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续记-小学生日记作文650字
今天,是我们再次去体育馆打篮球的日子。我们的队伍里又新来了几个小朋友,而且都是我们熟悉的好伙伴哦,我们开心极了!
运动开始了,教练开始教新来的小朋友运球,我心里想着等他们学会了,就对我们大大不利了呢。我们私底下悄悄议论:“为什么要先教他们呢?”“因为他们上一节课没来上,我要先给他们补补课!”教练说。我们恍然大悟道:“那就先教他们吧,我们自己先练练。”练了一会,教练来叫我们了,我们欢蹦乱跳,开心极了!我们迅速地拿了球,开始练习。教练说:“你们一个个排着队按着白线走着运球。”教练让我来当领队,还说:“领队相当有用,如果你走错了,后面的人都会走错的。”第一次开始,我们各走各的,像几只迷路的小鸡在找妈妈;第二次开始,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就像一条直线,你看我们的进步大吧!等练好了运球,教练带着我们到墙壁那里,把球向墙壁扔去,再接住……等我们练的很熟练了,教练宣布下课!我们大声叫道:“耶,终于下课了!”我们终于盼到这一刻了,我们像飞奔的豹子一样,拿起羽毛球拍,奔向另外一个战场。
我首先和祝涵野大战了一场,我本来已经被祝涵野反超了,谁知道我又把祝涵野给追回来了,最后以23比21战胜了祝涵野。陈金波也向我发出了挑战,陈金波和我打得难解难分,我巧妙的赢了一球,把比分追到了18比17,陈金波这时稳定了下来,又巧妙的赢了3球,我急得火冒金星,用我最后的一点力气,打败了陈金波,开心地说:“我赢了,你还不是我的对手!”陈金波垂头丧气地说:“你等着瞧!”
我开心地回到家,说:“今天打得太爽了,从没打得这么爽了,我以后一定还要打!”爸爸说:“你这次赢了,不代表下次一定会赢,你一定不能骄傲呀!”我说:“知道了,我不会骄傲的,不会掉以轻心的!”
打篮球作文600字
今天中午,刘老师带我到体育场玩,我突然想打篮球,因为我想长高,想和三班的班长一样高,我先和曹成哲拿着篮球大,他叫我怎样进蓝,可是,他叫的我一点都听不懂,过了一会儿,赵金尧来了,他叫我怎用进蓝,他说:“要想进蓝,必须打那的白框框”,可我怎麽也进不去,赵金尧耐心的教我,我终于进了一个,他教我三步胯篮,我现在就连续三步胯篮,可是就是不成功,他说:“你不能和我一样头球的方式,你现在力气还不够大,到初中以后才会有力气”。我觉得彻底没希望了,可他说:“你可以练习三八射球,张扬你就可以进球了”,我就在练习三八射球,我真进了许多得球,很快我可以和别人打了,我跟司书明打他也不是我的对手,我觉得非常的高兴,觉得我是最厉害的,没有人能打败我。就在高兴的时候。
突然几个初中的来了,一开始,他们就和我们打,但是我不怕他们,高子浩发球,他抛到空中我们就开始抢,可是我刚要枪,他们就一下子拿到了,我和司书明开始抢了,他猛的实力,比我们高一千倍,这时,我才明白,我根本不是最强的,他们的速度很快,根本没法抢,很快,他们就进【yuerzhinan.com】了23个球,我们一个球都没有抢到,这时我就说:“我们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加油!”。我们很快就抢到了一个球,刚要进的时候,那个个子最高的哥哥就被我拦了下来,糟糕又进了一个球,变成了24分,但是我相信,很快就会进一个球,但是都没有进。我就许下了一个承诺,进天我不进去一个球,我就不走了。哥哥们看了都笑了。我们又开始了,一开始我们就抢到了一个球,我要进时哥哥突然,又跳了起来,但是我没有发,就走到了远处,准备三步胯篮,我跑了起来,一二三,投,进了,终于进了一个球,但是我知道,他们都是得为让我进的,但我的实力比以前长进了不少。
很快我们就要走了,我很留恋,还想继续打,但是,就要走了,哥哥们说:“下个星期再陪你打”。我真想干快到下个星期啊!
好老师_学打乒乓球日记350字
新学期开始了,昨天我们的乒乓课也正常上课了。也许是好久不练的缘故吧,我发现自己的球技水平退步不少,尤其是望着同学们手中的乒乓球在球台上飞来飞去,打得得心应手,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天上学的路上,我突然想起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常芦鑫,记得曾听他讲过,他放学后经常练乒乓球,我为什么不拜他为师呢?他不仅球打得好,而且他的声音也很好听,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很清亮。对,就找他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到了学校,我便去向他请教。没想到常芦鑫对我非常热情,手把手地教我打乒乓球,什么正手反手,然后教我反手的基本功——拨球,常芦鑫十分认真地告诉我:“拨球是反手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它是你今后反手拉冲的基础;反手拨不好,将来反手攻、拉都会有问题。
听着他耐心的讲解、示范,我内心对他充满了感激。
今后,我再也不用因打乒乓球伤感了——我有一位好老师为伴!
