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永远追随》-读后感500字[经典4篇]

追随内心的信仰-读《永远追随》有感650字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这是罗曼?罗兰的一句关于信仰的名言,就在这个充满欢乐笑声的暑假中,我心血来潮地看了一本关于信仰的书——《永远追随》,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本书是由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编写的。书中讲述了两个少年--陶百川和周三才与他们的家人平静而有希望地生活着,他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与快乐的来源是一匹勤劳能干的驴子小白。红军长征时借住他们家,经过数日相处后,感情日渐浓厚,红军转移时借走了那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驴子。然而红军却没有按照诺言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如此重要的财产,陶百川和周三才踏上了追寻之旅,并由此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记得那个早晨,天上有黑沉沉的敌机在不断轰炸,无数红军冒着炮火,在汹涌冰冷的江水中泅渡,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瞬间,鲜血就染红了江水......

这个故事的动人情景,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如果当时陶百川和周三才并没有决定去追寻毛驴,就不会经历这后来的种种事件;如果红军当时丢下陶百川与周三才不管,就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因此丧命;如果我当时也在那湘江战争中,就不会像红军那般镇定。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陶百川与周三才这两位少年与陶家驹、陶柳氏执着勇敢、坚强不屈、正气凛然的美好品质,令我感动的是红军们那舍己为人、严以律己、言而有信的高贵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长征那永垂不朽的精神。对比了文章的人物,我不禁心生愧疚。而另一颗小小的种子也在我的心中萌发,我以后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树立自己心中的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

在新的时代里,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将永远追随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不辜负老一代革命家的付出和期望,我们一定会传承红色基因,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永远追随》-读后感500字[经典4篇]

永远跟党走-读《永远追随》有感650字

马蹄踏出的一阵阵尘土,让我难以呼吸,腿又软了,手又麻了,我瘫坐在地上,望着远去的大部队,那有力的跺脚声还在我心中回荡....

一个喷嚏,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永远追随》那几个镀金的字,在灯光的照耀下更璀璨了,永远追随,呵,不就是永远跟着吗?不,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这个故事的结尾,周三才和陶百川,将永远跟着战士们一起打仗,第二,也是让我们现在的孩子永远跟党走。这个题目是多么精巧啊!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借住到周三才和陶百川家里,在红军撤离时,借走了毛驴小白,却没有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小白,两个少年踏上了寻找之旅。由此一步步进入红军长征途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的现场。

跟随着主人公的目光,我们也看到了红军的艰难、困苦,很多红军好多天都没吃东西了,有些红军连觉从来都没有睡的安稳,还有的红军被炮弹炸的眼睛都瞎了,可他们还是一刻不停的忙着,忙什么?忙什么?忙着打桂军,忙着打湘军,忙着打国民党忙着成立新中国呢!

也许有的人就会问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给红军洗衣服,给他们做饭,给他们当后勤呢?”可是国民党太残忍了,就连老百姓给红军搬东西,都会灭门之灾,更何况给红军做几天饭呢?那肯定要杀几辈的人了,这就是当时国民党的残忍,不顾老百姓的性命。而我们又怎么舍得让老百姓受苦呢?

在这本书的结尾:周三才和陶百川,因为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鼓舞,也毅然走上了跟着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道路。

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战士们的生活艰辛,也感受到了他们不惧困难,不怕危险的战斗决心。正是这样的精神和力量,让我们走向【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了光辉之路。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跟党走,在党的指引下,开拓视野,敢于创新,为祖国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永远追随》-读后感500字[经典4篇]

《永远追随》-读书感悟650字

科罗廖夫说过:“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是呀,书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乌皮特也说:“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而最暗淡的生活道路。”没错,书像是一盏灯,它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变得快乐,让我们感慨万千,让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也就是说,书籍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暑假,我认真的品读了柳建伟先生的《永远追随》一书。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长征期间,红军来到香花镇的两个少年陶百川、周三才家居住。临行前,警卫马天来借走了他们家的劳动主力——毛驴小白,但没有及时归还。于是,陶百川、周三才踏上了寻找毛主席的旅途,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毛主席能主持公道。当他们找到毛主席时,毛主席郑重的向他们道歉,并且用两匹马补偿,但是,他并不知道毛驴小白的去向。便让大老魏、马天来护送他们回家。当他们回到香花镇的时候,发现毛驴小白自己回来了。但国民党发现了他们家通共,便杀了陶百川的父亲。随后他们的奶奶也上吊自杀。看见亲人被害,陶百川和周三才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红军......

这个故事突出了一个主题——诺言,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要遵守诺言,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从这本书中,让我体会到了诺言的重要性,西塞罗说过:“没有诚实,何来尊严。”是啊,正是红军诚实守信,才换来老百姓的爱戴,正是红军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遵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情说到做到。只有我们守诚信,别人才会相信我们。无法兑现承诺时,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弥补,避免误会再次加深。

最后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新时代好少年,同时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牢记我们的使命: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加油!

《永远追随》-读后感500字[经典4篇]

《永远追随》-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永远追随》,它是柳建伟叔叔写的。这是一个真实事件,书中主要说的是一家以卖豆腐为生的两个少年,去寻找被红军借走的毛驴的故事。

在香花岭上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陶百川、周三才两位少年,还有一位奶奶和他的儿子。他们以卖豆腐为生,平静而又有希望的生活着。一天,毛主席和他的部队来到此处借宿,临走时借走了他们家那头与众不同,珍贵无比的磨豆腐的驴子,却没有如期归还,两位少年因此踏上寻驴之旅……却不想他们正好碰上了湘江之战,目睹了那场最为惨烈的战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连长赵永胜阵亡的过程,敌军在湘江上方投下无数枚炸弹,赵连长为了保护陶百川和周三才不慎被身后的两枚炸弹炸飞出去,却侥幸存活。两位少年和几位红军为了救赵连长,竟冒着炸弹跑出去。赵连长不想让他们几个为了自己而白白送死,居然“掏出手枪,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赵连长是多么的英勇啊,他为了同志与百姓们不惜一切代价,又是多么的壮烈啊!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大。当时人们团结一致,总是舍己为人,有着勇于担当,遵守诺言的精神。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时刻的提醒着现在的我们什么是家国情怀!如今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荡不安,未来需要我们去发展。铭记历史,创造未来;向着红色,永远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