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450字
爸爸说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传递成语的渊源,于是我拿起书开始读……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耻下问”。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大夫孔圉,在他去世后被授予了“文”的谥号。孔子的学生子贡很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不配拥有这个谥号,就问孔子:为什么孔圉能以“文”为谥号。孔子微笑回答到:“孔圉聪明勤奋又好学上进,勇于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并且不会因此而感到羞耻。所以,他得到了‘文’的谥号。”
我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原来向别人请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值得赞扬的学习方法。
爸爸说:学问不是谁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积累的,遇到不懂的问题,谦虚地向别人请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时 解决难题,不断地积累学识,长大后才能有所成就,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很多知识不懂,以前,我觉得问别人问题,是一件羞人的事,读过《中华成语故事》,我觉得下次遇到难题,我要像孔圉那样及时像别人请教,积累知识,完善自己的学识,期待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那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呀!你们是不是也像我想的一样!
读《中华名人故事》有感-读后感45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中华名人故事》这里面写了各种名人。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名人是孝感动天的舜。
舜的母亲很早就去逝了,父亲是瞽叟是个盲人,后来又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叫象。继母唆使瞽叟和象几次三番地加害舜。有一次瞽叟假意让舜修补仓房,却和象把梯子抽掉,在下面纵火,幸好舜依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读到这里我觉得舜肯定会找父亲和弟弟算帐,但舜却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一父母,关心兄弟。可他们策划了第二次谋杀。这次瞽叟又让舜掘井,当井挖得很深的时候——瞽叟和象在上面填土,要打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沉着冷静,迅速在井壁上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钻出来,又躲过一劫。我心想:这回该回去找瞽叟和象算帐了吧?结果舜对他们还是像从前一样,而且更加诚恳恭敬。正因为舜有这样的品德才能,尧才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读了这个www.yuerzhinan.com名人故事后,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要像舜一样包容别人,尊重长辈。。
比如有一次搬家,奶奶找人把我心爱的柿子树给砍了,当我知道时,我一点也不生奶奶的气,因为自从我读了关于舜的故事后,我也要向舜学习,就算我生奶奶的气,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是无法返回的。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读后感350字
暑假期间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其中的《曾子杀猪》让我印象最深刻。
文中主要介绍了,有一天,妻子要去市场买东西,为了不让儿子跟着,便跟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去市场买东西,回来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便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时发现曾子在杀猪,十分不舍,便请求他不要杀猪,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言而无信,既然答应了儿子,就不要后悔。”于是曾子把猪杀了,给儿子做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办到。以前我常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情也不能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被老师、妈妈责骂。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之后要写一篇日记,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呀,古人曾经说:“言必信,行必果。”我决心要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个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复兴中华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来自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事实相连,是民族精神真正的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感情时刻蕴含在心底,如同与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样,永远割不断,这种真挚的感情使多少海外游子常常怀着一腔乡愁盼望落叶归根;这种感情又是身在祖国的人们,深感热土难离。爱国一个永恒的话题。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下面我介绍一些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人和事: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了卓越的功勋,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的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的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为人们所敬仰、尊敬。夏明翰曾说过:“爱国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是无数夏明翰式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无数优秀中华学子,身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国争气,学成之后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为之感动。“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去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业服务。