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我爱国画作文700字
国画,淡痕渲染、浓墨重彩,由画家以不同的手法画出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化的精髓。其披图可鉴、融化物我、画尽意在。它意趣相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最初,我对国画的印象只是觉得每一幅都是赏心悦目的佳作,但随着对它逐渐的了解我才知道,这个认识多么肤浅。有心的人看到的是画的思想。国画表达的不只是画师的技巧与心境,更多的是耐人寻思的哲思。
我学习过国画,那时刚刚接触的,我一心想着要怎样把他人的话做临摹得分毫不差,同时也特别注意笔的运用、色彩的调配、水墨的涂抹。经过了一段时间,技术长进了些,但技法却很生硬。有一天,老师让我观察她作画,我疑惑不解,但还是照做。只见她毫不拘泥犹豫地挥毫泼墨,走笔洒脱。不一会,一幅画完成了。自然大方、美观得体,而不像我这般呆板。老师告诉我,她要我观察的不是画,而是作画的方法。在画时,专注于笔怎么落怎么走是绝对画不好的。再进一步想怎样才画得像也画不好。画画,重要的是要把内心想表达的表达出来,而不是注重画的表面。把笔与心结合起来,画就能随意挥洒了。我这才懂得,画只是表达的方法,作画就像在与另一个人交谈,要通过交谈了解对方与自己。好的画要用心去画,不单指专注认真,更重要的是要赋予画感情与灵魂,如果画有了心的感应,那么就算作画者无法目视也能画出空灵的画,更能透出深远奇妙的境界。做人做事不也是如此吗?
那次之后,经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开始带领我去写生。她让我什么都不要做,安静仔细的观察。说来很奇妙,在观察的过程中,心非常平静,那些以前只不过是掠眼一瞥的树木山石、春花秋叶、草木虫鸟都深刻的映刻在心中,到摊开纸时,满眼景物。人们总对常见的事物不屑一顾,但用心去看,每一片叶子都各有形状,每一朵花,都各有美丽。很多人知道,却很少人发现。在平凡中感受不一样的美,这是对生活的细致与留心。
国画,融合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揉进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折射历史的沧桑巨变。它宛如一首壮丽的诗篇,永远勾勒出精神的不朽与伟大。
路的变迁-想象作文1000字
我叫水泥公路,出生在20世纪末,长得白净结实,一出生便受到众人的追捧,成为街头巷尾人们交口称赞的对象。我的亲哥哥——柏油路也是众人追捧的一员。在我们身上走过的都是小轿车和电瓶车,他们在我们宽大的肩膀上飞驰而过。而我的身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现代化工厂鳞次栉比,人们住进了高楼,走进了工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幸福的笑容,我也跟着笑了。
我总以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模样,后来听我的爷爷、爸爸讲起他们的故事,才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的家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爷爷叫黄【育儿指南 yuerzhinan.com】泥路。说起他,那可是有一段漫长的历史。那时候,他可谓风光一时,一辆辆马车从他身上慢悠悠地走过。旭日东升时,他的身上闪耀着太阳淡淡的金光,一辆拖拉机飞驰而过,卷起漫天灰尘,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若是阴雨连绵,每逢被雨水冲刷,爷爷总会变得坑坑洼洼,满地尽是黄泥浆。车马路过,随之溅起的黄泥星子便化作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抛洒在路人的衣裤上,组成了惬意的涂鸦之作。倘若稍不留神,就会栽到水坑里,摔个狗啃泥。还有夏天的烈日将他晒得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裂缝。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少年。
俗话说:“想致富,先修路。”随着改革的春风拂过,人们给爷爷光溜溜的身子穿上了一件灰色的衣服——砂石,就这样,我的爸爸——砂石路诞生了。在他身上,马蹄子少了,光脚丫看不见了,更多的是帆布鞋的身影。人们行走的步伐也轻快了很多。虽然路面颠簸,但是自行车“叮铃铃”的响声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车轮也骨碌碌地快速转动着,再也不用担心浮泥会堵塞车轮无法前行。比自行车转动更快的是那疾驰而过的一辆辆摩托车,在行人羡慕的目光中留下一声长啸。雨天的时候,路面仍然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水坑,溅起的水花让人们笑骂着避让,但眉宇间却满怀着对生活的憧憬。
正是这份希望,这份热情,让勤劳的人们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交通便利的追逐。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干道以及飞机场跑道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混凝土路面,一直沿用至今。我们这一代是人丁最兴旺的一代,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大街小巷可见我们的身影,乡村小路可见我们的身影,甚至连犄角旮旯的山路上,也能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的到来,缩短了城市与农村的距离,也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傍晚时分,柔和的夕阳洒在我们身上,映出模糊的轮廓,浅浅地投在归家的人的脸上。恰逢小雨之际,淅淅沥沥的雨从天而降,哥哥那原本油亮的脸庞犹如湖面一般,静谧祥和。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还发现人们正在研发一种新能源公路。太阳能公路、风能大桥、充电公路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我当爸爸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的心中是道不尽的喜悦,我终于有儿子了!
