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总结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总结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总结

有一些孩子在生活中有这样的场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丢三落四,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对写作业没有规划,书包总收拾不好;下课疯玩,上课时才想起来没喝水、没去厕所……

幼儿园升小学的过程,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知识储备不够,跟不上学校老师的节奏;另一方面是自理能力弱,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主要是没有生活老师,同时班级的孩子也变得很多,老师精力有限,不能全部照顾过来。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总结

所以在孩子上学前,妈妈们除了帮助孩子做好知识储备,还需要培养好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的养成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要适当放手,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多去尝试,允许犯错,在试错中才能成长。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首先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给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要慢慢的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不能什么事情都靠父母。然后先从简单的吃饭、穿衣这些简单的事情入手,慢慢的可以增加个人卫生,比如自己刷牙、洗脸、洗脚、洗袜子等。

其次培养学习方面的自理能力,首先要告诉孩子学校的规则,比如要求孩子自己记录作业,自己学会给文具分类摆放,整理书包、教科书、笔记本、文具等。

当孩子掌握以上能力后,还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比如扫地、擦桌子,拿碗筷等简单的劳动,让孩子从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

最后一点是要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情,让孩子学会感知时间,知道十分钟、三十分钟是多久,分别可以做哪些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些简单的时间游戏,比如吃饭前对孩子说:”我们猜一猜吃饭会用多久?”然后开始计时,这样孩子对时间就会有更具体的印象了。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刚开始独立做事时,会不太熟练,这时有的家长有急着上去帮忙,或者批评孩子。其实我们应该沉住气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我们在旁边指导和鼓励就可以了,孩子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进步。另外也不要揠苗助长,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当孩子能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时,他也会觉得自己很棒很有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