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有时孩子的谎言,不见得是一种坏事

INSPIRATION

很多宝妈和宝爸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刚刚已经吃了水果,却说没有吃”;明明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却指向别人,表明不是自己做的。再比如,4岁的孩子会想尽各种办法看动画片,会在爸爸送他上学的路上说妈妈同意让我在路上看动画片”,宝爸质疑了几次并得到肯定的确认后,不得不给宝妈打电话求证,结果妈妈根本没同意过。于此类似的现象数不胜数,很多家长甚至还会担心,孩子撒谎该怎么办?

孩子撒谎”的现象主要从孩子2岁开始,个体差异比较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类:

心智理论

心智理论 (Theory of Mind)(Baron-Cohen S. et al., 1985) ,是指我们预期他人想法和感受的一种能力,以及理解他人信念和感受区别于自我的能力。这种能力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可通过错误信念测试(False Belief Test)测查,如下图。Sally把一个玩具球放到黑色箱子里,然后离开;Ann把球拿到了自己的白色箱子里;对孩子的问题是,当Sally回来后,她会去哪个箱子里找球。Baron-Cohen等人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和唐氏综合征儿童无法通过该测试。Ding等人(2015)的实验甚至发现这种训练会让诚实的孩子撒谎。

道德观念的形成

道德观念的形成。按照埃里克森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道德意识不断成熟。孩子对心理-社会危机的预期能力也不断增长,撒谎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避免惩罚

避免惩罚,害怕惩罚的儿童会易于撒谎,如果家长给予更多的惩罚,孩子更容易撒谎。

实验和创造

实验和创造,孩子们会通过撒谎来测试新技能。

增强自尊心

增强自尊心,孩子会对同龄人撒谎来获得尊重和好感,或者他们对家长撒谎因为他们需要爱与注意。

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在撒谎

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在撒谎,有时家长觉得孩子在撒谎,其实孩子只是记错了。年级小的孩子并不理解真实和谎言的区别,也不知道家长不希望他们撒谎。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孩子撒谎”的现象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方法。2岁多的孩子会说出简单的谎言,比如否认做了某些事情,或者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撒谎。我们没有必要惩罚这么小的孩子,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对错仅仅是我们成人设立的标准。如果一个2岁多的孩子打碎了杯子,最好不要让孩子承认是他干的,家长可以仅仅描述客观事实,比如杯子碎了”,而不是问是不是你打碎了杯子”。如果家长带有情绪,并带有质问的语气,那么孩子更有可能说谎。

学前儿童(3-5岁)更容易编故事,会说出隐形朋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编故事可能单纯的是玩游戏,或者是表达自己的一个美好愿望。这种现象并不会持久,孩子说的也不一定就是一个谎言,也可能是将几个故事拼到了一起。这个年龄段孩子说谎并一定是坏事。有研究者发现更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说谎(Angela Crossman, Ph.D),并且谎言的流利程度与成年期更好的社会性和情商高相关。

我们作为成年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某些行为;我们作为家长,又希望能够尽力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然而,孩子的认知、社会性、情绪等方面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自我意识、自尊、道德等也经历了从自我内部形成到适应外部规则的复杂发展过程。当我们了解了孩子撒谎行为的多种原因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和帮助孩子成长。

参考文献:

Baron-Cohen S. et al. Cognition 21, 37-46 (1985)

Ding, X. P., Wellman, H. M., Wang, Y., Fu, G., & Lee, K. (2015). Theory-of-mind training causes honest young children to li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11), 1812-1821.

Retrieved from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956797615604628

l Miller, C. (2018, March 19). Why kids lie and what parents can do about it.

Retrieved from https://childmind.org/article/why-kids-lie

︱未完、待续︱

INSPI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