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记叙文600字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出生在安徽合肥,在我的家乡有一条路,它的名字叫“延乔路”,路的尽头连接的是繁华大道,清明节时,有很多的叔叔阿姨会给延乔路的路牌下放上各种鲜花.......,以前我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我问起妈妈时,妈妈只是告诉我,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情怀,中国人的浪漫,我不懂,似懂非懂。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我看了,爱不释手,一下就明白了,妈妈口中的情怀为何、浪漫为何。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华夏大地,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家岌岌可危,鲁迅亲眼目睹人血馒头事件,看客的冷漠无情,民众的愚昧无知......如此种种,当看到这的时候我就很震撼,这里的描述均是历史而非故事,我不敢相信百年前我们的国家是这样的贫弱,我们的国人是这么的无知,我们的先人是那么的无助。
看到陈独秀送两个孩子出国,上一秒延年乔年面朝阳光,下一秒便身向绝境,满身伤疤,脚带铁铐,英勇赴死。青年毛泽东身着布衣,脚踏泥泞,但目光坚定,心向光明。血水里开出的花,凋零在最美的年纪,正因为有了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有了当下这盛世繁华,才有了我们的和平安宁。正应了书中说的“我相信,一百年后的中国,它定会证实我今天的观点”,守常先生,百年后的中国,如您所愿,山河雄伟,天下安宁,百姓亦安居乐业。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五月向上,一切河流滚滚向前。”合上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看这部书之前我根本无法想像,那些历史课上让我们死记硬背的东西,曾经被一群先辈当作一生的信仰,并且用尽毕生去追寻,哪怕付出生命他们也义无反顾.......
寥寥数语讲述了百年沧桑,民族复兴,华夏巨变,先辈们,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因为你们,所以我们-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650字
《细说觉醒年代》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献礼之作。书中以49个专题的形式,还原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再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觉醒的过程,重点记录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大历史画卷的时代背景、详细进程和伟大意义。本书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他们最早醒来也最早死去。”这是我在整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根据记载,有一群人把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去牺牲。书本上的人物评价,历史意义,这一刻我仿佛突然就懂了。《细说觉醒年代》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历史书上不经意间划过的句子,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回想历史,近代以来,无数青年苦苦探索,一代代人接力奋斗。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http://www.yuerzhinan.com】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哪个地域,中国青年奔向的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过去的青年如此,今天的青年亦如此。前辈们奔跑在寻找救国之路的大道上,栉风沐雨,道路坎坷,如今这盛世,正如你们所愿!蛟龙探海,天问登火,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我们国家创造的历史奇迹。
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年了。ー百年来,ー代代革命者的奋斗与牺牲オ换来了如今这繁华盛世。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一百年金戈铁马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路。时代辉煌吾辈当自强!
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记叙文600字
暑假,我读了一本党史学习类书,书名是《细说觉醒年代》。讲述了中国是如何由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制的国家觉醒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西亚,名辜汤生,字鸿铭。一生学贯中西,被故人称之为“清末怪杰”、“清末狂儒”。他精通9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1867年,年幼的辜鸿铭准备前往英国留学时,父亲来到祖先的碑前,告诫他:“无论你走到哪里,就算你身边是德国人、法国人还是英国人,你都不能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经过漫长的旅途,他终于到达英国。年幼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以优异的成绩被英国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他用英文写的文章连英国人都赞叹不已。他完成学业后,出发来到了马来西亚,偶遇语言大师马建忠。通过和他的深谈,辜鸿铭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决心返回中国,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从此走上了宣传中国文化,嘲讽西学著作的新道路!