改革开放这位魔法师,让我们家族越来越繁荣昌盛,让我们一家三代见证了新时代的奇迹!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全面小康,新能源公路的普及,相信我们家族会越来越兴旺!
改革开放话变迁_优秀记叙文900字
我的外婆是个健谈的人,没事时总喜欢和我闲聊,我也喜欢听外婆讲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今天做完作业,我们祖孙俩又聊起了“改革开放”这个话题。
“外婆,到底什么是改革开放啊?”我望着外婆笑眯眯的脸,稚气地问。外婆告诉我,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总书记开创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生活的徐家汇来说吧,也毫不例外。现在的徐家汇是高楼林立、霓虹闪耀,立体交通四通八达,马路宽敞、街道整洁,小区景物高雅、空气清新,人民居住条件改善、富足而祥和,但三十年前,徐家汇可不是这样的。30多年前,外婆一家十多口人,就挤在我们学校附近小巷里的一间老房子里。当时,这一带是有名的棚户区,一间房子和另一幢间房子挨得很紧,中间搭了好多小棚,只留出八、九十厘米走路的地方,每次走进走出都不方便,行人交错都要侧着身走;一到下雨天臭水横流,三伏天则是蚊蝇乱飞臭气熏天。那时生活艰难,吃饭穿衣都得凭票,外婆家因人多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后来为了生存,舅爷和外婆只好去了昆明和新疆工作和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截然不同的变迁。外婆外公也退休回到了徐家汇,住的是有电梯的大房子,小区到处是整洁的绿树草坪、宽敞的道路、别致的路灯,白天是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晚上则灯光璀璨,美丽幽雅。七十年代的外婆就没穿过漂亮衣裳,常年是蓝色、灰色、黑色的衣裳,还常常是补丁加补丁。现在,人们穿着讲究时尚,个个富有个性。外婆的衣服也是堆满衣柜挂满屋,经常打扮得跟模特一样。外婆经常说我有福,他们那会儿一天两顿饭常常是半饱,难得吃一次肉就像过年。而今,楼下的超市想吃的东西应有尽有,更别说徐家汇那些大商厦里,北方的,南方的,台湾的,港澳的,还有外国的,美食多得数不清!
外婆说她这辈子很辛苦,那时妈妈和舅舅在徐汇区上学,她和外公在新疆工作,每年的学费就让他们愁啊愁。而现在,学校施行免费的九年制教育课程,课本簿子都不收钱,甚至有些家境困难同学的午饭都是免费的。国家还大量拨款,改建、扩建了大批校舍。听到这儿,我连忙大声插话:“外婆,我们的学校就建设得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是啊,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说也说不完,我相信经过2010上海世博会的洗礼,徐家汇会变得更美、上海将变得更和谐文明、祖国将变得更发达、更富强!
打渔寨的变迁
在假日里,我到外公家去看望外公。无意中,发现外公家的房子屋檐下吊着一只独木舟和一支撑船用的竹篙。它们看起来象是老古董一样:船非常破旧,上面有许多虫洞;颜色发黑,船身里里外外都结满了蜘蛛网;船和竹篙有的地方还破裂开来。显然,这船很久没用了。我感到十分疑惑不解:为什么船会高挂在屋檐下呢?于是我去找外公问个究竟。他长叹了一声,我的话引起了他辛酸的回忆。外公给我讲述了有关这只船的故事:外公家门前不远有一条河。原来,那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在晴朗的日子里,可以看见洁白椭圆的鹅卵石,一丛丛碧绿的水草,还有成群.结队的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草丛中不停地穿梭嬉戏。住在河两岸寨中的人们都以打鱼为生,因此这个寨子名叫“打渔寨”。外公那时是寨中的打鱼能手。每次划着这只船在河里打鱼,总是满载而归。家中有客人来,拿不出别的什么好菜,却能端来鲜美可口的鱼肉。除了打鱼,人们还用河水洗菜、洗衣服……凡是要用的水,都从河里取。河的中间,有一块奇特的大石头。这块石头方方正正,河水刚没过顶。因为看上去特别象块大豆腐,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有趣的名字—“豆腐塘”。它是寨子的象征。每到洗衣洗菜时间,两岸人们就隔着河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起来。清清的河水流淌的哗哗声夹着人们的欢笑声和渔翁吆喝鱼鹰的声音,在山里回响成一支欢快的曲子……河水哺育了山里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欢乐。“而如今……”外公说到这里,又长叹了一声,不说了,他苍老的脸上泛起了缕缕忧愁。