人民赋予的光荣职务。努力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美丽的蓝图。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奉献作为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是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是永恒的,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也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就像我们班是学美容专业的,是服务类行业,属于国家正在发展的的第三产业,因为这个专业在天津刚刚起步不久,所以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现在所学的科目有:美容,美甲,,化妆,形象设计,按摩等。美容可以把人的皮肤变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感受美;化妆可以更好的美化人的容貌,让更多的人欣赏美;美甲可以更好的修饰人的手部,让美更上一层楼;按摩可以让人更好的享受,让更多的人了解美,感受美……不仅如此,在当今社会创新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就像我们所学的化妆里面就有创意妆,也需要我们有创新的思维……虽然我们现在只是在校的学生,但我们时时刻刻不能忘记我们身上的民族精神,不能忘记我们身上背负的使命“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
读《中华经典故事》有感-记叙文450字
暑假我读了杨元美、郭鹏、王大垚,编著的《中华经典故事》。这本书是由处世、治学、哲理三种故事组成。每当读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类的故事,总会被那些深刻的道理所吸引。
我很喜欢哲理篇的经典故事“螳螂捕蝉”,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吴王想攻下楚国,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楚国正处于强盛期,交战风险极大,如果此时其他国家插手,后果不堪设想。”可吴王心意已决,根本不听。宫中一位少年侍卫得知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第二天,他拿着弹弓,对着宫中的一棵树转来转去。吴王见了,不解地问:“你在这里做什么?”少年回答:“我在观察一件趣事,树上有只知了在吮吸甘甜的雨露,却不知身后有一只螳螂,正要用利爪攻击他,没想到一只黄雀早已https://www.yuerzhinan.com盯上了螳螂,正当黄雀得意洋洋时,我的弹弓已经瞄准了他。这三种事物只顾眼前的利益,却不知身后的安危啊!”吴王听后沉默许久,终于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得到利益之前,要先考虑身后隐伏的祸。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的时候,要通盘谋划,考虑周到。好比班中的同学竞争,第一名沾沾自喜,不知第二名要努力超越他,谁也没想到,第三名比他更努力,正要赶上他呢。面对这
中华神话故事-读后感500字
《中华神话故事》是一本讲述中华古代神话故事集,书里有很多神奇的传说故事,有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和神农尝百草……等故事,其中女娲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女娲造人、女娲补天都是上古神话传说,女娲以泥土仿造自己造人,并机构人类社会。女娲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帮助人们免受天灾,拯救人类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为了补天爬过无数高山,淌过许多大河,到处寻求办法,可是都没有结果。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奔向昆仑山,遇到老虎狮子都无所畏惧,最终爬上山顶,找到补天的五彩石,帮助百姓,补起天空缺口,让人们重建家园,过上幸福的日子。
读到这些,我想到了自己,在暑假作业中我的文字书写问题也非常大:写字不看结构、布局不均匀、不按笔画顺序、大小不一致,这些都是我写字问题中的一个又一个“高山”和“大河”、“狮子”和“老虎”!马上三年级了,我们会新增加英语课,要开始练习英文书写,肯定还会有很多的困难在等着我,我要像女娲补天一样,克服困难、挑战自己,一个一个问题去改正,一点一点地进步!我要把字写得越来越好,还要培养更多好的学习习惯,未来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用所学的知识,建设更强大的国家,像女娲一样造福人类。
《中华神话故事》里还有很多故事,盘古的英勇无畏、精卫的永不放弃、夸父的勇敢坚持和神农氏的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都激励着我,我能从每一个故事里汲取力量,不断进步。
复兴中华
今天老师给我一本名叫《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的书,让我看看。回到家后,我翻开了书,开始试读起来。这本书分为15课,每一课的标题都有特点,有伟大的祖国、传承文化、为国争光、楷模在我心中和阳光少年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为国争光和楷模在我心中这两个章节。从书中一个个的小故事里,我明白了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应该为中华复兴去努力学习的道理。
打开中国的历史画卷,爱国伟人数不胜数。因为祖国,岳飞背刻“精忠报国”;因为祖国,苏步青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因为祖国,钱学森、朱光亚等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两弹一星“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建设美丽的国家。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国。比如,认真读书、报效祖国是爱国,节约水电、爱惜粮食是爱国,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也是爱国。
我喜欢这本书,还应为这里面有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有很深的感悟。2012年5月29日中午11时10分左右,吴师傅驾驶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时,不幸被一块铁块击碎挡风玻璃后砸到腹部和手臂,导致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出骨折。但他在受伤后的第一个念头不是赶紧下车去医院自己看病,而是坚强地把车停稳,并疏散乘客后才离去。医院虽然积极抢救,但因伤势严重,吴斌师傅隔日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吴斌师傅尽管只是一位普通的司机,但他舍生取义为他人安全着想的崇高思想品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记!
所以,爱国和奉献不分先后,不分大小,更不在于你做多大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读了这本书,我感觉爱国永远不晚。同学们,复兴中华,就看我们这一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