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五年级叙事作文650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与大自然的规律息息相关,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气候、物候、时候……”初读“二十四节气”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教导我的,但是我哪里能懂这些。在我的记忆里,春天就是过完年,大地开始慢慢变得有生机,夏天除了火辣的太阳还有美味的雪糕,秋天能去野地里撒欢奔跑,冬天下完雪就离过年不远了。二十四节气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冬至了,因为冬至能吃饺子,吃完饺子年也就不远了。
冬至大如年,每年冬至的时候,妈妈总是一大早就出门去采购,买回来新鲜的猪肉、香菇等包饺子的食材,然后就在厨房里开始忙碌起来,剁肉、盘馅、和面。超市买回来的菜,在妈妈手中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盆里的肉馅,案板上的面团,托盘里的饺子,如同变魔法一般。如果刚好赶上星期天,我也会早早起床,陪着妈妈一起去买菜,然后帮妈妈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这样包出来的饺子吃起来格外香。
每年冬至的时候,妈妈总是给舅舅打电话,让舅舅一家也回来吃饭。妈妈说,冬至也是个团圆的节日,要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才有气氛。等到中午,舅舅一家到了,妈妈就开始下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以后,我和表弟总是第一时间就围上来,迫不及待地拿勺子往盘子里舀,想要第一个吃到热气腾腾的饺子。每年总会有“倒霉蛋”被热饺子烫得嗷嗷乱叫,但是也舍不得吐出来,此刻大人们总在边上看着笑。伴随着妈妈耳边那句“吃了冬疙瘩,一冬不冻耳朵”我也开始吃起了饺子,饺子一咬开,一股香味就弥漫开来,蘸着醋吃,真的是“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我觉得妈妈包的饺子,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了。
每年我都会吃很多次饺子,但是冬至这天的饺子,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可能是因为除了饺子,还有团圆的氛围,有妈妈的祝福,有相聚的快乐,有对过年的期许。
我喜欢冬至这个节气。
五年级童话作文500字篇一_吃阳光的老虎
有一座山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可是山里树木稀少,强烈的阳光让大家都很讨厌。
白天,幼小的猴宝宝被太阳晒得浑身发热,哭了起来,他边哭边说:“妈妈好热呀!我热……”
熊宝宝被大太阳晒得可黑了,阳光一天比一天强烈,熊宝宝也“呜——”地哭起来了。
刺猬宝宝吵着、闹着要搬家。
大家都不喜欢强烈的阳光,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天,山里来了一只怪老虎,说他怪呢,因为他什么【www.yuerzhinan.com】都不吃,只吃阳光。
老虎站在森林中心,把所有的阳光给吃了,可动物们家里还有阳光。老虎来到猴子家,一瞬间,强烈的阳光无影无踪了。老虎又来到小熊家,也吸走了所有阳光……
现在小动物们的家里的阳光被一“扫”而光。
老虎吃饱了,睡着了。可是在这时下起了大雨,大家都没做准备,衣服淋湿了,食物冲走了,甚至小动物也被大水冲走了,大雨整整下了几天几夜,动物们没法出去寻找食物,个个面呈菜色。
有些小宝宝要上幼儿园,一出门全身湿透了,因为这样,许多小动物都感冒了,这个森林再也不快乐了。早上,人们不是打招呼的声音,而是咳嗽声,整个森林都充满了药味,这该怎么办?这是动物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有些动物开始来找老虎,小猴推醒老虎说:“快把阳光吐出来,我们不想生活在没有阳光的森林里……”
老虎醒了,说:“大家现在知道阳光的重要性了吧,我这就把阳光还给大家,以后我们多植树,爱护环境,阳光就不会太过强烈了。”
冬至来临小学六年级作文
今天是冬至,是冬眠的动物要回家睡觉,一直要到明年春天才睡醒。冬至也吃饺子的日子。
今天回到家,看见姥姥在包饺子,我看着一个个小饺子在姥姥的手里诞生了,于是我跑过来说:“姥姥,你教我包饺子吧。”姥姥说:“好呀,你学会了就去写作业。”我连忙点点头。姥姥先让我把手洗干净,我看姥姥把一个饺子皮平放在手心里,然后再把一些馅放入饺子皮里,再把饺子皮的张口捏住,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我感觉饺子好像一条小鱼哦。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包了一个,可一点也不像小鱼。于是我多捏了几个,捏的越来越像。姥姥说:“捏的差不多了,你写作业吧。”我洗了洗手就去写作业了。
我正在写作业时,姥姥喊了一声:“吃饺子喽。”我一蹦一跳跑过去,闻着饺子散发出的香气口水都出来了。这是姥姥把一个小碗递给我说:“这是你包的饺子,尝尝吧。”我吃了一个还不错,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北方冬至吃馄饨_五年级说明文700字
