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过去的自己-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800字
这是一本享誉美国的作品,这也是一本深受人们喜爱的新人处女作,这更是一本未来可能会成为经典教育标杆的不朽之作。我在它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女孩在教育的影响下尘封、告别、和解过去,以及拥抱新生活的坚毅。
作者,塔拉是一个17岁前未上过学的女孩,她的童年充斥着父亲极端的控制,家人不断妥协的欺骗,哥哥无端的暴力折磨,乃至所有人的封闭愚昧(塔拉的一家被摩门教徒无善的忠诚和对政府外界的荒谬言论束缚)。在这样一位有着剑桥,哈佛,哲学硕士,历史博士等光鲜标签的背后,很难有人能看出这个姑娘被偏执、压迫、欺骗束缚着的令人胆寒的过去。
我曾在看完塔拉前半生经历时,捶足顿胸、咬牙气愤于这个家庭的不可理喻。但当我第一次看到结局时,我便释怀了所有的愤怒和不甘。塔拉,比我想象的勇敢。她在最后原谅了过去,去了一趟那个包裹着她十余年的家,重新开始认识,曾经有着一丝觉悟的过去的她,将自己与不堪分离。更坚信的接受着教育,我被她的自省和坚毅打动。
不禁想起当今的我们,可能极少会有塔拉般失控的童年,但我们又何尝不与她相像?格局的局限和失败的束缚无不在阻挡我们,我们所处的脚下好像是激荡的水面上的一叶孤舟,是教育在不断推动它翻新、远行,渐行渐远的驶出小渠!那遥不可及的海域其实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又何尝有勇气奔赴未知呢?塔拉这一点就比我们勇敢。她的如锦前程,定于她决心踏出牢笼般的家的那一刻。指明了一个方向,她便敢于前进,努力,她尝试不断的改变适应。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去打破过去呢?
有人说女生学历不必太高,有人说孝子不必不远游。还有人说,未来的工作够安稳就好……太多了,我们听到的声音太多了。过去的条条框框,为什么不去拆掉呢?我每一天醒来都很想告诉自己,今天的你是全新的,无论过去,不问将来,人若是不告别过去,哪里会更清醒的选择决策呢?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它让我认识到了:鸟儿不一定要过树上栖息捉虫一生,它也可以飞往高山,展翅于长空。因为我相信:教育会带领我们爬向一座高山,到达高山之顶,看清世界!
跟读《白夜行》有感800字
《白夜行》是东野圭吾又一力作,故事是由一场凶杀案而起,似乎直到终局,都没有凶手,这让很多人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无法自拔,唏嘘主人公的命运。
故事主人公亮司和雪穗是两小无猜的一对儿,可他们却不幸遭遇了亲人的死亡。首先是亮司的父亲在一栋废弃建筑里被杀害,不久雪穗母亲意外死于煤气中毒,但是警方一直找不出真凶。
此后二十年,雪穗和亮司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跻身上流社会,一个游走在底层,而他们身边的人接二连三离奇的死去。警察追踪二十年,发现了惊天秘密。
二十年前在一栋废弃建筑内,几个捉迷藏的小学生通过一个通风管进入到一个房间,发现了一个凶杀案现场,法医检查死者是被锐器刺死,现场没有打斗痕迹,也没有凶手指纹,足迹。不过,警察注意死者皮带扣的孔比平时宽松了两个孔的距离。死者身份是一个当铺老板,亮司的父亲,当时亮司正上小学。警察调查发现雪穗的母亲有嫌疑,有证据显示雪穗的母亲和亮司的父亲频繁接触会面,雪穗母亲的情人一个货车司机也成为调查对象,可没想到不久这个司机死于车祸,而雪穗母亲死于煤气中毒。
线索断了,案件陷入死胡同。这一系列事件与亮司和雪穗有关,原来当年因为看不惯母亲和自家当铺的货车司机在家里偷情,亮司独自跑到废弃大楼的通风道里玩耍,却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好友雪穗实施性侵的不堪一幕,惊惧与愤怒使得这个年仅11岁的男孩用剪刀刺死了自己的父亲。雪穗为何会遭到性侵?原来雪穗的母亲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顿,居然强迫自己年幼的女儿出卖肉体。这段肮脏的经历让雪穗的心灵逐渐变得扭曲【http://www.yuerzhinan.com】,而亮司也由此目睹了成人世界的阴暗、邪恶,为了保护雪穗他逐渐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雪穗母亲死后雪穗被远亲收养。被收养后的雪穗,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才智——或者可以直接说是心机,一步步走进上流社会,成为一个光鲜亮丽的贵妇人;而亮司则一直游走在社会底层,他凭借灵活的头脑,一边经营自己的小生意,一边暗中为雪穗提供帮助。
故事的结局,刑警一步步逼近真相,亮司走投无路,最终他从雪穗的新店楼上一跃跳下,用自己的死亡将真相永远埋葬,让雪穗彻底脱身,得到“自由”。这一切全部原于原生家庭的腐坏,没有遇到一个良师益友,自己没有走上光明正确的道路。
跟读《简爱》有感600字
《简爱》讲述的是自由父母双亡的简爱被寄养在里德舅妈家,在那里饱受了舅妈的质疑和虐待,十岁之后被送入慈善学校,那里环境艰苦,让简爱面临着生存的考验。
从小饱受磨难的简爱深知,无论生命面对怎样的挑战,她都从未放弃自我成长,她不会做顺从舅妈而迷失自我的简爱,在里德舅妈家,简爱一有时间就跑去看书。到了慈善学校他依然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可不管外界环境多艰难,她都坚持努力读书,并在六年后凭借优异成绩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命运永远会眷顾那些始终坚持自我成长的人。
