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 那水 那轮明月-记叙文700字
皎洁月光透过山,透过枝,透过叶,在白鹿镇洒出点点白光。秋风悄悄摘走乌云,露出一颗滴滴滴羞怯怯的月姑娘。一刹那整座山从黑暗中被拉出,山间泉水仿佛有千万星光舞动,天上星火、水中灯火,连成一片,灯火通明。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怀恋那山、那谁、那轮明月……
重庆老传统 ——汤圆,奶奶包的汤圆最是一绝。尤其是那经典的腊肉馅儿,这腊肉储存的久了,最好的方面是不管是炸,蒸,炒,煮,都会留有浓肉香。用腊肉包圆子,不用加盐做辅料。肉馅放入皮中慢慢包好,用两手轻搓成圆形,一张薄薄的糯米团上放上黑芝麻,白糖点缀,这是奶奶特意为我包的专属于我的圆子,只为她有一个爱吃甜食的孙女。
清水下锅,捞起白白胖胖的大圆子。这么一小只不比月饼更好似月吗?圆子一口咬下,汤汁四溅,汤圆滑而不腻满口肉香,细嚼,圆子皮的清香也很特别。肉圆子饱肚后,奶奶专门为我煮的黑白甜丸子也出锅了。明月如白汤圆,咬下一口,很甜,似花蜜般甜在口中,醉在心头。
抱着圆溜溜的肚皮满足地坐在奶奶怀中,奶奶轻抚着我的头,轻轻拍打我的背,揉着我的小肚子。一抬头就看见奶奶和蔼的脸和那轮明月。嘻嘻,奶奶的脸像月亮一样圆圆的。奶奶听我如此说她冲我慈祥且委婉一笑,胸腔震动连带着我也跟着一起笑。
在半山腰望月,月是空明的、皎洁的。秋风又偷偷将乌云遮盖美月,唯一的月光被偷,只剩山下的点点灯光。一眼望下,便不知山下是心火还是山顶是灯火。秋风轻吹,奶奶的银丝飘飖,露出脸部清楚的轮廓。奶奶慈祥的脸上,清楚的烙印着岁月对她的折磨,脸上皱纹眼角鱼纹清晰可见。岁月万般把她折磨至此,但也抵不过此时团圆的笑容。轻轻摇动怀中小孩甘甜入梦,月光照耀着一切,月亮欣赏着一切。一切欣赏着月亮。
是啊,月!是故乡明。
白鹿镇上的月亮又绕着谁的思念写着无字诗行。虽九年未相见,可我仍难以忘却奶奶慈祥且宠溺的笑。忘不了那一颗颗黑白圆子的味道,忘不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几时还乡,再见故人?
夜空里的中秋月_中秋节赏月作文700字
月,世世代代,一如既往的挂在夜空中,如此耀眼,如此迷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啊明月,你为何会如此,如此不知疲倦的,往往复复的升起和落下?是为了感慨人世见的悲欢离合,还是为了祭奠已逝的灵魂,还是向在黑暗中孤苦的人带去一丝丝光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啊明月,千百年来,你总是世人所咏赞的对象,你似乎注定成为孤独寂寞人的精神依靠,是落寞无助人的听诉者,仿佛人们已将世上所有的情感已寄你于一身。难道,你那阴情圆缺的变化,就是对人间人情冷暖,世事沧桑的感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啊明月,千千万万的人【https://www.yuerzhinan.com】此时都饱含着离别之苦,只有抬头仰望天上的你,享受着月光浴,才能感受到自己牵挂的人与自己心心相印,不离不弃。是你,让寂寞的心不再无依无靠,让愁苦的思绪不再四处漂泊。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是啊,今晚是中秋啊!我早已盼望已久的月,此时如一轮金莹的玉盘,将人间大地笼罩在一片浅浅的金色光辉之中,月让所有的事物都像注入了情感一般,一切的事物都仿佛向月低声诉说自己无尽的心事。
此时,我的新似乎早已被月的美所震慑,我屏住呼吸,感受着月的纯美,温柔和静谧。就这样,静静地,让明月清风带走我无尽的思绪,缓缓飘升,最后消失不见。我无声了,我那绵延不断的情愫也被牢牢地定格住,时间也仿佛在此时停滞下来,不再流逝。
望着铰接的明月,让人不禁会联想到月饼。“明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西湖游览志〉〉曾这样说道。东坡也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嚼着月饼,更会让人感受到月亮的情怀,心中的亲切之感也会油然而生,让人的心也会感到一丝丝的甜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和我一样对月有着特殊感情的朋友能永远的幸福美满,像亘古不变的月一样,永远散发出金色的光辉,去走黑暗,即便是再微弱。
难忘那轮明月-关于难忘作文700字
墨色的天在最高的地方悬挂着一轮明月,捧起一缕月光,其中满是柔情。凝视着,记忆又回到了儿时的夏夜。
那时,繁星满天,眼眸中盛得下整个银河。蛙鸣蝉叫,闷热的晚风。整个巷里的孩子都围在巷口的那棵老树边。粗壮的枝干,几根较低的树杈成了我们的梯子,几个较大的孩子一踩一跨便能骑在枝干上,抓蝉、乘凉都是最好的地方。蝉鸣声配上我们嬉戏的欢快声,真是最美的天籁。有时候,分到零花钱的小伙伴便会到附近的小卖部买上一包柠模味的冰块,每人分上一点。我们就围坐在树下的石墩子上看月亮。那时的月亮真美啊,洁白的光辉在我稚嫩的心中留下印迹,带给我几分宁静与美好。
