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不好好吃饭别逼迫,做好这几点,轻松养出小吃货

孩子不好好吃饭,被大人吓唬逼迫真的好吗?

身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能睡,身体倍棒。而生活中,孩子的吃和睡却让父母操碎了心。除了孩子不好好睡觉让人犯愁,吃饭问题也是许多父母每天要面对的世纪难题。

孩子不好好吃饭别逼迫,做好这几点,轻松养出小吃货

孩子都3岁了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同事无计可施,到朋友圈求教。得来了一个特别管用”的方法:用牙签扎嘴巴。

从现在起,你要好好吃饭,不然牙签就会扎破你的嘴巴。”说完,同事狠下心在自己手指上扎了一下,孩子立即被鲜红的血珠吓得嚎啕大哭。

被牙签震慑的孩子,在断断续续地抽泣中,勉强吃完了妈妈喂的饭。同事特别满意,于是每顿饭前必把牙签搁在桌上提醒孩子。

我不禁为孩子的健康担忧。用牙签扎嘴巴带给孩子的恐惧,等同于捉住孩子打针。

不知同事有没有想过,长时间让孩子带着恐惧的情绪进食,必然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消化,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若是把孩子吓成厌食症就得不偿失了。

孩子不好好吃饭,其实都是大人惯出来的

孩子吃饭没有规律,不能按时吃饭,吃得太少,或是零食吃得太多等不良的进食习惯,确实令大人烦恼。

可我们抱怨孩子各种吃饭的坏毛病时,是否想过:孩子很多不好的吃饭习惯其实是大人惯出来的。不信,来看看这些行为你有吗?

为了让孩子吃饭,和孩子谈条件

很多大人会用各种孩子喜欢做的事做为条件,诱导孩子吃饭。

比如:你乖乖来吃,我放动画片给你看。而当孩子被动画片吸引,嘴里的饭往往含了许久不吞下去,大人就威胁:你再不吞,我就关电视机了。

有的孩子看得正投入时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而当大人真的关了电视机,孩子就会大哭大闹;有的孩子怕电视被关掉则会狼吞虎咽,进食速度过快,加上注意力全在电视上,这对孩子的消化系统是极大的伤害。

不仅如此,孩子在大人多次诱导下会形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要我吃饭可以,得满足我的要求。同时,大人为了让孩子吃饭,纵容孩子做吃饭时本应该禁止的事,会更加让孩子对吃饭产生抗拒。

追着孩子喂饭

相信很多大人追着孩子喂过饭:孩子在前面走,大人端着饭碗在后面边追边苦口婆心的求孩子:抱抱乖,咱再吃一口!孩子边吃边玩,花了好长时间总算把整碗饭吃完了。大人虽然辛苦,看到孩子没饿着,都很有成就感。

我有一次带沛沛逛街,居然看到我同学夫妇俩一个抱着孩子,一个端着米糊一路走一路喂。从她家出门到我们遇见的地方少说也有一公里。现在已经是穿棉袄的时候,不用说米糊早已冰冰凉。我当时就想还不如让孩子饿着呢。而很多大人之所以在孩子拒绝进食情况下苦苦追着喂,就是担心孩子饿坏了。

实际上,孩子虽然幼小,但他们有自己的内在调节系统。肚子饿了,就想吃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大人还是不要过多干预为好。

孩子吃饭又脏又慢,大人情愿自己喂

很多大人不愿意看到孩子自己吃饭,弄得手上、脸上、身上、餐桌上和地板上到处是饭菜的脏乱场面,为了图干净省事,会亲力亲为给孩子喂饭。

哪怕孩子已经发出了抢勺子、用手到碗里抓饭的信号,大人也只当孩子是调皮捣蛋,不愿意把吃饭的自主权交给孩子。

再说了,孩子往往边吃边玩,一顿饭要吃很久,让孩子自己吃会让大人特别着急。

我让沛沛自己吃饭就遭到了很大的阻力。孩子还不太会用勺子,干脆直接用手抓着吃,吃得别提有多开心。

可是爸爸和奶奶怪我把孩子惯坏了,理由是好好的饭菜被孩子又揉又捏又拍,弄得满手满身满桌满地都是,这不是吃饭,是在玩饭!

