发冲冠地走回来这下好也不用他尝了迎面撞上春秋羊一碗不偏不倚全倒到自己身上!”“说书的”手舞足蹈时不时扒口饭到嘴里“小的们爷爷我今天不奉陪了回去复习了!”
我再抬头一看走的走跑的跑全不见了人影更有铭雨只心不在焉地数了两粒米就走了连忙扬手一翻碗菜倒了就跑:“笑子快一点来不及了!”“怕什么一会写快点不就好了吗?”“也对那走慢一点再去操场逛一圈……”突然我吓得魂飞魄散:“走快点!”回头一望一众老师来势汹汹我也不管逛操场就拉着笑子一阵狂奔。
我们刚坐下老师紧随而至环顾一圈:“看你们写英语的份上下午再考试!”全班欢呼时我听到笑子不满:“咱班都是些啥事?我刚才吞得快噎死干啥?咱班都是些啥事啊!”
小学那些事儿500字
小学,这个熟悉而又变得陌生的名词,勾起我们多少温馨的回忆啊!小学那些事儿,是多么让人怀念啊!
只可惜,现在长大了,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把那段美好的时光从记忆深处翻出来回味一下。
依稀记得四年级期末考试,英语只考了四十五分,但我那时却狂喜不已,因为那是我从学习英语以来考得最好的一次。现在想来觉得可笑,因为自从五年级时从城里来的马老师教我们的英语后,我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成绩也直线上升,再也不会为那么少的分数而激动不已了。还有一次,我们班的陈洁同学古灵精怪,他在每个单词的下方都注上了汉字谐音。tomato(西红柿)变成了“他没头”,cabbage(卷心菜)也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他不留级”。马老师在班上大声读出他注的汉字谐音,我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嘴巴都闭不拢了。
六年级时,面临小升初考试的我们,每天都被各科老师连续用“考试炮弹”对我们狂轰滥炸,语文、英语、数学考试更是一轮接着一轮,炸得我们每次走进进教室就等于是走进了考场,我们都快被无休止的考试给“考”熟了。那简直是“人间炼狱”啊!不过,在应付考试的间隙,我们也学会了自娱自乐。有一次,在绘画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课堂作业,要我们画羽毛球。不一会儿,出了名的“淘气鬼”兴冲冲地拿着自己画好的画去给老师看,老师看了一眼,说:“嗯,很像。”他当即开心地大叫一声:“哈哈,我太厉害啦!”老师喝住他,说:“等会儿,我还没说完呢!很像个插了羽毛的喇叭!”全班顿时哄堂大笑。“淘气鬼”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地跟着我们傻笑了起来。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和温馨回忆的,还有小学的老师。
老师们为了调节上课的气氛,常常会在课堂上说一些小笑话或讲个小故事,那时我们总是开心地笑着,枯燥的课堂也变得生动了许多。别看平时老师们对我们那么严厉,但一旦我们生病了,他们也会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忧心忡忡将我们送到医院治疗。他们既在课堂上授予我们知识,又在生活上照顾我们,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
小学那些事儿,是温馨的;小学那些事儿,是美好的。我会永远记得那段天真烂漫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