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虽然年幼的孩子尚未对金钱有特别清晰地概念,但是孩子间不经意的谈话就会流露出家庭条件的差异,无疑间成了一种攀比,比如我爸爸开保时捷。”我们家有三层,还有游泳池。”,我们家有地下室。”等等。
面对小伙伴描述的东西,他们想弄明白为什么他们家有的东西我们没有,所以回到家就会向爸爸妈妈问类似这样的问题: 妈妈,为什么他家有别墅,我们家没有?”面对孩子这样的提问,智慧的家长怎样回答才最聪明呢?

也许有人会这么回答:我们家就是穷,别和他们比。”或者:你喜欢他们家,那去他们家呀。”等等,这一类回答并没有真正为孩子解答问题,相反让孩子对别人家”有的东西更加渴望和好奇。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形成嫉妒和自卑感。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出生、家庭、物质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进行攀比,重要的是当孩子好奇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只关注别人的物质条件,而应该引导孩子明白我们有同情心、懂得分享、乐观这些品质让我们更富有。

今天零点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本非常优秀的绘本故事---《市场街最后一站》作者美国马特· 德拉培尼亚,绘者克里斯蒂安· 鲁滨逊,这本绘本非常有深度,文中奶奶一句句启迪人心的温暖话语,抚平了孩子心里的不平,引导孩子看见了生命中的美好。
绘本讲述了,主人公小杰每个星期天都和奶奶一起搭乘巴士到市场街的最后一站。一路上,他不断抱怨着:为什么他不能像朋友那样有自己家的车,而要在雨天里等巴士;为什么他不能跟别人一样有一个随身听;为什么他每次都要来到这个城市脏乱的地方。

面对开始有了攀比心的孩子,这位智慧的奶奶都给小杰一个富有启发的回答,让他用不同的视角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快乐,比如:熙熙攘攘的城市其实充满生机;日常生活中就有美妙的音乐;为别人献出爱心原来能给予我们神奇的力量。
奶奶用智慧引导小杰,让他拥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让他用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这本绘本似乎不仅仅是在教育孩子,更是教大人放下偏见,比如,当小杰问:奶奶,为什么那个人看不见呢?”奶奶说:宝贝,你知道什么是看得见吗?有些人是用耳朵看世界的。

在成人的世界,我们会把人分成高级的人、低级的人、富的人、穷的人、好的人、坏的人,但事实上我们很少去思考我们去面对最多的是不同的人,所以我们之间并没有好和坏、穷和富或者说是其他的差异,我们只是不同。

让孩子认识到:我没有比别人差,我们只是不一样而已。这能帮助孩子真正接纳自己,消除对别人的偏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平凡的。
在故事中,还探讨了付出和索取,哪个更让人快乐?小杰和奶奶他们本身也很贫穷,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去给予。当吉他先生弹完曲子后,奶奶示意让小杰给出自己手上的硬币,既是对吉他手的演奏的感谢,也是让小杰学会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付出得到的快乐远远大于在索取的时候得到的满足。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一下这本绘本吧。















不论物质生活是否富裕,心灵的富足才最珍贵。幸福不是我们拥有多少,而是我们是否能发现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这本绘本不仅是写给孩子的,更是通过奶奶智慧的世界观教会大人们如何面对欲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壹期壹语---第八期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 苏霍姆林斯基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我是零点老师,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专注0-6岁儿童教育,更多育儿知识,欢迎点击关注”零点学苑,我们下期见。
"