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信仰,逐梦未来-读《永远追随》有感700字
在我记忆的沙滩上,许多书籍就像一行行深浅不一的脚印,岁月的湖水一冲,它就无影无踪。唯有一本书,它就像那岸边的一棵大树,深深的扎根在我的心中。它就是《永远追随》。
这是一个关于觉醒、救赎和诺言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信仰、价值和荣耀的故事。它讲述了两个少年去寻找被红军借走未如期归还的毛驴,路上困难重重,但得到了许多帮助。最后,坚定地踏上革命的道路。
当翻开它时,我的脑海里有太多的疑问:永远追随?追随谁?为什么要追随?追随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一开始我简单地认为,只是两位少年为了讨回对于村民而言重要的财产——毛驴,对红军队伍的跟随。可是读到后来,我发现自己理解的太浅显了。
在“寻驴之路“上,他们见识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残酷,也感受的敌人的惨无人道。毛主席带着红军战士们在战争一线拼死抵抗,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从香花岭到延安,两位少年跟随者红军队伍,看到红军队伍与百姓共患难,细微之处见其伟大和无私。当毛主席得知毛驴事件,主动承认错误,哪怕自己身为长辈,只要做错事情,也不会遮遮掩掩。随后便让大老魏和马天来冒着生命危险,送他们回家。但回去之后,却发现他们的亲人全都被惨无人道的敌人杀害了。悲怒之余,他们才明白红军队伍正在做的事,是在拯救饱受战争荼毒广大劳动人民。红军队伍是人民的队伍,是值得信任,值得托付,值得永远追随的。此刻两个少年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我想此刻,我也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信仰。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今日的幸福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也要向两位少年学习,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中华民族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存在,绝不能固步自封。作为小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祖国繁荣富强的明天而努力奋斗着!
高尔基曾说过:“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让我们追随信仰,逐梦未来!
永远跟党走-读《永远追随》有感650字
马蹄踏出的一阵阵尘土,让我难以呼吸,腿又软了,手又麻了,我瘫坐在地上,望着远去的大部队,那有力的跺脚声还在我心中回荡....
一个喷嚏,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永远追随》那几个镀金的字,在灯光的照耀下更璀璨了,永远追随,呵,不就是永远跟着吗?不,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这个故事的结尾,周三才和陶百川,将永远跟着战士们一起打仗,第二,也是让我们现在的孩子永远跟党走。这个题目是多么精巧啊!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借住到周三才和陶百川家里,在红军撤离时,借走了毛驴小白,却没有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小白,两个少年踏上了寻找之旅。由此一步步进入红军长征途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的现场。
跟随着主人公的目光,我们也看到了红军的艰难、困苦,很多红军好多天都没吃东西了,有些红军连觉从来都没有睡的安稳,还有的红军被炮弹炸的眼睛都瞎了,可他们还是一刻不停的忙着,忙什么?忙什么?忙着打桂军,忙着打湘军,忙着打国民党忙着成立新中国呢!
也许有的人就会问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给红军洗衣服,给他们做饭,给他们当后勤呢?”可是国民党太残忍了,就连老百姓给红军搬东西,都【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会灭门之灾,更何况给红军做几天饭呢?那肯定要杀几辈的人了,这就是当时国民党的残忍,不顾老百姓的性命。而我们又怎么舍得让老百姓受苦呢?
在这本书的结尾:周三才和陶百川,因为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鼓舞,也毅然走上了跟着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道路。
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战士们的生活艰辛,也感受到了他们不惧困难,不怕危险的战斗决心。正是这样的精神和力量,让我们走向了光辉之路。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跟党走,在党的指引下,开拓视野,敢于创新,为祖国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永远追随》-读书感悟650字
科罗廖夫说过:“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是呀,书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乌皮特也说:“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而最暗淡的生活道路。”没错,书像是一盏灯,它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变得快乐,让我们感慨万千,让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也就是说,书籍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暑假,我认真的品读了柳建伟先生的《永远追随》一书。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长征期间,红军来到香花镇的两个少年陶百川、周三才家居住。临行前,警卫马天来借走了他们家的劳动主力——毛驴小白,但没有及时归还。于是,陶百川、周三才踏上了寻找毛主席的旅途,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毛主席能主持公道。当他们找到毛主席时,毛主席郑重的向他们道歉,并且用两匹马补偿,但是,他并不知道毛驴小白的去向。便让大老魏、马天来护送他们回家。当他们回到香花镇的时候,发现毛驴小白自己回来了。但国民党发现了他们家通共,便杀了陶百川的父亲。随后他们的奶奶也上吊自杀。看见亲人被害,陶百川和周三才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红军......
这个故事突出了一个主题——诺言,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要遵守诺言,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从这本书中,让我体会到了诺言的重要性,西塞罗说过:“没有诚实,何来尊严。”是啊,正是红军诚实守信,才换来老百姓的爱戴,正是红军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遵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情说到做到。只有我们守诚信,别人才会相信我们。无法兑现承诺时,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弥补,避免误会再次加深。
最后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新时代好少年,同时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牢记我们的使命: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加油!
