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游记-游记作文600字
暑假期间,我和几个小伙伴在父母的带领下一起去了享誉中外的“乐山大佛”游玩,乐山大佛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文化圣地。
刚到大佛的入口,就有一个巨大的“佛”字。导游告诉我们:“来乐山大佛旅游,都是围绕这个‘佛’字。左边的单人旁代表人,右边除掉两竖就是‘弓’字,‘弓’的弯曲表示人生的曲折与坎坷,两竖表示经历坎坷之后的成功。”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一路爬向了山顶,我们看到了大佛的头顶。从拍回来的照片里看起来,我们还“摸”了大佛的脑袋,也是为了图个吉利。
从山顶往下看,山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看起来像一只只小蚂蚁,有趣极了!在乐山,有许多的外国人也千里迢迢来这儿看大佛,大佛可真的算是名扬中外。山顶还有一个凌云寺,凌云寺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古寺之一。在凌云寺的顶端,有一尊小小的佛像。寺里有三尊佛,是三尊如来佛,因为三尊佛的形象不同,所以代表的寓意也会不一样。就在我们要进寺参观的时候,才注意到有三扇门,导游对大家说:“你们知道我们该进哪扇门吗?”有人回答说进中间的门。导游又说,可以,但这代表他要出家当和尚了。所有人大笑。参观完凌云寺,我们就开始从栈道下到大佛脚下去了。
开始,大家精神奕奕,可是越往下走梯子就越来越陡。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游人们是走一步停两步,好不容易才走下来。
大佛背山面水,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有20多层楼那么高呢!耳朵大得都能装两个人了。
最后,我们在大渡河、清衣江、岷江翻腾的水花中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次乐山之行。
厦门游记-游记作文550字
2018年的寒假,我们家和父亲发小一家去了厦门游玩。
到了厦门,我们一行八人乘船到了鼓浪屿。先找到了一家旅馆,把行李放了。由于岛上不能开车,只好步行。这样走了一来一回,脚也有些酸了。
放置好行李,已是下午一两点了,我们的肚子也开始咕【http://www.yuerzhinan.com】咕地叫唤起来了。我们赶紧走进了一家饭店,本想随便吃点,点了几碗粉,可没想到一吃就停不下来,手打牛肉丸咬起来很有嚼劲,粉也很好吃。不会像普通的粉店里的粉一样粘牙。我正吃着,听见“嗵,嗵,嗵”的响声,我借上厕所的名义溜到后面去,发现是一个壮汉抡着一根铁棍在大摊肉上砸,沉重的铁棍稳稳地落在牛肉上,那娴熟的动作,那悦耳的声音很吸引人,很有节奏感。果然是手打牛肉丸啊!
吃饱了,我们在沙滩旁散步,我时不时蹭下去,捧一捧软软的沙来观察。发现这些沙子很细,张开手,放下沙石,就像一条黄色的丝带飘在空中。我有一次捧沙时,在手中发现了一个白白的东西,放下沙时才发现那是一个小海螺。我放在手中,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十分优美,象牙白的外壳在阳光下发出温和的光泽。我觉得它很漂亮,准备带走它,可惜后来丢了,找不到了。
夜晚,我们吃完饭到海边散步,徐徐的微风让我觉得很舒服。我望着海面,因为有风,海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月光在海上碎裂成许多片,没过多久又合成一个完整的月。风停了,海上映出了对面无数美丽的灯光,双子塔则格外突出,像两只并肩而行的船。
现在,我躺在床上,脑子里经常回想起在厦门那些天的事,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次旅行啊!
老乐山观灯展-中秋节作文500字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们提前吃过晚饭,爸爸开车带我们全家直奔老乐山去看灯展。
汽车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老乐山。抬眼望去,这里已经成了光的海洋、灯的世界。只见到处灯光闪烁,色彩斑斓,流光溢彩,一派富丽繁华的景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笑容可掬的财神爷,财神爷的面前堆满了金银财宝,奶奶看见了,笑着说:“财神到,财来到,2019要发财。”爷爷接着说:“是呀,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富有啊!”
