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梦想的谚语【通用100句】,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梦想的谚语 一
1、【三翻六坐九拿爬,十个月的伢儿喊爸爸】(谚)婴儿在生下三个月后会翻身,六个月能坐起,九个月能爬行,十个月会发声喊“爸爸”。指婴儿出生一岁之内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
2、七月雨八月旱,桃子似蛋。
3、墙靠基础坚,身强靠锻炼。
4、龙宫“龙宫”在大海巾,源于佛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说:“尔时文殊师利坐T叶莲花,大如乍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花,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I{。”《海龙王经·请佛品》载,佛接受海龙王的邀请,人龙官宣说大法。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扁担挑水——平肩人】(歇)本指挑小时扁担平放在肩,转指双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
7、【三斤鸭子两斤嘴】(惯)三斤重的鸭子有两斤重的嘴。形容极会说话。
8、【马勺碰锅沿】(惯)马勺:盛粥盛饭用的木制大勺,也叫马勺子。比喻自家人产生摩擦,闹矛盾。 也作“铁杓子碰锅沿”。
9、七月不保水,种小麦抗饥。
10、【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见“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11、利秋棉花管理好,修剪不可少。
12、春光不必趁早,冬雪不会迟到。
13、【吃荤饭】(惯)比喻靠敲诈勒索为生。
14、【入地无门,升天无路】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15、【打醮水】(惯)醮(jia。)水:做道场的布施。指强迫人出钱。
16、 现在的天气,自来水可以直接泡方便面!
17、【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释义:比喻立场不稳,哪边势力强就倒向哪边。“两边倒”又作“两面倒”。 例句:还有肖闻喜,这个同志在正确路线下表现不错,可是错误路线一来就晕头转向了,说明他软弱,脚跟不稳,“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18、爱护牲畜,预防牛流感。
19、想吃大葱,一定要打炕洞。
20、【老虎不走回头路,好汉说话要算数】 释义:比喻讲信用,不食言,不反悔。 例句:“老虎不走回头路,好汉说话要算数。”你要想把泽彤乃慕弄到手,眼下,你就可以在水库决堤一事上大作文章,在群众中把沙比尔搞得一钱不值。这样,就有人撤他的职。
21、【前人失脚,后人把滑】(谚)失脚:跌跤。把滑:提防滑跌。指前边的人跌倒了,后边的人就要稳住步子,以防再跌。比喻人要善于接受历史教训。 也作前人吃跌,后人把滑。吃跌:被绊倒。 前人跌倒,后人扎滑。扎滑:把滑。
22、【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惯)指只知道吃。
23、 今天,注定是汗水最多的一天。
24、立秋栽植,热移之时,十载九不离。
25、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26、【疾雷不及掩耳】见“迅雷不及掩耳”。
27、【春己卯风树头空,夏己卯风禾头空,秋己卯风水里空,冬己卯风栏里空】 释义:春季己卯日起风,树上无花叶;夏季己卯日起风,不结禾实;秋季己卯日起风,水中无鱼虾;冬季己卯日起风,栏里无六畜。谓四季己卯日起风,预兆无所收获。 例句:春己卯风树头空,夏己卯风禾头空,秋己卯风水里空,冬已卯风栏里空,古人总结的自然规律,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
28、依靠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
29、【罗汉请弥陀】罗汉,小乘的最高果位;弥陀,即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罗汉请弥陀”这句俗语见于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只是借用佛语,内容与佛无关。据说十八罗汉邀请弥陀赴龙华会,推选一名为首作陪的人,监斋神拟请降龙、伏虎两位罗汉居首,理由是“以强为胜”。韦驮主张“有钱为上”,让金身罗汉上坐。赤脚罗汉不服,认为这是“欺贫重富”,昂然入坐。不料长眉大仙杖锡而入,自称年齿最长,资格最老。赤脚罗汉只得让他,抱怨说:“力士怕黄金,财主怕穷汉,穷汉敌不过阎王势。”弥陀含笑,众罗汉各自就席。此时,皱眉禅师一声长叹:“阿弥陀佛!我无力无财无势,又生不出一副老面皮肤,只落得长作懊恼罗汉也!”(李明权)
30、打问讯“问讯”义称“打问讯”,是佛教徒相见时的礼仪。其法:正身,弯腰,当胸合十,向对方问安。宋代道诚《释氏要览》引《善见律》:“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戒律巾规定,相见致敬时应问安,“不得如哑羊”,一言不发,故称“问讯”。例如《水浒传》第三回:“智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打坐原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将双腿按一定姿势坐好,而双手结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参见“趺坐”。宋代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剑便神仙。”元杨暹《西游记·语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近代文学作品也有引用此词,如李广田《山之子》:“且随处是小桥流水……鸡鸣犬吠,人语相闻,山家妇女多做着针织,在杨树下打坐。”
