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我可以玩沙子吗"父母的态度,影响孩子的创造力

文|由【木木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及分享。

每到周末,只要天气晴朗,我都会带着木木去公园的沙池里玩耍,玩沙子的小朋友很多,通常都是自带玩沙子工具来,一看就是沙池的"常客"。

在玩的过程中,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打扮得漂亮时尚,只见她拽着父母往沙池这边走过来,他们没有带任何玩工具,看样子是偶然路过这里,被吸引过来的。

小女孩问妈妈:"妈妈,我可以玩沙子吗?"妈妈说:"这沙子脏脏的,还是不要玩了,我们去那边坐摩天轮吧!"小女孩不依不饶,坚持要往沙池里走,妈妈知道拗不过,只好由她。

小女孩来到木木旁边,木木很乐意借了一个小铲子给她,说:"我们一起把这个翻斗车装满吧。"小女孩很高兴:"好!"

她看到木木是坐在沙子上,于是她也坐了下来,这时小女孩的妈妈赶紧阻止:"这样会把裙子弄脏的,快点起来!"小女孩虽然很不情愿的,但是为了能留下来,只好蹲着玩。

"妈妈,我可以玩沙子吗"父母的态度,影响孩子的创造力

把翻斗车填满后,两个人合力把翻斗车拉到旁边的坑里填埋,然后又继续回到原来的地方装车,他们玩得不亦乐乎。

时间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小女孩因为太兴奋,把沙子铲起来一扬,沙子全都泼在了自己身上,妈妈大惊失色:"唉呀,怎么说你的,叫你不要玩了,你偏要玩,现在好了,头发衣服都是沙子!这沙子很多细菌的,我们快回家洗洗!"于是拉起孩子,逃离了这个沙池。

看到这个妈妈的行为,我感觉很遗憾,小女孩刚刚开始玩,正准备和新交的朋友一起探索自然的时候,就被父母阻断了,好奇心被禁锢起来。

怕脏会让孩子失去求知欲和探索欲

无独有尔,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奇奇妈妈,也很爱干净,家里总是打扫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奇奇妈妈总是时刻给孩子灌输"要爱干净"的思想,比如,不能坐在地上、不能打赤脚、不能直接用手拿东西吃……

奇奇的行为时常受限制,洗碗、拖地之类的脏活,绝对是被禁止的。有很多次,奇奇想帮妈妈洗碗,妈妈都会阻止:"不用你洗,这些碗这么脏,会弄脏你的衣服。"

因为受限,奇奇只好将注意力转移到动画片上,奇奇妈妈认为孩子看动画片不会影响到自己干活,一举两得。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奇奇上了幼儿园后各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老师让做什么只会说"不会",动不动就哭鼻子,老师时常打电话来投诉,孩子今天又哭了。

幼儿园户外活动课上,其他孩子高兴地在草地上飞奔翻滚,只有奇奇一个人呆呆地躲在旁边,老师问她为什么不一起玩,她说:"我今天穿了小裙子,这样玩会弄脏裙子的。"

奇奇妈妈很后悔,因为自己的爱干净,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与中国家长爱干净不同,欧美国家的家长很早就鼓励孩子肆意地玩耍,他们会让孩子在院子的草坪自由地玩水、玩泥巴,并且和他们一起欢快地玩耍。

在玩耍过程中,孩子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去在乎是否脏乱,完全沉醉在欢乐的海洋里。

为什么我们提倡要"脏养"孩子?

1)孩子太干净反而容易生病

有些家长,家里的地板、家具、玩具、衣物经常消毒;玩过公共场所的物品,必须用消毒湿巾抹手;去医院必须要戴口罩……

父母为孩子创造无菌环境,免受病毒的入侵,认为这是在保护孩子。事实上,过度干净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生病,这是因为,人的免疫系统需要外部环境的刺激,才能逐渐发育成熟。

2)"脏养"的孩子更有创造力

孩子天生喜欢探索,玩沙子、玩水、玩泥巴可以满足孩子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并给予孩子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对他们的心智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孩子玩沙子、玩水、玩泥巴的过程中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想象,他们将手中的沙子和泥巴,创造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个过程让孩子建立自信心,进而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3)"脏养"的孩子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别摸那里,脏!"很多父母经常用这样的话阻止孩子,因为怕弄脏衣服和身体,大人限制孩子做这做那,让孩子失去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不允许孩子脏的家长,多半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永远也长不大,一遇到困难和挫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人帮忙。

家长应该如何"脏养"孩子?

1)提高对"脏"的容忍度阙值

部分家长对"脏"持零容忍态度,经常说这个不能摸,那个不能动,孩子的好奇心被禁锢,不再敢主动接近外界,变得小心谨慎。

这样的孩子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变得"佛性"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孩子可能会对一切事物失去兴趣,包括对学习和生活。

只有家长的脏的容忍度变高,孩子才敢放心大胆地玩耍,才能在玩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孩子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的兴趣爱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创造条件,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比如,有的孩子好动,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尤其是奔跑之类的运动;有些孩子喜静,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公园,让孩子观察昆虫、蚂蚁、花、草、树木等动植物。

除了户外,家长也可以通过绘本及动画片,给孩子传递大自然的美好,让孩子爱上探索自然的兴趣。比如,动画片《小猪佩奇》让部分孩子爱上在草地奔跑;《熊出没》让部分孩子爱上对森林动植物的探索。

3)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

明星当中,邓超和孙俪夫妇的育儿方式,经常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孙俪早年的微博中,就晒过孩子在墙纸上涂鸦这件事,邓超和孙俪采取了"纵容"的态度,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孩子的灵感和创造力可以自由地发挥。

如果怕孩子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专属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物品也可以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摆放,不过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学会物品归类摆放。

4)注意培养孩子卫生习惯和意识

虽然我们提倡要让孩子尽情地玩耍,但是也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和意识。

比如,玩沙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强调几个注意事项:沙子只能玩不能吃;沙子不能扬起来;玩脏的手不能揉眼睛;玩过之后一定要洗手。

孩子的自控力不强,有时玩起来忘乎所有,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引导,事中做好监护,事后做好督促,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尽情玩耍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意识。

结束语

很多家长以"保护孩子"之名,限制孩子去玩大人眼里的"脏东西",孩子失去了在草坪上肆意奔跑打滚、在沙池里任意堆沙堡运沙子、在泥水里嬉笑打闹的欢乐体验。

这些家长不明白的是,脏只是暂时的,衣服脏了可以洗,手脏了可以擦,孩子的童年时光很短暂,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

随着科学育儿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很多家长已经能够慢慢接受"脏养"孩子的理念。他们愿意把童年的欢乐还给孩子,释放孩子的爱玩、爱探索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乐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愿更多的父母们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探索中,发挥智慧的力量,让创造力恣意生长。



我是木木妈,专注于幼儿心理及性格研究,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更多优质育儿文章请关注【木木妈育儿】,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分享给更多人,有育儿问题请留言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