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900字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清晨,望着熹微的远方,我总会不时的想起袁隆平院士,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中国科学家•袁隆平》。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各路军阀混战,搅得他生活不能安宁。此后的日子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袁隆平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孤身一人做研究,功成名就而不居功自傲,淡泊名利,现今安详离开人世,国士无双,举国哀恸。
对于他来说,母亲的教导是不可获缺的,一个个故事,让袁隆平渐渐领悟了些许人生的哲理,读懂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里的悲寂,“女娲造人”使袁隆平知道了土地对于人类的伟大意义,为袁隆平“立志学农”的理想奠定了基础。
素履以往,独行愿也,他在一片又一片的反对声浪中逆水行舟,不曾回头。“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成为了袁隆平的前进动力,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正是他冲散阴霾,乘风破浪的力量所在。他就是这样,在艰苦卓绝的日子里,默默无闻的奋斗着,壮年的袁隆平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总结,不断的尝试,成功培育出优质多产的杂交水稻,功成名就,这是多少年的艰辛奋斗啊,他们凝结成“袁隆平”这个不朽的名字,照片也许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泛黄,而脚下的稻田会一直努力生长。
星河灿烂,洪波涌流,袁隆平院士以梦想为舟,奋斗为桨,立己达人,兼济天下,淡泊名利,不愿做官,全身心投入研究。“我们吃饭靠两平,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这是农民多么发自内心,感人肺腑的话呀!它是那么真诚,那么质朴。
自古忠孝难两全,晚年的袁隆平,因为工作而不能回家,父亲重病不知道,为了不影响他工作,邓哲瞒住了袁隆平,这是一个多么通情达理的父亲啊!一九八二年春节,妻子与母亲患病,他照料的无微不至,是那么细心,袁隆平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也是那么值得我们感动。
他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操碎了心,稻子变酒精,是多么有创意的一件设想啊,他节省了能源,让农民从中受益,他为的永远是天下百姓。洪荒岁月的炉火明灭,时代巨变的波澜不惊,最终都不着痕迹地投射在粮食上,化作我们平凡的一日三餐,每个仔细品味的人都会心怀感念,余味无穷。
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还恍如昨日,他铺就了人民脚下的路,成了我们心中的明灯,他定永存我心。我们当今的生活来之不易,科研工作者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不浪费粮食,就是对袁隆平院士的最大的缅怀!
纪念袁隆平爷爷-写人作文600字
刚坐在饭桌上,吃香喷喷的米饭的时候,你也许会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但是,袁隆平爷爷却在2021年5月22日13:07,他却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的逝世就像突如其来的巨石,打破了人们心中一道美好的时光。袁隆平爷爷的逝世让全国人都十分悲伤,大家都处于悲伤的阶段中,而在悲伤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袁隆平爷爷的精神,袁隆平爷爷逝世了,我们更应该努力的"成为"他,像他一样努力不放弃!
在今天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视频,从视频中我看到袁隆平爷爷在世时满脸的皱纹,看到了91岁的高龄人应有的仓促,但是却发现袁隆平爷爷的心却是永远年轻的。我了解了他的一生,袁隆平小的时候成绩优异,父母想让他走重点大学。但是他自己却觉得,学农是一门更好的专业,因此跨进了"农门"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当上了一名中级教师,他那个时候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长得又挺立又健康,这时便开始了他的研究。
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斤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他在一次讲座上还说过,“我【yuerzhinan.com】的人生有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水稻遍布全球梦。”
袁隆平爷爷,我们以后会好好吃饭,不剩一粒米,我们会永远记住您。虽然您已经逝世,但是真正的死亡是遗忘,我们不会忘了您,你永远在我们心里,你的精神会长存。
袁隆平-写人作文600字
在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为祖国做的贡献太多了,是大家的好榜样,或许是他累了,他想休息了吧!
袁隆平爷爷被认命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他在几次的采访中说过“乐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新星球”一粒小小的粮食既能征服整个中国,同样能使整个中国进步,他还说他梦见何穗如同葡萄一样硕大,袁隆平和助手一同在稻下乘凉。
袁隆平爷爷有一种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不畏艰苦勇敢高峰的精神。他在8岁时和弟弟坐船出海时因贪玩被弟弟不小心推下水,他不会游泳,但被一位好心渔夫救了上来,从那以后他励志要学会游泳,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可他因为身高有点矮没被选中,他偷偷溜进比赛场地,体育老师发现了他,但并没有阻止他反而是让他试试,结果,他出乎意料的获得了汉口赛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游泳第一名,而其他同学却无一入选,不久,他又在湖北省里的比赛中夺得了男子自由游泳的银牌!他从1960年到2021年一直在研究杂交水稻。
2018年9月8日他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2018年12月18日他又获得了“改革先锋”称号与奖章,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发布小行星被命为袁隆平星。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在这里我想对袁隆平爷爷说:国无双举国哀悼,愿天堂有稻穗如葡萄大小的水稻梦想,祝您在天堂过得开心快乐!
