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读《永远追随》有感650字
马蹄踏出的一阵阵尘土,让我难以呼吸,腿又软了,手又麻了,我瘫坐在地上,望着远去的大部队,那有力的跺脚声还在我心中回荡....
一个喷嚏,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永远追随》那几个镀金的字,在灯光的照耀下更璀璨了,永远追随,呵,不就是永远跟着吗?不,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这个故事的结尾,周三才和陶百川,将永远跟着战士们一起打仗,第二,也是让我们现在的孩子永远跟党走。这个题目是多么精巧啊!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借住到周三才和陶百川家里,在红军撤离时,借走了毛驴小白,却没有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小白,两个少年踏上了寻找之旅。由此一步步进入红军长征途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的现场。
跟随着主人公的目光,我们也看到了红军的艰难、困苦,很多红军好多天都没吃东西了,有些红军连觉从来都没有睡的安稳,还有的红军被炮弹炸的眼睛都瞎了,可他们还是一刻不停的忙着,忙什么?忙什么?忙着打桂军,忙着打湘军,忙着打国民党忙着成立新中国呢!
也许有的人就会问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给红军洗衣服,给他们做饭,给他们当后勤呢?”可是国民党太残忍了,就连老百姓给红军搬东西,都会灭门之灾,更何况给红军做几天饭呢?那肯定要杀几辈的人了,这就是当时国民党的残忍,不顾老百姓的性命。而我们又怎么舍得让老百姓受苦呢?
在这本书的结尾:周三才和陶百川,因为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鼓舞,也毅然走上了跟着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道路。
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战士们的生活艰辛,也感受到了他们不惧困难,不怕危险的战斗决心。正是这样的精神和力量,让我们走向了光辉之路。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跟党走,在党的指引下,开拓视野,敢于创新,为祖国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党话跟党走
听党话跟党走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举国欢呼。以前的我年幼,始终不明白,不就是建党吗?有什么困难的?建党多么容易啊,开个会,宣告一下成立了不就行了吗?我百思不得其解,但看了“建国大业”后,这个谜题就彻底解开了。
“建国大业”有一幕令我感动至深,久久不能忘怀。就是在解放了上海之后,战士们无家可归,只能睡在大街上,风吹雨打都不怕,决不侵入人民的土地,宁【yuerzhinan.com】愿埃苦埃饿,正是这种精神,赢得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在一些不起眼的人中,有的人为了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那是一位厨师,敌机在狂轰滥炸毛主席和他的军团驻扎地,当时,那位厨师正护着毛主席逃跑,突然那位厨师想到毛主席早饭还没吃,便往后跑,不幸的是刚跨入门栏,一颗炸弹就击中了他,牺牲了,在某些时候,再平凡的人也会变的伟大。
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光是从“努力学习 回报祖国江苏省免费教材”就能看出来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培养人才,强大国家的雄心。
党把希望托附在儿童身上,希望我们快快成长,早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一定不会辜负党对我们的期望。
红色之旅 薪火相传
12月17日星期二上午,汕头的冬天今年迟迟不来,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我们外马三小501班的少先队员,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踏上了“红色基因代代传”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
一路上,我们队容整齐,步伐有力,容光焕发。汕头老市区经过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后,市容市貌有了明显的改善,一座座整齐干净的楼房映入眼帘,周围的人很快发现了我们朝气蓬勃的队伍,他们投来关切、好奇的目光,人群中的小宝宝朝我们热情地挥手,可爱极了,我想,她一定很羡慕我们。
我们为什么能有文明、小康的生活呢?很快校长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我们第一站是海平路97号红色交通站。老师告诉我们,红色交通站是它通俗的简称,实际上它有个很威风的名字——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站。站里陈列了许多名人名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幅《莺歌舞》,作者吴中贵,全画中最突出的色彩是鲜艳的红色,点点滴滴中夹着一些绿色、肤黄色,整个画面就这么几种颜色,却那么有韵味!校长就在这代表着革命枢纽的旧址中,即场为我们开讲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讲座。在校长亲切温和的声音中,我们仿佛迈进了革命先辈壮丽的奋斗图卷,这里面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曾四次来到潮汕地区,传播革命火种。我们也重温了母校的校史和同文学堂的来历。爱国人士丘逢甲先生创办了同文学堂,在1979年,学堂更名汕头市外马三小。听完校长的精彩演讲,我们既为母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纯粹的红色历史感到自豪,也不禁抚摸胸前的红领巾,立下认真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的志向。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啊,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鲜艳的红领巾,催促我们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为学校增添光彩。
随后,我们一行继续体验红色革命旧迹,经过小公园中山纪念亭,这里是汕头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神圣地方,如今它给安上漂亮的灯光设备,成为一个漂亮好玩的旅游景点。我记得我刚来汕头时,妈妈最早带我到的就是这个小亭子,没想到它也是红色精神的象征啊。
最后我们来到大埔会馆,师长介绍说,这是八一南昌起义南下总指挥的旧址,1927年8月1日,革命部队南下潮汕,经常在这里开会议事,大埔会馆是活跃的地下党活动点,为部队进驻汕头、发动群众开展头争,建立红色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影响深远。校长总结补充——希望我们少先队员继续传承这种革命精神。
今天的红色教育之旅,让我们既观赏到富有特色的革命旧迹,又在师长的解说中了解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为自己下定了决心,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长为承担社会复兴大任的“新红人”。
红领巾跟党走,放飞青春的梦想-读《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有感600字
在我的印象里,每年的七月都是一个生机盎然、骄阳似火,美好的暑假生活即将开始。然而今年不知为什么,在这个夏天里却显得格外的耀眼和璀璨。我家中,我听到爸爸妈妈在讨论党史学习的体会和感想;在电影院里,上映着《1921》、《革命者》这样的爱国影片;在社区里,我光荣的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参加社区举办的“感党恩,颂红歌”活动并担任领唱;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建党10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爷爷的重要讲话……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火红的七月、一个不一样的七月、一个充分激情燃烧的七月……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于是,我带着疑问、带着崇敬的心情,开始阅读《写给青少年的党史》,从书中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在嘉兴南湖,1921年7月,在南湖的湖面上,一条小船,一群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探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扬帆起航,中国共产党就此成立。经过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从书本上我了解党的历史,了解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了解党的发展轨迹,了解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合上书,我依然不能释怀,仍旧回荡在那风雨战乱的岁月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深感自豪,当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口飘扬时,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红领巾跟党走,我们要时刻牢记习爷爷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