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论语名句[汇总65句],希望让大家越来越优秀!
论语名句 一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1、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8、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2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名句二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9、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2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2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8、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9、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3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34、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3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3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40、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