梦想的谚语二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谚)身居高位,自己的行为端正,不发令下属也会跟着你行事;自己的行为不正,纵然发令也没人听你的。指待人处事,关键是要以身作则。
2、 暖暖大暑悄来临,愿你有个清凉的夏日。
3、留住果树的叶子,明年多结果子。
4、【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释义:金钱能使人坏掉良心。 例句:原来人心本好,见财即变。自古道得好:“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丁戍见卢疆倾心付托时,也自实心应承,无有虚谬。及依他到所说的某处取得干金在手,却就转了念头。
5、【说人话,屙狗屎】(惯)指说出的话像个人,做出的事儿却没人性。 也作“说人话不做人事”。
6、【三十晚上咽了气——活不到大年初一】(歇)指活不长久,即将死亡。
7、【五更】中国有个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要起五更,吃饺子拜年。 那么,“五更”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古代把夜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或梆子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在秋分时分,“初更”正是月牙正偏西,“五更”也就是拂晓时分,正所谓“鸡鸣五更”。
8、【老鸦嫌猪黑】(惯)比喻嫌弃与自己有同样毛病的人。 也作“老鸹骂猪黑”。
9、【鱼怕水浅,人怕护短】(谚)鱼在浅水中,不容易存活;人要是护着短,越护短处越多。指人有错误要指正,护短只能发展缺点。
10、【庙门口的狮子——是石】(歇)石:谐“实”。指事情属实。
11、【升西天】见“上西天”。
12、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13、立秋下了三场雨,开包的大米变成了大米。
14、【路是人踩出来的】(谚)指路是要人开创的。比喻人的前途,全靠自己奋力去创造。 也作路是人闯出来的。 路是人走出来的。
15、【躲在门缝中瞧人——把人都瞧得扁了】见“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16、 愿你大暑底下好乘凉,千暑万暑幸福开。
17、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18、解脱梵语Mukti或Moksa的意译。《维摩诘经·佛国品》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脱。”从佛教的意义上说,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谓之“解脱”。唐代窥基大师对此有明确的解释:“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解谓离缚,脱谓自在。”(《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佛教的根本目的在于解脱,如唐代白居易《自觉》诗云:“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解脱的内容是脱离生死苦海,如明代李卓吾《与周友山书》谓:“古人以有身为患,故欲出离,以求解脱。”从脱离生死轮回的意义来说,“解脱”与“涅粲”的意义是相似的。佛教中关于解脱的说法很多。举凡一切摆脱束缚、负担、烦恼、痛苦者,均谓之“解脱”。今用“解脱”一词,基本上是沿袭与引申了上述意义。如:家用电器进入家庭.把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19、【拳头硬的是大哥】(谚)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比喻在竞争中,谁的实力最雄厚,谁就是强者,谁就是霸主。 也作拳头大,做大哥。 拳头大是大哥,个头壮是强梁。
20、 大暑之祝福,祝幸福永伴!
21、【前有车,后有辙】(谚)前边有车行过,后边就有车辙。比喻前人取得了经验教训,后人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榜样。 也作“前边有车,后边有辙”。
22、【得趣便抽身】(谚)事情做到满意处,就应当收身止步,不可贪得无厌。指凡事要适可而止。
23、【腊月生的孩子——冻手冻脚】(歇)冻:谐“动”。指动作不规矩(多指性骚扰)。
24、夏天下雨,再强也难留。
25、立冬不见霜,长工来年要歇脚。
26、【既在山场转,就有打猎心】(谚)山场:山区围猎场。指既是来山场走动,就有打猎的想头。借指敢到比赛现场来,就有向强者挑战的意向。
27、【狗咬吕洞宾——不认得真人】(歇)吕洞宾: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也叫吕祖。真人:道教称修行得道的人。指不认得真正有身份的人,或真正好心的人。常含责骂意。
28、【问谁毁之,小人誉之】(谚)要问是谁毁了你的名声,那是邪佞小人对你的阿谀奉承,对你无休止的亲近与利用。指邪佞小人对你献殷勤,是给你帮倒忙。
29、 炎炎大暑,祝你清凉一夏。
30、 愿你大暑清清清清清清清凉无极限!
