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听小升初专业指导老师告诉你,孩子心底的声音,父母必读

芸瀚是一个90后男青年,还没有当爸爸,但是他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的孩子。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候,给他很多的感受,他感受到孩子们身上来自家长、学校、社会上的重重压力。

于是不断的学习,用书中的方法,去陪伴和帮助孩子,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

下面我们一起听芸瀚和你讲述他和孩子们的故事。

听小升初专业指导老师告诉你,孩子心底的声音,父母必读

01.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张芸瀚,93年出生的一名90后,男、无子,目前的工作是一名小升初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练。

您可能会好奇,我为何会加入果妈阅读平台。表面上我对果妈了解很少,只是听朋友谈过几次,之后在一次饭局的不谋而合就加入了。

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加入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也是我今天分享的主题:家庭教育-孩子背后的声音。

5年前我参加一次演讲培训,当时的我迟迟下不了笔。因为我觉得我的人生没有什么精彩值得分享,我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工作,我的小学阶段先是大姨带,之后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成长。我没有什么特长,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人生也没有什么大的波动起伏。

但我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分享方向:前人的经验会告诉我,我前面有一个坑,叫我绕过去,但我的做法往往是跳进去。在经历过挫折困难,爬出这个坑之后,于是把这个爬出的经验分享给你。

我这看似平淡的人生体验,感觉没有什么精彩的内容,但如果今天你问我,如果人生要重来一次我会如何选择。我的答案会很坚定,我还是会选择我的父母,我的家长,我的成长环境和我的所经历的一切。

因为我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02.我和教育的缘分

首先我并不是教育专业出生,大学我学习的是材料工程相关的专业。在我大学之前对于教育这件事也没有任何的关注。

谈到我和教育的缘分,源于一次7天的英语集训营。过去了5年时间,直到现在我把教育作为我终身奋斗的方向。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老师,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的一名恩师。他让我体会到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

当我开始去检视我的教育理念和我的价值观,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这位老师的影响,他唤醒了我内心原本的能量。带着这份能量我开始去接触,探索,深入的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今天这篇文章,是替孩子们发声。

03.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故事一:

我在2018年前年后带过一个班级(我们称其为A班),这个班级的孩子在离小升初截止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还有很多最基本的知识点都不会,在机构培训了已经快半年的时间,仍然没有什么起色。

有一段时间,学校兴起在玻璃门上画画写字,A班也开始在玻璃门上创作,他们还给自己的班级取了一个名字,叫「ZZ班级」我问到ZZ的含义,他们带着开心的笑容向我解释到ZZ的意思是智障,他们是「智障班级」。

故事二:

故事二的同学是一名数学的公认学霸,入校测试的成绩在学校排名前3,但是偏科很严重,语文的分数只有数学的一半。

这个孩子很高,比较壮,犟起来老师也不好管,语文老师做过很多努力,也单独给孩子开过小灶,投入过很多心思,但是最后还是无济于事,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任何的进步。

故事三:

源于一次我做家访的感受,是近期接触到孩子们秋季的状态,下课去补习班,每天要完成补习班的作业,还有学校的作业,周末还有整天的补课,有些家长甚至给孩子报了三个补习班。

孩子几乎所有的休息娱乐时间被所谓的「小升初」占的满满的,每天过着早8晚10的生活。

成人眼中的孩子:我想用在近期开学时候,给孩子们做的一个撕标签活动里收集的一些孩子们听到的标签性的话语来说明:

接触

这两张图片的文字内容,全部来自孩子们的亲笔。

接触过很多的家长,普遍听到的反馈就是: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都教育过他好多次了就是不听;一点都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回家就知道玩,都这么紧张的时候了,还不主动一点;学了就忘,重来不知道主动的复习……对于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我们是否真正的听过孩子的声音呢?

我很喜欢下面图片里的这句话。

小升初

很多时候,家长在吐槽抱怨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老师如果重复一遍这些问题,然后再加几个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会马上和家长达到共鸣,然后在随便抛出几个谁都知道的解决方法,马上就会拉进和家长的距离,但是半年之后,孩子还是存在同样的问题。

我接触的很多家长,有非常高的学历很有文化,对于教育有着很专业的见解,天天给孩子讲道理,给孩子规划学习,安排科学的学习方法,找各种名师补课,但是孩子身上还是一堆问题。

就像今天我在谈家庭教育,在研究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是我还是会遇到很多头痛的学生,有的时候我也会忍不住的说上这么几句标签化的言语。

就连伟大的史蒂芬·柯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思想巨匠”,人类潜能的导师”(头衔和介绍太多了,需要了解更详细可以百度)也遇到过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