永远追随-读书感悟600字
在这个缤纷多彩的暑假里,遨游在书海之中,有一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远追随》。
故事的主人公陶百川和周三才,家中顶梁柱毛驴被红军借用后,未如期归还,为了讨回这对他们家庭十分重要的财产,两位少年便踏上了寻驴之旅。旅途中,他们意外地进入红军长征之中,还亲眼目睹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几经危险,历经千辛万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毛主席的帮助下,得以拿到了赔偿的马匹踏上了归家之途。
少年的勇敢令我敬佩,红军的英勇令我钦佩,书中的很多情节都令我难以忘怀。尤其是有一个情节更让同为少年的我不得不大加赞叹,当李天佑听陶百川、周三才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依他所见,建议用马匹来赔偿小白,但陶百川坚守原则,借什么还什么,依旧希望还是由马天来找回毛驴,不占人家一丝便宜。读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清官海瑞的故事,“海阎王”上任淳安县令,立马下令:除朝廷俸禄之外的钱一律不许收。以身作则,他不领火耗,步行上下班,上堂审案下堂种菜,不应酬不贪污,只拿该拿的俸禄。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坚守自己的原则,尽管得罪不少人,但明朝第一清官名副其实。
无论是陶百川还是海瑞与否,这种坚守原则、正直律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它适用于每一个人,不禁想起,爸爸在我的成长路上一直警醒我:“孩子,我不求你一定要有光辉的成就,但你一定要正直磊落,正直是最根本的道德品质,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原来,这就是爸爸的期待,书本让我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同学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坚守原则、正直律己是为人之本,让我们将书籍中的知识履行于生活之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追随内心的信仰-读《永远追随》有感650字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这是罗曼?罗兰的一句关于信仰的名言,就在这个充满欢乐笑声的暑假中,我心血来潮地看了一本关于信仰的书——《永远追随》,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本书是由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编写的。书中讲述了两个少年--陶百川和周三才与他们的家人平静而有希望地生活着,他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与快乐的来源是一匹勤劳能干的驴子小白。红军长征时借住他们家,经过数日相处【yuerzhinan.com】后,感情日渐浓厚,红军转移时借走了那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驴子。然而红军却没有按照诺言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如此重要的财产,陶百川和周三才踏上了追寻之旅,并由此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记得那个早晨,天上有黑沉沉的敌机在不断轰炸,无数红军冒着炮火,在汹涌冰冷的江水中泅渡,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瞬间,鲜血就染红了江水......
这个故事的动人情景,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如果当时陶百川和周三才并没有决定去追寻毛驴,就不会经历这后来的种种事件;如果红军当时丢下陶百川与周三才不管,就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因此丧命;如果我当时也在那湘江战争中,就不会像红军那般镇定。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陶百川与周三才这两位少年与陶家驹、陶柳氏执着勇敢、坚强不屈、正气凛然的美好品质,令我感动的是红军们那舍己为人、严以律己、言而有信的高贵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长征那永垂不朽的精神。对比了文章的人物,我不禁心生愧疚。而另一颗小小的种子也在我的心中萌发,我以后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树立自己心中的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
在新的时代里,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将永远追随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不辜负老一代革命家的付出和期望,我们一定会传承红色基因,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永远追随》-小学生读后感550字
在这炎热且漫长的暑假中,我读过了许多的书籍,其中《永远追随》是我最为喜欢的一本,不得不说,它也是一本很让我受益的书。
初读这本书,书中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毛主席在香花岭住了几天,之后就继续出发,与桂军抗衡。但是,发生在陶百川跟周三才身上的事并不简单,他们为了一头毛驴,或者不只是一头毛驴,而是为了红军对他们一家的承诺。他们找红军走了二十来天的路,在这二十来天里,他们经历了生死,用少年的眼睛和情感见识了战争的残酷,但是这并没有让他们畏惧,反而多了一份坚定。在他们的坚持下,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毛主席,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当他们再次回到香花岭的时候,他们的家园被桂军所毁灭,从此以后他们就跟随着红军,一起保卫人民。
读完全书,从心底里非常敬佩那两个小孩,才十二三岁就不怕死亡,仍然可以坚持着,不退缩。一个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做到,而他们却能做到。
再一目十行地翻阅一遍,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往往许多事情只要多一份坚持,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但往往我们最缺的就是那一份坚持,让我们与成功擦肩而过,一次不要紧,但两次,三次,我们会离成功越来越远,所以一定要学会坚持,它比美貌,财富,更加重要!
它虽然不见书于正史,却极有可能发生在历史洪流的缝隙中,并作为因果链条的一环,见于人们的内心。所以我愿把这本书再品读一番,我想我会领悟出更深的道理。
我也一定会做一个像书中两位小孩一样勇敢!坚强,绝不屈服于现实的人,谢谢你,让我终于找回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