穿过长长的花棚,面前的空地上摆满了形态各异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熊大熊二灯、牧童戏牛灯、鲤鱼跳龙门灯……今年是猪年,猪当然是主角了。快看“金猪闹春灯”,有两米多高,一头大金猪和五头小猪在美丽的宫殿里飞奔着, 大猪憨态可掬,温柔地注视着猪宝宝们。小猪俏皮可爱,有的在宫殿里攀登、嬉戏,有的好像在给游客打招呼。快看,巨大的“龙凤呈祥灯”,金色巨龙足有10米长,蜿蜒盘旋,腾空而起的样子非常威武;凤凰灯色彩斑斓,栩栩如生……
这时,爸爸说:“打铁花快要开始了,我们往前面走走吧。”我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花灯区,随着人流,来到了打铁花指定观展台。晚上7时,讲解员报幕:“打铁花实景演出正式开始。”只见打花艺人们一人紧跟一人,一棒紧跟一棒,用花棒打起铁花,铁花冲向夜空,犹如火树银花,绚丽多姿,流光溢彩。
那五彩缤纷的花灯,照得黑夜如同白昼,使人们看到生活的甜蜜。那气势磅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神秘惊险,使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乐山大佛游记_暑假旅行作文900字
弹指之间沧桑巨变,风生水转惊涛震撼。中国,有着许多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圆明园、故宫……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乐山大佛了,因为当我站在佛前,突然觉得我好渺小。
乐山大佛是四川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频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
我看着这尊佛像,眼前浮现了当时人们造佛场景。有许多能工巧匠聚在一起雕琢大佛,老百姓也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人们一只手拿着雕琢的刀,一点一点的雕刻、雕琢着。住在岩下深潭里的水怪,每天被岩石上的石块打得胆战心惊,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们从岩上卷到水里淹死。石工们眼看怪物涌起水来,就纷纷捡起岩上的石块向它打去。岩石像冰雹一样,不一会儿,就把水怪埋葬在乱石堆里。从此大佛岩下,风平浪静,而大佛的样子也一天天显露出来。人们每日每夜,时时刻刻都在建佛,有时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有时累得气喘吁吁。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经过了九十年,大佛终于建成了。
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凌云寺中的海通和尚见三江水势如此猖獗,水中必有水怪,在岩石上刻佛像借菩萨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了刻佛像的事,然后去化缘了。谁知化缘回来,爱财如命的官吏恐吓老和尚,要是不交钱,就挖去他的双眼,老和尚自己挖去了双眼保护修大佛的钱。官吏因吓住而往后退,结果身后是悬崖,就摔死了。那眼睛又飞回了老和尚的眼眶,从此谁也不敢敲诈老和尚的钱。经过九十年,大佛终于完成了。
我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这尊大佛像,心情汹涌激荡,这么大的佛像,古人可以在九十年里完成,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能修出这么大的佛,一定是古人凝聚了聪明和血汗辛勤的。此时此刻,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
俱往矣,凌云险阻乱云飞渡,挡不住横空出世的乐山大佛,若雪山上的雄鹰振貉着钢铁的羽翼,扞卫者中华“三江汇流”的安宁和祖国神圣的尊严。
虹口游记-游记作文650字
暑假了,星期五下午爸爸带我来到了美丽的都江堰。我们欣赏完那汹涌湍急的江水,吃了美味的龙虾、田螺,便准备前往我们的目的地——虹口。蜿蜒的山路把我弄得头晕目眩,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后,我们终于来到了虹口。
到虹口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了。我们找了一家名叫“高原山庄”的旅馆过夜。可能是太累的缘故,我一倒上床就睡着了。虽然晚上还下了大雨,但第二天天气的不错,爸爸便带我在周围游览。路上,我们经过了一个猕猴桃基地,树上结了许多绿油油的猕猴桃,令人馋涎欲滴。我看到地上掉了个猕猴桃,于是把它捡起来带回了家里。我还看到了一个“5·12”地震遗址,它原本是一条公路【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但因为地震,耸起了三米高。
路上我还看到了农民种的甘蔗、辣椒、豆角和苦瓜。因为山里气温低,所以苦瓜刚刚结出,还很小,和我们吃的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塔楼。塔楼有三层楼高,像亭子一样。也许是因为时间久,没人上去,所以已经损坏了,也结了许多蜘蛛网。爸爸用木棍把蜘蛛网缠掉,我们便小心翼翼的上去了。在塔楼顶上,极目远眺,风景一览无余,真是美丽极了。
下午,我们下山,来到一个漂流区,那里有许多的人在漂流。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鞋、帽和救生衣,坐在一个橡皮艇上,橡皮艇便随着急流冲漂下去了。因为人太多,而且前一天晚上还下了雨,水又急又浑还很冷,所以我们没有漂流,这让我很扫兴。但是,爸爸带我下江涉水了。水不深,但很急,也比较凉。我把脚伸进去,发现有很多石头在江底。石头扎得人脚很痛,江水的急流冲的人难以站立。
回到旅馆后,我们又看了会儿电视,这一天便这样度过了。
第三天,我们吃完早饭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个美丽的风景区。
啊!多么难忘的虹口之行!
