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元宵节-小学生优秀作文700字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元宵节。
思绪被带回到童年时期,那时的我还是个小不点儿,总是喜欢探索新鲜事物。虽不明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元宵节文化,但元宵节要吃元宵的习俗总还是晓得的。每逢元宵节,我和弟弟俩便缠着奶奶,求她教我们做元宵,即“捏汤圆儿”。
其实捏汤圆说来也简单,我们俩很快就学会了:就是将馅料放入汤圆面中,搓成一个白滚滚的“小雪球”,比包饺子、粽子简单快捷得多。但我和弟弟两个“混世魔王”可不会如此罢休:我们以“独特”的创造力,将桌面整得一团糟,红彤彤的小脸上也粘上了白白的“胡须”,活是两位小“圣诞老人”。奶奶也不责怪我们,只是笑着打来水,用粗糙的手一点点擦去脸上的“小胡须”,一丝不苟地为我们“卸妆”,双眼中满含温情,似乎可以藏进星辰大海,幸福在心中开出细细碎碎的花儿,而她的眼中装着满坪花海。我们笑着,闹着;她也笑着,包容着,我们在温暖与幸福中徜徉着。
儿时的我喜欢捏元宵时的幸福温暖,而长大后的我更喜欢看花灯、猜灯谜的快乐喜庆氛围。一颗颗小灯笼的亮光划破了黑夜,圈出了一方温暖的天地。我在五彩的花灯与灯阵中流连,牵着父母的手,身后跟着一大家人,在人海与灯海的潮流中穿梭,时而被一盏有趣的花灯吸引,时而在一张未解的灯谜前与一家人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而最终得到答案与奖励的快乐。灯海熠烁,人海繁华,似乎分不清这是盛唐时上元节盛景还是现实,也分不清这是梦境还是真实的。只知道自己手心有父母的温度,耳畔有一家人的欢声笑语,眼中有满目繁华,这便足以使整颗心充满幸福与愉悦了。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承载着我儿时简单而温暖的小幸福,长大后最渴望的一家人团聚却没有修饰、攀比的喜庆和谐的氛围。我在人海灯海中淹没,却总有父母、家人的关注将我托起。这份亲情的温暖,这份美好的小幸福,是元宵节带给我的。是对我来说,其他节日都无法比拟的。
元宵-小学生优秀作文500字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早上,我和哥哥跟着阿姨和叔叔去看了艺术展。今年的节目真的很精彩。 , .奎谷团镇、东井集镇文化队也来到县城为元宵节加油打气。
这些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三战骨魂》。孙悟空一出场,就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孙悟空的表演活灵活现。他跳着金箍。他举起金杖击中怪物,可惜怪物逃跑了。葵谷团的背书最有特色,一个大人背着两个孩子走路扭动着,真是不凡!皮草协会的花车更是引人注目。车上的模特身着漂亮的皮大衣、皮帽和羊毛围巾。他们看起来非常出色。我听到父亲:“所有模特都穿着真皮吗?”【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爸爸说:“应该是吧!怎么会这么漂亮?”秧歌队中有一个人骑着驴子,跳得像真的一样。他的主人一鞭子,一下子跑到了前面,毛茸茸的尾巴拦住了我。脸,我吓了一跳,这头小毛驴好可爱。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至今仍令我难以忘怀。
今晚我们去看了烟花。看烟花的人很多,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9时许,烟花开始放飞,五彩缤纷的烟花飞上天空,宛如空中绽放的美丽花朵。这些无比璀璨的烟花在空中越来越大,交织成一把美丽的巨伞。就在这一团烟花刚刚落下的时候,又是一团烟花腾空而起。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大牡丹,有的像小星星,眨眼好可爱!尽头的烟花更美,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有一种“飞下三千尺,疑似天河坠落”的感觉。今年的元宵真热闹!
美好的元宵节-小学生优秀作文500字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有吃汤圆,耍狮子,看花灯……它每年都是正月十五过节。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团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冲着今天是元宵节,我就和妈妈一起做起了汤圆,妈妈先是把糯米粉和温水和匀,然后把它揉成汤圆皮,最后扯了小小的一块儿面皮,然后把糖馅包在了里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终于把汤圆全部包完之后,妈妈和我把所有汤圆挨个放下了正在“咕噜,咕噜”烧水的锅,妈妈边煮边调整火候,时不时地用筷子搅一下锅底。我想:妈妈为什么要时不时搅和一下锅底呢?
妈妈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她柔和地说:“那是因为防止汤圆粘锅,所以要用筷子时不时搅和一下锅底。”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感觉老妈好厉害!
