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作文500字
书是我们的老师,它教会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书是我们的朋友,它陪伴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题记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回家的车上,妈妈叮嘱我:“现在临近期末考试,回家赶紧做完作业复习,不准再看课外书了。”我一听,很伤心,但又不敢违抗命令,只能答应道:“知道了。”
回到家,我就开始做作业。在我做第四张试卷的时候,有一字不会写,正准备拿字典查,字典却不见了,书桌和书柜都找过,还是没有,我想:既然书桌和书柜都没有,那肯定在床上。我一看,果然在那,当我拿起来的同时,也看见了那本我最喜欢的课外书,它是一部侦探小说,名叫《名侦探柯南》,里面讲了一些案件陷入一筹莫展的时候,柯南凭借他的推理能力解决了案件,警察解决不了的案件他能解决,被称为“警察的救世主”。我查完字后,又瞟了它一下,我无法抗拒它对我的诱惑,好像被那本书勾了魂似的,做几分钟作业,就情不自禁的朝那本课外书瞪一眼;可妈妈的叮嘱始终在我的脑袋里回荡,我要克制它对我的吸引。我摇摇头,继续作业,但心不在焉,偷看课外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我像小偷似的慢慢站起来,手轻轻地伸向那本课外书,撵住它拿下来,迅速地放进键盘下面,翻开喜欢的情节,目不转睛的看着。突然,嘎吱一声,门开了,我手忙脚乱地把键盘推进去,发出了咚的一声,我不知道妈妈听没听到这键盘声音,我用椅子挡住键盘,眼神立即转到作业本上,装作在思考问题,心砰砰直跳,可我这个“聪明”的小狐狸还是瞒不过妈妈的火眼金睛,她脸一沉,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指着我说:“你如果再敢偷看,今晚就别吃饭。”就走了。这句话把我看课外书的念头给磨灭了,我又继续做作业,始终心里不是滋味,键盘下面的课外书在向我召唤,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放下手中的笔,拉开键盘,颤抖的手打开课外书,瞟一眼书,瞧一下门,心里既惧怕,又愉悦——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正当我继续读下去的时候,耳边又传来嘎吱的声音,门开了,妈妈又来了,我急忙把键盘推进去,装模作样的认真做起作业来,妈妈进来没有异常反应,我暗中庆幸逃过一劫。然而妈妈这次不走了,她进来检查我做作业的进度和正确性,她拽过作业本,仔细地看了半天,眉毛越皱越紧,大事不妙了,这是妈妈发大火的前奏。“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做这么一点,”妈妈生气的问道。我想:如果再继续隐瞒,可能下场会更惨,我只好不打自招了。我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妈妈愤怒地批评了我。
一想起这次的窃读经历,我心里禁不住地乐。摸着自己的心想。这就是窃读的感受啊!
读《窃读记》有感800字
《窃读记》这篇文章,是我在开学第一天所学的文章,文章中,作者小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所以没钱把书买回来给她看,但这抵档不了作者对书的喜欢与热爱,于是作者一放学便奔向书店,在书店里偷偷的看着书。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再回过头来,想想我们,我们现在衣食不缺,可是,我们却不能像作者那样热爱读书。就拿我的表妹来说吧!她家的条件并不差,她的书也有很多,可你要是翻开那些书,里面不是撕了就是用笔画了,可如果我表妹知道里面的内容,要点,也就罢了,可她不但不知,而且有些书的书名都不知道,如此不爱书,更别说读书了。我感到现在的我们缺少自主性、安不下心来认认真真的读书。
其实,每个人生下来时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人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书是靠自己日积月累读出来的!
这又使我联想到另一个故事,是父亲给我讲的:一个孩子,她没母亲,也没有父亲,从小是爷爷和奶奶带大的可是,就在她7岁时爷爷得了半边瘫,奶奶又行动不便,于是,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一个7岁小姑娘的肩上,于是,她从小就在心里暗暗许诺说,长大一定要有出息,所以,她每天很早起床,为爷爷奶奶准备早饭,然后,又走着崎岖的山路,却邻村的学校,站在教室门口,静静地听着老师的讲课,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她考上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其实有这样的结果也不为震惊,因为,只要【yuerzhinan.com】你努力了,用心了,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我们知道要努力读书,可怎样读好一本书呢?
