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读《愿望的实现》有感550字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在书的海洋里,我们可以尽情的汲取知识的养分,实现自己的愿望。对我而言,泰戈尔的《愿望的实现》一书给这个炎炎夏日带来了丝丝惬意,让我知道:做好自己的事,成为真实的自己,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是多么的重要。
老苏巴是一个要求严格的父亲,最大的希望是自己的儿子小苏希能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小苏希却是个调皮的孩子,总是与父亲争锋相对,对学习也不感兴趣,这令老苏巴十分忧心。父亲想回到童年,好好读书;儿子想快快长大,为所欲为。于是两个人都产生了想变成对方的心愿。
不料,他们的愿望被愿望仙子听到了,在愿望仙子帮助下,他们实现了变成彼此的心愿,交换了年龄的他们过着彼此的生活。久而久之,心愿实现了的他们生活的并不快乐,甚至感觉很痛苦,彼此都后悔成为了当初特别羡慕的那个“自己”,所以两个人迫切地想要再变回自己。最后愿望仙子又让他们变回了最初的真实的“自己”。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人不要盲目羡慕别人的“好”,更不能好高骛远,要切合实际,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自己所拥有的才是最好的。也不能总认为别人拥有的才是最好的,不能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思,只觉得别人的好,对自己的现状却怨天怨地,这样只能让自己越来越麻烦、越来越痛苦!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珍惜自己,要意志坚定、持久专一的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尽全力把自己手里的事做到最好,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做最好的自己-读愿望的实现后感500字
夏日午后,难得的凉风穿过窗户而来,我蹦蹦跳跳的跑到阳台,坐在摇摇椅上轻轻翻开《愿望的实现》,慢慢的我就忘记了周围的所有……
这本书是印度作家泰戈尔所写,这是一个既动人又离奇的故事:
爸爸苏巴想变成小孩,儿子苏希想变成爸爸,这时愿望仙子出现了,并且帮他实现了愿望,这下父子俩可开心了,多么神奇呀!结果却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想变回原来的样子。原因是父亲并没有好好读书,只想抽烟,他很怀念以前的生活。这也让我想到了童年一去不复返,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就像张老师教导我们“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儿子苏希认为做大人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直到他实现愿望后才明白【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了大人也有大人的烦恼和痛苦,不要总想着成为别人。最后,在愿望仙子的帮助下他们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这才让他们的生活充满幸福与快乐!
其实生活中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记得有一次我特别想买棒棒糖,可是妈妈不同意,还用这个钱买了青菜。这时候我就想如果我是妈妈该有多好呀!我就可以买我最喜欢的棒棒糖了,后来,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句话: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总想着成为别人,每人都有开心和难过的时候!
我开始思考,直到看了《愿望的实现》……
吹着风,在无忧的童年,享受夏日清凉,迎着风,捧着书,我希望自己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长大,什么都不用想,学习更多知识,收获更多快乐,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实现最美的愿望-续《愿望的实现》有感600字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呀,书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它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也让我获得了许多的快乐。
在这个愉快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愿望的实现》,里面共有5个故事,让我印像最为深刻的便是“愿望的实现”这个故事。它讲述的是一对父子之间发生的一次特殊“旅行”,严厉的老父亲苏巴希望自己能变成小孩,好好念书,而顽皮的小儿子苏辛却希望自己变成大人,不去上学,尽情玩耍。后来一个美丽的愿望仙子帮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愿望,可现实并未如他们所愿,老苏巴虽然变小了,但却没有想象中那样好好学习,依然是不想上学读书,而苏辛虽然变大了,但也并没想象中那么自由,快乐玩耍,而且因为年龄大,也不能吃梦寐以求的棒棒糖了,他们各自都不快乐,也很后悔。后来,愿望仙子又把他们恢复到了原貌。
曾几何时,我也会像小苏辛那样日夜盼望自己能够快快变成大人,无忧无虑,不去上学。但当我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阶段,在什么样的年龄里就应该干什么事,不能随意打破规律,否则我们便会失去原本童年该有的快乐。更不要羡慕任何人,殊不知,在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正在羡慕你,我们要始终相信自已就是最好的。
另外,这个故事也让我懂得了自身觉得美好的愿望,有时候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我们要实现美好的愿望,是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我们要为愿望插上脚踏实地的翅膀,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我们才能飞向成功的蓝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
最后,我想送给所有同龄小朋友一句话:珍惜童年,珍惜现在的生活,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童年流光溢彩,那才是最美的愿望!
