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草房子》有感-记叙文800字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切一切都要回到读书中来。
——题记
金色的草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勾画出一条条优美的曲线。洁白的鸽子,在蓝天下飞翔,划出一弯弯漂亮的弧线。油麻地的孩子们,在充满温暖的小巷里,谱写出乡下孩子成长的幸福。这就是曹文轩的《草房子》,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充满了诗情画意,承载着我们懵懂、浪漫、温馨,也不乏忧伤、烦恼的童年时光。
《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刻骨铭心的小学六年的生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顽强——这一切都散发着人性的纯洁之美,不断冲击着我的心灵。
故事中最撼动我心灵的是杜小康。他曾经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一家大少爷,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可老天爷爱和他开玩笑,杜小康的父亲病了,看病花去了所有钱,一夜之间,他家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去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但就是这一大少爷,在苦难面前,他表现得十分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挑起了杜家的重担, 在学校门口摆起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他的坚韧。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坚强面对。
谁说不是呢?现实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爱岗敬业的人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强!2022年的冬奥会上,先是小将苏翊鸣用自己的出色成绩夺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项目银牌,实现了冬奥会中国单板滑雪男子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再有谷爱凌惊鸿一跃做出了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的高难度动作,问鼎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还有任子威勇夺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冠军……每一份成绩的获得,背后都隐藏了无数个坚强拼搏的瞬间,他们也曾因训练摔倒导致脑震荡,他们在赛场上面对着其他国家的选手时,那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表现,挑战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时,眼里流露出来的自信使我深深折服,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坚强完美诠释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回眸曾经的岁月,我也曾勇敢地走过了成长中的孤独旅途,我用坚强和坚持迎来了属于我自己的朗朗晴空,望着那斑斓的彩虹,我和杜小康会心一笑,击掌朝着不可知的未来奔跑而去……
读《草房子》有感-记叙文800字
曹文轩说:“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带着对美的好奇,我翻开了曹文轩美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讲述了男孩桑桑随父亲搬到油麻地后六年的小学经历,一个个看似平常,实又催人泪下的故事,讲述着油麻地的人情世故。
坚强不屈的秃鹤,清纯柔弱的纸月,白雀、蒋一轮和桑桑之间的凄美的故事,秦大奶奶从可恶到善良的转变,油麻地首富杜小康家一夜之间天翻覆地的变化,精明能干的江南“小蛮子”细马。油麻地对患了重病的桑桑的一片真情,被此书用纯朴优美的语言如泣如诉的讲述着。
《草房子》有九个章节,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是《药寮》。药寮是女老师温幼菊的小屋的名字,古朴、典雅。在桑和温幼菊心中,喝药虽然痛苦,但是是一件庄严的事,温幼菊“喜欢”熬药,桑桑喜欢看她熬药,看到温幼菊熬药,觉得像在看一道平和的风景。
还有在桑桑生病期间,原本心中只有工作的父亲,对他只有漠视,严厉的父亲为【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他丢下工作、丢下荣誉,甚至重拾当年的耻辱(打猎)。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他背着桑桑走过无数的路,每一个脚印、每一声安慰,都弥漫着浓浓的父爱。每一次失望与绝望,这是对一位父亲怎样的打击与煎熬。
油麻地小学所有老师、学生,对桑桑无声的祝福与默默的精神支持与祝福,给予了桑桑以生的希望。
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不禁想到了很多很多。记得有天夜晚我肚子痛得很厉害,妈妈连夜紧急将我送到医院;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每天也是必打电话。这些,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生病时朋友关切的话语、考试前互相鼓励的祝福、都充盈着友情;没考好时老师的宽慰与鼓励,考好时老师欣慰的笑容;哪怕是一位普通的行人善意的提醒与忠告,公交上的每一次礼让,这些美一一涌上我心头,紧紧包裹着我,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这美好的人间,这些纯朴善良的人们,为世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美好!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有义务、有责任去捍卫我们美丽的时间,我们要好好学习,造福社会,为世界更加美好做更大的贡献,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涓涓细流,必定能汇成浩瀚的海洋。