那我就跟他们讲,让孩子把吃饭当成一种乐趣那才好呢,在开心的状态下吃饭,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

大人

再说孩子练习吃饭,从不会到熟练有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自己吃,并耐心接受孩子吃得慢还吃得脏,在孩子吃饭结束后清理打扫卫生。

让孩子好好吃饭的重要法则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叫《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作者安尼特.卡斯特-察恩和哈特穆特.莫根罗特书中指出:孩子吃得多的未必长得壮,吃得少未必体力差。但孩子如果总是能开开心心地吃,随心所欲地吃,而且吃健健康康的食物,必定会营养均衡,身体健康又活泼。

而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个重要法则:由父母来决定要给孩子吃什么,何时吃以及如何吃。由孩子来决定要不要吃以及吃多少。

这个法则明确了父母和孩子在吃饭时各自应扮演的角色。

父母的角色是:

吃什么?由父母挑选今天吃什么。根据父母对健康饮食的知识,由父母来选择食物。

何时吃?由父母规定一天供应几次,在什么时候供应,并将食物端上桌。

如何吃?由父母来规定吃饭时有哪些规矩。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则不被允许,父母必须要遵守这些规矩。

孩子的角色是:让孩子与大人同桌吃饭,孩子会看到桌上有什么菜;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孩子吃够了,就会停止不吃;孩子要遵守父母制定的吃饭规定。

让孩子好好吃饭,大人应该怎么做?

明白了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父母和孩子各自的任务之后,大人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角色中,尽力为孩子提供服务。

1、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丰富多样的食物。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这本书里针对要给孩子提供均衡的营养,提到了一个红绿灯食物金字塔原则。

电视机

红绿灯食物金字塔将提供给孩子的食物分为三个区域:绿灯区、黄灯区和红灯区。

绿灯区的食物:如水、不加糖的茶或者加很多水稀释的果汁;面食、米饭、玉米、马铃薯等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水分充足的食物等等,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可以无限制给孩子提供。

黄灯区的食物:如牛奶和奶制品;鱼、肉、家禽和豆类,这些食物虽然都是孩子每日饮食中的重要成分,但只能适量给孩子提供,才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红灯区的食物:油脂和甜食的热量非常高,给孩子提供时应谨慎挑选,而且只能少量供应。

按照红绿灯食物金字塔供应食物的方式,在儿童营养研究所被称为理想的混合饮食”。

大人

2、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

想让孩子好好吃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

在孩子能够自如地往嘴里塞食物,并且总是拒绝大人喂食去抢餐具时,这就是在表达我要自己吃饭”强烈意识。

大人应该尊重孩子这种独立意识和自我发展的愿望。不要为孩子弄脏衣服和地板而烦恼,并在孩子需要时提供帮助,但不要帮太多,因为幼儿学习能力能让大人惊讶。

刚开始让沛沛使用餐桌吃饭时,我是准备好几个勺子,孩子边吃边玩我也喂。现在沛沛一岁三个月,我让他自己吃饭已经好几天。

好好吃饭

这几天他的手眼协调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能成功地用勺子将饭菜送到嘴里。不过目前大部分时候还是会用手抓,我随他。我要做的就是等孩子几乎不吃了,我就把饭碗拿走,打扫卫生。

3、正餐之间只提供少量的点心。

为了孩子好好吃饭,大人在每顿饭之间只让孩子吃少量点心。这里说的点心是指健康的食品,比如面包、牛奶、水果之类。但不要代替孩子的正餐。

很多大人因为孩子正餐吃的少,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很多其他的零食,结果孩子到了下一顿又不会好好吃饭。原因就是零食代替了主食,孩子不饿。

所以孩子正餐吃的少,大人要舍得让孩子饿,不给或尽量少给他提供零食,那孩子下一顿就会好好吃饭了。

不过让孩子挨饿前要跟孩子先说清楚:你不想吃饭没关系,不过下顿饭前,你是不可以吃任何东西的。然后任凭孩子怎么闹,大人都要说话算数,但不要训斥指责孩子,做到坚定但温和。

4、多让孩子运动。

体力消耗得越多,运动量越大,进食的胃口就越好。所以如果天气好,大人不妨多带孩子到户外去嬉戏,玩耍,增加运动量。运动量大的活动有很多,像赛跑、踢球、游泳、骑自行车、老鹰抓小鸡游戏等等都可以。

总之,想让孩子好好吃饭,大人应尽量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并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任何一项本领从不会到熟练掌握都有一个过程,做为父母,我们要相信孩子,并拿出耐心见证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