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情思
海峡情思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六(3)黄泽昀
一
“用心相印把海水吸干,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过来玩。”又听到这个广告词,我心中突然蹦出一个强烈的欲望:我要看大海,我要住在海边!我幻想着:如果我住在海边,如果我练就了一身水上功夫,那么有一天,我就会横渡大海,来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和那儿的小朋友一起玩……
晚上,在饭桌上,我向妈妈提出要去大海,妈妈用手摸摸我的头:“还好没发烧,无缘无故去看大海干什么?专心读你的书吧!”晚上,我呆呆望着天空,望着月亮心想:明日就星期六了。我又拿出一块硬币:“月亮婆婆,我抛这枚硬币,如果正面,我明日就可以去厦门看海了。我轻轻一抛,天哪,居然是正面,我心想:难道真能.....于是,便心满意足睡着了。”
二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了起来。我迷迷糊糊听见妈妈喃喃自语:“是怎么了,今天又突然说要看海,真是撞鬼了。我一听来精神了,问道:妈,真要去看海吗?“真的!”妈妈回答道。我连忙准备好了泳衣,来到楼下。
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颠簸,我终于来到了海边,我们来到沙滩上,租了个太阳篷和桌椅,躺在椅子上享受太阳的滋润与消毒。啊!我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来的大海,来到了我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来到我理想的人间天堂。我发觉我已经丢掉了所以的不愉快。这大海仿佛是一片圣洁的地方,它以它本身所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一切。它那具有灵性的深蓝色海水在我看来,那不仅仅是海水,而且是能消除疲劳,消除烦恼的圣水。
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扑通”一声跳下水,尽情享受属于我的空间。我无拘无束地游来游去,对于海里的动物“不友好”的叮咬,在我看来,那不过是对我的“见面礼”我在这蓝蓝的海水里嘻戏玩闹,我仿佛成了一个3岁小孩子,没有烦恼,没有疲劳。我明白了,这是圣水的功劳。它用魔法杖将我的烦恼与疲劳洗冲走了。我浮在海水上,任海浪拍打,我感觉到我仿佛回到了婴儿时期,在妈妈的摇篮里渐渐睡着,睡着……….
三
晚上,我在海边睡旅馆,微风习习,我开着窗户,躺在床上,听着浪花击打着石头的声音,眼睛不由自主地合上了我做了一个美梦,梦见我划着船来到台湾,台湾的小朋友早就在海边迎接我了,我们参观了台湾博物馆,台湾的小朋友带我来到他们秘密游戏室,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说话、聊天、我们高歌曼舞,可高兴了。临走前,台湾小朋友送我一块智能手表,可以随时收看台湾的新闻与节目,大家笑了,笑得好甜,好甜………
“起床了,小懒虫!”妈妈将我叫醒,我回味着那个美好的梦,又想起了“用心相印把海水吸干,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过来玩”,是啊,这广告词写得真好,如果台湾与我们融为一体,没有战争,只有和平,就像儿子回到母亲怀里一样温謦,该有多好呀!
指导教师:肖丽卿
芦苇牵动我情思
又是金秋,河边芦苇应该比那年长街边的更浓了吧?
那年长街秋意正浓,烟雨如梦。檐下躲雨时偶遇一双深遂眼瞳,宛如华山伴着冷风的细雪,飘落手心,凝固。那是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漂亮又可爱,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那一刻,我和她互相对望,眼神交汇,一场相识拉开了序幕。
我们一路走着,流连于各色街景。不经意间望向江面,只见江面涟漪点点,带着一点点朦胧,透着一丝丝秋意。两岸是金黄的芦苇,风一吹【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刹那间漫天苇絮。我这个外地人何曾见过这番景象,不觉看呆了。女孩对我说,河边的芦苇长得可好了,还可去钻芦苇丛,她愿意带我去。说到此,她兴奋得脸颊泛红,宛如豆寇枝头娇羞的嫣红。
进入芦苇丛,恍然间思绪如乱蝶穿入,那女孩拉起我的手大叫姐姐,望着她粉衣如旧,神色掩不住的欢乐,我心亦开怀。
金黄的芦苇吸引了大量游人,中午,犹如旧城长安,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紧拉她的手,她小小的手,肉嘟嘟的,如同棉花糖一样。不知不觉,芦苇丛中愈发的深。后来,芦苇高过了我的头,我本能伸手掀开,又掀开。一路穿行,手突然向下放,她呢?我心里一紧,向后看了看,不见了!我神色大变,一股凉意从脚底向上漫延开。
芦苇间只听得我唤她名字,我慌忙地跑起来,只见苇絮飞舞,唯独不见她的影子。
泪溢出我的眼眶,悲哀与懊悔写于脸上。往前走多久了?我已记不清,只知绕了一圈又一圈,始终找不到。遍寻无果,我的泪如夏雨一般。