读《袁隆平》一书有感-记叙文600字
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很多本书,其中一本是描写袁隆平爷爷平凡的一生,他为国家做出了很多不平凡的贡献。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袁隆平》。
袁爷爷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魔术师”。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用了六十年的时间研究水稻技术,让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能吃饱饭,为农业发展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东方“稻神”。
书里讲了很多关于他的事迹,我也是被书里的内容所深深地吸引。当他还是年轻教师时,学校旁的一块空地是属于他的实验田,每当有时间或放假的时候,袁爷爷就会到实验田观察他的禾苗生长情况。为了攻破科学实验中的难题,袁爷爷每天到田里,要在成千上万株稻穗中寻找与众不同的一株,甚至将每颗谷穗上的谷粒一一数出来,并认真做好每项记录。有一年夏天,袁爷爷就是因为在实验田里站久了而中暑,过很长时间才缓过劲来。袁爷爷每天在田里工作都非常辛苦,还经常废寝忘食,直到90岁高龄,他仍然奔走在田间继续做他的实验工作,而且他从不享受特殊待遇,每天都和工作人员一起吃一起住。
正是袁爷爷的苦心钻研,发明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摆脱了饥饿,要不然我们现在还饿着肚子呢!虽然袁爷爷现在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袁爷爷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成就,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读完这本书对我感触很大,我们现在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从没想过粮食是怎么来的。有时候吃饭吃不完就直接倒掉了,每当这时妈妈总是要制止并批评我:浪费就是可耻!现在我终于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好好吃饭,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就是对袁爷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将永远的怀念他!
纪念袁隆平-抒情作文500字
所谓“人以食为天”,如果想要生存就离不开粮食,保证粮食的供给是每个国家的基本国策。但问题是,中国是一个耕地面积小,但人口又众多的国家,如何能够保证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粮食呢?有个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他于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系,开始了自己研究农业的生涯。他在农业学校任教期间,发现了一株特殊形状的水稻,他利用水稻测试,发【www.yuerzhinan.com】现这株水稻相比于一般水稻来说有不同的性质,是所谓的“天然杂交水稻”。这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大发现,在发现“天然杂交水稻”后,袁隆平便全身心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全中国水稻增产20%,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农业大国。
可能大家对农业方面并没有什么概念,可我要告诉你的是,农业是每个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保障。自古以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意味着国富民强,天下太平。而每次的皇朝更迭,一般都是天灾人祸导致粮食紧缺,人民吃不饱饭才开始造反。农业与国家的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见它的重要性。袁隆平就是通过杂交水稻的研究,使得中国以世界5%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创造了一个全球的神话,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脚步。
袁隆平院士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今天他虽然走了,但他科技兴国,不断奋斗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袁隆平传》-读后感600字
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一个童真的梦,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实守望者,他有两大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交杂水稻覆盖全球梦。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他是谁了吧?他就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60年,我们国家遇到罕见的天灾人祸造成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爷爷也同样无力走路。从小爱国思想熏陶下的他,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让饥荒不复存在。她曾在一次采访中难过地说“一粒米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我们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上个世纪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没亲眼见过。”
然而,袁隆平爷爷也以科学家的身份研究,有着国家的支持,他研究了三系杂交水稻,但他并没有在自己的试验田里累倒过。经历了千辛万苦,袁隆平爷爷用自己的劳动让全国人民吃饱了肚子。虽然他完成了自己的“决心”,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两大梦想,仍然站在杂交稻研究基地额稻田里。
今年3月10日,袁隆平爷爷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治疗,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一代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代伟人的离世,一个星星的陨落。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一定不能浪费,“光盘行动”就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纪念。
原谅我没有十里长街送总理,体会不到那种感受。如今,我没有在长沙送袁隆平爷爷,但我确能体会到了那种痛。课本上的人物最终回到了课本上,神农返回了他的天国,为我们留下人间稻米满仓。
从此,碗中有米;心中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