《草房子》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它教会了我真情,告诉了我的使命,更告诉了我这个世界的美好。
回忆很美——读《草房子》有感7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书的名字叫《草房子》,它是我非常喜欢的儿童文学家曹文轩的作品,现在我就把它推荐给大家。
《草房子》是一部富有品位、格调高雅的儿童文学作品。整本书是由许多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连接而成,独立但不孤立,全都是围绕着主人公桑桑而展开的。读着它你就像在看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朴实无华又不无道理和文化。之所以叫《草房子》,是因为有着金色草房子的油麻地是小男孩桑桑难以忘怀的故乡,在那里有他的朋友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也有他的老师蒋一轮、白雀,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那里是所有故事发生的地方,承载着桑桑六年的小学生活和童年的美好回忆。
每读完一个故事,我就会被深深地打动,尤其是其中关于秦大奶奶的一段故事。说的是油麻地小学还未建成时就有一个叫“秦大奶奶”的住在里面。她和老伴把满山遍野的荒草地开垦成了庄稼地,一年、两年……直到失去老伴,弯了腰,白了发,秦大奶奶也还依然没有离开,一直守着她的地。当桑桑的爸爸买下这块地,铲掉她的毕生心血,秦大奶奶异常气愤,但她还是没有离开油麻地,还是缩居在学校的西北角,并时常找学校的“麻烦”,怎么撵也撵不走,成了别人眼中的恶老婆子。然而事情却因一个小女孩的落水,发生了巨大的转机。秦大奶奶为了救这个落水的小姑娘自己却不幸昏迷,在油麻地人的细心照料下,秦大奶奶最终能勉强下地,也使这个“老顽固”终能和油麻地人和好。至此似乎很圆满,但是故事的结局却让人感到淡淡的忧伤:秦大奶奶最终还是走了,只是为了帮助捞学校的一个南瓜而不慎落入水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们……《草房子》的最后,主人公桑桑也离开了他生活了六年的油麻地小学,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本书也是作者曹文轩对自己小学生活的一种思念。而我也深深地怀念着我的小学生活和我的小学同学、老师们!回忆着童年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情!然而,人生就是这样,要经历不同的风景才能不断地成长!
赓续红色基因 让革命星火代代相传-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700字
《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伴随了我整个七月,书中虽有我尚不熟悉的专有名词,但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鼓舞、是坚定、是勇往直前的精神。我想说:赓续红色基因,让革命的星火代代相传。
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时就深深吸引了我,由剧至书,书中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也让我看得如痴如醉,他们不是古老中国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也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辈,他们是那个积贫积弱、战火纷飞时代的先觉者、启蒙者;国家没有救国救民的方案和蓝图,就自己寻找、探寻救国济民的“良方”。这南陈北李,是大英雄!
那年,已经“正式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此事引起了公愤。于是,工人、商人、学生一起实现“三罢”:罢工、罢市、罢学。当时的李大钊虽身在日本,却始终心系祖国。他鼓动和他一同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回国“倒袁”。回到国内,他和陈独秀一同创办《青年杂志》,一同推导新文化运动,一同在北大授课,一同建立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特别赞同陈独秀说的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只要问心无愧,又何必在乎后人怎么评价呢?”这句话令我感触很深:自己有自己的选择,走好自己的路,无愧于心,才是最好的选择。这让我不禁想起:2020年年初,84岁的钟南山爷爷,为了支援武汉,义无反顾赶往疫情重灾区。我40岁的爸爸是解放军某学院的一名老师,因为疫情不能正常授课,爸爸随时在线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11岁的小学生,在亿万人民的偶像和爸爸的鼓舞下,我也要认真学习,长大成为一名光荣的女兵,为自己、为家庭、为祖国奋勇拼搏、做出贡献。
走在合肥的延乔路上,我缓缓踱着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是陈乔年烈士说过的一句话。我噙着泪由衷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最好的续集。因此,我们一定要赓续红色基因,让革命星火代代相传,让我们带着无数先辈们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前进。
黑夜的光-读《白夜行》有感800字
在无尽的黑夜里,有谁能帮助自己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是父母,是老师,还是不离不弃的伴侣?而在这个暑假,我打开了《白夜行》,一本让我对此恍然大悟的书籍,让我对这个世界又有了别样的认识。
可爱美丽的唐泽雪穗因父亲离开而被迫于母亲居住在一起,但是她的噩梦也因此而来,雪穗长得非常漂亮,即便只有搬来的时候只有12岁,但依旧引起了一大堆人的注意。其中,男主的父亲因为有严重的恋童癖而对雪穗产生了迷恋,甚至还掏出了钱给雪穗的母亲以此来买她的女儿。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雪穗的母亲居然同意了!就这样,雪穗被“公平”地卖给了那个男人。但是,就在男主桐原亮司的父亲要对其侵犯的时候,桐原出现了,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救下了雪穗。