再晚点儿就得回家了,晚上睡不着觉时奶奶就带我到后院,她坐在那把藤椅上,我在她怀中,那么舒服,那么温暖,一把大蒲扇在我眼前扇呀扇,扇呀扇……月光柔柔地撒在脸上,一睁眼便能看见那轮明月。奶奶在我耳边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她总是讲这个,可我却听得不亦乐乎,我睁大眼睛仔细地看,但我从来没有在那月亮上看到过什么。我问奶奶:“奶奶,嫦娥真的住在月亮上吗?”奶奶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是啊,嫦娥和玉兔都住在广寒宫里。”我兴奋地说:“奶奶,我以后也要住在月亮上,到时候我就给您招手,你看见了就朝我挥手。”奶奶带着盈盈笑意,说:“乖孙,奶奶到时候看见了,一定拉着你爷爷给你招手。”想到这里,我不禁莞尔一笑。是啊,月光中藏了多少天真烂漫的梦呢?
后来啊,我不再是那个整日依偎在奶奶身边的孩子了,我跟随父母进了城,繁星满天的景象不复存在,巷口的大树也只有长在记忆里了。站在阳台凝望月亮,我会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有时,我会想,月亮的那端,是否有奶奶的眼睛注视着?有时,也会觉得童年经历的一切是否是一场美好的梦?但奶奶怀抱中的那种熟悉的温暖又促使我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远远的,却有近近的,好想好想……
难忘那轮明月,难忘那段时光。
难忘那个人。
中秋月正圆_难忘的中秋之夜作文900字
中秋将至,似乎人们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地观赏者中秋的圆月,或举头望月凭借着这个众人团圆的日子,彻头彻尾地将内心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宣泄一番。我从没有体验过远离自己的独自处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没法感受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念心绪。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我家的院子里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我的心情像是被对月思乡的游子们传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孤独,那样纯洁,那样光亮。此时我的心中涌现了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瞧,天空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们一家人来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静静的坐着,悄悄的等着,一轮明月的升起,终于,这个小女孩露出了小脑袋,看着人们,好像还有些羞涩,渐渐的,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她,呵呵,也胆大了起来,不停地爬向天空,我们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块宝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将眼神儿转移。
这是,姥姥拿出一盘月饼,给大家分开来吃,每个人都笑眯眯的,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里美极了!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我也渐困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
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之夜啊!
忆起那轮中秋月-写景作文700字
日落西山,徘徊于幽静的山路,耳畔拂过飒爽的秋风,望向漫山的秋叶,红的似火,似霞,又沉积于岁月,被时光浸染着。回想往昔的秋日,心里不禁漫起无限的回忆。
好久没回这座村庄了。
上一次驻足此番美景,已是去年的中秋。那天,黄昏时的西天像是遮了一层宽大的幕,落日的最后一丝光线被挡得严严实实,就这样,悄悄地,悄悄地,整片天地似乎都在等待那轮明月的降临。
只是,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慢慢地,天阴沉了起来,隐约听到远在他方的天公传来窸窣的啜泣声,黑压压的乌云夹杂着朦胧的雨色……只见那云越来越近,渐渐地,便也辨不出眼前是云还是山了。只身站在湍急的雨滴中,零散的氤氲气氛蔓延周身,脑海里浮现出苏东坡的“人有www.yuerzhinan.com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或许这正是老天给我上的一堂课,越是期待这多年未见的老友,越是天公不作美。也罢,也罢。在这中秋佳节,欣赏雨中的村庄,又未尝不是一件妙事?
