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读后感800字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这是《俗世奇人》序中的一句。今天,我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读完了这本书,了解了天津卫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奇人。
奇在哪呢?认牙不认人的牙医华大夫,用手轻轻一捏就能把脱臼接好的苏七块,刷墙时身上不沾一个白点的刷子李……他们或有绝技或有怪癖,形形色色,无奇不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外号“死鸟”的人。
话说有一个叫贺道台的人有两样能耐,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儿。贺道台善于察言观色,摸透上司脾气,挨训时俯首帖耳,挨骂时点头称是,他将侍候上司的活儿做得得心应手、从容自然。他还很会养鸟,不管多么顽皮的鸟儿都能被他驯养得十分乖顺。一次,别人送他一只极难驯服的八哥,经过他的调教,这只八哥越来越聪明,时常有意无意学贺道台说话。一天,贺道台上司裕禄来他家做客,刚开始八哥学着说了很多“给大人请安”“请您坐上座”等客套话,谁知,当八哥听到裕禄这个名字时,竟翅膀一抖,全身黑毛竖起,声音又高又亮叫道:“裕禄那个王八蛋!”原来贺道台很会巴结上司,在上司那儿受了窝囊气也只是忍着,背地里咒骂发泄。裕禄气得掀翻桌子,夺门而去。贺道台气愤极了,用力抓扯鸟笼,大骂“死鸟”。谁知笼子扯散,八哥飞出,朝他不住地叫道“死鸟!死鸟!死鸟!”,然后展翅飞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此,贺道台就得了“死鸟”的外号。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做人应当光明磊落,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做事,诚诚恳恳待人,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定会以自己真正的实力获得大家的信任,才能根深蒂固、安如磐石。
同时做人也应该有骨气。徐悲鸿曾经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程砚秋断然拒绝为日本人演戏,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达抗议,闻一多宁可倒下决不屈服……他们在强敌面前选择刚强,在诱惑面前选择不屈,成为民族英雄;反观秦桧、汪精卫之流没有骨气,卑躬屈膝,遭人不齿,成为历史罪人。只有当你挺直了腰杆,你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俗世奇人》这本书以幽默有趣的故事还原了许多光绪年间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传递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有机会,你也去读一下吧!
踏实做事 精益求精-读《俗世奇人》有感700字
在平凡的世界里有许多不平凡的人。冯骥才先生笔下的36位奇人,个个都令我心生佩服。有精通医术的“苏七块”;刷墙技高的“刷子李”;力大无穷的“张大力”......其中我最佩服“刷子李”。
说起“刷子李”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奇”——规矩奇www.yuerzhinan.com,效果奇,动作也奇。他刷浆必穿一身黑,身上掉浆不要钱。可见他对自己的本领是非常自信。而且他刷过的墙面衔接得天衣无缝,就如一面雪白的屏障,白的透亮、白的清爽。最厉害的还是他那神仙般的手法,只听见“啪啪啪”几声,一道道匀实的白就出现在墙上。真是让人叫绝!神奇得连他的徒弟都有点不太相信。有一次,刷子李给一户人家刷墙,徒弟曹小三借着师傅休息的时候,扫遍师傅全身,竟然发现一处白点,他以为是滴落的油漆,用手一捏,白点却消失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烫的一个洞。从此他更是对师傅佩服不已。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具有神奇本领,这是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才能造就的高超技艺。
