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写物作文450字
重庆火锅是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美食,引来无数游客前往品尝。
相比其它传统美食,它的由来却是十分简朴。相传在很久以前,人们只取用牛的皮、骨、肉,而内脏却如垃圾一般,被投入江中。一些贫穷旳渔夫、纤夫将其捞起、洗净,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之物,放入火锅里煮制,既可以饱腹,又可以驱寒祛湿。慢慢的,火锅这个名号便传开了。
火锅锅底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最出名的是重庆的“老火锅”。简单来说,就是一口加了老姜、大蒜、花椒、胡椒等十几种材料的全辣锅底。相比东北的酸菜白肉锅,又或是北京的羊肉汤,都没有一锅辣油老火锅来得实在,来得朴素。无论是重庆本地人,还是外地的游客,一见到那一锅沸腾的汤底,便食欲大增。一整天的烦恼,便如那一缕飘升的青烟,消散不见了。
若是说“老火锅”是重庆人的最爱,那清油火锅必然是适合全天下男女老少了。人们对重庆火锅的麻辣已仰慕许久,各地仿制食用,但麻辣的厚重,有人敬而远之。清油火锅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做到了麻辣与鲜香契合,通过几十种香料的调味,更加鲜美香醇了。
火锅的配菜特别丰富,毛肚、鸭肠、黄喉……都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重庆火锅种类多样。假如你到重庆旅行,一定要去品尝一下正宗的重庆老火锅。
参观重庆长江大桥
参观重庆长江大桥
雨过天睛,爸爸带着我来到重庆长江大桥。雨水冲干净了一切,刚“洗完澡”的长江大桥显得十分壮丽。波浪滚滚的江水中,7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桥面上是公路,一辆辆大小不同的汽车繁忙地行驶着,公路的左右两边是人行道。大桥上的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我在爸爸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正桥。几组漂亮的花坛左右摆放,里边开满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花朵。桥头有四个塑像,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人物塑像。北桥头的左右【yuerzhinan.com】两边都有叶剑英的题词,大理石墙面刻着“重庆长江大桥”六个金色的大字。直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站得整整齐齐,像等候检阅的队伍一样。在大桥上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参观完这座桥,我情不自禁地说:“这座桥真是雄伟壮丽!”
游重庆_开心的一天周记400字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重庆的天生三桥,那里风景如画,美丽极了。
我们登上了玻璃眺台,脚下是一层厚厚的玻璃,底下是万丈深渊,我趴在玻璃上,看到了有趣的场景:下面有绿茵茵的小草,米粒般大小的人在走动,还有三座桥,它们分别是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就像三条龙在山脚下盘绕,怪不得叫天生三桥呢!我心想。
爸爸带我们下了山,走到天生三桥这里,我们先去天龙桥,发现人都是从这座桥上下来的,于是就往黑龙桥那边走,这时下起了瓢泼大雨,幸好妈妈带了伞,否则我们就要被林城落汤鸡了。
到了黑龙桥,我发现里面黑洞洞的,很多人都不敢走,这时,想象力又来捣乱,它让我想象山洞里有鬼,幸好勇气来帮忙了,和想象力打了起来,最终,勇气胜利了,我走进了黑龙桥。黑龙桥里面的确很黑,但勇气一直在帮忙,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尽头,原来黑龙桥也没那么可怕呀!
虽然玩的很累很困,但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了。
重庆的夜景_美丽的景色作文300字
千美万美,家乡最美。我的家乡在重庆,是三大火炉之一,它有着“山城”“雾都”的美称,当然最美的还是它的夜景。
晚上,许许多多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像是许多快乐的孩子笑眯眯地看着我,还有许多车子连在一起,像一条龙在弯弯曲曲地、慢吞慢吞地散步似的。龙的身子一闪一闪地像是有成千上万的萤火虫迷路了,拿着灯笼照路似的。
白天的池塘里小鱼都快活地游来游去,怎么到了晚上我就没看见小鱼了呢?我想呀是因为小鱼在外面散步去了吧!我以为小鱼也会像人一样散步,别人告诉我,鱼不会在陆地上散步的。
夜晚,有许多从外地到这里来的客人,他们喜欢在晚上观看夜景,有的客人来到这里是为了打鱼,有的是为了看亲人。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非常向往吧!那就“心动不如行动”吧!好客的重庆人一定会让你们流连忘返!
美丽的重庆_关于家乡的作文250字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重庆。那里群山环绕,风景优美,是个美丽又可爱的城市。
春天,重庆的水碧绿的,像个很大很大的碧绿的盘子,草也很绿【http://www.yuerzhinan.com】,树很高,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夏天的重庆烈日炎炎,人们都不敢出来了呢。只有知了还在叫,它仿佛在说:“好热啊!”秋天的重庆果实累累,真是太美了,走在田野里我好像听见有人在喊:“太好了,今年又丰收了,真是太美了,我真的是很高兴呀!”
很多人都在称赞秋天的重庆,让我感到十分自豪。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天的重庆,冬天的重庆虽然没有白雪迷茫的美景,但是它不会太冷,人们可以出去尽情地玩耍。
我的家乡重庆,是不是很美啊!如果很美,就来玩一下吧!
重庆老城门-记叙文500字
我家就在老城门之一的通远门边儿上。小时候,看着古代两军交战的壮烈塑像,我会常常失神,仿佛百年前那黑云压城的景象再次栩栩如生。通远门,气势恢宏,险厄天成。
后来,外婆教过我许多关于老城门的童谣,比如:“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但“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的确让当时的我打了一个寒噤。
难道通远门还有什么非同一般的历史吗?
我开始从公园题刻中了解:忽必烈进攻重庆时,守将张珏顽强抵抗,可最后还是壮烈牺牲失守城门;通远门陷落后,张献忠为了泄气,再次大杀四方,最后血流成河。原来,通远门看见了如此多的生灵涂炭,他伫立在此,用古老斑驳的砖石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这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他这样说。
“叮叮糖,叮叮糖”一阵金属的敲打声忽然让我的眼中再次闪烁光芒。虽然城墙依然挺立、古老的手艺依然在延续、日月光绘依然照耀大地,但是早已今非昔比。大家安居乐业,时常有人在通远门遗址公园上喝坝坝茶,看电影;景色明丽可爱,处处都是一派春和景明的生机;更别说附近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有了血的洗礼,才能焕发生机。正如中国七十年来砥砺前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七十年卧薪尝胆,科技取得新发展;七十年奋发图强,建设焕发新模样;七十年砥砺前行,国防军民鱼水情;七十年携手并进,国际地位得提升。
正因如此,通远门是那样从容不迫,他笑对未来。迎风招展的黄葛树也歌唱一首时光荏苒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