汉阴游记-游记作文600字
说到汉阴,大家都会想到:汉阴炕炕馍、涧池烩面片。吃是人一生中最享受的事,对我这样一个吃货来说,每次来汉阴,都会美美的吃个够。
这次,我们主要来观赏汉阴县一年一度的菊花展。放眼望去,一片片黄的、白的、紫的、红的菊花田,色彩艳丽。还有用菊花摆的成各种造型,栩栩如生。最多的是杭白菊、雏菊。有只能观赏的,也有药用的。我和这片花田的主人——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交谈了许久,从他那里了解到,这片菊田共有68万平方米,每年净赚100多万。我不禁感叹道:原来学好知识,不怕辛苦,就会有这么大的收获,真厉害!
告别老爷爷后,我们来到“三沈”纪念馆,这是为纪念汉阴县了不起的沈氏三兄弟而修建的。虽然来时天色已晚,已经闭馆,但我们从馆外的展板上了解了三沈的一些故事。
老大,沈士远。著名学着,庄子专家,曾任燕京大学教授,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
老二,沈尹墨。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曾任北平大学校长,著有《二王法书管窥》等作品。兄弟当中,他对社会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老三,沈兼士。中国语言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曾担任北平文学院院长等职务,著有《广韵声系》等作品。
三沈兄弟一生游学中外,学古贯今,造诣非凡,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学大师。
整个纪念馆幽静清雅,淡泊大气,无不彰显沈氏兄弟卓越的文学风骨!
我们还走上了明朝修建的古城墙,看了看清朝建造的文峯塔,文峯塔是汉阴县城的标志。
汉阴县真是人杰地灵!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
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大佛为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乐山大佛的宏大气派。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远望看不出。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不断有水淌出。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乐山大佛真美丽啊!
乐山大佛-游记作文700字
历经千辛万苦(排长队),终于看见了这来之不易的大佛。
自九曲栈道而下,便可以一睹大佛真颜了。徐徐而下,从栈道一点一点下去,佛像也慢慢地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栈道两旁石壁上的小佛雕像,更显得大佛庞大壮观。走到大佛脚底的观光台,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大佛如一座山,双手扶膝,神情自然,和谐。“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如高楼,人们就好像一只只小小的蚂蚁,正在驻足观望。
乐山大佛修建于唐代,一尊弥勒佛雕像,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它位于位于三江(青衣江、岷江、大渡河)汇集之处,那里水势相当的凶猛。海通和尚为了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了这尊大佛。
我想起了建造大佛的海通和尚,一千两百多年前,在各方面都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修筑大佛,历经千难万苦,一代人又一代人,最后终于修成了这座庞大巍峨,栩栩如生的大佛。三代人的血汗在此集聚,多不容易。
大佛的面庞是慈祥的,注视着芸芸众生,关注着民间的疾苦,似乎在保佑着土地上的人们。我也虔诚地向大佛表明了我的心意。渺小的我,正注视着庞大的壮丽的乐山大佛。俯视三江奔流向前,觉得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凉苍劲之情。这庞大的石像,已在这三江交界处双手抚膝,正襟危坐了一千多年。
上山。我沿着凌云栈道缓缓而上。大佛和蔼的脸又一点一点地被群山掩映起来。阳光斑驳着这尊巨型石像,那种怜似圣洁的光环,与大佛身前的三江汇合处交相辉映,缓缓地荡漾着,荡漾着……我注视着大佛,他也好像注视着我,和蔼而又慈悲。爬着栈道,有些疲倦,而栈道两旁的雕刻很多,都在诉说着大佛的壮观景色。
离开景区。我想看看这几座山的全貌,据说貌似一座巨型睡佛。来到河对岸,果真如此。这巨型睡佛是以乌尤山为头,眉眼分明;凌云山为体,体态匀称,神情安详,姿态和谐。原来,真正的佛不一定高高在上,而是横卧于群山之间,一样受人们仰慕。
这巨型睡佛的心脏位置恰好就是乐山大佛,印证了“佛在心中”的古老圣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