我来到河边.立刻明白了外公为何如此忧愁。这条河,现在已变得面目仝非,成了一条十足的污水沟。河水脏得发黑,水面上飘满了污秽的油渍;河边堆积着厚厚的脏物、河水散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河底那些洁白椭圆的鹅卵石,现在已经一点看不见了;那块方方正正的“豆腐”,如今已被埋没在污黑的波浪下面,不见天日了。在这样的河里,水草、鱼,一切动植物统统消声匿迹,只残留着几具遗骸在河中,记载着这条河经受磨难的历史。河的两岸找不到一个人,河面上也没有一只船。客人再也尝不到鲜美可口的鱼肉。没有了鱼,“打渔寨”成了一个令人回忆又深思的名字;船,也就只能高高地搁在屋檐下,长久不用了。昔日人们的欢声笑语.还有那渔翁的吆喝声,如今消失了,只有污浊的河水发出的哗哗声,在空寂的山里回荡,回荡成一支悲哀的曲子……原来哺育山里人的河水,现在却带给人们无限的忧愁。
见到此景此情令人不禁深思:当今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社会和科学都在不断地犮展进步,而一系列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水质破坏、气候变暖、臭氧破坏、普降酸雨、物种消失.噪声污染、能源枯竭……,一个又一个严峻的现实向人们不断敲响环境危机的警钟。那么,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自然因素而造成的天灾吗?不是!其中绝大多数是人为造成的,是人祸。象乱砍滥伐、超标排污、过量幵采、不合理利用资源等等。由于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还可能导致其它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由于乱砍滥伐,使森林植被减少、导致水上流失、土地沙化、物种消失等;又由于超标排污、过量开采,致使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引起气候变暖、普降酸雨、臭氧破坏,而这些又造植被减少、物种消失的另一主要原因。这种恶性循环是致使环境遭到广泛破坏的重要原因。大自然是慷慨的,她为人类的犮展无私地贡献自己的一切;同时大自然又是公正的,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人类严重侵害时,就必然会对人类作出应有惩罚。有一句话这样说:“人类目前在世界上可以说没有天敌;但是如果继续破坏环境,人类的天敌不久就会从自身出现。”环境问题巳经直接关系到了全人类的切身利益。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曾是多少科学家发自肺腑的呼吁。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社会各界对此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大多数人已能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这样,我们就有希望。河水一定会变清,一切环境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从太空望地球,地球还是那样无比美丽—她是宇宙中的一顆希望之星!我们需要地球母亲的关怀;地球母亲也需要我们的爱护!
玩具变迁
我总爱追着爷爷问一个问题:你那时候玩什么玩具?
爷爷小时候,祖父会带着爷爷上山,寻找好一阵,挑选出那根粗细匀称,长相整齐的“Y”字形树杈,就砍下来带回家做弹弓。那时的弹弓除了要寻找到一根标准的弹弓柄,还用需一根粗粗的、结实的橡皮筋,缠绕在树枝两头,再用废弃的塑料烧成塑胶水,把塑胶水一滴滴小心地滴在皮筋的接头,把皮筋凝固住,剩下的塑料水倒在沙堆上做成拖物皮,一只威力十足的弹弓就制作完成了。爷爷用这只弹弓进山打鸟,下水捉鸭,每次都带着满满的收获得意洋洋地凯旋而归,别提多威风了,邻居的孩子可羡慕了。那只弹弓承载着爷爷简单的童年。那只弹弓一直挂在老家的堂屋里,依然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只是现在没有人再玩它。
爸爸的玩具和玩法就增加了很多。大多是自己做的,有风车、风筝、陀螺、铁环等。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爸爸给我讲自己做风筝。竹子要削成极细长短一致的竹片,固定成“十字架”形状。一张极薄的正方形油纸画上喜欢的画,四角分别剪出小孔,固定在“十字架”上,缠上丝线就可以放飞了。爸爸常带着自制的风筝,逆着风,飞奔在田埂上,风筝随风直上,像是带着爸爸的梦想翱翔空中。现在我偶尔还放飞这只风筝。爸爸看着它飞得这么高,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从小就要比他们幸福多啦。我的玩具就琳琅满目,花样别出,溜冰鞋、格式玩具枪、陀螺、积木……很多玩具都具备了,声、光、电的高科技元素,样式也精美了许多。我常拿着些新奇的玩意“请教”爷爷,我们爷俩也因此为了彼此不同的想法而进行讨论,爷俩乐此不疲地玩在一起,乐成一团。
爷爷说我的玩具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跟我一起玩玩具很幸福。爸爸也说他比爷爷幸福,我比他幸福。我也这样觉得。爷爷那时是山林里的快乐。爸爸那时是田野间的快乐。而我的快乐来自他们却比他们多得多。经过爷爷那一辈,爸爸那一辈,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我从我最心爱的玩具上体会到了。到了我们这一代也必须抗过祖辈的旗帜,努力奋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