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被父母们过度曲解的“快乐教育”,原本应该是怎样的?

起源

快乐教育最初是由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的过程就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情感、人品、智力、道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

被父母们过度曲解的快乐教育”,原本应该是怎样的?

快乐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想办法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感到快乐。

过度解读与曲解

随着教育市场的急速发展,各类鱼龙混杂的教育机构及各种专家教授一哄而上。为了提高竞争力,有些选择用快乐教育”作为噱头。

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快乐教育变成不顾教育目标及教育结果的快乐至上,对孩子无原则地宽容、放纵,成为标榜自己在搞教育创新的标签或名片。

这一过程在取悦家长也取悦了学生的同时,也降低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竞争力。

快乐教育的本质是将快乐”和教育”相结合,用快乐的手段让教育更加有效。而现在很多人却选择性失明,只看得到快乐”,却无视了教育”。

教育

西方的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是西方公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公立学校供普通百姓和低收入人群就读,学费较低,他们的任务只是将孩子顺利培养成人,在自己原本的阶层碌碌一生。

而私立学校虽然就读人数少,学费昂贵,且压力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其学生最终大多进入社会上流阶层,加入了父母所在的精英群体。

快乐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这样的分等级教育,是维护和巩固现有阶级分层最好的方式。而我国目前虽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但是高考制度却相对公平。

教育为先,快乐为辅

快乐学习是为了让孩子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个快乐童年。父母们一定不要混淆了问题的主次。

斯宾塞

快乐教育不仅要快乐,更要求父母及老师准确了解孩子各方面的特点,找准其兴趣切入点,用简单、直接、高效的方式激发探索欲,进而充分发挥ta探索、实践、总结、提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