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这才是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学龄前的家长都能看到并收藏

"

文:哲妈说教育 公众号:哲妈说教育

前几天,我写的文章《居里夫人:四岁识字量吓坏父母,想要成才离不开这十个字》在某平台成了爆文。有一位家长在我文章底部留言说:我家孩子还不会说话就喜欢指着路边招牌要求我们读出来,一开口说话就会认很多字,为这专门去看了儿科医生,医生说不能让孩子认字对孩子发育不好。那时孩子不到三岁。我认为提前学会认字并不代表孩子智商好。

看到这条留言,我在心里哀叹一声:什么狗屁医生啊,孩让孩子认字哪里会对孩子发育不好呢?还有这是什么家长啊!孩子一开口就会认很多字、不到三岁就喜欢指着招牌要求家长读出来,明显是孩子好奇心强、聪明好学,你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好好教他认字,反而带他去看医生,我看该看医生的人是你吧?

现实生活中,或许的确有孩子因为过早识字而导致对孩子发育不好,但更多的,是孩子上学前没有识字,上学后老师教得太快而导致孩子跟不上,成绩一塌糊涂。反观那些上学前就在家长的教育下识了很多字的孩子,则在上学后很快就表现出优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获得老师的表扬,极大地树立起自信心,更努力地学习,遥遥领先于上学前没有提前识字的同学。

古今中外,很多取得巨大成就的名人,都在上学前就在家长的教育下提前识字了。

中国著名画家、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在四岁的时候,他的祖父便利用空闲时间教他认字。齐白石的原名叫纯芝,他祖父教他的第一个字就是芝字。他拿着通炉子的铁钳子,在柴堆灰上,比划着写个”芝字,并教他说:”这是你阿芝的芝字,你记准了笔画,别把他忘了。

从那之后,直到齐白石七岁那几年时间里,祖父每隔两三天,就教他识一个字,每天教识了一个,其余的时间就教他温习。他常对齐白石说:识字要记住,还要懂得这个字的意义,用起来会用得恰当,这才算认得这个字了。假使贪多务博,识了转身就忘,意义也不明白,这是骗骗自己,跟没有识一样,怎能算是识字呢?”

齐白石牢牢记住祖父的教诲,每一个字都认真学好并认真复习。等到祖父利用闲暇时间教会了他自己全部认识的那三百来个字,已经过去了几年时间。他八岁那年上学堂,因为有之前学的那三百来个字为基础,所以入学之后,读起《四言杂字》、《三字经》、《百家姓》这些书来,一点不觉得费力,就读得烂熟了。因此深得老师的欢喜。

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还只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姐姐的教育下识字了。放暑假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到乡下居住。姐妹二人常常玩一个叫扮老师的游戏,姐姐扮老师,妹妹扮学生。正是在这种游戏中,居里夫人认识了很多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令她父母都大吃一惊。

上学之后,居里夫人凭借自己早识字的优势,很快就在班里暂露头角,成为全班成绩最好的学生,深得老师的器重。

而培养出五个博士、一个硕士,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的家庭教育专家蔡笑晚,更是认为自己的六个子女之所以能成才,五一不是自己对他们实施了早教的结果。

他在《我的事业是父亲》一书中说:

我们的第三个重大远见是:在当年不提倡早期教育和限制早上学的情况下,我们却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们全面的实现了早期教育和早读。现代科学在脑研究方面的进展证实,早期教育不仅为孩子赢得了宝贵时间,而且还大大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和利用,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正是由于这一远见使我们的两个孩子有机会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得到较好的培养。即使没有进少年班的孩子,也因为早朝而获得年龄上的优势,使他们在高层次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当然,对孩子实施早教,让孩子早识字,并不是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而是在兴趣的前提下,以游戏或者是玩的方式,教会孩子识字,并且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来决定教多少才合适。

对于早教,你的意见是怎样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哲妈说教育,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觉,为孩子解决学习上的烦恼,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欢迎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