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着急对孩子的将来下定论,也不要将功劳或罪过都揽到自己身上。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有很多,亲密育儿法能达到的效果,是在孩子的人生早期给予他们好的教育,提高他们成才的可能性。

我在工作的头几年曾经研究过育儿方式对宝宝的长期影响。对那些接受克制式育儿法(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来照顾宝宝,宝宝哭的时候不理睬,生怕惯坏宝宝,等等)的宝宝,我会在他们的病历表上画一个红点,在那些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宝宝的病历表上画一个蓝点。在后者中,如果父母做到了我们给出的7个方面内容(参见第4页),而且爸爸也参与了育儿,我就在宝宝的病历表上多画一个蓝点。我设计这套简易系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判断各种育儿方法的优劣,也不是要给父母们评出优秀等级,只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收集信息,我确实由此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没什么科学性,也不能完美地描述父母行为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只是一些概括性的结论。

亲密育儿法不仅对宝宝有长期的益处,对父母也一样。首先,实践亲密育儿法的父母能快速建立信心。他们通过实践这种基础的方法建立起信心,而且发展出适合他们自己和宝宝的育儿方式。我常常在给宝宝做定期健康检查时问父母:这些方法有用吗?”我建议他们定期总结有用的方法,摒弃那些没用的方法。在这一阶段有用的方法到了另一阶段不一定有用。比如说,一些宝宝最初在父母的床上睡得很香,一段时间后却睡得不舒服了;而有一些宝宝刚开始喜欢自己睡,几个月后却开始想和父母一起睡,这时就需要重新安排睡眠方式。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宝宝的需求来确定育儿方式,不能只关注其他父母的做法。
采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们似乎更能享受育儿的快乐,他们和宝宝更亲近。宝宝成了他们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无论是育儿、工作、旅行、娱乐,还是社交,他们都会将宝宝考虑在内,这是他们期望的生活方式。
几年下来,我发现采用亲密育儿法的父母和宝宝都发展出了一种特别出众的品质——敏感度。这种品质也会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人际交往、工作和娱乐。就我的经验来说,敏感度(包括父母和孩子)是亲密育儿法带来的最大益处。

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富有正义感。他们会同情并安抚其他哭泣的宝宝。十几岁时,他们会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介怀,并努力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改变。他们会关爱他人!因为植根于内心的敏感度,他们愿意逆流而上,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这些孩子会是未来世界的塑造者和领导者,他们能推动和促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能与他人亲近是接受亲密育儿法的孩子显现出的另一种出色本领。这些孩子会对人——而不是事物——产生情感。即使在现在这种被机械围绕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仍然对人充满情感。在母亲臂弯里长大的孩子习惯于与人交往,并从人际交往中获得满足感。这些孩子更容易成为同龄人的知心好友,也更容易与伴侣建立真挚的亲密关系。因为这些孩子学会了付出与接受爱。
亲密育儿法是与时俱进的。现在的孩子们正遭受着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的冲击,尤其是电视和电脑游戏。这种趋势将会延续很久,优秀的父母们充其量只能设置障碍,让这种冲击的速度减缓。亲密育儿法让孩子在接触这些东西之前充分感受到人的温情,当他们长大后,自然会对人而不是机器满怀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