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5岁了,他现在能独立做很多事,自己刷牙、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整理鞋柜、收拾玩具、自己把作业做完。
就是有一点很尴尬,他常常表现得很黏妈妈,遇到不熟悉的人打招呼赶紧钻到妈妈身后,放假了要跟妈妈在一起,睡觉要跟妈妈挨着。
爸爸想带他出去玩点男子汉气息的篮球运动,他总是拒绝:不,我要在家跟妈妈在一起。
爸爸就教育他:你都这么大了,还黏妈妈,这样不行!
看到他闹着要买东西,爸爸就开吼:你要就一定得要到是吧?都是你妈给惯的!
一起出去玩,也曾经有友人给我善意提醒,说我太容易满足孩子了,男孩子不能这么好说话,就得让他多吃点苦,不然往妈宝男的路上走了。

对男孩子和女孩子,身边超多爸爸们认为男孩子小时候就该苦着点养,不能对他太好,如果是女儿,爸爸们连说话的语气都软了,全都倾向于女儿要多宠着,多满足,甚至于有的爸爸觉得儿子可以交给爷爷奶奶带,女儿的话,就一定要自己带在身边,爱着保护着宠着。
看,爸爸们这有色眼镜戴得,反而是妈妈们,一碗水端得平多了,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妈妈都愿意去宠。
我并不觉得小孩因为是男孩子,就应该用铁血风格来养,儿童期的男孩子和女孩子,虽然有那么一些天然的不同,但是作为孩子,他们对父母的需要程度是一致的,不可能女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与爱护,男孩子就必须选择坚强,忍受和父母疏离,这多没道理。
实际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到了一定年龄,出于人心理发展规律,他们都会进入主动疏离父母的阶段,这不以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性别为转移。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田亮女儿森碟和妈妈的微信对话截屏:

看到这个,好多人都勾起了同感,自己家青春期的孩子一个鸟样啊,再回忆中学以及大学时期的自己,也是同款熊孩子,父母殷切嘱咐大半天,孩子就是不耐烦的嗯”、哦”、好”、知道了”这些惜字如金的回应,跟森碟这样也差不多啊。

可是遥记几年以前,森碟在《爸爸去哪儿》里面,就是一个活泼、可爱、风一样跟爸爸亲亲热热的孩子啊,几年过去,森碟长大了,然后,时间将这个曾经在父母面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孩子,送进了惜字如金的青春期。
所以啊,甭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们的儿童时期,都是同样期待父母宠爱的,再过几年,到了青春期,当他们主观上想要疏离父母时,你想给多,他们可能也不会多要了。

孩子真正开始独立,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身体:具备独立生活的技能,不需要父母事事伺候,这是身体独立的条件,这通过反复训练就能满足,不受年龄限制。
二、心理: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独立是有过程和阶段的,不能经由低级阶段直接跃升为高级阶段,儿童期孩子有黏父母的心理需求,父母不让自己黏,或者经常不能在一起,孩子就会缺失这个阶段,导致缺乏安全感。
当我们怀疑自己的男孩太黏妈妈,会不会被养成妈宝男时,一定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我们给孩子的是他不需要的,多余的爱;还是他需要,而我们认为多余的。
希望每一个男孩子,都能得到父母公平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