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接龙》-读后感450字
《成语接龙》这本书一共有三百零四页,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永梅,这本书的封面有一幅画,上面有两个小男孩在房子前面认真的看书。这本书是由成语、成语的意思、成语故事和成语练习题而组成。里面的成语有的是尾部相连,比如:一刀两断、断章取义、义无反顾……等等。有的是同音相连,比如:草木皆兵、冰天雪地、低眉顺眼……等等。有的是含有数字,比如:一日千里、二分明月、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谷丰登、六亲不认……等等。有的是以诗字头所连,有的是名言警句,还有许许多多的方式……
《成语接龙》这本书的前八页里一共有四百八十个成语,从第九页到二百八十四页,主要都是讲的是成语的意思和关于成语的一些训练题,后面的二十页,主要是前面练习题的答案,一些解题思路。在这本书里我积累了很多很多的成语,两个名人名言和一个吓得直打哆嗦,那两个名人名言是我从这本书的前言所看到的。这两个名人名言分别是“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了前言,我还知道了,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了这本《成语接龙》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知道了我们现在要好好的读书,好好的学习,学的知识越多,我们以后得生活就会越好。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越来越爱看书了,这本书十分有趣。
体会成语的魅力-关于成语的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经过成语游戏后我最大的感受。
老师走进教室说:“现在咱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咱们可以收获很多的成语”。我们还有点困惑,什么游戏呢?老师让班里的第一位同学想出一个成语,接下来后面的同学以第一个成语的第四个字为开头,想出一个新的成语,这样不断循环,就是一个完整的成语接龙游戏。
班里的第一个同学说了个“胸有成竹”之后,接下来同学就难住了。“竹”,这时候就把后面的同学难住了,“竹”开头的成语会有什么呢,在同学的苦思冥想下,一起想出了“竹报平安”。这时候又出现难题了,还有什么成语以“安”开头呢,又在同学们集思广益下相处了“安富尊荣”,后面就有“荣华富贵”……
就这样班级同学没人说一个一直接了下去。每个人也都为了让成语接龙下去想了很多的成语,也收获了很多成语。在老师的引导着,我们查出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意思和故事。不可想象吧,一句长长的话我们都可以用四字成语简洁的表达出来,就像我们想出的“胸有成竹”,他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来可以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
通过这个游戏,我不仅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也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中国文化的渊博。以后我会www.yuerzhinan.com更加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成语。
不耻下问-读《中华成语故事》有感450字
爸爸说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传递成语的渊源,于是我拿起书开始读……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耻下问”。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大夫孔圉,在他去世后被授予了“文”的谥号。孔子的学生子贡很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不配拥有这个谥号,就问孔子:为什么孔圉能以“文”为谥号。孔子微笑回答到:“孔圉聪明勤奋又好学上进,勇于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并且不会因此而感到羞耻。所以,他得到了‘文’的谥号。”
我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原来向别人请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值得赞扬的学习方法。
爸爸说:学问不是谁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积累的,遇到不懂的问题,谦虚地向别人请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时 解决难题,不断地积累学识,长大后才能有所成就,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很多知识不懂,以前,我觉得问别人问题,是一件羞人的事,读过《中华成语故事》,我觉得下次遇到难题,我要像孔圉那样及时像别人请教,积累知识,完善自己的学识,期待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那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呀!你们是不是也像我想的一样!
成语竞赛_游戏作文500字
我玩过很多游戏,有:传纸条、抢凳子、斗蛋比赛……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成语擂台赛,今天我们就在笔畅作文班里玩了一次。
比赛共有三关,第一关是根据课文插图猜成语。比赛开始了,前4张图片太简单了,一出图片,马上就有人举手回答。正当我们在用欢笑声庆祝时,第5幅图片让我们顿时傻了眼,图片上是一位长相很丑的人在学一位长相漂亮的人。同学们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在绞尽脑汁地思索。在这寂静中,刘翔举手说:“老师我知道这是东施在学西施,可不知道是什么成语。”意思大家是知道了,可成语是什么?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东施效颦。”经老师这么一点,我们顿时恍然大悟。
第二关是根据一些特殊图画来猜成语。前几张我是没看懂,到了第4张,图片上显示的样子是一个口,一个很直的竖心旁,还有一个快的右半部分。思考一会儿,再加上老师的提示,很快就想到了,我赶紧举手说出了答案:“心直口快。”答对了,心里真是太爽了!
第三关是边做数学题边猜成语。第三题真是太难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特别是那道7÷2,这让人怎么猜呢?7÷2等于3.5,这蕴含什么深刻的意义?同学有的双目迷茫,有的想在说着什么,口中念念有词,还有在使劲摇脑袋,似乎这样答案就能出来。这时,小李举手说:“是不三不四!”老师问:“你怎么想的?”她说:“因为7÷2=3.5,3.5不是3也不是4,所以就是不三不四。”同学们一听,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这节课我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懂得了许多新成语。原来学成语也会这么好玩!
老鼠改成语_童话作文
有一些老鼠,它们想改一下成语,你们知道是怎么改的吗?
人们都说“猫抓老鼠”这个成语。一天,老鼠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会议的题目是——“改成语”。
早上,森林里的每一只老鼠都来参加会议,它们都在想,为什么猫就要抓老鼠吃呢?老鼠们想,可能是因为“猫抓老鼠”这个成语吧!老鼠们决定把这个成语改一下。老鼠大王让老鼠们思考五分钟,之后,看谁改的好。
第一只老鼠想了一会,说:“改成猫不抓老鼠。”老鼠大王想了一下说:“不行,这个成语太难说,不顺口。”这只老鼠垂头丧气走下了台。下面,是森林里最小的老鼠走上台,这只小老鼠穿着淡绿色的上衣,向大家挥挥手说:“改成‘猫怕老鼠’吧!”老鼠大王评价,说:“不行,猫怕老鼠也不能说明猫就不吃老鼠了。”这只老鼠走下了台。
你们瞧!在远处有一只穿着灰衣服的老鼠走了上来,那一双像黑石头似的眼睛转了一圈,说:“改成‘老鼠抓猫’。”老鼠大王走上了台,哈哈大笑,说:“成语就这么改吧!”话音刚落,下面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老鼠们得意的走在大街上,来到猫洞的门前,大声地喊着它们改完的成语“老鼠抓猫”。它们的喊声吵醒了睡觉的老猫,它们被猫打得伤的伤,死的死。
你们说,这些老鼠笨不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