作者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写到自己孩子的例子,他的一个儿子学习成绩很差,甚至看不懂试卷上的问题。和同学交流也不成熟。

同时又瘦又小,动作也不协调。打棒球时,他往往在投手投球之前就挥了球棒,招来他人嘲笑。

但是作者和妻子觉得,若要孩子十全十美,首先要做完美的父母,于是他们选择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尽管如此还是会引来嘲笑,这时候柯维会站出来呵斥嘲笑者,但在作者和妻子的努力之下还是没有能够帮助到孩子。

之后作者在反省之后意识到,自己在内心深处的确觉得儿子在某方面不如常人,所以无论如何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言行,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表面的言行掩盖不了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于是作者开始觉悟,要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改变对问题的看法。所以这个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由于我们的认知、过往、学时经历,让我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同时会造就不同的结果。

我们应该如何做?

今天不是批斗大会,也不是在讲谁的是对的,谁的是错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犯过很多的错。

我没有资格去评判一个人的教育方式,所以我只能从我的故事中分享我的想法和行为,希望能够让您有所思考。回到之前的三个故事。

故事1:面对A班这群孩子

我面临的挑战是:考试迫在眉睫,家长经常在耳边催,一方面要兜着家长,一方面要找到问题,并且拿出结果;老师有老师的教学进度和大纲,我的介入会影响老师的布局和安排;学生非常的不自信,已经开始从内心否定自己;孩子自身存在着一堆习惯的问题以及很多忘掉的知识点。

作为文化培训学校的一名老师,家长看的是结果,而不是看你给我孩子喝了什么品种的心灵鸡汤,带给了我孩子什么样的习惯改变。

但是我坚信的是,解开孩子的心结是第一步,如果把考上学校做为先行,又会陷入无止尽的刷题和知识灌输中。

所以需要扛住家长和考试形式带来的压力,时刻明白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孩子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依然坚强的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学校。

和孩子们的接触,首先和孩子成为朋友,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下棋,一起解题,一起打闹(在和孩子的情感账户存了足够多的钱之后,在建立起信任之后,孩子会告诉你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然后确定孩子们的目标,当孩子写下这个被说烂,自己都不相信的目标的时候,我必须坚信他们一定可以做到,给到孩子最大的支持。

需要让孩子们讲出自己的心里话,进行情感的引导和宣泄。在场景中适时的给出引导,让孩子们讲出内心不舒服的东西,然后通过引导,让她们释放。宣泄出来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有一次当孩子们把这些她们内心的想法全部讲出来,宣泄出来,她们哭了整整一节课,当她们哭出来,释放出来。

直面所有的这些内心的阻碍和所有不舒服的地方,而不是笑嘻嘻的写上自己的ZZ班级这样的方式。

我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的理论基础,也没有人或没有书籍教过我这样的方式,我这样的做法和行为,可能在一些专业教育者面前看来有一定的风险或者不得当。

但是当时的我行为背后的支撑是我的教育的启蒙老师言传身教所对我的启发。所以现在回顾我的做法,我觉得我运用了我当时能运用的一切方法,就是为了让孩子释放,为了让他们不再逃避,面对问题,然后去接受,去改变。

然后,紧密的关注,深挖孩子学习学不懂背后的原因。细到去看孩子做的每一张试卷,每一道题,每一个错题背后的原因,去帮助他们找到原因,给到他们支持和方法。

接着,陪伴孩子一起去坚持面对他们需要改正的习惯,我当时对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在你们第100次犯错之后,我会帮你们纠正第101次。

最后,和老师协商教学进度。我的想法是如果没有学懂,没有掌握通透,就不要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和老师做好了后面所有的规划,在得到老师的支持和专业的判断之后,开始去给孩子们准备教学资料。

因为当时孩子们的知识点全部学过了,没有适合他们的资料,所以我把以前所有的资料全部做了一个整合,找到当下学完之后能够最有效马上提分的板块,然后结合老师的支持,帮助孩子们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突破,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收集所有相关的题型,给到孩子练习。

图片是当时我的一本「宝典」里面是归纳整理的所有小升初的重点内容,有些部分比如计算,有的孩子至少做了7遍。

小升初


在孩子遇到困难,没法理解,听不懂,做不会的时候,帮他们分析,陪伴他们共同面对,告诉他们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一定可以突破,你一定能够学懂。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这样做才能给孩子的学习添加进新的能量,他们会慢慢看到,原来我也是可以做到的,原来我的努力是有效果的,之前没有提升只是方法的原因。