如果愿望都能实现-读《愿望的实现》有感600字
如果我是一朵花就好了,因为每朵花人们都喜欢得不得了;如果我是一株草就好了,因为它听不见妈妈的唠叨;如果,如果我的每一个愿望都可以实现,那又会是什么样子?
当我们愿望实现了,真的就能给我们开心和快乐吗?这正是《愿望的实现》这本书给我的一个个思考。
泰戈尔先生是一位富有童心的人,在《愿望的实现》这本书中,写到小主人公苏希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能像爸爸一样是个大人,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苏希的爸爸也在回忆着小时候因为自己父母太宠溺自己,导致自己没好好读书。他心想,要是自己可以重新回到童年时期,自己一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
在一旁路过的愿望仙子听到了父子俩的心声,决定帮他们实现各自的心愿。
他们变成了各自想要的样子,让我非常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后,却失去了原本的快乐与幸福。这让我联想起前几天跟妈妈一起观看的电影,主角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是愿望真的实现之后,他好像没有找到那种开心的感觉。他的老师就对他说了个故事:从前有一只鱼,它说,我的愿望是找到大海!于是人们就告诉它,你就在大海里,大海就在你身边呀!可是鱼却说:哦,不,在我身边的都是水,我想要的是大海......
泰戈尔先生写《愿望的实现》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珍惜我们眼前拥有的一切,我们总是想追求心中想象的美好,却忘了身边的幸福和快乐。我们不能在酷热的夏天想着冬天的美好,又在寒冷的冬天念着夏天的美好。我们要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
如果愿望都能实现,我想我不再想成为一朵花,也不想再成为一株草,我就是快乐的自己,这样最好。
与好书作伴,让愿望实现-读《愿望的实现》有感6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泰戈尔的《愿望的实现》,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感动。
《愿望的实现》讲述的是年老的父亲苏巴与顽皮的儿子苏希之间互换身份的故事。
在故事中,苏巴经常因为苏希不愿上学而头疼不已,而苏希则希望能像爸爸一样随心所欲。于【育儿指南www.yuerzhinan.com】是仙子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但愿望实现后,父亲苏巴没有像自己期盼儿子那般地认真好学,他也同孩童的苏希一样不愿去上学。而成为大人的苏希不知何时起丢了孩子的童真,对玩失去了兴趣,他成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成熟的大人。于是,他们向仙子再次祈愿,恢复了原样。这一切似乎是个梦,但此后他们父子会不自觉地换位替对方着想,他们的关系也变得融洽和谐了。“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就是这个道理吧,苏巴和苏辛的身份互换告诉我: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一想,很多烦恼也就烟消云散啦!
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不仅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换位思考,而且它还深深地启发了我: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眼下。小时候的苏希贪玩,不爱上学,总想长大从而摆脱父亲的管教。然而他却不知长大也是一种过程,每个阶段的人,都有各自的欢喜和苦闷。正如此刻的我,看到了妈妈的悠闲,却没有看到妈妈的忙碌,只因那一瞬的悠闲自在而艳羡不已,却不曾想我能心无旁骛的读书学习也是妈妈向往而又回不去的光阴呀!我做好今天的事,眼下的活,走好脚下的路,那么当我长大成人,想必也不会那样懊丧悔恨自己曾虚度光阴了吧?
如果不能珍惜当下,就算像父亲苏巴一样再次回到幼时重走一遭,那留下的仍是虚度年华的悔恨,与其悔恨懊恼,不如抓住现在,把握时机,奋发向上,尽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