难以想象,这是自己年仅12岁的亲生儿子干出来的,但转念又想,他的父亲常年外出,对自己的儿子关心寥寥无几,而且桐原正处幼龄阶段,,他甚至将父亲当做一个陌生人,所以现在想想,觉得桐原做得完全是顺心而去。全文最精彩的莫过于之后的“双人戏”,书中桐原与雪穗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那束光,他们杀了人,因此只能在黑夜中行走,但二人却并不认www.yuerzhinan.com为这是坏的,就好比走在充满光的夜晚中,故称为《白夜行》。
本书作者东野圭吾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在读白夜行之前我也阅读了很多关于他的作品,但阅读完白夜行后我顿时觉得他的其他作品索然无味,白夜行让我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而又不同的世界,虽然桐原做事的手法有些残暴,但是对于那个世界,他们所做的是能活下去的唯一办法。纵使无人帮助,他们彼此就是对方的挚友,伴随对方走在这条漆黑的道路上。
可是雪穗与亮司却被迫用一个童年,用一个瞬间去长大,去成熟,这是一个悲哀。我感动的还有东野圭吾写的爱情,以前从未看过能够如此不着一字,未有一次直接描写两名主角相知相识与相处,连绝别都显的那么无情,然而这却是一段最深刻与感人的感情,一段持续20多年,一段相互牺牲,保护慰藉的爱情,一段都将对方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与骨髓的爱情,原来童年时的竹马青梅的纯真美好,青春年华的美好,在这段爱情看来都只是不可触碰的水晶,支离破碎的倒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唐泽雪穗和桐原亮司之前不仅仅是纯粹的爱情,更是彼此最真诚的伴侣,在这漆黑的道路上追寻自己的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源 -读《星火燎源》有感700字
“星星之火,可以燎源!”这句出自伟大的革命家毛爷爷的口中的一句话,蕴含了无穷的力量,造就了无数革命志士。读了《星火燎原》这本书之后,我深受感动,我的脑海中仿佛重现了当时状态下的中国,我感受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失败打倒,没有退缩,而是进行了八七会议,并且在八七会议的指引下,奋力抵抗国民党,不顾安危将革命精神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发扬到极致!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鼓舞了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敌人,才使中国脱离了敌人的压迫!如果,没有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志士,如今的中国将会怎么样?也许会在军阀统治下,永世不得翻身;也许会被各国列强侵略瓜分;也许会在帝国主义者面前屈服,人民惨遭蹂躏......但是,正是有了这些无怨无悔的爱国志士,中国有了美好的今天!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描写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集体都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否则永远不会走上成功的道路。并且,在经验不足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最大程度的避免这样那样的错误发生,要谦虚谨慎,做到兼听则明,一旦犯了错误,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勇于纠正错误,服从真理,不固执已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把坏事变成好事,从而改正错误,让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使得自己有更大的进步。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从而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是当时革命事业传遍大江南北的真实写照。全中国的革命热潮只是一个小小的八七会议掀起的吗?不,它是无数爱国志士不惜一切代价,或冲锋陷阵,或英勇就义,是他们用牺牲换来的这盛世太平。 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无畏,如果换做现在的你,你会退缩吗?很难不退缩。但是,在困难面前,我们仍要学习他们伟大的爱国精神,让这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
黑夜星火燎原_读《草房子》有感1200字
我一直以为白天是充满光明的,是让人快乐的,是通往成功的;而黑夜是充满黑暗的,使人痛苦的,是走向失败的。但自从看了《草房子》以后,我就改变了这个观点。
主人公桑桑,历经了千辛万苦,在黑夜中度过漫长的时间,病痛一直折磨着他,他却依然微笑前行,最终换来了美好的“白天”。这其中也包括他的朋友细马、杜小康、纸月,没有一个人不是从艰难困苦中走出来的。细马每天放羊,购买物品时,尽量用最少的钱去交换最上等的物品,坚持一段时间后,建造了全新的房子;杜小康家破产了,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放野鸭、卖小零食……终于家境又变得殷实起来。
读到这里,我也不禁想起了我与竹笛的故事。
从小,我就对电视里吹奏笛子的人羡慕不已,听着那悠扬的笛声如醉如痴。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我拥有了一根属于自己的竹笛。吹奏时,我总是激动不已。有了兴趣,我就很认真地去学,殷切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一年级的时候,我学得十分轻松,超越了很多人。但随着不断的学习,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双吐、三吐、花舌,一系列的吹笛技巧困扰着我,让我感觉像是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让我无所适从,甚至开始讨厌笛子。终于有一天,老师忍不住批评了我:“你怎么吹的?三吐一点都不清楚。这首曲子明明表达的是快乐的情感,吹出来的音符是在跳跃的,你做到了吗?还有……”回到家,望着窗外黑黑的夜空,我不禁潸然泪下。老师的话语在我耳畔久久回荡,我沉默着,静静地思考着……
突然,我被那皎洁的月光深深地吸引住了。望着那半痕新月在黑暗中坚强的身影,我暗暗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像月亮一样,在历经千辛万苦的黑夜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轮皎皎的明月,照亮整个心扉!
