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韵(散文)
夏之韵(散文)
沿着凸凹的青石板,夏轻盈地走来。
——题记
小径·湖
夏的小径,幽长而又寂寥,走在石板上清凉清凉,给炎热的夏,炎热的心送来一丝凉意。河边的杨柳甜甜的笑着,嫩绿的丝绦垂到粼粼的明镜里。小鱼儿时不时浮上水面换气,探出头来深吸一口,又“卟通”窜下水去,击起圆晕,一圈圈扩散开去……
荷
夏的荷花婀娜多姿。荷花全身粉红,在汪汪一碧的池水中,更衬托出荷的艳丽。那朵睡莲,洁白、淳朴,在池塘里甜甜地睡着;那朵花骨朵含苞欲放,颇是可爱。荷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更是令人叹服。咦?远处还有几个黑点,哦,是那可爱的小金鱼,加入这夏的盛会。荷最多的还是那密密扎扎的荷叶群,荷叶有些出水很高,若圆圆碧翠的伞,有些荷叶浮在水面,似乎还在表演仰泳呢……各种荷叶交织在一起,好一个荷的世界!
夏日的绿
青绿,嫩绿,深绿,翠绿……这些绿交织起来,成了夏日的绿。
那嫩绿的小草,连成一片,伸出脑袋调皮地望着世界。棵棵簇簇,绿荫遍地,仿佛在为夏添上绿的一笔。
夏日最有代表性的绿是青绿和翠绿。一棵古柏昂首挺立,展现着自己的青春,展现着自己的年轻力壮!一片梧桐林,葱葱茏茏,时而有几只鸟儿,或许有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一个俯冲,便扎进那无穷无尽的绿色之中……
雷雨
“轰”一声,天上的雷一个蓝闪,吓得我赶紧跑进不远处的亭子,尽管我跑得很快,但雨星已钻入我的脖子——很冷。
雷雨是夏日的一大特点。下雨时,空气中略带泥土气息,大概是雨点溅着泥土的缘故吧?
又一个闪电,打在不远处,我的心快速地跳着,生怕被雷击中。几秒钟,天已不像白天,唯有打在地上的水花是白的,亮的。雨“噼哩拍啦”地打在地上,路上行人渐渐稀少,路上的雨水也汇成条条小溪,屋檐下的水珠也慢慢滴快,似窗上的帘子一般。雷雨小了,渐渐停了,太阳又工作了。
夏的小径幽长,夏的荷花婀娜,夏的绿葱茏,夏的雷雨匆匆。
——卷尾语
指导教师:陈吉良
《梁实秋散文》读书笔记600字
那一片脆亮、嘹亮的声音,有的一声长叫,有的一声短叫,有的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种声音,虽然短,但是圆润而清脆。在黎明时,这是属于一种小生物的天空——是鸟、鸟的声音。
鸟的模样非常小巧,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不及小鸟轻巧、俊俏。它们有长长的尾巴,毛茸茸的毛,胸前加一块美丽鲜艳的颜色,有的飞起来在太阳底下显示出那斑斓的颜色与斑点,多么可爱呀!鸟的身躯玲珑饱满,不瘦也不胖。它很巧,在一点惊动下,便像闪电似的飞走,非常的快速,它不允许人们看见它的身姿,留下来的是无限的迷!
鸟带给人们的喜悦和欢喜不是永远,它也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悲苦与一些伤感。在冬天的时候,没事时瞄瞄窗外,看见的是几只可怜的小鸟在觅食时,而悲惨的冻死在寒风刺骨之中,让人看见了就好像回忆起安徒生童话中里的《卖火柴的小姑娘》中的小姑娘冻死在了那个寒冷的冬天。也想到了睡在垃圾堆中那些穿着破烂不堪的乞丐们一样。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爱鸟的人,不,应该说是怜悯鸟的人,把那些可怜的鸟关在狭小的鸟笼里——对于鸟来说的监狱里,不,这个做法是不对的,既然爱鸟,就应该让鸟自由,站【育儿指南 yuerzhinan.com】在鸟的观点上来说,它们宁愿要自由,也不要享受好的待遇,虽然鸟在大自然中会被冬天的严寒冻死,但是,这就是所谓的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强者生存,弱者衰灭,这是一个永远改变不了的真理!
