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端午作文300字:端午日记
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俗话说:“上半年过好节,下半年过好年。”足见端午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端午节民俗纷呈,裹粽子便是其中一大精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表达了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着几个顶角、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粽子的颜色十分漂亮。比如枣儿粽吧,它用翠绿的箬叶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洁白的米团,那枣儿仿佛就是嵌在白玉里的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十分惹人喜爱。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里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豆沙的,甜而爽口;肉心的,油而不腻;蛋黄的,香而起沙······粽子既是消署开味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大人小孩谁不爱吃?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很多著名诗篇。他还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国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并且把他一家人贬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优愤,跳江自尽。
老百姓们知道后就去打捞屈原的尸体,但一无所获。老百姓们崇敬他、怀念他,两千多年来,每逢端午节,人们就把粽子投入江中,说是拿粽子去喂鱼,以免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每逢端午节,人们就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端午节还有一大习俗——赛龙舟。赛龙舟不仅是一种健体运动,还是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呢!
据我所知,在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们没有打捞到屈原地的尸体,十分悲痛,就有赛龙舟的方式来赶走江中的鱼,间接地表达了老百姓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爱戴和怀念。
端午节时,我们家的门口,窗户上都会放艾草,据说可以驱赶蚊虫。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会洒上雄黄酒,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妖魔鬼怪,会一帆风顺,家泰安康。端午节时每个房间都会挂上菖蒲,据说它可以驱邪逐魔。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例如:女儿节、诗人节、重五节、沐兰节······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由于巾短情长,我就不啰嗦别的了,有空你们自己找找更多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你也写一篇吧!我还等着看呢!
难忘的端午日记400字:端午粽子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http://www.yuerzhinan.com】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今天,我们仍然过着这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为的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又到端午日记250字:家乡的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就要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任然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福建,而我生活在一个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这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
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可谓是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草,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还举行划龙舟的比赛,但是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将糯米洗净并配以红枣,红豆一并包,用粽叶包成三角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知道吃不下去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粽叶撕破,便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忍不住吃一口甜味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在香气中,反复见到了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失落千年的楚国。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飞鹏正举。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粽子已经吃完了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快乐的端午节日记350字:端午吃粽子
在语文课中我们学到过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我又知道,吃粽子还与屈原有关系。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人,他生于今天的湖北,出身楚国的王室贵族,是楚怀王的侍读,即帝王师。他一心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强大,不受秦国的欺负,但奸臣容不下屈原,一次次在楚怀王的面前诬害,诽谤屈原,最后屈原被流放到汉北荒蛮之地。在屈原七十多岁时,楚国被秦国灭亡,屈原选择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当地楚国百姓在江边痛哭流泪,哀悼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们怕水中鱼鳖会吃掉屈原的尸体,用糯米烧成放,投入江中,据说这就是粽子的前身,后来这一习俗传遍神州大地,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一种民俗。各地的百姓还在这一天举行龙舟比赛,据说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留下了大量诗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离骚》《天问》《九歌》等等
中国端午节由屈原而起。这么大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单为屈原留下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节目,可见屈原在华夏子孙中的崇高地位。人们吃粽子怀念他,划龙舟怀念他。
一九五三年,联合国把屈原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快乐的端午节日记350字:端午吃粽子
我从小就喜欢吃粽子,一顿可以吃掉一个大肉粽。我有一个会包粽子的奶奶,奶奶很喜欢我和妹妹,只要我们两个说要吃粽子,奶奶准会给我们包,因为我的妹妹也特别喜欢吃粽子。
等到上小学了,我才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节目,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民俗节目。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到药店买熏药放在房间里熏杀蛇,虫,蜈蚣等毒虫,杀灭细菌,家门口要挂菖蒲,小孩子的身上还要挂香袋,香袋是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编成的,里面放了樟脑丸,据说都是为了避邪;每家每户都要吃“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泥蛋,黄瓜,雄黄酒,保佑自己身体健康。
端午节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奶奶早就做好了准备:糯米早就买好了放在家里。干粽箬也早就准备好了,而前几年难买的时候还要托浙江的姑奶奶给我们带来,如果要用新鲜的粽箬就在市场里买鲜芦箬,用芦箬包的粽子特别香。粽子的味道分淡的,甜的,咸的三种。淡的就用糯米,赤豆,绿豆,白扁豆作原料,吃的时候可以蘸着白糖吃;甜的就是糯米里裹着豆沙,红枣,莲子;吃的最多的就是鲜肉味的,猪肉要先用酱油味精等调料把切好的肉腌好,根据不同的口味对调料做适当的添减。粽子的形状也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枕头粽和三角粽:枕头粽形状像个枕头,长长的,方方的,三角粽顾名思义就是三角形状,有的一个角长长的,尖尖的,像小脚一样,又叫小脚粽。包粽子很讲究手势,我奶奶包的比较紧实,煮好吃起来就特别香。我们都喜欢吃鲜肉粽,里面是一块不肥不瘦的五花肉,讲究一点还要放个咸蛋黄,有时放点栗子,香味十足。哈哈!端午节就是粽子节。
又到端午日记250字:家乡的端午
在家乡,人们通常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每到端午节那天,家乡最热闹的就是北大桥了,从端午节头一天晚上开始到端午节当天晚上十点多都是【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人。端午节那天,我们大家都会早早的起床,然后就去北大桥玩,从早上三点多出门到下午五点多才回家。
端午节,给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粽子是一定的,端午节那几天,在大街上都是推着车买粽子的。插艾草,老人们都会去采或者是买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芦挂在门上,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吃鸡蛋,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这儿看不到赛龙舟的,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端午节,我最喜欢买五彩绳系在手脖上,好几个月都不会拿下来。
不同地方端午节的习俗也就不一样。端午节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也是一个伟大的节日。所有地方的端午节的目的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每年最期待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端午节了。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