就这样,我在“黑夜中”奋力练习,将考级曲目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碰到有问题的地方,我就认真倾听老师那拷贝来的录音。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我终于明白了:对于一首曲目,不是会吹、会背就好,而是要做到声音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地表现出来。当吹到充满激情的曲子时,就要表现出“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当吹到思念家乡之曲,就应当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淡淡乡愁;当吹到依依惜别的曲子时,应当表现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之愁;当吹到喜逢佳节之曲,就应当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悦之情……
总之,无论吹奏哪首曲子,都应该全身心投入,要吹得绘声绘色,要吹得抑扬顿挫。我就以此为目标,不断地一遍遍模仿,一直练到嘴巴酸疼,手指麻木,才肯罢休。
到了考级的日子,我郑重其事地拿出竹笛,贴上新的笛膜,向考官鞠躬后,吹奏了起来:双吐、反复、花舌、颤音、三吐……一个个技巧,一个个调皮的音符在我脑中回忆着,这些小精灵欢快地跳跃着,让我真切地感觉到成功离我又近了一步。的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考官递给我的考级证书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优秀级”。我难抑心中的那份激动,一蹦三尺高。
此时,我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成功了,那是桑桑用微笑代替痛苦,那是月亮在黑暗中坚持的身影不断激励我一直向前奋进!
生命的色彩 读《草房子》有感2100字
生命是什么颜色的?又是怎么样的?会不会混合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可能是烟花般的绚丽多彩,也可能是石板桥那般古朴却饱经历史的冲刷,又可能是像被人扔在地上的烟头那样肮脏。世界上混合了各种各样的生命,也混合了各种各样生命的态度,就像臧克家的《有的人》中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短短一个月,我从四本来自不同作家、有着不同写法、讲述不同故事的书中,领略到了几种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命运、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生命。
那童真般的美好,那美好中的童真,有时候会让我“扑哧”一笑,仿佛整个人都陷入了软软的棉花糖中间,不愿起身;有时候又因为里面那种纯真的感情泪流满面,感动至心底那处最柔弱的地方。那风中摇曳的草房子,那在阳光下闪烁着美好金光的草房子,让我一直沉浸在一种童真中,却在童真中有着一份那样的淳朴,它有点醇厚,像一屋子的老酒。《草房子》好像代表了作者甚至那个年代任何人的童年,它也告诉我,生命是灵动的、鲜活的、有着各种各样复杂而又美好的情感的。它的颜色,是像灰板桥那样的淳朴,又像太阳下的草房子那样闪烁着神圣的金色光芒,它美好,令人珍惜。
要说这种闪耀金光却不刺眼的生命是至始至终的,却是有一种,原先是美好的、向上的、代表了青年的奋斗与斗志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后,并不能保持原本灵魂的美好,并不能用自己的斗志与梦想去支撑自己,开始像一栋顶天立地的大楼慢慢倒塌了那样,慢慢地颓废下去,最后变成了那样一副令人惋惜的空壳,不相信自己,却相信不存在的空穴来风的“命运”,不相信自己可以努力去改变命运,就那样被所谓的命运推着走。开始不相信世间的美好,为了一点利益可以出卖朋友,付出可以付出的任何东西,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也忘记了原来的梦想,更不记得以前为了梦想奋斗的快乐。