最后,我想呼吁那些捕鸟的猎人,不要捕猎那些小鸟,为了你们的子子孙孙,为了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住手吧!我还要劝一些把鸟残酷的关在鸟笼的所谓的“爱”鸟人,把鸟放飞吧!让它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蓝天!
等候-散文600字
微风拂过。
又是一个凉意的秋。
我静静地站在铺着金黄色树叶的公园小道上,望着路旁的一棵似乎在守望远方的银杏树。
“爷爷,奶奶回来了吗?”记得小时候的我老爱这么问爷爷。那时老家院落门前也长着一棵同样的银杏树,它没有水杉的高大挺拔,也没有枫树的诗情画意,它朴素无奇。树下总是坐着一个静静凝望远方的老人,经常拿着一只破旧的烟杆,“吧唧吧唧”地抽着旱烟,他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你望什么呢?”一天,我终于耐不住心中的好奇,蹲在他的身旁问道。
“望你奶奶呀!”爷爷在鞋底上磕了磕烟灰,轻轻地说道。
“奶奶?”我疑惑地歪着脑袋,“她是谁?我认识她吗?”
爷爷转过头望了我一眼,缓缓地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我的头。
“你奶奶长得可漂亮了,还知书达理……”爷爷讲着当年他与奶奶的故事,声音又轻又柔,那双昏花的老眼中闪烁着一种无比幸福的光芒。
“那,奶奶去了哪里?”
爷爷沉默了,他熟练地把烟草添满烟锅,又转过头凝望着远方。不一会儿,他的身旁萦绕起一层迷蒙蒙的烟雾,朦胧了他沧桑的身影,却掩饰不住他目光中的那丝期待。
从那以后,奶奶在我心中的印象就如《蒙娜丽莎》中的贵妇人一样高贵而又神秘。她叫什么名字?去了哪里?现在又在哪里?我一无所知。
直到有一天那棵树下消失了那个沧桑的身影,我才从父亲口中得知奶奶是一个知识青年,在文革时期被批斗下乡,就在这个小村子里与憨厚的爷爷相识相恋,却在一场回城浪潮中丢下爷爷和10岁的父亲去了城里,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虽然奶奶一直没有回来,但爷爷却在那棵银杏树下时时刻刻等待着,直到那最后一片树叶儿凋落!
明天-散文650字
世界是美好的,白天,阳光照耀大地,夜晚,繁星闪烁,万家灯火。
人们是幸福的,有阳光的地方就充满了温暖与爱意。
小草的明天是一片绿地,因为有了阳光;小树的明天是森林,因为有了阳光;我们的明天是祖国的栋梁,也正因为有了阳光!可是,这世界上,也有被阳光遗忘的地方。
那是繁华都市边缘的一个很小的角落,生活在低矮的临时房中的人们在艰难地挣扎着……他们白天在都市里尽情地挥洒汗水,风雨无阻,不怕艰辛,一心只为自己儿女的明天能够拥有阳光,能够不像他们一样艰苦劳累。于是他们打拼着,努力着,不怕吃苦受罪。他们就是我们的农民工父兄们。然而,这些日夜劳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辛勤劳动应得的报酬却被一些老板久拖不付、久欠不还。眼看就要过年了,眼看孩子们就要开学了,无奈之下,农民工不得不追着他们的老板,向他讨要血汗钱,尽管他们时常遭到老板的咒骂和拒绝。白天,那些被民工追得“东躲西藏”的老板们看似“狼狈不堪”,到了夜晚,他们却大摇大摆地出入各种高档娱乐场所。他们在酒吧里、夜总会里、KTV里……风光体面,好不潇洒,好不气派!
这就是都市里的农民工,这就是都市里的老板!