简爱后来离开了慈善学校,她来到罗切斯特家中成为一名家庭教师,在和雇主罗切斯特接触中,她不卑不亢,自尊自爱,深深吸引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的见识和睿智也让简爱心动。不幸的是,罗切斯特有一个精神失常的老婆,简爱知道她不应该破坏别人的家庭,不该放弃尊严,于是她选择了离开。一年后俩人再次相遇,罗切斯特的妻子葬生火海,而他为了救妻子失去了一条胳膊和双眼视力。在简爱的眼里罗切斯特的残缺并不是两人之间的障碍,她反而更欣赏他的付出,从而回到了他的身边。
而简爱也曾因为舅妈对她的苛刻和诬陷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但是朋友海伦的一番话让她放下了怨恨,那就是我们不该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怨恨上,忘掉那些痛苦,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人,让自己更快乐些。宽恕别人让自己获得自由。于是简爱回去陪临终的舅妈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舅妈怀着歉意离去,简爱重获新生。我们都要重新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虽没有她那么辛苦,但是在我们的享乐生活里我们究竟是获得了什么,带着思考生活才有意义。
跟读《放学后》有感600字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故事是发生在一所女子高中,书中的主人公叫做前岛,是一个对教学没有兴趣的老师,因为有射箭特长,担任了学校射箭社团的指导老师,很受女生欢迎。
日子一如既往的平静,这一天早上,和往常一样,前岛在站台候车,突然身后一个陌生人猛烈的撞击他,差一点就要被推下站台。第二天在学校洗澡,又发现脚底的积水中被安置了机关,差一点触电。第三天前岛从教学楼下经过,又被陌生人从头顶砸下一个花盆。前岛很惊慌赶紧和校长反映,但是校长却不以为然。没想到几天后的校园发生了命案。
死者是前岛的同事村桥老师,是在男更衣室被发现的。前岛发现了村桥,男更衣室的门是从内部被木棒抵住,那凶手又是如何逃脱的呢?就在警方还在调查期间,学校运动会又发生了第二起命案。运动会上竹井老师和前岛更换了服装,结果没想到前岛的小丑道具酒瓶里是毒酒,竹井老师不慎喝了他中毒身亡。于是警察发现端倪就是这两起案件的死因一模一样,推测出凶手的真正目标是前岛。果然不出所料,几天之后前岛出了意外,回家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对方想置他于死地,就在危急时刻,一直暗恋前岛的女学生高原阳子突然出现,她开着摩托车将前岛救出。
其实高原知道很多内情,于是前岛通过高原提供的线索找到了真凶。前岛没有将凶手告诉警方,只是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没过多久,一个陌生人来到前岛面前捅了前岛一刀。原来前岛很亏对妻子,没有给她快乐,自由,孩子,而妻子需要一个可以给她想要的东西的男人的时候,这样他就成为了障碍,但是前岛不想妻子成为杀人犯,他没有告发她,这是他给妻子最后的爱了。
跟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1000字
这部畅销小说其实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过。塔拉和哥哥姐姐从小就不上学,像野孩子一样在山里游荡,为什么不去上学?一个女孩,十七岁之前从没有踏入学校一步,从小与家人在废品堆里捡废品。读书,让她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
塔拉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这里有无数个废料场,塔拉的家就是在其中一座。父亲长年累月的教育孩子信奉为真理,只有哥哥泰勒,他第一个因为要上大学而离开家。三哥泰勒比塔拉大七岁。他从小喜欢读书,听音乐,喜欢分类,标记,整理物品。母亲法耶从小在城里长大接受过学校教育。孩子出生后,母亲对教育持有理想主义,父亲认为孩子要学会技能无须上学。
妈妈偶尔带着孩子认字,学数学,四岁卢克患有学习障碍,泰勒十三岁时,妈妈全心教卢克认字,泰勒请求父亲让他上学。泰勒自学三角学,微积分。十七岁时想读大学,父亲惊呆了说大学教的都是谎言,父亲是个摩门教徒,他不同意子女去上学。于是泰勒逃离家去了大学。泰勒鼓励塔拉也去上学。
塔拉的成长,父母和二哥肖恩对他伤害最大,因为他有暴力倾向。有一晚,肖恩回家很晚,塔拉在客厅沙发,肖恩让塔拉给她端杯水,塔拉不想给他端,肖恩威胁她如果不给他端水,明天不送她进城。但是当塔拉去端水时,肖恩把整杯水倒在自己头上,然后抓着塔拉的头发拖到厕所,按进了马桶,让塔拉道歉。父母知道却视而不见,默认肖恩残酷的行为是已经获得重生。
塔拉又一次被肖恩殴打,刚好泰勒回家看到了这些,泰勒鼓励她去上学。于是塔拉开始自学。终于考上大学,逃离原生家庭。但是也是她【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的原生家庭习惯让她成为校园的异类,上完厕所不洗手,不打扫屋子,生病不去医院,饿着肚子也不申请助学金。在克里博士的帮助下,塔拉成功申请哈佛大学访学奖学金,成为剑桥历史学博士。克里教授对塔拉说:“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塔拉本以为依靠自身的努力可以逃离原生家庭的束缚,可是当她再次回到家里,就好像进入深渊,父母和哥哥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而是认为她是异类,塔拉很受伤,精神崩溃,逃避现实。后来经过心理师的帮助和自我调整才完成博士论文和答辩。
无奈的她最终勇敢的与原生家庭断绝联系,重获新生。
读书,是人一生最好的修行。读书越多,境界就会越高,格局也会越大,看待的事物更是广阔。读书越多,越能理解这个世界的不容易,从而越发现身边的美好。读书越多,就如同对话过形形色色的三观,你便会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读书,让我们能感知多元世界,感受众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