很多大人现在不都是这样吗,可能没那么严重,可是已经忘了小时候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为社会除恶。”诸如此类的话语,忘记了小时候的童真,却是在长大后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去付出那些本不该被付出的东西,却把该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抛在脑后。也为了自己的欲望忘记了情感,变得利欲熏心,变得不成人形,变成空壳一副,飘飘荡荡。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知道往更高的地位爬过去,把更多的财富往肚里吞,却不考虑这些东西都是靠着自己不择手段得来的。而在这种生命的时间里,它会用这些金钱去做一些自己原本觉得肮脏丑恶的事情,却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这样活着才不会累,像原来那样脚踏实地地奋斗实在太累,付出得太多,觉得付出已经不值得了。总以为自己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捷径,却不想那却扭曲了原来的初衷、原本的梦想。
这种生命,可能是一个人的悲哀,在临死之际,握着那华而不实的金钱和地位,醒悟自己的一生到底有多么碌碌无为,多么丑恶;或许它根本就不会后悔,总认为自己是完美的,用自己虚假的外表欺骗着自己、催眠着自己。而它的颜色,则是从闪耀的金光慢慢褪色,变成一种人人唾弃的肮脏的灰黑色,很浑浊,看不到一丝光亮,却又在表面将自己装扮成高贵的黑色,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如此之高,财富如此之多,让人人都羡慕它的表面的华丽,却讨厌它内里的肮脏。
那座边角的小城,记忆了大部分人一生都要经历的一件事——爱情,爱情这个词,对于我来说,陌生,但是又有点熟悉,感觉有点缥缈,不实际,因为没有切身体会过这种在成年人嘴里很美好的东西。这种感情对于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的确很有诱惑力,这种情感却不一定都是美妙的,冒着粉色气泡的。在这座边城里面,却是带有点利益、但更多的却是情感。只是不像大部分的爱情小说那样,它没有完美的结局,只有一个又一个互相牵挂的背影。爱情给人的生命带来大片的色彩,等待的可能是用后半生的泪水浸泡破碎的情感,也可能是白头到老的至死不渝。它需要付出感情,需要真情实感。但是,在一些爱情中,可能是为了一方甚至双方的利益,这种爱情就好像带着利益的枷锁,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这份情感只是为了利益。
它不代表整个生命,却给生命添上大片的染色剂,或美或丑、或美好或悲哀,它是粉色的,却在粉色中带着点什么别的颜色,在温暖中带着点别样的色彩,给各种各样的人的生命带来点睛之笔或者负担或者根本不重要。每个女孩子小时候可能都幻想过那骑着白马的王子,每个男孩子小时候可能都设想过自己的女神,可是谁知道长大之后,在自己生命里的那抹粉色孰轻孰重,又有谁知道那抹粉色里到底带着什么色彩呢。
呐喊?我不知道到底应该为什么而呐喊,或许根本没有我值得呐喊的东西,又或许我值得呐喊的东西太多了。现在这个社会里,无奇不有,为什么想要呐喊?释放压力?没错,释放压力。
很多人因为各方面带来的压力苦不堪言,甚至有人在这种压力下与原来判若两人。有的人可能会变得利欲熏心,有的人却会变作太毕恭毕敬,生怕得罪别人。它从不向上攀登,虽然不满足于现状却又安于现状,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恭敬,不敢得罪一丝一毫,也不敢坏了那些自以为是的规矩。它是灰白色的,很渺小的感觉,没有什么太鲜艳的色彩,总是认为自己就比别人矮一截,不显眼,按部就班的麻木,不做什么反抗,像个已经设定好的机器人一般,听命与比自己厉害的角色,不想想自己到底应该怎么改变。
在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各种各样的生命态度之后,我放弃了我以前所相信的“世界都是美好的”的念头,知道了这个世界是由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生命、不同的态度所组成的。生命到底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一成不变的炫丽美好的金色到底好不好?可是其他的生命颜色呢?生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命?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生命是美的,觉得自己为自己的生命添加的色彩是好的,可是到底是不是这样?或者说是每个人都太自以为是了?我们学会了去评判别人的生命颜色,却忘了反观自己的生命颜色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的生命太多了,正是因为每个生命独一无二的颜色,才组成了这个绚丽的世界。
