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绿-散文800字
从小对数字敏感的我并不喜欢那些弯弯绕绕的语文,可是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后,我也渐渐爱上了语文。
还记得儿时翻开书籍,稚嫩的声音一遍一遍的诵读着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那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的一知半解,对文字也不敏感,只照着自己的意思理解肥和瘦,那时年纪小,只是凭小孩子的思维以为是哪家贵族小姐在吃饭,还娇贵的很,挑挑拣拣的,只以为是用词不当,也不曾想到会有更深层的含义,也并未深挖,可是在爱上古诗词后,我也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我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茂盛,红花凋零。我当时只觉惊叹,一个女词人竟可以写出如此美妙的景色,翠绿的枝叶经过雨水的洗涤变得更加艳丽,添了几分新绿,院子中隐约可见几朵艳红的海棠,如同娇羞的姑娘一般,躲在绿叶后面。
红与绿,写活了那天雨后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
初中时,背诵南宋诗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千古传颂的便是最后那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本意是: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红”表面是指春夏两季交替,四季更迭,实则指时光流逝之快,令人唏嘘。“绿”则让芭蕉更加让人怜爱,可却也忍不住惋惜,如此美妙的景色,更令人心生可惜之情,年华终会流逝,不禁哀叹,照应前面的“流光容易把人抛”樱桃的红,芭蕉的绿,愈是让人怜爱,愈是让人悲哀,倒真是“乐景反衬哀情”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无不是华夏民族传承上下5000年的文化底蕴,古诗词包含了华夏民族曾经的辉煌岁月,包含了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这是中华民族传承上下5000年的文化结晶。
自此,每日上学路上我都会吟诵一首小诗,体会其中的奥妙,语文对我的诱惑力也越来越大,使我逐渐爱上了它。我走到十字路口,一抹红色跃入我的眼帘,红色的光似鲜血的颜色,它是危险,更是一种警告,并非强制,而是血的提醒。片刻转为绿色,生命蓬勃的力量再次涌上高潮,那是一种鼓励,一种以新的姿态示人的精神。我微垂着头,半晌,迈出脚步,向着那未来的道路走去。
扩写桥-扩写作文600字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老太太来到了木桥,来这里祭奠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老太太来到这不得不回忆起儿子、丈夫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一起吃饭,在饭桌上有说有笑的;还有一家人齐乐融融地看电视……老太太回忆回忆https://www.yuerzhinan.com着边留下了眼泪,虽然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但是现在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你们俩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啊!快告诉我!”老太太撕心裂肺地大喊着。迎面卷来了一个浪头,拍打着水花,似乎好像听到了:“对不起!我们听到了,但不会再有这样的情景了。”
下午,人们回到了村子,村子大变了样。往日的楼房,现已变成了一堆烂砖破泥了,往日高大挺秀的树木现已变成了枯枝烂叶。太阳渐渐下山了,黄昏把村子照的跟加残旧了。
老汉牺牲了,村民们回忆起那时候的情景,不禁害怕地回忆起来想:如果当时不是党支部书记在,指挥着这里,我们也有可能会被洪水吞没了。现在他牺牲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
于是,经过大家的商量,决定在村里建一座纪念碑。老太太捐了自己毕生的积蓄,大家也在忙着凑钱。可是,在这上面写什么呢?最后,大家还是决定为“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人民英雄——党支部书记。”这几个醒目的大字刻在纪念碑上,也永远会刻在人们的心中。
虽然老汉已离去,但是村民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从此以后,人们看到那方方正正的英雄纪念碑,就会想起老汉的事迹。他们不仅要向老汉学习,处处为别人找想,还要告诉下一代人去学习,让老汉的精神永绽光芒!
扩写草原-扩写作文500字
我们来到了蒙古包外,和当地的村民见了面,便进入了蒙古包。
当地的村民十分的热情,刚坐下奶茶倒上,奶豆腐摆上了桌面,我们每个人都盘腿坐下,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有礼貌,就像好朋友见面似的,毫不约束自己,也不拘束。过了一会儿,好客的主人从厨房端进来一大盘的手抓羊肉。村里的干部站起来向我们大伙儿敬酒,一位年纪较老的爷爷也站了起来向我们敬酒。我们便站了起来也来了个回敬,主人们再举起酒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群美丽的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和人们见面,人长得既大方,又带有一点儿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当地的民歌。和我们一起来的同行歌手也赶紧唱了起来。在这种环境下,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非常的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在认真倾听的人们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尽管语言不同,但是心是相连的。
晚饭后,当地的小伙子们向大家表演了套马、摔跤,姑娘们也不甘示弱,也向大家表演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我们也被那种情景打动了,也跟着舞的舞,唱的唱,并且也骑了骑蒙古的马。太阳渐渐下山了,但谁都不肯走。是啊!没错!蒙古族和汉族人们情谊深厚,不忍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无边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诉说着惜别之情。
点亮黎明的曙光-读《红与黑》有感700字
深夜,寂静的月亮高挂枝头,一切被黑暗,所覆盖,但人们坚信黎明会出来,带来希望的光,但那个世界黎明却来得太迟太迟…… 《红与黑》中“红”代表的是穿着红色衣服的战土,而“黑”则代表了穿着黑色衣服的教士。于连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个征战疆场的勇士,但因为他对权利的过于执着所以他选择了一条追求名利的道路。披上了伪装,没想到这伪装一披,就是数年。所有人都认为他对圣教怀有崇仰之心,却不知他其实只是想平步青云。最后在狱中时,他终于脱下了伪装,最后一刻,他终于做回了自己。自始自终,他只不过是在顺着阶梯往上爬,他想报答恩人,他想拥有金钱与权利。他,错在了哪里?