据一些乡土资料所载,“冬至”作为一个民俗节日,是古代民间的一个大节,其重要地位仅次于春节,因此有“亚岁”之称,有“冬至大如年”之地位。
直到晚清,坊间在冬至节里的规定动作,还有贺冬、祭天、祭祖、迎神、辟邪等环节,甚至连官方都参与其中。而在食俗上,南北方也有着不同的传统。
《燕京岁时记·冬至》中称,这一天,百官呈递贺表。民间惟食馄饨而已。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麪(面)”。《帝京岁时纪胜》,也对冬至的贺冬、祭祀、食俗有过记载。文中述称,长至,南郊大祀……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
宋朝晏殊写有《奉和圣制冬至》诗,云:吉序冠三正,民时协顺成。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据称,因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而冬至阳气起,万物复苏,故值得一贺。
前文提及的“馄饨”,世间传言是塞外叫浑氏、屯氏的两人所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但此说被认为有牵强附会之嫌。若确如传言称,由二氏为之,则何者为馄何者为饨呢?由此,此说乃胶柱鼓瑟。
看来,北方冬至吃馄饨,也只是一面之词,有待商榷。
到了明朝,此俗也因受社会变革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了。传称,自正统己巳(1449)之变,此礼顿废。但在京仕宦流寓极多,尚皆拜贺。除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来献祭。此举被认为是“冬至馄饨夏至麪(面)”的遗韵或是变形。
据《西湖游览志》载,先前的杭州,仍有贺冬、祭祀的遗风相传,冬至称“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如“元旦”之仪。在吴中之地,还有“肥冬瘦年”之盛。此外,熬赤豆粥也是此节中的食俗之一。
难忘的冬至_五年级写事作文500字
冬至是中华人民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做冬至圆【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今夜是冬至夜。叁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在冬至,天气变得更冷,而人们的心却会走得更近。心与心的温暖,让整个冬季从冬至开始温馨。所以,我喜欢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乐。在冬至,我们收获得很多,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来。
传统节日冬至_五年级记叙文500字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祭祖等。而我要说的是我做汤圆的事。
记得前年冬至,我看见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做汤圆,就心血来潮。我想做汤圆,妈妈看出我的心思,说:“想来试试吧!”我点点头,走了过去,准备大显身手。
妈妈和奶奶因为做过很多次,所以这对她们来说小菜一碟。我本以为做汤圆很容易,可做起来很难:我那出一点面团,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汤圆在我手心转动。我感觉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来,这汤圆圆不圆的,像个鬼,妈妈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手把手教我,我左耳听,右耳出,总是做不好。最后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个比刚才好一点点的汤圆,可我还是觉得它不像汤圆,凭着感觉继续做,可汤圆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这汤圆老是给我唱反调。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补。这样一来,汤圆变得跟碟子一样大了。这时老妹经过厨房,看到了这个汤圆,捂着肚子大笑:“这哪是汤圆,这简直就是飞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等一下整个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继续做我的汤圆。哎!瞧,别人做的都出锅了,而我的“四不像”还在手里呢!
啊!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谐,也明白了做事样样都有门道,要摸着规律,才能做好事情。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冬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