不一会儿,妈妈端出来一大锅圆滚滚、热乎乎的汤圆。我用小碗盛起几个汤圆,又给全家每个人盛了一碗汤圆。全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看他们八辈子没吃过汤圆的样子,我觉得我的厨艺可真好。
元宵节吃元宵这个习俗之所以一直保留至今,是因为寓意很美好:希望家人都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元宵节-小学生记事作文500字
“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这不,这一天又热热闹闹地来了。
清早起来我们煮了汤圆。先将水煮开,再把汤圆取出放到锅里,开小火慢煮,过一会儿,美味的汤圆就新鲜出炉了。一个个洁白的汤圆像一只只雪白的小鸭子,还不时地翻着跟斗,周围还有许多小泡泡。有巧克力味的,轻轻一咬,一股浓浓的巧克力香味在我嘴里蔓延;有草莓味的,闻一闻,有一股扑鼻而来的草莓香,有花生味的,吃起来香滑爽口,我最喜欢了。
下午我们去了超市,正好赶上猜灯谜活动。所谓灯谜就是挂在花灯上的谜语,让人们猜谜底,这也是元宵节的一项习俗。超市人山人海,人们都跃跃欲试,我好不容易抢到一条灯谜,定睛一看,上面写着“白布进染缸”,我心想:这个答案不是洗不清吗!我连忙把答案写在下面,交给了服务员阿姨,阿姨赞许得点了点头,送给我们两袋汤圆作为奖品,弟弟高兴地说:“真是太棒了!姐姐你可真厉害!”这时我心里也很高兴。
回家的路上,天黑了下来,花灯亮了。有的是大狮子,张着嘴,瞪着眼,像是在怒吼;有的是小狗,摇着尾巴,吐着舌头,像是在讨好主人。这时弟弟兴奋地大叫:“姐姐,看那边有孙悟空!”我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果然有个孙悟空,手里拿着金箍棒,头上戴着紧箍咒,脚踩着筋斗云,好不神气。
今天真是既充实又快乐,不仅吃到了我最喜欢的花生汤圆,还猜对了灯谜,真是一个开心的元宵节!
闹“元宵”-小学生优秀作文600字
元宵佳节,欢天喜地。你的元宵吃汤圆了吗?我今天就来好好讲一讲元宵的由来和做元宵吧!
首先来讲一讲元宵节的民间习俗和由来,请认真“听讲”。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为三元日的上元,又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此时中国的北方还是春寒时节,又是大年https://www.yuerzhinan.com节的最后一天,庆祝活动都与光明、热闹有关,例如赏花灯、放烟火等,所以又称“灯节”“上元瞑”。
再就是家晓户喻的赏花灯,猜灯迷了。
道教三元节的上元为天官赐福的节日,自唐代起,便很注重上元节的祈福仪式。在这一年的年头,祈求一年的好运。后来结合民间的燃火炬、佛教的燃灯,成了赏灯的佳节。之后,民间又把猜谜和灯节结合在了一起,称为“灯猜”或”灯谜”,猜中了象征新年好兆头,令人心情愉悦。
这里我还要讲一个元宵小故事哦!最早的元宵可不是汤圆,而是汉朝一个小宫女的名字!姑娘做的汤圆是好吃,可她总因思念悄悄抹眼泪。聪明的东方朔想到一个妙计:他扮成占卜先生,让“元宵”扮成“火神君”,假装正月十六要烧城,让姑娘用自己的汤圆,提着刻有她名字的花灯去市上供奉“火神君”与家人团聚。
最后就是做我爱吃的花生馅汤圆啦!先把花生炒熟,然后搓掉它们小小的“红棉袄”,露出白白胖胖的身子。在保鲜袋袋里放入花生和适量的白糖封好口,用擀面杖捣碎后,融化一小块猪油倒进花生碎里,进行一顿揉搓和成光滑不沾手的样子就可以了。再放糯米粉,用开水给它烫个免费的“温泉水浴”。也是揉成不沾手的样子。最后把馅儿塞进皮里面盖个“被子”暖和一下,再次在外和糯米粉“拥抱”一下就可以出来“上班”啦!
元宵过完了,希望你的元宵能开心快乐,全家团圆。“秋膘”逃跑,幸福安康!
元宵节-小学生优秀作文500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花灯、吃元宵,非常热闹。我很好奇,正月十五为什么叫元宵节呢?
我跑到书架跟前,找到了一本名叫《中国民俗故事》的书,开始寻找答案。原来这天为了避免正月十五火神下凡放火烧城,家家户户做汤圆,一起供奉火神君,而一名叫“元宵”的宫女做的汤圆最好,人们便把汤圆称为元宵,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咱们池州的杏花村就举办过花灯展,道路两旁人山人海,可热闹了!那里有各式各样的花灯,有展翅翱翔的凤凰花灯,有活泼可爱的兔子花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花灯……我跟着爸爸妈妈穿梭在人群中,远远的看到一个长廊,里面挂满了红色花灯,花灯下面吊着的灯谜迎风飘扬。我牵着爸爸妈妈兴奋地跑过去,到了长廊下面,发现有的灯谜已经被人拆开了,我也兴奋的拆开了一个,可是这些字谜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太难了。
现在因为疫情的缘故,没有举办花灯展。于是,妈妈提前几天就从网上买了两个花灯,让我自己动手组装。我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地组装起来,组装好之后,把家里所有的灯关上,再把花灯的灯打开,灯光通过花灯的孔照射到墙壁上,五彩斑斓,美丽极了。
元宵节当天晚上,妈妈还煮了我最爱的大黄米黑芝麻馅儿的汤圆。吃完汤圆,我又和爸爸一起看起了元宵节晚会,别提有多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