我曾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小女孩从五岁开始练习杂技,她说:“练习虽苦,但我不会退缩,更不会放弃,只想有一天能够站在世界杂技的最高领奖台上!”她在练习过程中十分认真,从简单动作学起,一直到高难度动作。一天只学两个动作,不满意就反复练习。直到十岁那年,她因为在空中走钢丝失足掉落摔断了右臂。老师建议她不要再学了,太危险,可她并没有放弃。两年后,她康复出院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经常脸上不知流淌的是汗水还是泪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最终战胜自己取得了成功。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俗世奇人”,车胤小时候家境贫寒,捉萤火虫照明夜读,最终成为知名才子。王羲之七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成为著名书法家。华佗从小学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发明“麻沸散”,对世界医学贡献巨大。“十年磨一剑”,学好一项本领,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心血。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我深刻领悟到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认真踏实、精益求精。
俗世奇人之吃吃-人物作文650字
莫多说,谁看见题目这仨吃,心中肯定甚是疑惑。但看完这篇奇人介绍,你一定就不会再认为费猜了。
此奇人小名“吃吃”,此人圆脸、圆肚、肉鼻子肉眼睛,身上没有哪个地方不显他的“营养过剩”。说来也怪,这年仅五岁的小奇人平时吃倒不多,那为何如此圆胖?细想,还是有所缘故的——
一日他放学回家,只听见房门轻轻地开了,又轻轻地关上了,随后就没了动静。怪了,他平时可不这样,平日他会大喊:“206,快递!”,然后“隆重”地进门。可这回……心生疑惑的姐姐蹑手蹑脚地走进客厅。人呢?嘛躲在沙发后边缩着身?走近一瞧,只见吃吃正专心致志地啃食着手中一块指头长的饼干,他用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地掰成沙粒大小,再小心翼翼地舔着粒粒。跟他打个招呼吧,可他不领情哇,以为你是来抢他小饼干的,他匆忙将饼干塞进嘴里。那速度,好赛“小达子在电车上摸包”,赛“燕子李三众目睽睽之下在官印上留下标记”。随后就把小眼瞪得滴溜圆,紧皱着眉头,再龇着小牙,扎起马步,就要与你拼命!
这架势,他姐姐吓得二话不说就溜回自己的房间了。这还没完,追过来的吃吃瞥见了他姐桌上的棒棒糖,顿时,两眼放光,小舌头在唇边抖了好几抖。他立马换面具一样换上了一张温柔可爱的脸,赛小猫咪一样偎着姐姐用超甜蜜的声音细柔柔地叫:“姐姐,我的好姐姐,我要糖糖。求你了,给我嘛……”边说着边用肉嘟嘟的小手指指糖,又指指自己的肚子,“我想要嘛!”看着姐姐勉强点头,吃吃大笑起来,抱着姐姐又笑又跳。回想刚才他那凶样,再看看现在他那萌样,姐姐也是哭笑不得。
吃吃爱吃,无师自通,吃术高超。一盘子西瓜端上来,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每块西瓜都啃两下,再舔两口,……看着那一片狼藉的西瓜,他姐姐没胃口了,气呼呼离开了。他倒对姐的反应表示满意——等姐一走,他就又把那些只啃过两口的西瓜一块块拿起来细细品着……
打这后,吃吃这位吃术高明的“奇人事迹”也就广为人知了,而他的故事大家也是百听不厌。
手上的绝活,背后的艰辛_读《俗世奇人》有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读了这本书,我可谓是“感慨万千”。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主要讲了在天津码头,有许多耍绝活的手艺人。他们耍的手艺一般都是有第一,没第二,第三都差着十万八千里的。不然没有绝活,怎敢到天津码头上闯?而天津人喜欢把这些人的姓和他们耍的手艺连在一起称呼,如刷子李,泥人张等。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
“最别不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就是冯老笔下的刷子李。你想想,刷墙时,蘸了稀溜溜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保证一滴不掉?这就叫“艺高人胆大”。他如果没有超高的手艺,没有对自己手艺的充分自信,怎敢立下这个规矩?而他的手艺也不是天生就会吧,在他没出名之前,谁知道他下了多少苦功,才有了今天的功成名就?
安徒生说过:“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在2016年举办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吴明霞、施廷懋艺压群雄,勇夺冠军,为中国的里约征程多添了一枚金牌。当时看比赛的时候我就惊呆了,一个个给超高难度的动作绕的我眼花缭乱。然而,在这一个个超高难度动作的背后,令全中国人骄傲成绩的背后,有多少次摔伤?有多少滴汗水?有多少次遇到挫折,灰心丧气?又有多少次鼓起勇气,咬牙坚持?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这是冯老书中的一句话。而那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绝活背后,是一次次失败的酸楚和一次次咬牙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