天色渐晚,雨已休止。那轮明月仿佛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拨开乌黑的云层,露出一丝浅浅的白光。是啊,她不负众望的终于到来了。霎时间,万家灯火都亮了起来,炫彩的烟花,孩童的欢笑,一同迎接圆月的到来。
天间云幕缓缓拉开,一轮皎洁的圆月,似是耀眼的明星,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升起。尽然天边云路缭绕,也遮不住月光的闪亮登场。自认为在这点上比苏东坡是幸运的,无须把酒问青天,方可见明月。月光好像会魔法,她能使杂乱的心绪平静下来,悲怆的情感乐观起来。望断一泻清辉,明月稳稳地落座于云烟之中,周围的星星点点,周围的彩色光晕,无一不使我心生悸动,见到她们,我仿佛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般亲切。对她们的喜欢何止一欢喜得了。这可能就是我心中的世外桃源,美得不可一世,不沾染俗世的任何一丝尘埃。
如今,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再次观望如此富有诗意的景色,盼着,盼着,那轮明月不要缺席。追忆往日的中秋,明月辉映,依旧如此唯美。
那轮明月-六年级写景作文400字
月亮挂在天空,又像小船,又像一块大大的玉盘,它是那么明亮,是那么纯洁无暇。
大海里水波荡漾,月光如水,照在那蔚蓝的海面上,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月牙高高挂在空中,发出了微弱的光亮,给黑夜洒下了一片星星点点的光亮。柳树上的柳枝随风飘荡,好似连月光也在轻微的摇晃,好像带来了黑夜的宁静。
打捞了一天的渔民们,满载而归,收网返航,停靠在码头岸边的船只,随着海水摇摇晃晃,好像亲人一样,在等待没有回来的船。渔夫们从船上拿下了今天的收获,一篓篓,一筐筐,一桶桶还在跳动的活鱼,它们的鳞片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晶。
以前,千百年前的古人们对月亮的情感也很深刻,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叶绍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从这三句古诗词当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古人们对月亮的喜爱。
在黑夜中,天上的那轮明月,好像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遐想。在黑暗中,天上的那轮明月,是多么美丽,多么明亮!
中秋月景_中秋节的夜晚作文600字
黄昏时分的清晨也令我陶醉。暮霭沉沉,江天寥廓。远山暮云分飞,江边红叶黄花飘零。极目望去,山映斜阳天接水,云随归雁一字长。晚霞虽不绚烂,却引得一片遐思。此时的塞外,或许真如古词中所写的那样:“碧云天,黄叶地。”但这总也比不上“千里清秋万里霜”的中原秋景。然而我更欣赏“纷纷坠叶飘香砌”的江南。思绪所到之处,秋天并不总是那般肃杀悲凉,只是看秋的人心境不同罢了。
此刻,晚云渐收,淡天一片琉璃。云雾渐浓,笼着夜空,只几颗疏星漏出。
似水的风吹着似水的天,云微微散去,像是揭去了一层层面纱,月光淡淡地照着,真可谓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啊!
抬头注视,明月如霜,月华如练。莹无尘,素蛾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皓色千里澄辉。
环视四周,夜寒江静默,山衔北斗星。一江明月流泻,江心荡冷。
一轮明月,数点残星,看着看着,心境就跟着荡漾起来了。我不是本地人,虽说月无情思,但人有愁怨。记得有副对联这样写道: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想到这,心中不免泛起几分酸楚。远在海边的爷爷奶奶,年年盼今夜,月月盼今圆。可真到了月圆的时候,也只能像鲛人那样,对月流珠。
而此刻,我也只能对着这微风淡月,许下祝福的心愿。愿这祝福化作一股香甜,藏在月饼中,咀嚼之间,送给他们一个香甜的梦。我知道,中秋月园,哪怕天各一方,只要心意相通,也可以在月亮的光华里看见彼此。我想,这也是一种团圆吧!