突然,电话响了,我接了起来,竟是女孩的声音:“姐姐,你在哪儿?我走丢了,一个婆婆帮我给你拨了号,快到售票处找我吧。”她声音微颤,透着不安与害怕。“等着我……”我只说了三个字便飞奔而去。
到了售票处,我找到她了,谁知我还没开口,她便抱着我哇哇大哭。安慰好她以后,我问她怎么记得我电话,她说,因为妈妈帮她把电话装在口袋里了,我之前跟她说过电话号码她记住了。我微微一笑,拉起她走向芦苇深处。
她高兴得甩手,飞一般地跑向芦苇丛,那一幕景象美得炫目。我问她,就不怕再一次走丢么?她笃定地说:“不会,有姐姐在呢!”我的眼不禁再一次潮湿。风吹芦苇,我紧紧跟着她,她向前走,我紧跟在她身后。
弄丢了一次找到了,以后就不能再弄丢了。
这一次又是秋天,又进芦苇丛,依然和她,手牵手,不会丢。
快慢本无妨-叙事作文700字
有人认为,生命短暂,不应把时间浪费在路途中,唯有加快脚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而也有人认为,理想的生活需要慢下来,感知、欣赏周边的一切。事实上,快慢本自无防,其二者也各有利弊。一味求快,也许高效,但容易错过路边的风景,更有好高骛远之嫌;一味求慢也许根基更扎实,却也往往会错失机遇。因此,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可强求,但也不必刻意,顺其自然为佳。
对于我们来说,再多的高铁,也只是给我们多一种选择。事情紧急时选坐高铁,用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这是我们的自由。而在闲适的时候,选择一列慢车,体验一把“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雅致,也无人反对。川黔线上的一列“慢火车”,以不超过六十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成了“网红”,它载着乘客穿过油菜花、桃花、十里樱花大道,留下一段别致的慢回忆。由此可见。“快”与“慢”并非对立。我们有权利让自己“快”起来,也同样可以对“慢”报以理解和期待。
当然,现实中也有人打着“享受生活”的旗号,把应做完的任务一拖再拖。这里就强调“该快的时候要快,顺其自然为佳”,因为这本就是该到期完成的。摩俊波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拼劲,仅用四年时间把福建省政和县从“省末尾”带入“省十佳”。黄大年把“振兴中国乃我辈之责”作为座右铭,夜以继日地带领团队,填补“巡天探地潜海”多项技术的空白。珍惜时间马上干,抓紧效率抓紧干,才能干出事业,进而干出境界。
然而,又有人把快等同于急功近利。非也!快,是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以积极的态度着手于任务。规律不允许,则该慢则慢。毕竟,十年磨一剑与一年磨十剑,二者在品质上自然有差别。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以快论成败,慢一点,深一点,细一点,为的是深思熟虑后展开行动。倘若头脑一热就决策,则容易事倍功半,暴露其短处。
正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时之慢并非不能促成长久之快。徐疾相得益彰,有如阴爻阳爻,长短相接,才构成中国八卦魅力之所在。
快慢本自无妨,不强求亦不刻意,顺其自然方为最佳。
清明情思六年级作文
清明,一个很传统的节日,一个历来受中国人重视的节日,也许是到上海来的这七年以来,没有过过清明,或者是每次都在清明去烈士碑扫墓,使清明在我的潜意识中失去了本质上的意义。
在清明前几天听同学说着要去乡下扫墓时,我心里就很难过。一种抑制不住的哀伤在我心头蔓延。直到早上路过桥边,看到东边那块墓地上,青葱掩映不住来往的人潮,一些私家车安静的停在路边,暗示着他们特地而来。没有预兆的,那种疼痛蔓到我的指尖,我的泪很冲动地想要滑出眼眶。
不论怎样,这些人做的事,这些每个人分内的事,我一辈子都不能做。从举家迁徙后。外婆、小姨,还有祖祖辈辈葬在老家泥土里的亲人,如今,都已被无情的水淹没,荡然无存。
我至今无法忘记临走时的情景,那些跪在坟堆前悲痛的哭声,多少泪洒在坟前。当我们烧完纸钱,拔完坟堆上的杂草,擦净碑上的污泥时,多少人倔强的趴在坟前不肯离去。要知道素以土葬的家乡,尸骨无存,是多大的忌讳。而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又是何等的罪过?一些哭昏的老者,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悲怅,他们又会遭到多少良心的谴责?
也许土葬的家乡风俗就注定了三峡人要历经许多内心的挣扎。
“每逢清明倍思亲”,多少的移民想要祭祀先祖,磕头烧香,可现在只是奢望。三峡那给多少人带去福利的水,却冲垮了那里人曾今的家园,祖辈的坟茔,更冲垮了多少人那份思乡的情愫。
多少人渴望回到家乡,再回到他们的身旁,深切的叫声已故的亲人。
可是我们已经没有家乡,那里没有了我们的立足之地和栖身之所,更没有能实现我们扫墓愿望的地方。
思念是一种病,潜伏期是你拥有之时,发作期使你失去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