1915年,他出版了论《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书中阐述了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的人文思想,而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该书一经出版,在西方国家产生了很大反响,很好的传播了中国文化。
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固然有他不足之处,但作为一个外国人能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读了辜鸿铭的故事,我深刻感受到,他是爱国的。我们应该向他一样,好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时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并努力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读了这本书后,我也由衷的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最好续集。
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记叙文650字
利用暑假时间,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细说觉醒年代》,是龙平平和李占才主编的。这本书主要讲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开,各自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他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新文化运动中,北大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顽强战斗。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一切。新文化运动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照亮了新中国的前程。
书中写道陈独秀有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俩自小历经磨难,却始终满怀希望,最终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用生命撕破黑暗,用生命换来光明。他们将暮气沉沉的“老大帝国”改造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年中国”,为理想先后英勇献身。不断追逐理想,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定格在最灿烂的时光,我们一定要继承他们那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地理解新中国的成立是多么地难,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他们凭着坚定的信仰推翻了封建王朝,把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从旧社会、旧制度里解救出来,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此,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国再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国家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是那明亮的路灯,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是那雄伟的大山,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保驾护航。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如果有人胆敢挑衅我们,那他面对的将是14亿的华夏儿女,我们必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其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写作业时老是丢字漏字,碰到难题不愿动脑筋思考,空在那里等老师讲解,计算经常出错,做事不专心,想想真是不应该。现在的我虽然还不能去报效国家,但是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我要改掉自身的坏习惯,不断地提高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暑假作文55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名为《细说觉醒年代》的书。讲述了在民国时期,当全国人民都沉寂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中时,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领导着《新青年》和北大诸多学子,开展了改变中国历史的“新文化运动”。
在这样一个时代,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先后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救国先救思想,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了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在蔡元培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日新月异,之后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相继问世,随着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打响了马列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领导中国进行革命。新文化运动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中国这颗干枯的小树苗上,使其得以复苏开出灿烂的花。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延年、乔年身着被血浸透的衣衫,拖着沉重的脚镣,微笑着向前走去,道路的尽头是烟火人间。被捕宁死不跪,救国绝不后退!以身许国,至死无悔!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在合肥的一条道路名曰“延乔路”,取名于“延年、延桥”,正是为了纪念这两位英烈。如今,延桥路已经成为“网红路”,在市民心中是对革命先烈表达敬意的圣地。
“生当盛世,当不负盛世”。数百年前,他们以此唤醒祖国,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应以此续写光辉!我们身为青少年,应好好学习,不负韶华。不辜负父母老师【http://www.yuerzhinan.com】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请,笃信一个梦!
探寻历史足迹,图说会战年代_看会战年代老照片有感1200字
大庆,是我的家乡,也是“油城”、“油化之都”。我因为自己是个大庆人而自豪,因为这里,曾有过一个铁人,名叫王进喜。
在品德课上我知道会战年代条件艰苦,王进喜和工友们吃尽了苦头。我在网上搜集了几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中的人们坐在地上挤在一起吃饭,他们的衣服、帽子、鞋子都沾着泥浆和污雪,尤其是鞋子,已经“面目全非”,被冰雪包裹住了。可以想象他们有多冷啊!
再看一看他们的食物,都是些什么呀!每人面前一碗稀得和水一样的粥,一碟白菜或萝卜,手中拿着两个窝窝头,好像舍不得吃似的捧着左看右看。有时条件实在不行,工人们就自己去买一瓶酱油回来,兑上水当汤填填肚子。当时没有蔬菜,只好挖野菜、打草籽当饭菜吃。更别说是吃肉了,当时有一个队因为缺少营养,有4595人得了浮肿病。这些对于我们这些生来就丰衣足食的年轻人来说真是无法想象,他们忍受着何等的困苦啊!
不仅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住的地方比咱们现在差得多了。那时没法造砖房,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材料。怎么办?工人们只好住牛棚、睡马厩,有的搭个帐篷,夏天要遭受蚊虫叮咬。冬天如何御寒呢?工人们挤一挤,就这样挺过一个个严寒的冬天。有时盖个土房子,用油渣泥把房顶缝子堵上。这的确不漏雨了,可大太阳一晒,就往屋里屋外淌油,一不小心就把衣服弄脏了。冬天太冷了,水倒在地上瞬间就冻成冰。晚上冻得睡不着,就出去跑步,跑热乎了再回去睡。
王进喜在1961年当了大队长,可他却仍和工人们一样住土房。上级给他送了猪肝和苹果,他呢,却一点儿不吃,全发给了生病的工人。领导送他新劳保鞋,他说什么也不收,自己做草鞋穿。工人们叫他“王铁人”。
打油井需要水。没有水,王进喜带工人们去打冰化水,硬弄来几十吨水开了钻。工人们日夜奋斗在油田上,饿了啃口窝窝头,困了在钻杆上睡一觉,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称为“硬骨头钻井队”。夏天,他们在没膝深的雨水中工作;冬天,他们在冰天雪地中顶着寒风工作。为什么?不为工钱,不为名誉,他们只为国家!一次钻井,钻到700多米时突然发生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奋力跳进泥浆池中,用身体搅拌泥浆。多么艰苦!现在我们搅泥浆只需动动手指头敲敲键盘就完事了,没人能体会到那时的艰辛。1205队的钻机送来了,没吊车、没汽车、没拖拉机,王进喜也和工人们用撬杆撬、大绳拉、滚杠滚,“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仅用4天,40米高的井架就竖立在了茫茫荒原上。
王进喜多次受到表彰,但他没骄傲,没有得意忘形,仍然像以前那样谦虚。
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在大油田工作,为祖国奉献,饭好了,也不回去吃。房东大娘看了,连连夸赞道:“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呀!”