现在夜已深了,月亮依旧圆着,依旧为异地的人们传情达意。月下,江水茫茫,秋风飒飒,玉露初临,清景无垠。赏月之人却抱影难眠。
中秋月儿圆,年年肠断处,岁岁情思中。
多情最是中秋月-写景作文600字
又是一年团圆日,又是一轮中秋月!
此时,月光如水,水亦如天。乳白的月光倾泻下来,大地上一片洁白。夜空好像一张深蓝色的天毯,静悄悄地悬于天际……十五的月那么的圆,光是多么的柔,如轻纱,似明镜,笼盖了四野,映出了万物。置身其中,景不醉人人已醉……
明月代表着思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至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圆月是家人的团圆。站在窗前,凝望着那轮金色的圆月,想到异地的亲人,圆月仿佛映衬出亲人那亲切的笑脸——它拉近了距离,拉长了视线,更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
“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不禁想:在外地的亲人此时也在凝望着同一轮圆月,思念着彼此的家乡吧!
月饼凝聚着祝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中秋的夜晚,家人团聚,其乐融融。一桌好菜,一份月饼。那饭是团圆饭,格外的香;那月饼有多种口味——油月饼是金黄色的,精致而诱人;豆沙月饼是紫褐色的,素净而纯粹;牛肉月饼是深棕色的,陶醉而美味。
闭上眼,咬上一口豆沙馅的月饼,让那甜味从你的味蕾慢慢的绽放,金黄的酥皮再配上甜而不腻的豆沙,让人回味无穷。盘中的月饼,和亲人们一起分享,那是最真挚的祝福……
中秋蕴含着期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历史性的相逢——月圆与蜡烛辉映,一天双节,是何等的难得与珍贵啊!但因为疫情的骚扰,让我们无法在一起聚餐,原本应该热闹的小店也变得冷冷清清。所以,每一份祝福都带着一份期盼,愿疫情早日结束,愿那些因疫情而阻隔天涯的亲人早日回归……
窗外,夜已深。转楼角,低绮户,明月在天空中徘徊,为在小径上漫步的人们镀上了一层银衣,望中秋圆日,思恩情故乡!
多情最是这中秋的月啊!令人思念,令人陶醉,令人难忘……
朗月中秋-写景作文600字
桌前摆着咬了一口便再也难以咽口的月饼,月亮依旧迷人,但月饼已不再那么酥香软糯,我的思绪渐渐飘回了童年的中秋。
过中秋本来是件普通不过再普通的事,但奶奶做的月饼却给了我不一样的回忆。
暮色时分,天空黛青黛青的,远处的孤雁时不时发出了几声忧叹。奶奶在暮色中佝下身子捡拾着柴火,一会儿便抱着大把的柴火走进了老态龙钟的厨房,生起了火,一点一点的添着柴火,火渐渐旺盛,屋子也更加亮堂堂的。沉沉落日给一切镀上了金黄,袅袅炊烟渐渐升起,奶奶便开始制作月饼,首先在后院的桂花树拣些桂花,再在溪边采点玫瑰花,将其一一捣成粉,接下来就该揉面了。
将鸡蛋液和面粉混拌在一起加点糖,然后把馅一点点包在面团里,面还有余的话,奶奶便会捏出几只白如雪的玉免,先塑出兔身,把那细细的毛痕都捏得如假乱真,最后捏出一个兔头,捏好后粘贴到兔身上,将两颗油菜籽当作眼睛,镶嵌在兔头上,再用剪刀剪出小兔子的嘴巴的,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白兔就用面团你做成了,放入北方特有的大烤房,再把月饼刷上点油也一并放入烤房。
一会儿金灿金的月饼便出炉了,小兔子面像也出炉了,给额头上点点红。爷爷搬出大圆桌,寓意着团团圆圆,,我们一家入坐在桌边吃着月饼,甜极了,可是甜而不腻,简直甜化了我的心。我们望着皎月如一玉盘嵌入夜幕之中,在黑暗中点亮一束微光,给大地铺上层银毯,这时秋蝉不再悠悠长鸣,树叶也不再沙沙地作响,小羊也不再咩咩地叫,一切都静极了,静了静地没有一点声音,有的只是那颗同情嫦娥和对未来憧憬的心灵。
思绪缓缓飘回,望着皎洁的月亮,月亮似乎是我和奶奶的——相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