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
记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江苏省无锡无锡惠山区杨市中心小学六(8)班张小旎 往事如烟,但这件事我还记忆犹新,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要做一个宽容的人。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寒风凛冽,路旁的小树随着微风轻轻摇晃。我走在路上,忍不住把手伸进口袋里,把脖子缩进了领口,我都恨不得马上钻进被窝里呢!这时,我眼前又出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是她——那位总是冒着严寒酷暑,推着车子给人们送来美味早点的阿姨。
天这么冷,她怎么还出来卖早点呢?这时,从远处走来个衣冠不整的年轻人,粗声粗气地说:“喂,来一包豆浆。”那位阿姨笑着说:“好的,要不要再来个馒头或包子?”“不用。”那个年轻人冷冷地说。阿姨挑了一包热乎乎的豆浆,并叮嘱道:“小伙子,拿好了!”那个年轻人似乎心不在焉,刚接过,“啪”的一声,这包豆浆就滑落在地上了。“你是怎么搞的!”年轻人大声的吼道。那位阿姨二话没说,弯下腰,把袋子捡入垃圾桶里,重新拿了一包豆浆,用剪刀在左上角剪了一个小口,插上吸管,热情地递过去:“拿好啰!”年轻人接过豆浆,付了钱,默不作声的走开了。我走过去问:“阿姨,刚才明明是那个年轻人不对阿,您为什么还要赔给他包豆浆?”“自家做的,没有关系。”那位阿姨说道。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善良的心。是啊,要不是阿姨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友善,多一份善良,事情怎么会是如此的结局呢?一切都在于那位阿姨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他人的态度,她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想起那位阿姨。我暗想,长大后,也要做一个想她一样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
春日的阳光刺眼又迷离。透过高大而笔直的香樟树,洒下斑驳陆离树影。整个校园被笼罩在桔黄的柔和的阳光里。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要在操场上上语文课,我们大呼好耶!我们健步如飞地跑到了操场上。
老师拿了块抹布,一个锣。老师宣布完游戏规则后,大家人言籍籍,135朗读,246表演。
游戏开始了,张天宇敲起了锣"当当当当一一当。”一阵锣鼓声,大家一个个全神贯注看着那块布。“千万不要传到我这里,千万不要传到我这里……”我不停地祈祷https://www.yuerzhinan.com着。这时鼓停了,那块布落在了张宇航手上。“读材料,读材料。”大家起哄到,他只好上台读材料。张宇航坐在圈儿的c位,脸上洋洋自得。李凯华问道:"c位的感觉咋样?”他笑了笑。他的朗读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打动了全班同学。大家为他鼓掌。读完了,张宇航去敲鼓啦!“咚咚锵,咚咚锵。”到底花落谁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恰在此时,停留在钱鸿涛手上。“唱歌唱歌,钱鸿涛唱歌。”撺哄鸟乱。只见他吞吞吐吐地走上台:“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嘴巴,真奇怪,真奇怪。不知谁冒出了一句:“钱鸿涛钱鸿涛跑得快跑的快。”令人喷饭。
下课了,全班齐声唱道,“有一道彩虹一直画在我梦中陪伴我淋过雨水吹过风……”
王爱华老师的话:每天在教室上课,难得将课堂挪移到操场,仅仅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孩子们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兴奋不言而喻,通过自己的笔把内心的情感流露出来。一群阳光下可爱的的孩子们。
印象最深的老师-写人作文550字
我们的班主任姓李,平时我们都叫她李老师。到今年为止,李老师教我们已经有3年了。说起李老师,肯定是我印象最深的老师了。
我记得有一次,那时正上着语文课,我突然看见同桌有一块颜色怪异,形状奇特的橡皮,我的好奇心使我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摸这块橡皮。李老师默默地瞥了我一眼,好像在对我说:“鑫苑,怎么又做小动作啦?”我的手马上缩了回来,赶紧坐好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还有一次,那天是正在上自习课,李老师站在门口和一位家长正在谈话,我们见教师里没有老师管我们,便唧唧喳喳地说起来,这时李老师回过头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李老师的眼睛里流露出严肃的目光,仿佛在批评我们:“怎么讲话了?”同学们一看到李老师那犀利的眼神,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我还记得有一回,我生病了,来到学校里来。上课时,李老师不时用眼睛关怀着我,好像在说:“鑫苑,吃得消吗?”我病刚好,精神还不太好,但一看到李老师那关切的眼神,我又振作了起来……
我们的李老师,她笑得很美。似乎老师都不爱笑。从前,看到老师满面笑容,听到老师的开心笑声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奢侈镜头,但我们的李老师一点也不吝啬,她总是给我们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她喜欢笑,常常笑,听哪个同学说了个笑话,她必定会笑得前俯后仰;看到我们的点滴进步,她也会欣慰的笑……她的笑容就像金灿灿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培华小学六年级一班周松森 罗若峰是我的表弟,他比我小半岁,我们是同班同学。罗若峰很胖,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圆圆的鼻头,连四肢也是圆滚滚、肉乎乎的。他性格开朗、活泼,特别喜欢笑,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我和罗若峰既是亲戚也是同学和朋友,我们从小在一起玩,照理说我应该对他早就非常了解了,其实不然,我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才了解了真正的罗若峰。
最初,罗若峰给我的印象就是爱出风头。每一次老师请小朋友起来回答问题,他总是举手最积极的人之一,只见他把手举得高高的,仿佛屁股都要离开凳子似的,手里还叫着:“我、我、我……”,其实他的成绩在班上不算很好的,有时他会回答错问题,甚至引得全班大笑,但这从未打击到他的自信心。以前我对罗若峰的这种行为很看不惯,我觉得他太爱出风头,明明不懂还起来乱回答显得很。我自己就很怕在众人面前回答问题,害怕答错被同学笑话,所以我上课从不举手,谁叫我样那种爱面子呢?
