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难忘的50×8往返跑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五(3)班
向芝乐
长阳实验小学文化体育艺术节,终于在寒冬时节拉开了序幕。我们昂首挺胸,着装整洁地进入大操场。我既兴奋又激动,因为这次文化体育艺术节里有我的项目——50×8往返跑。
测完跳绳、短跑、坐位体前屈等项目后,终于迎来了我盼望已久的50×8往返跑。哈哈!这可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正在心中自我鼓劲加油,裁判员唐永胜老师挥动了手中的小红旗。顿时,我满怀自信向前奔去。跑道上,左侧的李宦孜就像脱缰的野马正向前飞奔,右侧的邓胤妤如同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奔向了前方。我也不甘示弱,脚底下像装了哪吒的风火轮,“加足油门”向前冲,瞬间超越了所有人。我的脚下如同踩着一朵幸福的云,载我飘飘悠悠地登上了天空。一圈、两圈、三圈,这时,大家都已疲惫不堪。我的脚也像灌了铅一样重,怎么也跑不动了。我告诉自己,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加油!加油!”旁边的同学在给我们呐喊助威。听到呐喊声,我更加充满了信心,健步如飞的向终点奔去。5人一组的小组比赛中,我夺得了第一名。
傍晚时刻,西下的一缕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暖。阵阵微风吹来,发出“呼呼”的声音,吹乱了我整齐的刘海。“耶!向芝乐跑得真快!”“哇!她可是第一名呢,真了不起!”队伍中传来了同学们的赞叹声。我喜悦地听着,欣慰地笑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由于我平时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才取得了今天优异的成绩。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650字
曾国藩,清代中兴名臣,是一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还是《曾国藩家书》的作者。后人说他是“做人处世之典范,修身养性之圭臬。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箴言。”
曾国藩注重读书,这其实就是做人的道理。读书首先是立志,志向远大,方向正确,这是最重要的,是根本。其次是要有恒,意志坚定,不屈不挠,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就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一语道破真谛。观世上一事无成者,皆无志且无恒,无志,则随波逐流,又何来恒呢?“【https://www.yuerzhinan.com】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可以作为该句的注释。首先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所谓“自知之明”,而后,当革除物欲,避免虽立志但当面对世俗各种诱惑时,或怀疑不前或再立他志,变为常立志!
世上的大工程、大成就,都是靠长期不断的点滴功夫累积而成。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理实在是浅白简单,关键在于难以坚持,即难以有恒。要说曾国藩的过人之处,“有恒”乃是其最突出的一点。他所说的只要有恒,虽中等之姿,亦当有所成就,实为经过无数事例验证了的至理名言。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关键在于努力,而努力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恒”。
生活中想做成功一件事,也须得有恒有志。比如农民伯伯们种地,他们的志向就是希望今年能大丰收,而为了实现志向,他们必须不辞辛苦的整天干活儿。春天翻地、播种、施肥,夏天除草、除虫、浇水。太阳未升已出,星斗满天才归。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持之以恒才可成功。有了志向与恒心,农民伯伯们才能看到秋天谷物丰收、蔬菜鲜美、硕果累累的情景;才能过上冬天衣食无忧、红泥火炉、合家欢乐的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应该知道不论做任何事都必须有志有恒。我们要刻苦学习,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奋斗,相信你也一定会成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梅,自严寒脱胎换骨;梅,自雪之碎玉灵气中诞生;梅,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一枝独秀 ,展现生机勃勃的姿态,但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再锋利的剑,不经打磨,也闪不出寒光;再好看的梅花,都是经历千灾万苦,饱受风霜的。人不也是这样吗?不经努力,何来成功?不经挫折,何来成功?不经历练,何以成功?只有付出努力,并经受磨难,挫折,最后才能获得成功。
在前段时间,我因生病,所以大约半个月没有去上学,而那时候正好临近期末考试,别的同学都在学校复习功课,而我只能在家吊点滴,养病,每当听到门口的罗玉中学上课铃声响起时,我的心就闷得慌。
病终于好了,在休假十天后直接参加考试,同学和老师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期望,不知怎么的,以前最不愿意进行的考试今天却格外期待,虽然复习还算充分,在我的心里还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卷子发下来了,我一道道的答着……
拿到成绩单时,我吃惊地张大嘴巴。语文九十二,数学九十八,英语九十八,总分二百八十八,平均分96,天呐,我居然还在班中是前十名,辛苦没有白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那朵受尽苦寒的梅花,傲立在皑皑白雪之上,吐露着幽香。
《中外名人家书·曾国藩: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读后感700字
暑假里,爸爸给我买来《中外名人家书·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我便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这本书是曾国藩爷爷写给家人的书信集,里面讲述了如何修养品德、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研究学问等方面,继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章中曾国藩爷爷和家人谈论着普普通通的家事,却在平淡之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道理,让人读了深受启发。
当看到书本封面“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八个大字,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了,于是翻开书本细细品读,发现原来这八个大字,非常有意义。它教会我,做人做事要静得下心来,要有专注力,不能因为外部事物而分心。曾国藩爷爷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他都能坚韧不拔,为了目标不懈努力。多次科举考试他都名落孙山,但他从未因为挫折而打退堂鼓,反而越挫越勇,终于成为进士;作为一名读书人,曾国藩爷爷却带领军队作战,遭遇许多次失败,但是他却能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曾国藩爷爷淡薄名利,一心做事、做学问的高尚品德,深深影响了我,也让我联想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多这样“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伟大人物。比如钱学森爷爷为了国家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条件,回到祖国的怀抱,默默地投入到高端武器的研制中去,帮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不被他人欺负。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爷爷,为了研制中国的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没有回家,默默无闻,把毕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纵观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是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最终从一颗渺小的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从一个贫穷国家跃升为世界强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牢记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先队员,我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争取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600字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曾国藩的家书《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本书深刻地体现了曾国藩的刻苦勤奋、持之以恒、勤俭节约和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读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做人上,曾国藩教育弟弟拜师交友要专一,清白做人,不占别人小便宜,做有益的事情。生活中的我就犯过类似的错误:有一次我在值日扫地时,突然发现一支金色的像枪一样造型的笔安静地躺在教室的角落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笔啊!可是爸爸妈妈一直不同意给我买。我捡起笔,思考着到底要不要上交给老师,可是最终我还是把这支笔占为己有了。现在想来我为自己的贪图小便宜而感到非常羞愧。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言行光明磊落的人。
在做事上,曾国藩教育弟弟要严谨做事,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生活中,我做事经常粗心大意,有时候还虎头蛇尾。记得有一次数学单元测试,有一道题是把983601000换算成以亿为单位的保留两位小数,结果我在括号里只写了9.84,漏写了“亿”字。回来后妈妈看了我的试卷,说你怎么这么粗心,我还狡辩说不就是漏了一个字嘛,又不是不会做。读了这本书,我终于意识到粗心大意的严重性和严谨做事的重要性,以后我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戒骄戒躁,用心做好每件事情。
在做学问上,曾国藩教育弟弟要勤奋好学、持之以恒。因为曾国藩他自己没有出类拔萃的天资,反应也比较迟钝,但是他凭着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的精神,成为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这方面我深感欠缺太多,学习的主动性也相差甚远,更谈不上恒心和毅力了。我要以曾国藩为榜样,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成。www.yuerzhinan.com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让我真正懂得只有辛勤地耕耘,才能会得到想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