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在早教班上遇到过这样一位家长,她的孩子三岁,是个比较内向的小朋友,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事情让她非常焦虑。
她觉得孩子这样的性格在马上要开始的幼儿园生活中肯定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有可能会被欺负。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外向、活泼、善于社交的人。
但她越是逼着孩子外向,比如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孩子就越怯懦,越不想表达。她甚至一度怀疑孩子得了自闭症。
为什么这位妈妈会这么焦虑呢?
我们总是在说孩子的成长,你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成长究竟包括哪些维度?
有人会说,是孩子一天天长高,变重,越来越聪明。
有人会说,是孩子跟世界的接触面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
这些说法对吗?对,但是不够全面。
发展心理学上把一个人的发展分为三个维度:生理、认知、社会性和情感。
生理是指孩子身高、体重、大脑、激素水平以及体能的发展。
认知是指孩子智力上的发展,如语言、想象力、抽象思维、注意力等内容。
社会性和情感是指孩子在自我认知、情绪控制、以及与他人的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这三个维度几乎包含了孩子发展的方方面面。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孩子,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我们养育一个孩子的目标就是全方位促进这三个部分的发展。
生理上,要确保孩子的营养充足,身体健康、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全面发展。
认知上,要给与孩子丰富的环境和支持,给孩子提供探索和学习的机会。
社会性和情感上,要给孩子稳定、充满爱意的情感支持,同时让孩子有机会和他人相处。
而这三个部分的发展,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2、
在后来的观察中我发现,上述那个小朋友的语言能力相比同龄人略有些滞后。
很多时候,都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这恰恰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语言属于认知发展,但是对于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们开展社交活动的基础就是能够和他人沟通,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你是一个小朋友,当你看到有几个小朋友正在一起玩游戏,你非常想要加入他们,这时你要做什么?至少你要能够表达想要加入的意愿:我们可以一起玩吗?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小朋友的语言发展影响到了他的社交发展。
所以我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同时,做出正确的社交引导。
每天和孩子聊天,给孩子读绘本、和孩子玩语言游戏、教孩子在想要和别人一起玩的时候,要怎么去表达。
同时不去强迫而是用示范、提供帮助等方法让孩子参与到社交过程当中,比如到了陌生环境中,家长可以先去和其他家长,其他小朋友打招呼,让小朋友先观察。
后来,几个月过去,这个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
3、
其实不止是这位妈妈,还有很多家长他们焦虑的原因其实就是不了解小朋友的发展。
一出现问题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里不会点哪里,而不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去看待问题。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如果父母都不具备一个全面的儿童发展观的话,我们又怎么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呢?
而且很多我们所谓的问题,不过是孩子成长的正常阶段而已。
比如孩子一岁左右突如其来的认生、两三岁时莫名其妙的叛逆,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发展的这三个维度,就会发现,这些现象恰恰告诉我们:孩子正在成长,而成长必然伴随着矛盾和阵痛。
我在书上读到这样一个观点:适当的焦虑是好事,因为那会让我们保持警惕和敬畏,但是盲目的焦虑,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所以,与其焦虑,还不如静下心来,学习和了解孩子,用一个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我是皮特老师,一名有7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早教老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服务过上万家庭,关注我,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