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科学如厕有窍门,学会这几点,帮助孩子轻松控制大小便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晚上,芽芽妈的邻居跑来抱怨说婆婆天天唠叨嫌尿不湿贵,总穿尿不湿会变O型腿。于是就用旧衣服做成尿片给孩子用,还说应该每天给孩子把屎把尿,孩子慢慢就会自己大小便了...

科学如厕有窍门,学会这几点,帮助孩子轻松控制大小便

其实,很多上一辈甚至一些年轻妈妈都会觉得给孩子把屎把尿是很平常的事。但是,与我们现在的看法相比,上厕所训练的定义与那时不同了。

芽芽妈在这里强调:

科学证明,每天强制帮宝宝把屎把尿对孩子形成规律大小便习惯没有任何帮助。

接受过如厕训练的孩子必须具备以下能力:意识到自己需要上厕所,等待上厕所,脱下裤子并坐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成功的能力,这些都取决于认知,通常在大约18到24个月以后孩子才会出现生理发育。

儿童发展专家认为:如果可以推迟到孩子准备好自己控制大部分过程的时候。对大多数家庭来说,1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仅不会做好膀胱和肠道控制方面的准备,而且可能还没有掌握如厕和及时脱衣服所需的身体技能。

那么孩子什么时间段开始进行如厕训练最好呢?

事实上,在大多数其他国家中,关于上厕所的最佳年龄取决于孩子的需求、欲望和文化态度,而不是典型的孩子是否愿意控制自己的身体机能。

在非洲和南美文化中,母亲和婴儿保持几乎恒定的身体接触,而婴儿更不穿尿布,母亲通过将婴儿放在希望他们方便的地方,从而教会孩子如厕。

在芬兰和其他北欧国家,从婴儿期开始喂食后,依照传统会将孩子放在便盆上,如果孩子碰巧那时小便或大便,就会受到赞扬。

美国儿科学会(AAP)研究表明:在18个月大之前就学习上厕所的孩子通常要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而那些2岁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1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了。所以,宝宝如厕训练我们不必操之过急。

芽芽妈

如何判断孩子何时准备就绪?

澳洲综合育儿提出,一般而言,大多数孩子在18个月大时就已经做好生理上的准备,可以接受如厕训练,也就是说,他们的消化系统和膀胱已经成熟到可以延迟排便或排尿足够长的时间以达到训练的程度。但是通常他们在认知上却还没准备好。

坐便器

那么我们该如何训练宝宝如厕呢?

1、放置好宝宝专用坐便器

把坐便器放置在卫生间里,或者宝宝经常出没的地方,鼓励宝宝试着坐坐看(穿不穿纸尿裤都可以)确认宝宝的双脚舒适地搁置在地上或小凳子上。

教会你的宝宝用简单准确的方式表达上厕所。你可以把尿布上的污物丢进马桶以做示范,或让宝宝看看其他家庭成员是如何使用马桶的。

屎把尿

2、设置上厕所的时段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对此感兴趣,你可以让宝宝在一天内的几个时段试试自己坐在坐便器或马桶上坐个几分钟。对小男孩来说,先训练他能坐着排尿,待他学会排便了之后再站着小便。

屎把尿

3、及时去厕所

一旦看到宝宝有上厕所的信号如扭动、蹲下或触摸下体,请立即带宝宝去厕所。同时,要帮助宝宝熟悉这些信号,去告诉宝宝一旦出现这些感觉,立即放下手中在做的事情,去上厕所。

坐便器

4、适当奖励

对不同的小孩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可以是绐予小红星或小贴纸。

芽芽妈

5、内裤上场

可以绐宝宝穿内裤了,如厕训练期间,尽量避免绐宝宝穿背带裤、腰带、紧身连体衣裤等不方便脱卸的衣物。

尿不湿

6、睡眠安稳

多数宝宝在经过2到3个月的如厕训练后,能很好地掌握日间的如厕控制,然而夜间和小憩期间的如厕训练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控制,因此在宝宝睡觉时绐他(她)使用一次性训练裤或隔尿垫。

坐便器

在上厕所训练过程中,你的孩子必须学习协调身体和认知任务的同样复杂的组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必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你的解释、命令和回应,并表达出自己对上厕所的感受。

芽芽妈写在最后

如果孩子没有及时去厕所没忍住拉尿了裤子,父母切勿责骂、惩罚孩子,我们应该以更多的鼓励和耐心思考正确的引导方式!希望对还在受把屎把尿”困扰的家庭有所帮助!

芽芽妈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