都市的农民工们看不见世界的奢华,只懂得拼命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他们享受不到丰富的物质生活,只是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只盼望着早日拿到工钱,回家与亲人团圆!他们更体验不到休闲的畅快,只希望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去换取孩子美好的明天。
噢!我亲爱的农民工父兄们,请相信,明天,阳光定会普照大地,爱将撒满人间。
明天,美丽的太阳会照到那个被自己遗忘的角落,为你们送去温暖,明亮的光辉将会弥补你们的遗憾。
明天,你们的孩子会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他们上学的道路将不再曲折,他们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书墙-散文作文600字
现在,我用砖砌墙,只希望将来能建成高楼大厦。
每时每刻都在拾砖,拣砖,再砌墙,这已经成为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有梦想开始,我就在为建造自己的高楼大厦而砌墙。这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工程,我坚持不懈地砌着的是一座书墙。
我总是跟着时钟走,顺着秒针、时针,一边走着,一边砌着。墙的这边是一副眼镜、一支笔;墙的那边是父母期盼的眼眸。我习惯地向上攀爬,父母也在另一边打着鼓励的拍子。
那是一座坚固的书墙,需要用知识的砖才能砌。那也是一座不踏实的书墙,有几次,我砌着,攀爬着,一下子摔得眼镜破碎,书墙也塌了一块,希望几乎破灭。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在痛斥我。
望着夜空,北方的北斗星座在黑夜里闪闪地发出光芒为我指引着方向。于是,我重新捡起书本,继续构筑自己的书墙。每一砖我都认真砌合,每一步我都谨慎登攀。书墙的这边仍然有眼镜和笔在配合着,书墙的那边依然有父母的双手在支持着……
黎明的阳光,夜晚的星月,都令我感到时光匆匆。即使感到倦怠,感到困难,感到枯燥,我也不曾放弃。时代的进程日新月异,唯独那座高高的厚厚的书墙不曾改变,因为我坚信北斗星的指引。学习是辛苦的,繁忙的,但它是取得成功的必经阶段,是砌墙的最好材【https://www.yuerzhinan.com】料。高中的生活是关键的阶段,脚下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自强不息是力量的源泉,艰苦奋斗离不开手中的笔。我坚信,北斗七星永不消失,等到有一天我也会发出如它一样闪亮的光芒,不久的将来,相信我的书墙会是一座高楼大厦!
净土-散文600字
净土,词典上解释为:“佛教认为佛、菩萨等居住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没有受污染的干净地方。”我对其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认为不管置身何地,处于何时,都能寻得一方净土。
读书时,看到法国大文豪福楼拜在乡间别墅中写信给最亲密的女友:“我每天不停地写作,天天洗澡,按时看日出……”我突然被这句话击中了,“按时看日出”这是何等的境界?
想象一下,晨雾笼罩下的乡间,一片朦胧,静寂无声;略带果汁味的空气夹着泥土的涩味,如同一股清醒剂;玻璃般澄澈的河水、一片片绛紫色的花朵……而一轮红彤彤的初日便照亮这一切,为它们带来生机。当你的心情被投下第一缕阳光,你顿然醒寐,你刹那升华,因为你已从旧我中跳出,你得到第一个新世界,你的生活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而这时,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便成了你的“净土”。
福楼拜是大文学家,但我们普通人何尝不能寻得一方自己的净土?
新华书店是买书的好去处,自然人比较多,环境比较嘈杂。一次,我徜徉于书架之间,目光流连于书名之中,正举棋不定,不知买何本书时,目光撞见一幅画面:
一个男孩,盘腿坐于墙角中,手捧一本书,全神贯注。他的表情安静而祥和,却又不像雕塑般生硬,充满了因醉心于书中的情节而生动的神色。他的目光聚焦在每一个文字中,似乎已经置身于书中那精彩的天地。这种神奇似乎让空气成了隔膜,隔开了他与真实的世界,而这书本便成了他的一方净土。
有人会问,何处觅得净土?有的人“踏破铁鞋无觅处”,有的人却“得来全不费功夫”。差别在哪儿?在于心态。有的人消极悲观或急功近利,不得净土;有的人懒惰散慢或做事不专,同样不得净土。唯有积极向上,注重陶冶情操,热爱生活的人,才得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