瑞那夫人,玻璃叶市长的妻子,一个柔情万分,端庄优雅的妇人,一个内心空寂,孤独落寞的普通妇人。经历过几十个春秋,她早已知人情冷暖,她的世界是黯淡的,直到于连的出现,她的心里有了一片温情。但这温情却如彩虹一般,美丽却易逝。于连走后,她就呆在原地等他归来。一个又一个春秋过去,泪珠化作河流,她最终看到了他,但他们却阴阳两隔。她静静,地没有肝肠寸断,没有哭天喊地,只是静静地默念他的名字三天后 ,她走了。去了一个永远无法打扰他们的地方。永远的安息了。
玛娣尔特,一位嚣张的伯爵女儿。她既是剥削者也是被剥削者。在她嚣张跋扈的外表下是苦寂的心灵。她对于连一直有着清纯的爱情,但于连只不过将她当作权利的象征一般对待,毫无情感。她能为于连放弃一切但命运却从未垂怜过她。先是背叛后是离异。那一丝丝痛就像是那天空上的云朵怎么也抹不去。
现如今,又有多少人像于连一样 出身贫困但却渴望追求名利, 顺着阶梯往上爬,却未遭到命运的垂怜。一次次向上攀爬,却一次次跌落谷底。这是命运的不公还是人间的黑暗?我无法读懂。又有多少人像玛娣尔特一样,出身富贵,嚣张跋扈,为所欲为呢?
这部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自始自终都流淌着人间的温度。愿黎明带着曙光早日升起。
红与黄-扩写作文650字
在色彩小镇中,住着红色一家和黄色一家,他们两家住得很近,他们的孩子是好朋友。
星期天,小红和小黄来到了郊野游玩。看到郊野的苹果树上的苹果那么大。小红和小黄不约而同地流了口水。他们两个说道:“咱俩比比,看谁先摘到这棵苹果树上的苹果!”“好!”
说完,他们俩嗖嗖地爬上了苹果树。小红因为太馋了,连忙拿起一个苹果开吃。望着小红美滋滋地吃着大苹果,小黄也馋了,也拿起一个大苹果开吃。
“哇!这苹果真https://www.yuerzhinan.com是太甜了。”“是呀!”小红和小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
吃完了苹果,他们互相拉着手准备回家。
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红的手慢慢地和小黄的的手融合在了一起。渐渐地,他们俩个的身体也合在了一起。最后,他们俩竟融成一体,变成了橘黄。
“救命呀!快来人救救我们呀!”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听见他们的声音。只有回音……
在回家的路上,两个小伙伴十分沮丧,因为他们俩再也变不回来原来的样子了。他们怕爸爸妈妈认不出自己,他们俩个委屈的哭了……
就在这时,他们俩个看到了从十字路口走来的朋友小绿,他们俩个赶忙请朋友小绿帮忙。
朋友小绿着急了,这可怎么办呢?小绿又找来了朋友小紫。小紫说:“小绿,你拔那头,我拔这头,看能不能把小红和小小黄分开。”“好,我听你的!”小绿说。
说干就干,小紫和小绿朝着不同方向拉。可是,还是没有分开。小绿和小紫更加用力了,这一次几乎要使出吃奶的劲儿了。可是,还是无动于衷。
就在这时,小红和小黄赶忙大喊:“不好!你们也要融合了!”小绿和小紫吓了一身冷汗。这时,小紫大喊道:“大家别急,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把力用到一处,一定能把咱们分开!”
小绿大喊道:“我数到三,大家一起用力----一。二。三!”只听见“砰砰砰”三声,只见他们四个果然分开了!还纷纷被弹倒在地上。哈哈哈,真是有惊无险呀!
他们把今天的秘密深深地藏在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