31、【家有多嘴公,十个仓廒九个空】(谚)多嘴公:光吃饭不做事或光说空话不务实事的人。仓廒:储藏粮食的仓库。指家里有了多嘴公,家道肯定要败落。
32、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33、【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惯)指在争斗中只能勉强抵挡,没有能力还击。 也作只有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 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34、【狗尾巴熬西葫芦——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芦”时发出的声音,转指人自言自语时发出的声音。 滋味:本指味道,转喻某种感受。 指人越琢磨心里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
35、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
36、【背着牛头不认赃】(惯)偷来的牛头就背在身上,却不承认。比喻干了坏事就是不认账。
37、【舍身】佛教认为,身体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的,无常、不净,是众苦之本。佛教徒为了行菩萨道,舍己为人、普渡众生,不惜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舍身是释迦牟尼“本身”故事之一。过去世中,释迦牟尼曾是萨陲王子。一日,王子人山,见一母虎生下七子,饥饿将死。王子生大悲心,走进竹林,脱衣卧地,饿虎惊呆不动。王子再从高山跳下,以竹尖刺颈出血。饿虎见状,遂舐血啖肉。当时,诸天雨花,大地震动。(见《金光明经·舍身品》等。)禅宗也有为法舍身的传说:《五灯会元》卷一载:慧可为了向达摩祖师求法,彻夜立于雪地之中,斩断左臂,表示义无反顾。入寺院服劳役、作苦行,也称为舍身。六朝时盛行此风,如梁武帝曾三度舍身入同泰寺。又如宋·陶穀《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海光住庐山石虎庵,夜梦长人清瘦而斑衣,言舍身为庵中供养具。”佛教所说的舍身,是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一种大无畏的菩萨精神。佛教并不赞同无义苦行。后世有些人误解了舍身的意义,而仅在形式上摹仿,从而产生了许多流弊。如泰山有舍身崖,旧时常有人投身崖下,以为可得解脱。还有人燃肉身灯,以为可以消除罪业。这些都是无义苦行,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后亦用舍身泛指献身、牺牲自己。如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我鱼惠兰,只为姊妹情深,舍身相代。“(李明权)
38、【叫亲了的娘,住亲了的房】(谚)亲娘越叫越亲近,房子越住越亲切。泛指人与人或人与物相伴时间长了,自然增长感情。
39、【定性】佛教谓在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只具唯一种子的众生叫定性;具二种或三种的众生叫不定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无有漏种子者,称无种姓。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无种姓,则为“五性”,为法相宗所立的教义。后谓安定心神。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随手关了门,闷闷坐着,定性了一回。”又如《三侠五义》第四回:“等我家相公定性养神,二鼓上坛便了。”也指事物故有的特性。如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阴阳有定性而无质也,故独言阴而不言阳。”亦指确定事物的成分或性质。如郭沫若《
40、 希望你开心凉爽大暑每一天!
梦想的谚语三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
3、【扯顺风旗】(惯)顺风旗:指船帆。 顺着风向扬起船帆。1比喻占有好条件,有某种优势,能占上风。2比喻顺着权势者的心意说话办事。 也作“打顺风旗”。
4、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5、【说得出,做得到】(惯)指人信守诺言,敢作敢为。 也作说得出来,干得出来。 说得出来就做得出来。
6、头马不惊,马群不乱。
7、喂鱼时,要注意多吃草。防治鱼病是关键。
8、立秋无雨是空秋,万事总有一半收获。
9、【没见过大阵仗】(惯)阵仗:阵势,军队打仗的场面。比喻阅历少,没见过大世面。 也作没经过大阵势。 没见过大世面。 没见过世面。
10、家贼难防本为禅语,见《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日:识得不为冤。”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内六贼者,譬六爱欲。”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后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如清代李渔《凤求凰·悟奸》:“这等看起来,真个是家贼难防,连星相医卜的话都是他教导的了?”