之后我阅读到《刻意练习》这本书,才知道当时我的方法就是对于孩子学习能力提升的刻意练习。

补习班


上图来源于网络,一晚上能解释我想做的,就是通过努力,把孩子带进学习的良性循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主力。

故事2:面对偏科的孩子我是如何做的

和这个孩子在情感账户上存上足够多的钱,直到时机合适,孩子愿意和你敞开心扉的沟通,告诉你语文学习背后的故事。

因为在学校里面,语文老师非常偏袒女生,男生和女生之间有矛盾,都是男生的问题,有一次因为和女生之间的矛盾,老师的处理方式再一次让他们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班上的几个男生就开始组团不写语文作业,在语文课上捣蛋,语文考试乱考,目的就是为了气这个老师。

找到问题之后,就知道了,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让孩子释怀,去接受这个老师的行为(孩子可能还做不到谅解)然后询问孩子之后在语文学习上的感受,让他们自己说出答案和以前的自己和解,加以引导。

这里面不细说方法,用电影《垫底辣妹》中的两个片段,更能够表达老师引导的重要性。

故事3:面对各种学习培训作业,把孩子精力榨干的同学(这里就不细讲过程,直接提到我是如何做的)。

首先,教孩子简单的时间管理,提升学习效率。其次,给孩子生活中带去一些乐趣,我的做法是带孩子画禅绕画。左边两个是孩子画的,右边是我的示范。

补习班


然后根据图片,给孩子进行了一些引导。

1. 学习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一开始我画很难看,慢慢练习成这样,正如学习一样,是需要经历一个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

2. 正确的练习方式才能有比较好的呈现。他在他的左下角的图片是我执导过在草稿本儿上绘画过之后完成的。

3. 举一反三的创作。右下角我画的画是几个简单的图的组成,就像学习一样,有些难题无非就是简单的知识点儿混在一起考你。

第二天孩子主动画了画。没有任何教学根据左下角我画的图案进行的模仿创作。

小升初


妈妈的反馈,虽然作业非常多,但是孩子只要有空都会主动坚持画画。

最后,晚上要争取在9点洗漱,9点30在床上。因为孩子之前有时候学习到11点,第二天肯定是疲惫,没有精力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和您分享的三个我和孩子的故事。

讲到这里,我想补充一个案例。

是学生自己,家长,老师都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的案例,我在两天的时间让这个孩子燃起了对英语学习的尝试的欲望,每天早上主动起来记单词,上学的路上也在记单词。

这个孩子的英语是怎么学都学不好,我了解之后,知道原因在于孩子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被榨干了,在学校里面也被同学嘲笑是【爱国者】自己非常没有学习信心。

这个时候,孩子内心的声音是:有没有人能帮帮我,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就是记不住,学不会,听不懂。

我只用了一个方法,让孩子开始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和希望。

【减少他记单词的量】

听写的时候,别人一次记30-40个,你一次记10个(前提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是因为你比别人差等等,先做心理疏导,然后鼓励,给孩子发音频,教他记忆方法)

之前孩子听写对1个2个,第二天对了8个。孩子的自信心瞬间被激发。

孩子的妈妈以为我用了什么魔法,以前孩子非常抵触英语,为什么两天时间,就开始主动学习,每天回来就在背单词。

其实秘诀就是:听懂孩子的需求,给到他最需要的帮助。

04.孩子心底的声音

故事

三个故事的启发

学过很多课程,但成绩还是没有提升。”这是目前我遇到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我接触的家长不懂得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和他们真正的需求和想法。

所以这篇文章也是写给未来的我,希望我在为人父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能够在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被老师批评的时候、调皮捣蛋的时候、社会学校孩子学习压力来临时候、别人家的孩子越来越优秀的时候。

时刻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我希望我的孩子具备什么优秀的品质?我有对孩子有做到无条件的爱吗?我有忽略孩子的感受吗?我有尊重孩子的选择吗?

和果妈平台的优秀妈妈们比起来,我没有孩子,也没有这么多育儿的经验,如果让我从以上的故事和我个人的经验提取一句话进行分享,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信念:没有问题孩子,敞开心扉去接受孩子的一切,给予全力的支持。

爱没有对错之分,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爱能否被孩子感受到;我们要做的不是教会,而是引导孩子形成优秀的品质;只有本自具足,才能影响他人。这也是我加入果妈阅读的初心,通过这个优秀平台的成长学习,为教育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升初


看了你的分享,结合到这个月《傅雷家书》的话题特别有感触,被理解被看见是每个孩子的需要,谢谢你这么有爱的老师,谢谢你愿意加入果妈阅读来成长,谢谢你的案例启发。

我是果妈阅读创始人果妈李璇,喜欢我欢迎点击上方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