童年,童年_读《草房子》有感1200字
如果有这样一天,希望自己能像油麻地的那些孩子一样,不管将来改变什么,心中的纯真透明都不会变,永远都在心里保留着那一座最简单的草房子。
——题记
摸着《草房子》的封面,一种惬意的感觉涌上心头:一群神态各异的孩子,坐在草房子的房顶上。虽然他们衣着简朴,土气十足,但神情动作却无不透着欢快和喜悦,让人为之向往。
我羡慕桑桑的纯真。桑桑是个天真又活泼的男孩子,总喜欢做出些夸张的事情:在酷暑时节穿了棉衣棉裤来上学,用碗做成鸟窝,让鸽子在里面栖息;用蚊帐做成渔网,去捕捉鱼虾……这些杰作,无不投射出桑桑的奇思妙想和调皮可爱。每每读到这里,我总会会心一笑。可爱的桑桑无论在哪里,都会带给人无穷的快乐。
我羡慕陆壑的真性情。陆鹤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嘲笑他为“秃鹤”。他常常小镇水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流泪。甚至自己的方式报复大家的轻慢与侮辱。然而陆壑正是一个敢爱敢恨、性情直率而又认真到极致的孩子,他的偏狭仅仅是为了渴望被平等的对待。当学校需要一个人来扮演秃头连长时,陆壑抛开一切恩怨,“挺身而出”,那样认真地背台词、排练,回家了还念念不忘。当然,为油麻地小学争回了荣誉,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承认。
我羡慕细马放羊的自由。每天早晨,当桑桑他们背着书包上学时,细马却赶着那十只山羊,到田野上牧羊去了。细马很喜欢自己的天地——那么大,那么宽广的大平原。到处是庄稼和草木,到处是飞鸟与野兔什么的。有那么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船。他喜欢看鱼鹰捕鱼,喜欢听远处的牛哞哞长叫,喜欢看几个猎人带了几只长腿细身的猎狗,在麦地或棉花地里追捕兔子,喜欢听芦苇丛里一种水鸟有一声无一声的很哀怨的鸣叫,喜欢看风车在野风里发狂似地旋转……在这片田野上,一切都是有趣的,他乐意去做许多事情。
这些油麻地的孩子,常常让我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我的童年在哪里?
下午,我独自一人倚着阳台的墙壁边。楼下,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草坪上快乐地追逐着,奔跑着。阳光透过着他们粉嫩的皮肤,显得更加通透光洁。满脸的笑容堆砌,空气也变得如棒棒糖一般得甜蜜。“好好做作业,别看电视,别玩电脑,也别下去玩,做完了看书。”临走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哎,尽管我拼命地拽住笔,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书写,作业,就像《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米山,没有尽头。看着楼下在玩的小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己失去了很久的东西——自由。
在我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柜子。柜子里有一个专门用来装旧玩具的箱子。在那个黑暗的角落,我童年的玩伴们被一件一件地收起来:摔破胳膊的变形金刚,破烂不堪的小熊,丢了轮胎的赛车……它们被挤在一起,被慢慢地遗忘。
直到有一天,表弟来了。小柜子一下子成了他豪华的游乐场。他在箱子里捣鼓来,捣鼓去,翻出打满补丁的小布熊当成他的“伞兵”,翻出缺胳膊的变形金刚当成他的作战前锋,翻出丢了轮胎的赛车当成他国王的座驾,还拿着各式各样的纸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说是他第一次指挥的“星球大战”……看着表弟跑来飞去,满头大汗却依然乐呵呵的样子,我找到了尘封已久的快乐。
雨后,难得一见的彩虹露面了。当我冲进家门翻箱倒柜找相机的时候,表妹忽的跳了出来:“哥哥,你说,彩虹这么漂亮,是谁画出来的呢?”“当然不——”话到了嘴边,我又把真相活活地收回了。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早已没有的东西——童真。
自由、快乐、童真,原来我失去了这三样东西,才找不到自己的童年。
呵,感谢《草房子》勾起我的思考,让我明白,引我回味。属于我的童年,还留有一个尾巴,我一定会紧紧地抓住它,让自己的童年,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