11、【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释义:遇到怪异之事,不理会它,它自己就会消失。 例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
12、【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谚)更(geng):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个更次,每更两小时。人在欢快中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在寂寞无聊中会觉得时间过得慢。指时间过得快慢和人的情绪有关。 也作欢乐嫌夜短,愁苦恨更长。 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
13、【猴儿拿虱子——瞎掰】(歇)拿:捉。掰:用手把物分开或折断。指胡来,胡说。
14、【人不凭嘴,狗不凭尾】(谚)人好不好,不是看他嘴头上如何说道;狗好不好,不是看它见了人尾巴摇得欢不欢。指看人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15、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16、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17、【嘴上抹了蜜】(惯)形容人嘴甜,说话讨人喜欢。
18、 大暑节气,一切热的开心!
19、【东闪日头西闪雨,南闪乌云北闪风】(谚)闪:天空闪电。指东方闪电,主晴;西方闪电,主雨;南方闪电,主阴;北方闪电,主风。
20、【碰到南墙不回头】见“撞倒南墙不回头”。
21、【人怕输理,狗怕夹尾】(谚)狗害怕了,就夹起尾巴逃走;人输了理,就和狗夹尾一样狼狈不堪。指人做事占理就理直气壮,输理就无地自容。
2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谚)行善的,自有好的报应;作恶的,必有恶的惩罚。原为佛教轮回报应的说法,后流传为劝善惩恶之诫语。 也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不报,时辰不到。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23、【大无畏】佛菩萨不屈不挠地度化一切众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说,谓之“大无畏”。“大无畏”出于无我无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释迦牟尼前生为萨埵太子时舍身饲虎,药王菩萨前生烧臂供佛等,均是“大无畏”的例子。再举一例:宋·许申《重修灵山开善院碑记》称:唐代大颠和尚曾参访南岳石头希迁禅师,得“大无畏法”。后遇暴徒张远凡以刃加颈,大颠神态自若地说:“若(你)必及我,是夙负命;如不负公,残恶在汝。”张远凡惭愧拜谢而去。《大日经》说“六无畏”: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和平等无畏。《大智度论》说“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烦恼)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和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外,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能令众生离于怖畏,故又称“施无畏菩萨”。又唐代密宗创始人名“善无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阳译出《大日经》并加以注疏。现代泛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毫无畏惧,奋不顾身,我们称之为“大无畏”精神。如碧野《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筑路的英雄门,是如何用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艰险的大自然。” (李明权)
24、【乡里姑子乡里样】(谚)姑子:姑娘。指乡下姑娘自有乡下姑娘的气度神态,不同于城里姑娘。
25、 祝你大暑生活缤纷多彩!
26、【感应】语出《法华经》卷一:“无数世界,广说经法。世尊所为,感应如是。”又《大日经疏》卷一:“妙感妙应,不出阿字门。”指众生由虔诚祈念佛菩萨而得到佛菩萨的护念加持。俗语中泛指神明对人事的反响。如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恶有恶报,感应之常。”亦谓受影响而引起反应。如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作者的任务,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文贤)
27、【人将礼乐为先】(谚)礼乐:礼节和音乐。指待人处世,要有礼貌,讲文明。 也作人将礼乐为先,树将花果为圆。 人将礼仪为先,树将枝叶为圆。
28、【移树无时,莫教树知】(谚)移栽树木并没有一定的时间,只要不让树木感觉到就行。指移树最要紧的是不伤根须,不去原土。
29、【亲戚远来香,隔房高打墙】(谚)指亲戚邻居都必须保持距离,不过热过近,才能持久。 也作亲戚远来香,隔壁高打墙。 亲戚远来香,近邻高搭墙。 亲戚朋友远来香。
30、【猴弹棉花狗拉车,什么都乱套啦】 释义:比喻一片混乱,没有秩序。 例句:这年头,猴弹棉花狗拉车,什么都乱套啦。不是有事,像她这样派头的,不会脚底板痒得没事干,跑到我们这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