书,在读了几遍后,就应该找到文中的中心点,再去思考文中的人物做了些什么;他们都是些怎样的人,然后,再看看书中有什么疏漏的,你可以补充,或把文章续写下去,我们还可以再翻开书本来品味,欣赏你最喜欢的那些部分,并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然后,我们再去读一读其它部分,并从中找找,有没有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把这一切都做完,我们就可以拿出本子,记录下书中所有价值的东西,他又是怎样的人,他又经历了什么,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吗?
书里的智慧,可以哺育一个人的灵魂,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它能把我们带进书的王国里遨游,也可以带我们领略人世间的真谛,书是我们的心灵窗户,你可以把它关上,让自己目光短浅,也可以把它打开,让自己阅历丰富。
学完《窃读记》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文章告诉了我父一个受益一生的道理:书,是要靠自己读出来的!
教师评语:
作者一开始就抓住一个“窃”字展开,体现出文中小主人公费尽心机寻找机会读书。接着联系现今,举例拥有丰富阅读资源的表妹却没有很好的去阅读。一个相对条件差却有着坚韧毅力坚持读书的乡村小女孩。两个例子对比得出读书的重要性。作者在文中还谈到读书的方法也值得提倡。另外,如能在体会中谈谈“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的理解就更好了。
窃读记
有人爱玩儿奥特曼,有人爱玩儿纸牌,有人爱玩儿瓶盖,我认为这些都太幼稚,我独爱书。
书中的世界多精彩啊,《哈利·波特》里让人眼花缭乱的魔法、《荒野求生》中让人叹为观止的求生技能、《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浩瀚的历史云烟等等,每次读来都让我欲罢不能。最近几天我正在看《哈利·波特》,正看到最后哈利和伏地魔决斗时,上课铃响了……哈利到底能不能战胜伏地魔呢?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我像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
老师如常讲着课,可在我眼里他写到黑板上的字全是魔法符号,他手里拿的粉笔似乎变成了小说中的魔杖,指向谁下一秒就能把他就变成某种可笑的动物,我一点听课的心思都没有,一直盯着墙上的钟表,可时间像比平时慢了十倍似的,无论我怎么等,就是不下课。
我实在忍不住了,我偷偷把书从桌斗里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翻开,低头读了一小段,又迅速把头抬起来,装作认真听课的样子。看老师没注意,我又把头低了下去。哈利举起了手中的魔杖,伏地魔也不甘示弱……读着读着,我已经完全进入了魔法世界。突然,一只手冲进了我的视线,一把夺走了我的书,我抬头一看,是老师。再转头一看,借书给我的同桌正满眼杀气地看着我,我尴尬一笑说:“老师肯定把书放讲台上,一会儿下课我给你拿回来。”
“叮铃铃……”下课了,我们看着空空如也的讲台,老师把书拿走了!我们只好偷偷蓝岛办公室,想趁老师老师不在悄悄把书“偷”回来。可往里一看,只见老师坐在办公桌前,正全神贯注看着刚没收的书,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她聚精会神的样子,和我们看的时候一模一样。
哼哼,现在不怪我上课偷看了吧?确实精彩吧?一会儿肯定看得忘记上课!我幸灾乐祸地想。可让我没想到的是,离上课还有2分钟时,老师便把《哈利波特》放了下来,收拾教具起来准备上课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爱书,也要分场合。我和同桌对望一眼,轻手轻脚的溜了。
我的窃读记
今天,我们刚把语文课上的第一课《窃读记》学完。学完后我心想:“林含英跟我一样也有窃读的经历呀。”虽然我看的是漫画书,但这也算是窃读。现在我来给你讲讲我的窃读记吧。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的朋友借了一本很厚但是很好看的漫画给我,那本漫画实在是太好看了,惹得我捧腹大笑,这时上课铃很不适时的响起来。我依依不舍地合上书本,可心思还流连在那精彩的故事情节里。这时,我听见心里有个声音在对我大声地说:“上课看吧!”又有一个声音在坚定地说:“不行!被老师发现了要挨批评的,还会耽误学习!”第一个声音又发话了:“小心一点不就行了,再说现在上的是副科,只要背一些东西就轻松过关了,怕什么?”两种声音在我心里你一言我一语的吵起来。
最终,看书的欲望战胜了理智。进了教室,我把漫画书偷偷藏在书里,趁老师不注意就迅速把书翻开来看,看了几页又把它合上。上课偷看漫画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老是提心吊胆怕被发现。在老师转过身的时候我忍不住又偷偷看了几页,突然,我觉得四周静悄悄的,我的第六感告诉我情况不妙。我猛然回首,我看见老师正阴森森的看着我,头顶上布满阴云??????
我的窃读经历已经告诉你了,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