水枪大作战-写事作文800字
那年,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院子里的小孩都拿着水枪、水壶集中在15号楼分成两队,规则就是两队都在 “基地” 上集合,接着给对方的 “基地” 喷水,只要喷中三次就获胜了。我一声令下大家便分散开,像一条条泥鳅一样 “刺溜” 钻进自己的 “基地” 去了。
我带着一些队员飞一般的跑到楼道里开始商量对策。有一个 “ 部下” 兴奋不已地说:“要不我们用调虎离山之计,在他们防守松懈的时候一下子击溃他们!” 我既严肃而又谨慎的说道:“不行,他们怎么会那么轻举妄动呢?”正商量着对策对方就来了,我们只好慌慌忙忙的迎战。对方一下子就把我们打得溃不成军,“基地”也被攻破了,我们带着一幅狼狈不堪、灰头土脸的样子逃回了“基地”。有的在不停的拧衣服上的水,还有的在给自己的宝贝水枪加水,一个个准备再和敌人决一死战。这回我吃一堑长一智,先让一个小一点的“部下”去打探,可他不一会儿他就逃窜了回来,身上湿淋淋的就像一只落汤鸡。我再也忍不住了,带上我的双孔水枪,领着“部下”就往外冲,那声音震的人耳朵都要聋了,一出门就看见他们站在那挑衅一般看着我们,还好,这一次大战激发了我们的斗志,一下子就打的他们落花流水。队员们一下子高兴起来。
接下来我的军师“诸葛亮”料到他们绝对会主动出击,便没有管“基地”,只留了几个小的队员,然后就派大军南下,对方也进行正面迎战,没有对我们构成侧面威胁,可是为什么我们心里总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当我明白过来,他们肯定派上了几个小兵,把我的“基地”打垮了,于是飞速带领着大家跑回基地,可惜已经晚了,他们几个人正各叼着一根草,悠闲的坐在楼梯上,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我们的手都握成了拳头,好像要把血都握出来似的。
这一次我们学聪明了,虚张声势地要去看地形,其实,我在队伍里流了很多的小兵而已,大将们都已经跑到了对方“基地”的附近埋伏着,准备合适的时候出击,他们一看便以为机会来了,奋力攻向我们的大本营,这次他们一进城就被一顿打,算是免费洗澡了,可当他们逃回老巢时,发现老巢已经被占领了。个个垂头丧气,像被打蔫儿的茄子。
我一看他们士气低落,刚好可以趁火打劫,便领着“部下”三两下成功的制服了对方,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场“战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好的计划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打年糕-六年级日记作文1100字
今天是腊月廿四,爸爸说:“刚收到老家小队长的微信,明天打年糕。宝宝,你想不想去看看,你还没有见过呢!”看得出爸爸充满了期待,我就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我们驱车45分钟,从武康来到了爸爸的老家——新安镇城头村东兜组。一下车,就看见人们已经忙碌开了,爸爸拿出相机就一阵狂拍。我呢,面对老家人的招呼还有些羞涩。打年糕的地方安排在一处房屋前的空地上,尽管寒风刺骨,但似乎人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我也细细地观察起来。
第一道工序是蒸粉。空地上,两座由砖头搭起来了灶头正不断地冒着白汽,负责烧火的老爷爷面色红润,跟烧得正旺的柴火非常般配。据说,这些柴火都是各家自己带来的。两位年轻一点的伯伯负责蒸粉,他们把由粳米和糯米碾成的米粉分批洒在一个特制的蒸笼里。这个蒸笼是竹编,呈圆锥形,上面铺着一层纱布,米粉就一层层地铺洒在上面。我凑过去想看看清楚,大伯说,“以前小孩子是不能看的。”“为什么?”我好奇地追问原因。大伯回答说:“怕小孩子看了蒸不熟。”到现在我还不知道这奇怪的风俗到底是什么原因。爸爸告诉我,蒸粉可是技术活,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一定要选对火候掌握地很好的人,爷爷以前就负责这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打糕。米粉蒸熟后,一位伯伯把米粉团揉成一团,放在一个石臼里。忽然,他揪起一块“年糕”往我手里塞,说道:“‘雪糕’很好吃,那边还有白糖,去蘸蘸吃。”我尝了https://www.yuerzhinan.com尝,雪糕松软香糯,味道还可以。接着,两位中年壮汉每人拿起一个石头锤子。这个石锤是圆盘形,直径大约25厘米,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工具。两位伯伯商量好各自击打的部位后,就抡起石锤开打了。他们高高举起,稳稳落下,你一锤,我一锤,发出“砰”“砰”的敲打声,旁边的人都注视着这个核心步骤,仿佛被这场景吸引定格了一般。大约20锤后,负责翻年糕的大伯又上场了,他把年糕从石臼里翻了个身,旁边另一位叔叔往年糕上洒水,新一轮的敲打有开始。大约这样3个回合后,年糕已经不再是松软的样子了,变得很有弹性,颜色也从原来的“雪白”变成了“玉色”。
第三道工序是切糕。打好的年糕被放在一块长方形的门板上,被一件很奇特的工具一分为二。这个工具其实就是一根稍粗的线,两端系着两根筷子,就是这个“筷子线刀”,一下子就把年糕分开了,留下了一道整齐的切口。6位叔叔阿姨齐上阵,分别将年糕揉成长条状,再盖上纱布,不断地抚平年糕的表面,不一会儿,两条圆润的年糕条就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时,“筷子线刀”又出场了,一个人把长条状的年糕切成宽10厘米左右的块状年糕,另一个人则快速地把小年糕放在一个铺了尼龙纸的竹匾里。
第四道工序是美糕。一位老婆婆将调好的“红汁”装在瓶子里,用筷子头微微蘸一下,再往年糕中央点一下,这样,每块年糕就都有一个红色的“胎记”了,就像小孩子眉心的“点红”一样。一位经验丰富的阿姨负责将年糕做成“猪头”和“元宝”,象征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做好的年糕有专人送到每家每户。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老家的“打年糕”,虽然没有机器的快速,但靠人力的合作也形成了一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不仅生产嚼劲十足的土味年糕,还生产了快乐、和谐、热闹和十足的年味。明年,我们再去打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