现在我的想法渐渐改变了,我意识到罗若峰的这种自信心是很可贵的,他的行为也是对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互动性,还可以让老师知道我们到底学得怎么样,也可以让我们把不懂的弄明白。如果大家都像我一样,课堂会变得多沉闷啊。学生全部一言不发,只有老师在上面讲,学生肯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而且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到底懂不懂,教学效果就会很差。
除此之外,罗若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的乐于助人。罗若峰很喜欢帮助同学,只要有同学找他帮忙,他都来者不拒,尽力而为,所以现在我们班的同学有困难,通常都会去向他求助。班里搞什么活动,罗若峰也很积极。有一次,詹老师来我们班选几个人去打扫实验室,罗若峰一听,连忙举起手来,嘴里不停地喊着:“我!我!我来……”唯恐请不到他,而与此同时,我却在一旁做我的事,完全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好惭愧。
随着我对罗若峰了解的逐步加深,他在我心里的印象也越来越深刻。
指导教师:李老师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写人作文650字
生活中有很多令我印象很深的人。像海边的贝壳一样多,我就找一颗最大最亮的给你看看吧。
那天,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带着那把花伞,准备去九洲图书城看书。忽然,一阵清风吹来,好清新!
大街上空荡荡的,蒙蒙的春雨中,没有人来欣赏这雨中的美景。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循味望去,原来是路边的炸串店飘出的香味,炸串是我最爱吃的了。想着,我飞快的向炸串店门前跑去……
“当!”我听见一声响,但是美味的诱惑使我并没有理会。就在这时,一个微弱的声音传来:“小哥哥,你的钱掉了。”那声音小小的,却很清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头发蓬乱,跪在地上,身体已被雨水浸湿的小女孩在叫我。我来到那女孩前,她又低下了头,已不再说话了。我拾起一元钱,刚想走,却发现她那跪着的膝盖下有一块写着字的牌子,那字看起来是用水彩笔写的,字迹并不清晰,显然水彩笔已经不爱下水了。上面写着:
“各位好心人,帮帮我吧!我家因失火,家里的一切全部都被烧光了,父亲为了救我,已经死了,母亲也因病躺在床上,不能动,我无钱交学费,【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不能再上学了!谁能帮帮我,让我重返校园?”
读后,我心头一颤,望着那小姑娘,看着手里的钱,又翻了翻兜,找出两元钱,刚想放进小姑娘的手中,一阵风吹来,炸串的香味又扑鼻而来,我又把手缩了回去,低着头羞愧地向炸串店走去。正在这时,一个小孩从我身边跑过,直奔那个小姑娘,小孩把手里的几枚一角硬币轻轻地投放入小姑娘身边的碗里,又蹦蹦跳跳地走了。看到这情景,我忽然觉得这个小孩那么小,却又那么值得我敬佩,我也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将那握得热乎乎的两元钱放入碗中,随着雨点慢慢落下,我眼前突然闪出一幕:天,晴了,太阳露出头来,那钱币闪闪发光。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嗅着泥土的芳香欣赏着路边的美景,我向家走去,而我的脑海里,却总浮现着那个小孩的形象……
印象最深的中国面孔-写人作文650字
学霸赛场展英姿——杨倩
这段时间,最值得国人振奋的消息莫过于东京奥运会,国歌一天三遍嘹亮地在赛场奏响,21岁清华学霸杨倩在落后0。2环的情况下,临危不乱,依然能够面不改色的调整状态,为最后一枪蓄力,最终逆转局势,夺奥运首金刷屏。杨倩不仅是00后射击运动员,她还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如此“文武双全”的杨倩,这才是年轻人最该值得学习的榜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青年!
卷土重来未可知——中国女排
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女排,卫冕冠军无缘小组出线,无疑是爆冷。四十年来,中国女排从未赢得容易。不要只为胜利欢呼,不要只记得领奖台上的飒爽英姿,却看不到姑娘们疼痛难忍时皱紧的眉头。不要赢了就谈女排精神,输了就肆意诋毁。中国女排,依旧是带给我们太多激情和惊喜的铿锵玫瑰。
东京奥运新干线——全红婵
5个动作,3个满分,整套动作总分是477分,全红婵以断层第一的成绩摘得奥运会金牌,这是她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战绩。14岁的全红婵,从10米高的跳水台轻巧跳下,在她的人生中掀起了目前为止最盛大的一场波澜。没去过动物园和游乐园的她,第一次踏上奥运的跳台,就绽放了最灿烂的光芒,她在逆境里无所畏惧、刻苦拼搏的精神,永远给我们带来力量!
中国田径新历史——苏炳添
不因年龄为自己设限,他用一次又一次的撞线告诉世界,中国速度,没有极限!正如人民日报所说:“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