铁人王进喜是所有人的榜样,他很坚强,在烈日下,在寒风中,打出了一口口油井,为祖国甩掉了缺油的帽子,为祖国未来,大庆未来,他吃了多少苦呀!石油工人们创造了美丽大庆,富裕大庆,幸福大庆。面对泛黄的老照片,我们在感喟过去岁月的艰辛时,也不禁慨叹:无论什么年代,若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到,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我们是鲜花,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学习,建造更美丽的祖国、更幸福的大庆。
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记叙文650字
在深夜中,我翻开《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看了仅几行字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这本书讲了中国共产党从用几本杂志来改变人民的思想到真正建
立中国最受人民敬仰的执政党的过程。这些历史让我随着故事的发展变换心情,时而激动,时而悲伤。
在这里的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李大钊和鲁迅。李大钊是巜新青年》杂志的最重要的同人编辑之一,在他和陈独秀、胡适等人的不屑努力下,《新青年》成为了红遍大江南北的杂志,他还在解聘克德莱的事件中发挥了微弱而又无比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他出席与英国大使馆辩论时,他与陈独秀、胡适、辜鸿铭据理力争,再加上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最终战胜了英国大使馆,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中外交方面的一次胜利。
鲁迅原名周树人,也是《新青年》杂志的最重要的同人编辑之一,他以他超越常人的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最终写出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篇白话文体小说《狂人日记》,而且他在新文化和《新青年》被旧思想、安福系主义等围剿之时,毅然写出大篇文章,将平时看不起他的人甩在脚下。他为我国的文学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将人民一开始的愚昧与迂腐点评的淋漓尽至,也将国民觉醒之后的爱国热情点评的慷慨激昂,最后以李大钊登上长城为结尾,写出革命烈士的宽广胸襟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懂得了人要有自已的思想,不能愚昧的吹捧陈旧的、腐败的思想,所以我们要用最科学的理论,不要人云亦云。也懂得了国民觉醒的不易。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拥国爱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有一代人的使命,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青春如火 与先觉同歌-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650字
最近,“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火遍大江南北,我家旁边的延乔路突然成了知名度非常高的路,路牌处总是摆满了鲜花,天南地北的人们经常来这里缅怀先烈,致敬先觉。
这应该也是《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期待看到的场景。看完电视剧,读完他的《细说觉醒年代》,真诚地感谢他用了一件如此高品质的影视作品,使我有机会触摸到中国共产党缔造者的故事,这样一群先觉,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他们用觉醒的青春逐渐唤醒了还在苦难中艰难求索的中国人民。
李大钊的青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陈独秀的青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两个年轻人,在那个纷乱仿若如注暴雨的时代里,不做等待伞的人,而甘愿化作他人的竹伞,傲岸却坚韧。
鲁迅的青春正是所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书中描述他创作《狂人日记》的场景,读来让我热血沸腾,他以自己的青春迸发出属于那个时代光亮,让“等药”的青年们甘之如饴。
毛泽东的青春饱含着书生意气,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这份觉醒的锋芒,想来与北大图书馆中和李大钊谈书论道是分不来的!
陈延年、陈乔年的青春更让人悸动,我读到了愤怒、彷徨、无力,但是最终,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他们和他的父亲陈独秀一样,和其他的青春一起,挺身而出,激发了全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
这样的青春真让人神往!记得在一位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我渴望看到他们青春的模样,匆忙间赶到了正确的地点,却只见茶气氤氲,席次犹温。我来得晚了,没能赶上那一代的风华。”没能亲眼看到他们的青春,是我们的遗憾。但是,谁能说我们不会成为历史的创造者?青春年少的我们幸运地生活在新时代,恰是强国梦的编织者。
且让我执梦前行,与先觉同歌!
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记叙文700字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令我印象特别深,因为这本书使我思绪万千,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1915年到1921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事情。书中的陈独秀、李大钊是先觉者,是试图唤醒民众的敲钟人。他们是那个时代万千知识分子中的读书人,先一步对中国有一些比较深刻的认识,又多一点为国家做事的情怀,努力把自己的认识告诉更多的人。这便影响到与他们同时代的人,荫福了后时代的华夏子孙,同时也成就了他们自己。
《觉醒年代》把中国共产党成立放在中国20世纪初期的大背景下展示: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揭示中国这艘古老硕大的破船即将倾覆,中国向何处去成为生活在这艘破船上的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迷茫中探索,终有率先觉醒者带动更多人觉醒,揭开新时代的曙光。正是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从在上海石库门老房子里创办《新青年》杂志,兴起新文化运动,到北大红楼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五四运动,从上海渔阳里和北大红楼以及长沙、汉口、济南等地组建党组织,再到上海石库门党的一大开幕和嘉兴红船党的一大闭幕,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读完这本书,我的感想是:如果没有像陈独秀和李大钊等这样的革命先觉者的舍身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革命的先觉者们,用自己的肩膀担当起为当时苦难的中国人民谋利益的责任,用自己手中的笔唤起民众的觉醒。
今天我懂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像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学习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精神;今天我们更应该努力刻苦学习,学好本领,为我们的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